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樓蘭情緣

《》正文 第一三二章 戰國 文 / 何凌霄

    戰國

    百科名片

    中國的戰國時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而實際上具體時間應該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歷史時期之一,其主體時間線處於東週末期。戰國時代是華夏歷史上分裂對抗最嚴重且最持久的時代之一。日本戰國一詞出自甲斐(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頭就記著「天下戰國之上」。「佛之戰國」是日本漫畫《海賊王》中人物。

    目錄

    一、

    簡介

    戰國七雄

    七國的疆土地理:

    各國變法和新的君主集權制

    合縱連橫

    秦王掃**

    政治制度

    技術進步

    科學發展

    哲學思想

    七雄世襲

    秦國

    齊國

    楚國

    魏國

    趙國

    二、

    簡介

    大事年表

    日本戰國時期歷史

    應仁之亂,幕府衰敗

    本能寺之變與羽柴秀吉崛起

    日本戰國時代一百年

    三、一、

    簡介

    戰國七雄

    七國的疆土地理:

    各國變法和新的君主集權制

    合縱連橫

    秦王掃**

    政治制度

    技術進步

    科學發展

    哲學思想

    七雄世襲

    秦國

    齊國

    楚國

    魏國

    趙國

    二、

    簡介

    大事年表

    日本戰國時期歷史

    應仁之亂,幕府衰敗

    本能寺之變與羽柴秀吉崛起

    日本戰國時代一百年

    三、

    戰國地圖

    一、

    「戰國」一詞最早出自《史記》匈奴列傳:「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戰國儘管是主要描寫七個國家的征戰,而戰國時期的國家遠遠不止七個,戰國初期有二十多國,依然以周天子為共主。《史記》和漢代劉向的《戰國策》是記載戰國歷史的重要文獻。

    劉向敘錄曰:「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哞爭權,蓋為戰國。」

    公元前403年,東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冊命了魏、趙、韓三家列位諸侯,由此戰國七雄局面正式形成。從春秋時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諸侯,經過三百六十多年的兼併,到戰國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餘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國,東田氏齊國,中原三晉(趙國、魏國、韓國),南羋姓楚國,北姬姓燕國此七國最強。史稱「戰國七雄」。各家的兼併戰爭使得諸侯變少了,勝出者疆域變大了,人口變多了,財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財富,現在都集中在了少數幾個諸侯手裡。天下從成百上千個小國家整合為十多個大實體國家,原本的戰略緩衝空間不復存在,各個大國不得不面對直接殘酷競爭的格局。資源的集中使得各國間的戰爭規模,戰爭烈度也急劇上升。在彼此間不斷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謀求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並且富國強兵成了各國決策層的首要考量目標。在此時代出現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變法改革應時展開,戰國時代的大幕也隨之拉開。

    簡介

    戰國時期

    春秋之後,也就是周朝的後半期,進入了七國爭雄的時代,在後來西漢末年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中記載這一時期,所以人們稱之為戰國。《史記.六國年表》記載,戰國始於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公元前403年),至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諸侯強國,即戰國七雄,連年征戰,在軍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鬥爭十分激烈。由於秦國的商鞅變法發揮了富國強兵的重要作用,秦國終於後來居上,逐一滅掉了其他六國,完成了「秦王掃**」的統一大業,形成「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統一國家。七雄當中,為了富國強兵而競相實行變法,魏國的李悝、楚國的吳起、秦國的商鞅等實行的變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社會的進步。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人物在外交鬥爭中十分活躍。戰國時期,商業和交通的發展互相促進,出現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鄭國渠、鴻溝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僅促進了當時的農業,而且造福後世。在文化和思想學術的發展上,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辯家鵲起,創造了輝煌的先秦文化,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

    隨著水利的興修,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春秋中後期,各諸侯國的經濟得到發展,政治形勢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諸侯國內部卿大夫的勢力逐漸發展起來,著名的如魯國的三桓,齊國的田氏,晉國的六卿。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控制和瓜分公室,並互相爭鬥,以擴充領地。晉國的六卿爭鬥到最後,剩下韓、魏、趙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廢除了齊康公,自立為國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認。三晉和田氏的勝利,宣佈了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殘酷政治法則。於是,以魏國的李悝改革為起點,各國爭相進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變法運動。變法的核心是將勞動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社會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統治者對物質享受的貪慾急遽膨脹。增加剝削量的最直接的辦法,是掠奪更多的土地,而掠奪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徑是戰爭。所以,這個時期戰爭頻繁。據統計,從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歷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取名《戰國策》,從此,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

    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人稱「戰國七雄」。

    春秋一百多國,經過不斷兼併,戰國初年,約有十幾個國。大國有秦,魏,韓,燕,趙楚,即「戰國七雄」。此外還有越國一個較為強大的國家。小國有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佈在四周,北與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儀渠,南有巴,蜀,越。

    戰國前期,「七雄」形成,各國將精力用在內部整理上。各國招賢才能,勵精圖治,像李悝,吳起,商鞅等人的變法維新就發生在這時期。

    戰國中期,就是大戰的時候。真是:「國無寧日,歲無寧日」「邦無定交,土無定主」的混戰局面。各個國家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擴大國土的勢力,君主們都相繼稱王,獨霸一方。一方面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圖強,加強軍備;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頻頻爭取別國的「合縱」「連橫」。

    戰國後期,秦昭王用范雎為相,採用了「遠交近攻」之計,破壞了各國的「合縱」,加強了秦國的國力、軍事,成了戰國時期的第一強國,削弱了各國的力量。

    七國的疆土地理:

    地理位置可以用一幅對聯來說明

    東南西北上中下,

    齊楚秦燕趙魏韓。

    秦:約佔有今陝西關中、漢中和甘肅東南部、四川省大部。

    魏:約佔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東部

    趙:約佔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韓:約佔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齊:約佔有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楚:約佔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蘇,浙江的一部分

