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一章 |商品(一十三) 文 / 卡爾·馬克思

    誠然,政治經濟學曾經分析了價值和價值量(雖然不充分),揭示了這些形式所掩蓋的內容。但它甚至從來也沒有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這一內容要採取這種形式呢?為什麼勞動表現為價值,用勞動時間計算的勞動量表現為勞動產品的價值量呢?(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缺點之一,就是它始終不能從商品的分析,而特別是商品價值的分析中,發現那種正是使價值成為交換價值的價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最優秀的代表人物,像亞·斯密和李嘉圖,把價值形式看成一種完全無關緊要的東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東西。這不僅僅因為價值量的分析把他們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還有更深刻的原因。勞動產品的價值形式是資產階級生產方式的最抽像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這就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類型,因而同時具有歷史的特徵。因此,如果把資產階級生產方式誤認為是社會生產的永恆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會忽略價值形式的特殊性,從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進一步發展——貨幣形式、資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因此,我們發現,在那些完全同意用勞動時間來計算價值量的經濟學家中間,對於貨幣即一般等價物的完成形態的看法是極為混亂和矛盾的。例如,在考察銀行業時,這一點表現得特別明顯,因為在這裡關於貨幣的通常的定義已經不夠用了。於是,與此相對立的,出現了復興的重商主義體系(加尼耳等人),這一體繫在價值中只看到社會形式,或者更確切地說,只看到這種社會形式的沒有實體的外觀。——在這裡,我斷然指出,我所說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是指從威·配第以來的一切這樣的經濟學,這種經濟學與庸俗經濟學相反,研究了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內部聯繫。而庸俗經濟學卻只是在表面的聯繫內兜圈子,它為了對可以說是最粗淺的現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釋,為了適應資產階級的日常需要,一再反覆咀嚼科學的經濟學早就提供的材料。在其他方面,庸俗經濟學則只限於把資產階級生產當事人關於他們自己的最美好世界的陳腐而自負的看法加以系統化,賦以學究氣味,並且宣佈為永恆的真理。我們可以在現代庸俗經濟學著作中看到大量這樣的「真理」,當然在其學究氣味中,多了一些數學氣味。)一些公式本來在額上寫著,它們是屬於生產過程支配人而人還沒有支配生產過程的那種社會形態的,但在政治經濟學的資產階級意識中,它們竟像生產勞動本身一樣,成了不言而喻的自然必然性。因此,政治經濟學對待資產階級以前的社會生產機體形式,就像教父對待基督教以前的宗教一樣。

    商品世界具有的拜物教性質或勞動的社會規定所具有的物的外觀,怎樣使一部分經濟學家受到迷惑,也可以從關於自然在交換價值的形成中的作用所進行的枯燥無味的爭論中得到證明。既然交換價值是表示消耗在物上的勞動的一定社會方式,它就像匯率一樣並不包含自然物質。

    由於商品形式是資產階級生產的最一般的和最不發達的形式(所以它早就出現了,雖然不像今天這樣是統治的、從而是典型的形式),因而,它的拜物教性質顯得還比較容易看穿。但是在比較具體的形式中,連這種簡單性的外觀也消失了。貨幣主義的幻覺是從哪裡來的呢?是由於貨幣主義沒有看出:金銀作為貨幣代表的一種社會生產關係,不過採取了一種具有奇特的社會屬性的自然物的形式。而蔑視貨幣主義的現代經濟學,一當它考察資本,它的拜物教不是也很明顯嗎?認為地租是由土地而不是由社會產生的重農主義幻覺,又破滅了多久呢?

    為了不致涉及以後的問題,這裡僅僅再舉一個關於商品形式本身的例子。假如商品能說話,它們會說:我們的使用價值也許使人們感到興趣。作為物,我們沒有使用價值。作為物,我們具有的是我們的價值。我們自己作為商品物進行的交易就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彼此只是作為交換價值發生關係。現在,讓我們聽聽經濟學家是怎樣說出商品內心的話的:

    「價值(交換價值(是物的屬性,財富(使用價值(是人的屬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價值必然包含交換,財富則不然。」「財富(使用價值(是人的屬性,價值是商品的屬性。人或共同體是富的;珍珠或金剛石是有價值的……珍珠或金剛石作為珍珠或金剛石是有價值的。」

    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化學家在珍珠或金剛石中發現交換價值。可是那些自命有深刻的批判力、發現了這種化學物質的經濟學家,卻發現物的使用價值同它們的物質屬性無關,而它們的價值倒是它們作為物所具有的。在這裡為他們作證的是這樣一種奇怪的情況:物的使用價值對於人來說沒有交換就能實現,就是說,在物和人的直接關係中就能實現;相反,物的價值則只能在交換中實現,就是說,只能在一種社會的過程中實現。在這裡,我們不禁想起善良的道勃雷,他教導巡丁西可爾說:「一個人長得漂亮是環境造成的,會寫字唸書才是天生的本領」。現代庸俗經濟學家未必認為「一個人長得漂亮是環境造成的」,但他們卻認為,「一個人會經營企業才是天生的本領」(所謂的具有企業家才能的稟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