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一) 文 / 卡爾·馬克思

    i、問題的提出

    如果我們考察社會資本,即總資本——各單個資本只形成它的分數部分,這些部分的運動,既是它們的單個的運動,同時又是總資本運動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一年內執行職能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考察社會在一年間提供的商品產品,那末,就會清楚地看到: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是怎樣進行的,這個再生產過程和單個資本的再生產過程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徵,二者又有那些共同的特徵。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年產品既包括補償資本的那部分社會產品,即社會再生產,也包括歸入消費基金的、由工人和資本家消費的那部分社會產品,就是說,既包括生產消費,也包括個人消費。這種消費包括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再生產(即維持),因而也包括總生產過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再生產。

    顯然,我們應當分析的是w』——g(g)——w(w)…p…w』。這個流通公式,在這裡,消費必然會起作用;因為起點w』=w+w,即商品資本,既包含不變資本價值和可變資本價值,也包含剩餘價值。所以,它435的運動既包括生產消費,也包括個人消費。在g——w…p』…w』——g』循環和p…w』——g』——w…p循環中,資本的運動是起點和終點:這一運動自然也包括消費,因為商品,即產品,必須出售。但是,只要商品已經出售,這個商品以後變成什麼,對單個資本的運動是沒有關係的。相反地,在w』…w』,運動中,正是要通過說明總產品w』的每一價值部分會變成什麼,才能認識社會再生產的條件。在這裡,總的再生產過程既包括資本本身的再生產過程,也包括以流通為媒介的消費過程。再加上金融,就構成與微觀經濟學不同的宏觀經濟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為了我們當前的目的,再生產過程必須從w』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價值補償和物質補償的觀點來加以考察。在分析單個資本的產品價值時,我們假定,單個資本家通過出售他的商品產品,先把他的資本的組成部分轉化為貨幣,然後,通過在商品市場上再購買各種生產要素,把它們再轉化為生產資本。現在,我們已經不能再滿足於這個假定了。既然這些生產要素是物質的東西,那它們就同用來和它們交換並由它們來補償的單個成品一樣,是社會資本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用工資和資本家用剩餘價值所消費的那部分社會商品產品的運動,不僅是總產品運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而且同單個資本的運動交織在一起。因此,只是假定這個過程發生,是不能說明這個過程的。

    直接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生產上消費掉的資本,就它的價值來說,怎樣由年產品得到補償?這種補償的運動怎樣同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消費和工人對工資的消費交織在一起?因此,首先要研究原有規模的再生產。其次,不僅要假定,產品按照它們的價值交換,而且還假定,生產資本的組成部分沒有發生任何價值革命。如果價格同價值發生偏離,這種情況對社會資本的運動並不436會有任何影響。雖然單個資本家這時分到的價值份額將不再和他們各自預付的資本成比例,不再和他們每人各自生產的剩餘價值量成比例,但總起來說,進行交換的仍然是同一產品量。至於價值革命,那末,只要它是普遍地和均衡地發生的,就不會改變全部年產品的價值組成部分之間的比例。然而,只要它是局部地和不均衡地發生的,就會成為干擾。第一,這種干擾只有在被看作是對保持不變的價值比例的偏離時,才能被認為是干擾;但是,第二,關於年產品價值以一部分補償不變資本,以另一部分補償可變資本的規律一經證明,那末,價值革命,無論在不變資本的價值上還是在可變資本的價值上發生,都不會改變這個規律。它所改變的,只是執行著這種或那種職能的價值部分的相對量,因為原有價值將被另外的價值取而代之。

    當我們從單個資本的角度來考察資本的價值生產和產品價值時,商品產品的實物形式,對於分析是完全無關的,例如,不論它是機器,是穀物,還是鏡子都行。這始終只是舉例而已,任何一個生產部門都同樣可以作為例證。我們必須考察的是直接的生產過程本身。這種生產過程,在任何場合,都表現為一個單個資本的過程。說到資本的再生產,我們只要假定,代表資本價值的那部分商品產品,會在流通領域內找到機會再轉化為它的生產要素,從而再轉化為它的生產資本的形式。同樣,我們只要假定,工人和資本家會在市場上找到他們用工資和剩餘價值購買的商品。但是,當我們考察社會總資本及其產品價值時,這種僅僅從形式上來說明的方法,就不夠用了。現代庸俗經濟學的全部內容就是形式分析。產品價值的一部分再轉化為資本,另一部分進入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個人消費,這在表現出總資本執行職能的結果的產品價值本身內形成一個運動。這個運動不僅是價值補償,437而且是物質補償,因而既要受社會產品的價值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比例的制約,又要受它們的使用價值,它們的物質形式的制約。