    燕:約佔有今河北北部,遼寧,吉林的一部分

    各國變法和新的君主集權制

    a、魏國李悝變法

    魏文侯(前445年-前396年在位)任用李悝進行改革,盡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吳起、西門豹等人治理地方,發展經濟,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強國。

    變法內容:

    1、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郡縣制官僚制度。按著「食有勞而祿有功」的原則,根據功勞和能力選拔官吏,削弱貴族特權,建立封建官僚制度。

    2、推行盡地力之教。

    3、實行平糴法。

    4、作《法經》。

    b、楚國吳起變法

    背景:楚國衰落,楚悼王用吳起變法。吳起(約前440年-約前381年),衛國人,在衛國謀求發展不成,投奔魯國,在曾參門下學習,取齊田居兒為妻,因未回家奔母喪,曾子中斷了師生關係。魯穆公用他為將,他殺妻求將。到魏後參與李悝變法。前383年,魏武侯時,吳起受魏相公叔痤排擠,離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吳起進行變法,裁減冗官,廢除貴族的世卿世棣,明法審令,禁止私門請托,也日益強盛了起來。但楚國舊勢力太強,楚悼王剛死,吳起就被亂箭射死。

    變法內容是:

    1、明法申令:即制定一系列法律並公開宣佈,對各級官府的命令嚴加審查,實行層層監督,以保證新法的貫徹執行。

    2、收奪爵祿:凡是封君過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祿,廢除公族中疏遠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舊貴族遷移到荒涼的地區。

    3、裁減官吏:減少俸祿開支,把節省下來的經費用到訓練軍隊上。

    4、整頓吏治,堵塞私門: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義不計毀譽,一心為地主政權效力。

    c、齊威王起用鄒忌進行改革……鄒忌諷齊王納諫

    魏惠王將國都遷至大梁,招徠士人,發展水利,對外用兵,圖謀吞併以濮陽為都城的衛國,引起周圍國家的不滿。這時,齊威王任用鄒忌等人進行改革,大力整頓政治,鼓勵臣民進諫,制定法律,招撫流亡,經濟展,成為實力僅次於魏的大國。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的桂陵之戰和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的馬陵之戰,齊國以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用奇計打敗了魏軍,從此,齊國成為中原最強的國家。為了滿足對人才的需求,齊宣王擴建位於齊都臨淄的稷下學宮,對前來稷下的學者,給予士大夫的優厚俸祿和舒適的生活待遇,讓他們專心學術,培養弟子,促進了學術的進步和繁榮。

    d、商鞅變法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的變法最為徹底。商鞅變法鼓勵人口增殖,重農抑商,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獎勵軍功,編製戶口,實行連坐之法,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期以後最為強大的國家。雖然後來商鞅被車裂而死,新法卻並未廢止。

    e,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趙國的一位奮發有為的國君,他為了抵禦北方胡人的侵略,實行了「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內容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其服上褶下褲,有貂、蟬為飾的武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上穿靴,便是騎射。為此,他力排眾議,帶頭穿胡服,習騎馬,練射箭,親自訓練士兵,使趙**事力量日益強大,而能西退胡人,北滅中山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f,公元前355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在韓國實行變法。

    申不害除了與其他法家人物一樣**治外,主要強調君主的統治之「術」,即任用、監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他認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們是否名副其實,工作是否稱職,言行是否一致,對君主是否忠誠,再根據瞭解到的情況進行提拔和清除。「術」的提出,對於當時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課制度,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主要內容:

    1、廢井田,開阡陌封疆。

    阡陌,是耕地的田界,原來每人有份田,都沒有固定的田界,因為休耕地是大家的公田,耕地也常要重新劃分。商鞅變法鼓勵人民擴大耕地面積發展生產,開阡陌,就是對人民擴大了的耕地,設立阡陌作為固定的田界,這就對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有利的保證。封疆,是天子、諸侯國境上及貴族采邑上或大田上的疆界,在疆界上聚土為封,封上又植樹以為標誌,稱為封疆。開封疆,就是對當時貴族私有田宅設立的界劃。開阡陌封疆,就是破除舊的封疆阡陌,重新規劃,不得私自移動。這樣維持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2、獎勵軍功,禁止私鬥

    獎勵軍功,凡是有軍功的,均可以得到賜爵、賜地、賜官的獎賞。殺得敵人甲士一人,並取得其首級的賜爵一級、田一頃、宅九畝、庶子一人,可當五十石俸祿的官。制定了軍功二十等爵,(1)公士;(2)上造;(3)簪象(又稱謀人);(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長;(11)右庶長;(12)左更;(13;(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駟車庶長;(18)大庶長;(19)關內侯;(20)徹侯。按爵位高低授予種種特權、減刑、服飾、墳墓。嚴格禁止私鬥,違犯的各以輕重施刑大小。以此鼓勵人們為國家作戰,並產生了大批的自耕農和地主,形成了「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的局面。

    3、重本抑末,獎勵耕織

    當時把農業稱為本業,是國富兵強的基礎,而把商業和手工業稱為「末業」。商鞅對努力經營農業的免除賦役,而對從事商業或怠惰以致交不起租稅的,沒收為官奴婢。這對發展農業生產有好處。為了增加稅收,鼓勵一家一戶的生產,規定家中有兩個成年男子結婚後必須分家,另立門戶,女子到一定年齡必須出嫁,否則,多交納賦稅。在客觀上促使了一家一戶小農經濟的發展,從而成為封建經濟的重要特徵。一家一戶成為生產經營單位,分家析產,使階級經常在變動當中。