    既然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基礎上,沒有任何積累或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是一種奇怪的假定,另一方面,生產條件在不同的年份不是絕對不變的(而假定它們是不變的),那末,規模不變的簡單再生產就只是一個抽像。前提是:一定價值的社會資本,今年和去年一樣,再提供一樣多的商品價值,滿足一樣多的需要,雖然商品形式在再生產過程中可能改變。但是,只要有積累,簡單再生產總是積累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就簡單再生產本身進行考察,它是積累的一個現實因素。年產品的價值可以減少,而使用價值量不變;年產品的價值可以不變,而使用價值量減少;價值量和再生產的使用價值量也可以同時減少。這一切就在於,再生產不是在比以前更有利的情況下進行,就是在更困難的情況下進行。後者可能造成的結果,是出現一個不完備的——有缺陷的——再生產。這一切都只能涉及再生產的不同要素的量的方面,但不涉及它們作為進行再生產的資本或作為再生產出來的收入在總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ii、社會生產的兩個部類

    社會的總產品,從而社會的總生產,分成兩大部類:

    i、生產資料:具有必須進入或至少能夠進入生產消費的形式438的商品。

    ii、消費資料:具有進入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個人消費的形式的商品。

    這兩個部類中,每一部類擁有的所有不同生產部門,總合起來都形成一個單一的大的生產部門:一個是生產資料的生產部門,另一個是消費資料的生產部門。兩個生產部門各自使用的全部資本,都形成社會資本的一個特殊的大部類。

    每一部類的資本都分成兩個組成部分:

    1、可變資本。從價值方面看,這個資本等於該生產部門使用的社會勞動力的價值,也就是等於為這個社會勞動力而支付的工資總額。從物質方面看,這個資本是由發揮作用的勞動力本身構成的,即由這個資本價值所推動的活勞動構成的。

    2、不變資本,即該部門在生產上使用的全部生產資料的價值。這些生產資料本身又分成固定資本:機器、工具、建築物、役畜等等,流動不變資本:生產材料,如原料、輔助材料、半成品等等。

    這兩個部類中,每一部類借助於這些資本而生產的全部年產品的價值,都分成:代表生產上消費掉的、按其價值來說只是轉移到產品中去的不變資本c的價值部分和由全部年勞動加入的價值部分。後者又分成:補償預付可變資本v的部分和超過可變資本而形成剩餘價值m的部分。因此,每一部類的全部年產品的價值,和每個個別商品的價值一樣,也分成c+v+m。

    代表生產上消費掉的不變資本的那部分價值c,是和生產上使用的不變資本的價值不一致的。誠然,生產材料會全部消費掉,從而它的價值全部轉移到產品中去。但是所使用的固定資本只有一部分會完全消費掉,因而只有這部分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固439定資本即機器、建築物等等的其餘部分繼續存在,並且和以前一樣,繼續執行職能,雖然它的價值由於逐年損耗而減少;在我們考察產品價值時,繼續執行職能的這部分固定資本,對我們來說是不存在的。它是在這個新生產的商品價值之外而和這個商品價值並存的一部分資本價值。這一點在考察單個資本的產品價值時已經作了說明(第1卷第6章)。但是,我們現在必須暫時撇開那裡使用過的考察方法。在考察單個資本的產品價值時,我們講過,固定資本因損耗而失去的價值,會轉移到在損耗期間生產的商品產品中去,不管這個固定資本在此期間是否有任何部分由於這種價值轉移而得到實物補償。相反地,在這裡,在考察社會總產品及其價值時,我們不得不撇開,至少是暫時撇開固定資本在當年因損耗而轉移到年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因為這種固定資本不會在當年重新得到實物補償。從而造成兩大部類的生產逐年有不同的「均衡」比例。在本章的後面有一節,我們將專門論述這一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