    4、推行縣制

    秦孝公以前存在縣一級行政機構,但不普遍。商鞅變法普遍推行縣制,萬戶以上縣設令,不滿萬戶的設長,俸祿由三萬石到一千石不等,在縣令、長以下設丞等,官吏領取國家俸祿,國君有權任免。這一套機構有利於中央集權,成為中國郡縣制國家機器的雛形。

    5、頒布法律,實行連坐。

    6、焚燒讀書,申明法令。

    7、遷都咸陽。

    8、改革賦稅制度。

    9、革除戎狄風俗。

    合縱連橫

    齊國和秦國東西對峙,展開了爭取其它諸侯國、孤立對方的鬥爭,而韓、魏、趙、楚、燕等國,則在聯秦抗齊和聯齊抗秦中搖擺。這時,出現了兩個著名的政治家--張儀和公孫衍,他們分別連橫(分化六國)和合縱(聯合抗秦)。這種情況又被稱為從衡。

    強大起來的秦國,不斷地向東方擴張領土。周顯王四十年(前329年)魏人張儀來到秦國,向惠文君上連橫之策,建議與魏、楚相親善,接著在魏、楚的配合下,進攻韓國的新城和宜陽,將軍隊開到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再回過頭來攻取魏、楚的領土,迫使天下諸侯都西面事秦,完成稱王的大業。這一策略正中惠文君下懷,遂以張儀為客卿。張儀一再鼓動秦軍攻打魏國,又將所奪土地還魏,迫使魏國首先事秦,納上郡十五縣予秦,對其它東方國家形成很大的威脅,張儀被任命為秦的國相。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魏將公孫衍行合縱之策,促使魏、韓、趙、燕、中山五國互相承認對方君主為王,以聯合抗秦。但不久,楚國就派兵伐魏,公孫衍的策略受到挫折。魏相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也遭到失敗,被驅逐。魏惠王受到齊楚的打擊,不得不於周顯王四十七年(前322年)任用張儀為魏相,想聯合秦、韓之兵以伐齊、楚。但張儀的真正意圖,是要魏國首先事秦,而讓其它諸侯國倣傚。魏惠王沒有聽從張儀的意見,在齊、楚、燕、趙、韓等國的支持下,於周慎靚王二年(前319年),趕走張儀,以公孫衍為魏相。次年,公孫衍發動魏、楚、燕、趙、韓五國第一次合縱攻秦,以楚懷王為縱長,被秦擊潰。

    此後,秦不斷進擊三晉,又利用巴蜀互攻的機會,出兵佔領了巴蜀全境,獲得了一個富庶的後方基地。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燕王噲將王位讓給國相子之。子之為王三年,國內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結黨進攻子之,百姓反攻,殺太子平和市被,死者數萬。齊宣王乘機派兵伐燕,五十餘日,就攻取燕國全境。由於齊軍大量殺戮平民,燕人起而反抗,齊軍被迫撤退。但此事證明,齊國的力量仍相當強大。同時,齊與楚結盟,更加強了齊與秦抗衡的力量。

    齊、秦鬥爭的焦點在於爭取楚國。楚國的國力開始很弱。戰國初期,楚悼王任用吳起為令尹,實行變法,國勢富強,一舉打敗了魏國並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吳起的新法被廢除,楚國一天天走下坡路。為了破壞楚、齊聯盟,周赧王二年(前313年)張儀出使楚國,使楚與齊絕交。秦國派張儀入楚向楚懷王鼓吹「連橫」,勸楚絕齊從秦,並口頭許願,以歸還楚國商於(在今河南淅川縣西南)600里地方為代價。楚懷王信以為真,就和齊國斷交。當楚國派人向秦國討取土地,秦相張儀狡猾地說:「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沒聽說是六百里。」楚懷王十分惱火,發兵攻秦。秦軍在丹陽打敗楚軍,楚兵被殺80000人,楚將屈丐被俘,秦攻取楚國的漢中地六百里。張儀又說服韓、趙、燕與秦連橫。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韓、魏聯合政楚,殺楚將唐昧。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楚懷王受騙往秦,被扣留,最後死於秦國。魏國乘楚國空虛,襲擊楚國。齊國卻不支援楚國。楚國吃了大虧,從此一蹶不振。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傳統的車兵為騎兵,改車戰為運動戰,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成為秦國向東發展的新障礙。秦昭王為了打擊趙國,派穰侯魏冉到愍王與秦昭王同時稱帝,聯合五國攻趙。遊說家蘇秦識破了秦的陰謀,勸告齊愍王放棄帝號,發動合縱,會合燕、韓、魏、趙等五**隊,於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聯合攻秦,秦被迫割地給魏、趙以求和。此後,趙將趙奢、廉頗,趙相藺相如一再粉碎了秦人的軍事進攻和外交重壓,捍衛了趙的尊嚴和國土。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秦國聯合了燕、楚、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公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昭王自繼位以來,奮發圖強,卑身事賢,以圖雪恥復仇。周人蘇秦和魏人樂毅受到重用。樂毅幫助燕昭王進行政治改革,使燕國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蘇秦則作為間諜出使齊國,勸說齊愍王伐宋、攻楚,以削弱齊的力量。二人並與趙、魏、楚等國約定,聯合伐齊。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將樂毅率燕、趙、秦、魏、楚五國之兵,聯合攻齊,一直攻破齊都臨淄,奪其大部分疆土。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秦國在「合縱」鬥爭中削弱了齊國,開始向東方大發展。

    秦王掃**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揭開了秦國統一戰爭的序幕。楚國避秦軍威勢,遷都於陳,愛國詩人屈原痛感國家淪亡,投汨羅江自盡。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年),客卿范雎向秦昭王獻「遠交近攻」之策,就是與遠方國家結盟,集中力量先打敗鄰近的國家,再逐步兼併其它各國。秦昭王納范雎之策,於周赧王五十年(265前年)出兵伐韓,封閉上黨郡與韓都城新鄭的聯繫,雖迫使韓國將上黨獻給秦。然而上黨郡卻轉而依附趙國,秦王大為震怒,秦趙開戰,趙派老將廉頗率軍駐守長平。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0年),秦派大將王齕奪取上黨,與廉頗軍在長平對峙。廉頗加固壁壘,以守為攻,打破了秦兵速戰速決的計劃,雙方僵持達四月之久。秦用反間計,使趙國以年輕氣盛且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為長平趙軍統帥。秦國同時秘密地換來大將白起。趙括一到前線就主動出擊,白起派出奇兵分割趙軍,並將趙括包圍起來。趙軍被圍斷糧四十六天,殺人以食,軍心大亂。趙括冒險突圍,當場喪命,全軍大敗。白起將趙軍降卒全部活埋,趙軍前後共損失四十多萬。長平之戰是秦國與他在中原最後一個強手的決戰,也是戰國最為慘烈的一次戰爭。至此,東方六國都已不再是秦國的對手。

    長平之戰前,東方出現了著名的戰國四公子,即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關心國事,謀取權勢,採取各種手段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長平之戰後,秦軍乘勢包圍趙都邯鄲。秦軍的殘殺,激起了趙人的義憤和別國的恐懼,在危急存亡面前,楚春申君、魏信陵君率軍與趙軍內外夾攻,大敗秦軍,秦國因在長平之戰損失嚴重亦自感力量不足遂撤兵。燕太子丹甚至派遣荊軻去刺殺秦王政。然而,歷史的大潮已無法扭轉,六國終於未能擺脫亡國的命運。

    戰國時,周王室連名義上的共主地位也沒有了,但仍在洛陽一帶勉強維持。西周初年營建洛邑時,共修建了兩座城。西邊的方十七里,叫王城,東邊的小些,叫成周。戰國時,由於王室內部爭權和分封,先後出現了居於王城的西周公和以鞏邑(今河南鞏縣)為都城的東周公,真正天子的周顯王寄居於東周公治下。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軍攻取韓國的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負黍(今登封西南)二地,斬首四萬。西周君聯合諸侯軍隊出伊闕(今河南洛陽南)攻秦,以隔斷秦與陽城的通道。秦昭王於是發兵攻西周,西周君不得不將其三十六邑全部獻給秦,西周滅亡。同年,周赧王死為天子之國的周朝不復存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相呂不韋帶兵滅秦始皇趙政東周公。

    秦自孝公時商鞅變法,中經秦惠王、武王、昭王,一百餘年間,建立了比較鞏固的中央集權的統治,注重水利和農業生產,獎勵軍功,軍隊裝備優良,又充分利用客卿為秦謀劃作戰,在諸侯國中越戰越強,終於打敗了東方各個強大的敵手,成為天下第一的強國。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年)而卒,秦莊襄王繼位,商人出身的呂不韋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滅東周,取韓之成皋、滎陽,建三川郡。次年,秦軍擊趙,伐韓,在上黨設太原郡。莊襄王三年(前247年)崩,十三歲的秦王趙政繼位,他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軍攻魏,奪其酸棗等二十城,設東郡,又於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粉碎了楚、趙、魏、韓等國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縱對秦的軍事進攻,還用反間計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廣大兵強馬壯的秦國面前,東方六國君主形同於秦的郡縣長官。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嫪毐之亂,秦王嬴政親自執掌政權,隨即出動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六國舊勢力,史稱秦滅六國。於十七年(前230年)滅韓,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滅趙,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郡縣制國家。

    政治制度

    戰國時,各諸侯國陸續形成國君之下將相分職、文武分權的中央官僚體制。相,又稱相邦、宰相,是百官之長。將,又稱將軍,是武官之長。秦國於武王二年(前309)開始設丞相一職,丞相中最尊貴者稱相邦,最高武職初為大良造,到秦昭王時才設將軍。楚國一直以今尹為最高官職,柱國或上柱國為地位稍次的最高武官。各國次一級的武官為尉,或稱國尉、都尉。國君的秘書稱御史,並有監察之任。郡縣的設置更為普遍,逐漸形成以郡統縣的格局。原來,官吏世襲,各有封地。戰國中期開始,國君對各級官吏改為給以一定糧食作為俸祿,或賞給黃金、錢幣。同時形成璽符制度,任免官吏以璽為憑,調動軍隊以兵符為據。從而將一切權力集中於國君之手。縣以下,有鄉、裡、聚的組織。鄉有三老、廷掾,裡有里正。聚是村落,其下有伍、什的編制,五家為一伍,有伍長,十家為一什,有什長。

    戰國初,各國變法進一步使法律系統化。魏國李悝所編《法經》,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和具法。盜法治偷竊,賊法治殺人。囚法和捕法是對盜賊偵查和逮捕的處理程序。雜法是對盜、賊以外犯罪的懲罰規定。具法是根據情況對犯罪予以減輕或加重處罰的規定。秦國本來就有族誅之刑。商鞅變法,設連坐之法,更制定了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其它各國也競相制定嚴刑酷法。如齊有烹、殺、醞、金刀等刑,楚國有戮、肢解、烹、貫耳、鞭,笞、刖、宮、梏、礫、滅家、夷宗、三族等刑,燕有截、刳腹、系獄、劓等刑。

    技術進步

    戰國時,鐵製農具已排斥木、石農具普遍用於生產中,便利丁砍伐樹林、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和深耕細作,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在深耕除草的同時,農民們注意識別土壤性質,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的作物進行種植。施肥技術提高,懂得用肥汁拌種,糞肥、綠肥和草木灰被普遍施用。開始注意選擇籽種,防治蟲病,實行畦種法,播種疏密得宜,便於通風排,澇,善於培根、除草、間苗和掌握農時季節。普遍推廣一年兩熟制,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的年產量。魏國李悝曾對當時的糧食產量估計說,一畝地(約當今三分之一畝)在平常年景,可以產粟一石半(約合今四十一公斤),大、中、小豐收時可以達到六石、四石半、三石,小、中、大欠收時則只能打一石、七斗、三斗。農民平均每人每月需口糧一石半,五口之家,一年食用九十石,則平常年景一家種地百畝所產糧食,夠全家一年半食用。

    戰國時,手工業大發展,冶鐵、青銅器鑄造、漆器、絲織業的生產水平都有顯著的提高。已經較好他掌握了高溫液體還原法的生鐵冶鑄技術,能鍛打出用於劍身的高碳鋼,鑄鐵柔化術開始出現。青銅器的製作普遍使用熔鑄、焊接、失蠟法和金銀嵌錯工藝,產生了在銅器表面塗金、鎏金和刻紋工藝,器型輕薄靈巧,花紋細緻繁複,具有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水平。已經能生產鉛鋇琉璃。漆器製造業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所造漆器以木為胎,有黑、紅、黃、藍、紫、白等十多種顏色的漆,在器物上繪出各種光澤美麗的花紋,並發明了催干劑。有了結構和花紋都較複雜的織錦以及手工針編織物。出現了一些私營大手工業主,如魯國煮監的猗頓,秦國巴地開採丹砂的寡婦清,趙國冶鐵的郭縱等。

    為了適應商業發展的需要,戰國時幣的種類多,流通數量大。各國銅幣的樣式不同,齊、燕主要是刀形的刀幣,三晉主要是鏟形的布幣,秦、周主要是圓形有孔的圜錢,楚國主要是形似貝殼的蟻鼻錢。金幣有楚國壓成方塊的郢爰、陳爰。戰國初年,魏國每石粟賣三十錢,農民每戶種一百畝地在平常年景的收穫,除去吃飯和交稅,余四十五百粟,可賣一千三百五十錢,每戶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要用三百錢,每人一年穿衣要花三百錢,全家要花一千五百錢,還不足四百五十錢。

    戰國時代的散文創作十分興盛,有各種歷史散文,諸子的散文和其它散這些散文都用接近口語的文字寫成,或汪洋恣肆如莊子,或娓娓動人,或**橫溢,或約爛多彩,或譬喻連珠韓非子的寓言,或剖析透徹如孟子,或邏輯嚴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使屈原的詩作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宋玉的在模仿屈原的同時,對楚辭有發展和創造,在騷體中變化出賦體,對後代的文學創作有很大影響。

    社會重大變革

    a、農業生產的發展

    1、鐵製工具的進一步推廣:各地大量鐵器出土,表明其廣泛性。方法有所提高,為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前提條件。

    2、畜力耕田的推廣:除了牛耕外,還有馬耕,地區更為廣泛。

    3、耕作技術的進步:識別土壤,施肥技術,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4、糧食作物種類與分佈:由於各國土壤、氣候等不同而種植不同的莊稼,糧食作物品種也有所不同。

    5、農業方面的提高:當時一石相當今60斤,從而可知,中國的農業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在當時已奠定了基礎。

    b、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1、手工業的發展

    種類:戰國時代的手工業,有作為農業副業的家庭手工業,有獨立經營的個體手工業,有豪民經營的大手工業,也有各國政府經營的官營手工業。

    人員:有農民、手工業者、依附貧民、雇工(佃農)、奴隸、官奴。

    技術:紡織業有新產品,並有地方特色。木工有規(圓規)、矩(曲尺)、繩(墨斗)、隱栝等。採礦、尋礦技術。

    產品:琉璃(即玻璃)製作的璧、劍首、印璽等。

    2、商業的發展

    因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的擴大,帶來了商業的發展。政府也承認了商人的合法存在,徵收各種稅捐。

    商人的種類:(1)坐列販賣的普通商人和小本經營的販夫販婦。(2)富商大賈,既有政治地位,又有雄厚的財力。戰國時代商人的詳細情況,請參見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3、城市的興起

    隨著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促進了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引起了城市的發展,有代表性的是齊國的臨淄、燕下都、楚國的郢、定陶、趙國的邯鄲。城市是統治階級對農村行使統治權的據點,又是官吏、地主、商人、高利貸者聚居的場所。城市從政治上統治農村,從經濟上剝削農村。

    4、貨幣關係的活躍

    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關係活躍起來。戰國時,不僅各國鑄造貨幣,而且很多城市也鑄造貨幣,因此各地貨幣的樣式不同,種類繁多。解放後發現的戰國貨幣,不下幾百種之多。從其鑄造材料看,有銅幣和金幣。從其造型上分:刀幣,流行於齊、燕等國;鏟幣,流通於三晉等國;圜錢,流通於秦和東、西周等地;銅貝(蟻鼻錢),流通於楚國。楚國還有鑄金幣:郢爰、陳爰。種類多、流通量大,反映了當時商品交換的發達。貨幣種類繁雜,也反映了有很大的地域性。

    隨著貨幣的發展,高利貸也風行起來。此外還有重農抑商政策。

    戰國時社會經濟處于飛速前進當中,但各地區是發展不平衡的。齊、魏不僅自然條件好,而且社會改革早,因而成為戰國初年比較發達的國家。秦國原來比較落後,因地處關中沃野,變法比較徹底,因此後來居上,成為戰國後期最強盛的國家。楚國疆域最大,土地肥沃,手工業、商業也相當發達,曾與齊、秦並為強國,因軍力不強,被秦國滅掉。

    c、地主與農民

    戰國時的三種社會矛盾:封建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地主階級的內部矛盾,地主和奴隸主殘餘勢力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地主和農民的矛盾。並且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

    1、地主的類型

    封建國君,是地主階級的總代表,也是最大的土地佔有者。

    貴族食封地主:戰國四大公子:齊孟嘗君田文、趙平原君趙勝、魏信陵君魏無忌、楚春申君黃歇,他們有政治地位,經濟上收取封地裡的民戶租稅,又可放高利貸,家中養有食客,擁有奴隸,是地主中的保守階層。

    軍功官僚地主:主要靠戰功和政治才能獲得土地、權力,來源有的是原來的將相,如魏國公叔痤一次得賞田四十萬畝,王翦求田。有的用君主賞賜的錢購買田地,如趙括。

    豪民地主:依靠經濟手段起家,主要是大手工業主和大商人,以末致財,用本守之。

    布衣地主:自耕農通過做官或做買賣發財而購地成為地主。《呂氏春秋*博志篇》記趙國中牟自耕農寧越為擺脫種莊稼的勞苦,學習後當了西周君周威公的老師,得到不少土地,成了地主。

    上述地主雖然在政治、經濟上並不完全一樣,但他們共同組成社會的統治階級,勢力在不斷擴大。

    2、農民的類型

    公民:是當時農民的主要部分,由國家授田,農民向國家繳納租稅,服徭役和兵役,有獨立的經濟和生產能力,但不能遷移,可以稱為農民。

    佃農:沒有土地,但還有一些生產工具。租種地主的土地,是依附農民。

    自耕農:一是士大夫階級,二是立了軍功的軍人。

    雇農:不僅沒有土地,連最基本的生產工具和種子也沒有,只好出賣勞動力。

    3、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

    受封建國家「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等各種賦稅徭役的剝削,受高利貸的盤剝,橫徵暴斂,激化了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科學發展

    戰國時,傑出的天文學家齊人甘德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有《天文》。他們發現五大行星中的熒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現象,測定金星和木星的會合週期長度,並定火星的值星週期為一點九年,木星為十二年,與現代科學測定極為相近。石申對二十八宿距度和其它一些恆星什宿度的測量,是早期恆星定量觀測的重大成果。後人將兩人的著作合稱《甘石星經》。戰國時,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和安排大致齊備,對農業生產起了重要的作用。秦朝實行顓頊歷,以夏正十月為歲首,九月為歲尾。

    戰國時的《墨經》中,有許多幾何命題,如兩條並行線之間等距、三點共一直線,同圓的半徑相等、矩形四角皆為直角等。發明了計算工具算籌,用十根小棍擺成不同的形狀來表示數字,進行計算,大大加快了計算的速度,此外,光學八條也是墨經的重要成就。《考工記》中有分數的簡單運算法和特殊角度的概念與名稱。《周髀算經》的成書可能在漢初,但它是先秦測量學的經驗總結,其中使用了相當繁複的分數算法和開平方法。

    力學知識在《墨經》中也有很好的闡述。認為,力是人體所具有的使運動發生轉移和變化的手段,指出槓桿平衡與兩端的重量和力臂的長短都有關係,發現船的形體大小與其在水中下沉深淺有一定的均衡關係,是關於浮力原理的樸素表述。

    哲學思想

    戰國時代,社會的劇烈變革對學術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加上士階層的形成和統治者的提倡,許多學派紛紛出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最有影響的,除了儒道二家以外,還有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以韓非、商鞅為代表的法家,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以公孫龍子為代表的名家,以孫臏為代表的兵家,以許行為代表的農家,以張儀、公孫衍、蘇秦為代表的縱橫家,以呂不韋為代表的雜家等。各派各家都著書立說,廣授弟子,參與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滲透,學術思想極為繁榮。秦統一六國,崇尚法家,兼用陰陽家,焚詩書,迷信暴力,將法家學說過分誇大君權的一面發揮到極致。

    七雄世襲

    秦國

    {嬴姓趙氏}

    秦簡公趙悼子前403年-前400年

    秦惠公趙仁前399年-前387年

    秦出公趙昌前386年-前385年

    秦獻公趙連前384年-前362年

    秦孝公趙渠梁前361年-前338年

    秦惠王趙駟前337年-前311年

    秦武王趙蕩前310年-前307年

    秦昭王趙稷前306年-前251年

    秦孝文王趙柱前250年

    秦莊襄王趙楚前249年-前247年

    秦始皇趙政前246年-前210年

    :據《史記》記載,秦、趙王室同出一祖,「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氏),…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上古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到戰國姓氏逐步統一,而一般以氏作為單一的姓氏。秦、趙皆為嬴姓趙氏,戰國末演變為「姓趙氏」,故秦始皇應叫趙政而非「嬴政」。後世出於誤解,遂叫秦始皇為「嬴政」。

    齊國

    {姜姓呂氏—媯姓田氏}

    齊康公呂貸前404年-前386年

    齊太公田和前386年-前385年

    齊廢公田剡前384年-前375年

    齊桓公田午前374年-前357年

    齊威王田因齊前356年-前320年

    齊宣王田辟疆前319年-前301年

    齊湣王田地前300年-前284年

    齊襄王田法章前283年-前265年

    齊王建田建前264年-前221年

    楚國

    {羋姓熊氏}

    楚聲王熊當前403年-前402年

    楚悼王熊疑前401年-前381年

    楚肅王熊臧前380年-前370年

    楚宣王熊良夫前369年-前340年

    楚威王熊商前339年-前329年

    楚懷王熊槐前328年-前299年

    楚頃襄王熊橫前298年-前263年

    楚考烈王熊元前262年-前238年

    楚幽王熊悍前237年-前229年

    楚哀王熊猶前228年

    楚王負芻熊負芻前227年-前223年

    魏國

    {姬姓魏氏}

    魏文侯魏斯前403年-前387年

    魏武侯魏擊前386年-前370年

    魏惠王魏罃前369年-前319年

    魏襄王魏嗣前318年-前296年

    魏昭王魏漱前295年-前277年

    魏安厘王魏圉前276年-前243年

    魏景湣王魏增前242年-前228年

    魏王假魏假前227年-前225年

    趙國

    {嬴姓趙氏}

    趙烈侯趙籍前403年-前400年

    趙武公趙侯前399年-前387年

    趙敬侯趙章前386年-前375年

    趙成侯趙種前374年-前350年

    趙肅侯趙語前349年-前326年

    趙武靈王趙雍前325年-前299年

    趙惠文王趙何前298年-前266年

    趙孝成王趙丹前265年-前245年

    趙悼襄王趙偃前244年-前236年

    趙幽繆王趙遷前235年-前228年

    趙代王趙嘉前227年-前222年

    二、

    簡介

    嚴格說來,日本戰國並非正式的歷史名詞,一般用來稱呼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之間大約百年間政局紛亂、群雄割據的日本歷史。在這個時代,傳統的貴族政治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為多國大名乃至於「天下人」都成為可能。另外此時日本與歐洲人之間的貿易交流正式展開,基督教和火槍的引進改變了社會和戰爭型態。到了戰國後期,過往封建制度下的農奴地主關係也逐漸遭到破壞。以織田信長為首的各國大名逐漸擺脫以往的兵農合一制度,改採以現金僱傭浪人為職業軍人。同時早期各諸侯的國人土豪聯合體制也逐漸轉型成集權獨裁的軍國政體。於是大規模的會戰成為常態,統一的幕府也自戰火中歷練誕生。

    今日多數認為日本戰國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但結束時間則大致上有以下幾種說法:

    1568年織田信長上洛(進入京都)。

    1573年織田信長攻陷室町御所,室町幕府滅亡。

    1590年豐臣秀吉消滅關東地方的北條氏,收服奧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統一。

    1603年德川家康創立江戶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於大阪夏之陣打敗豐臣秀賴,豐臣氏滅亡。

    由於目前尚無定論,故在此皆採用最後一種說法,以完整表述這段歷史。

    大事年表

    年號西元紀年發生大事(日本古歷)

    應仁元年1467◎應仁之亂始大內氏參與西軍(7.3)

    文明五年1473◎山名宗全歿細川勝元歿

    文明九年1477◎應仁之亂終

    文明十年1478◎享德之亂終

    文明十三年1481◎一休宗純圓寂

    文明十六年1484◎界港的商業工會結成

    文明十七年1485◎山城國一揆爆發

    長享二年1488◎一向宗控制加賀國(6.9)◎長享之亂始(2.5)

    延德元年1489◎將軍足利義尚歿

    延德二年1490◎足利義植繼任征夷大將軍(7.5)

    明應二年1493◎明應之變山城國一揆被平定

    永正五年1508◎足利義尹重任幕府大將軍

    永正十六年1519◎北條早雲歿

    大永元年1521◎足利義晴繼任征夷大將軍

    享祿元年1528◎大內義興歿

    天文十二年1543◎火槍傳入日本

    天文十五年1546◎河越夜戰扇谷上杉氏滅亡

    天文十八年1549◎攝津江口合戰細川氏滅亡

    天文廿一年1552◎第一次川中島合戰(8月)

    天文廿三年1554◎武田、北條、今川三家同盟

    弘治元年1555◎嚴島合戰◎第二次川中島合戰

    弘治三年1557◎大內氏滅亡(4.3)◎第三次川中島合戰(8月)

    永祿三年1560◎桶狹間之役今川義元戰死

    永祿四年1561◎第四次川中島合戰◎長尾景虎接任關東管領

    永祿五年1562◎織田、德川清州同盟

    永祿七年1564◎第五次川中島合戰

    永祿八年1565◎將軍足利義輝被松永三好聯軍圍攻自殺

    永祿十一年1568◎足利義榮繼任征夷大將軍(2.8)◎織田信長上洛(9.7)◎足利義昭繼任征夷大將軍

    永祿十二年1569◎今川氏滅亡

    元龜元年1570◎姊川合戰

    元龜二年1571◎毛利元就歿◎織田信長火燒比睿山延歷寺

    元龜三年1572◎三方原合戰

    天正元年1573◎武田信玄歿室町幕府滅亡朝倉氏滅亡淺井氏滅亡

    天正三年1575◎長筱合戰

    天正六年1578◎耳川合戰◎上杉謙信歿◎尼子氏滅亡

    天正十年1582◎武田氏滅亡◎本能寺之變◎山崎合戰◎明智光秀被殺

    天正十一年1583◎賤岳合戰◎柴田勝家自殺

    天正十二年1584◎小牧長久手合戰◎沖田畷戰

    天正十三年1585◎羽柴秀吉就任關白一職

    天正十六年1588◎豐臣秀吉下達刀狩令

    天正十七年1589◎折上原合戰◎蘆名氏滅亡(6.5)

    天正十八年1590◎北條氏滅亡◎豐臣秀吉統一天下(8.9)

    文祿元年1592◎文祿之役

    慶長元年1596◎慶長之役◎伏見大地震(閏7.13)

    慶長三年1598◎豐臣秀吉歿

    慶長四年1599◎前田利家歿(潤3.3)

    慶長五年1600◎關原合戰石田三成被斬(10.1)

    慶長八年1603◎江戶幕府建立

    慶長十年1605◎德川秀忠接任征夷大將軍

    慶長十九年1614◎大阪城冬之陣

    元和元年1615◎大阪城夏之陣◎豐臣氏滅亡

    日本戰國時期歷史

    雖然室町幕府自足利義滿之後便分擾不斷:政治上,除了關東的古河公方與幕府之間的對抗外,層出不窮的政治謀殺以及各地諸侯的反抗或私戰破壞了各地的政治生態。社會上,各地爆發的一揆暴動如同一顆顆不定時炸彈,對整個社會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傷害。可是室町幕府從未放棄穩定全國局勢的決心,直到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場意外引發的全國混戰而化為烏有。

    應仁之亂,幕府衰敗

    嘉吉元年(1441年)6月24日,播磨、美作、備前三國的守護赤松滿佑在京都自宅刺殺將軍足利義教。面對這樣的突發狀況,幕府當局一方面擁立義教之子足利義勝擔任幕府大將軍;一方面派遣以山名部隊為主力的大軍討伐赤松氏。而山名宗全也不負眾望於同年9月10日平定赤松氏。為了獎賞持豐幕府當局將原本由赤松氏擔任守護的三國交由山名氏管理。於是原本就是但馬、因幡、備後、石見、伯耆五國守護的山名氏接下了三國後,很快就成為西國最強大的勢力。

    本能寺之變與羽柴秀吉崛起

    日本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6月2日,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在日本京都本能寺,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反叛。由於織田信長的衛隊人數太少,根本無力阻擋明智光秀的進攻,於是織田信長切腹自殺,臨死之前,命令自己的貼身衛士森蘭丸放火焚燒自己的屍體,以免被叛軍割去首級。在這場兵變中戰死的還有織田信長的長子織田信忠和他的貼身衛士森蘭丸。政變發生之時,織田信長的得力愛將築前守羽柴秀吉(豐臣秀吉)正在備中地區作戰。當他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火速返回京都平叛,戰勝了明智光秀。在接下來的家督爭奪戰中,他成功地擁立了織田信忠的長子「三法師」織田秀信。又在軍事上戰勝了織田家的首席家臣柴田勝家。小牧山——長久手一戰,他雖然沒能擊敗德川家康,但卻成功地瓦解了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雄的同盟。最終迫使德川家康俯首稱臣,為統一日本掃清重大障礙。

    日本戰國時代一百年

    應仁、文明之亂以後,幕府、將軍與守護大名的固有權威失墜,代之而起的則是戰國大名的登場。守護大名乃室町時代由幕府任命,將地方分國委由其支配管理者。應仁之亂以後,除了部份邊境地區外,許多的守護大名相繼沒落,進而從次層級的守護代或國人(*)當中,產生一些實力派的新貴階級,稱為戰國大名。

    (*)守護代:有力的守護大名多半兼任數個分國的統轄工作,並在京協助幕府的政務。因此領國方面則委請有力的家臣以守護代的身份監管。

    (*)國人:又稱為國眾。國人的歷史淵源比較複雜,簡而言之,即南北朝、室町與戰國時代地方分國上的在地領主。

    由於戰國時代起於一四八0年末,並延續至一五九0年左右,因此習慣上我們常稱戰國時代為戰國百年史。戰國大名的人數到底有多少位,伴隨我們對戰國大名的認定條件之基準點不同,則有不同的數額。一般而言,大約有一百至三百位左右。

    戰國大名得以生存的要件各式各樣,有的仰賴莊園制而生存,有的則憑藉幕府#8231;守護制而屹立不搖。支配區域的領國規模也是決定能否被認定為戰國大名的重要關鍵。然而,例如尼子氏與毛利氏是擁有十個分國以上廣大領地的大名;相對地,淺井氏則僅領有三個郡,卻依然能獨立自主。因此,對於戰國大名的定義至今仍莫衷一是,學界也有主張以戰國期守護稱呼的說法提出。

    根據戰國大名的出身背景,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群。

    *一種是由原先的守護大名直接轉型成戰國大名。例如甲斐的武田氏、駿河的今川氏、豐後的大友氏、薩摩的島津氏,皆屬於此種案例。伊達氏則是從國人身份出身,被升任為守護,再轉型為戰國大名,應該也可以歸納在這個案例當中。

    *另一種則是經由戰爭的手段瓦解原來守護大名的勢力,使自己的身份升格為戰國大名。例如出雲的守護代尼子經久將守護大名的京極氏推翻,而成為戰國大名;越後的守護代長尾為景將守護大名上杉氏推翻,而成為戰國大名,皆屬此案例。這種以家臣的身份卻將主君推翻,甚至取而代之的做法,成為戰國時代的一大歷史特色,被稱為是下克上。

    *第三種則是由在地領主的國人結合鄰近地區眾國人的勢力,發動國人一揆,起來抗爭,而轉型為戰國大名。例如安藝的毛利氏、近江的淺井氏都是屬於這種案例。

    從戰國大名產生的過程中,可以瞭解這是一個講究個人實力的時代,而實力養成的來源則極其多元。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戰國大名乍看之下好像是實施**君主制,但是其實卻有濃厚的重臣共同經營的團隊主義特質。戰國時代的封建主從關係與江戶時代不同。主從關係如同船與水的關係,主君是船,家臣是水,船若無水則無法前進。甚至,先有家臣才有主君的概念非常普遍。主君在處理政務時,也必須考慮到臣下是否歡心。一般而言,加恩便是討臣下歡心最具體的做法。所謂加恩就是經由戰爭的手段,掠奪對方的土地,再分配給有功的將領。身為戰國大名,如果無法買得臣下的歡心,就可能招致被離反的命運。離反就是指家臣放棄不成材的主君而離去。為了防止家臣的離反,主君只好不斷地發動戰爭,以爭取加恩的本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