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樓蘭情緣

《》正文 第七十四章 九陰真經 文 / 何凌霄

    九陰真經

    目錄

    金庸的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的傳承

    各版本《射鵰英雄傳》的九陰真經演變

    《射鵰英雄傳》九陰真經內的篇章及武功

    遊戲相關

    影視相關

    雨花獎獲獎作品金庸的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的傳承

    各版本《射鵰英雄傳》的九陰真經演變

    《射鵰英雄傳》九陰真經內的篇章及武功

    遊戲相關

    影視相關

    雨花獎獲獎作品

    金庸的九陰真經

    據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相關描述,《九陰真經》是北宋年間的黃裳所著。

    黃裳,北宋延平人(今福建南平),狀元及第,原為文官,因校對《道藏》而悟通武學義理。及後黃裳被派遣消滅明教,官兵無能敗陣,黃裳不服,單人匹馬殺傷了明教多人,引來眾人同門尋仇。黃裳不敵逃去,家人盡數被殺。為雪深仇,黃裳隱居40多年,苦思破解敵人武功之道。40餘年後重出江湖,此時仇家均已死去,餘下的當年一個少女,也已年邁。黃裳有見於此,對自己為仇恨而偏執感慨萬分,遂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傳之後世(原《九陰真經》為達摩所創)。《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易筋經》和《神照經》並稱為金庸筆下四大內功秘籍。

    九陰真經的傳承

    《九陰真經》自創成之後,就被黃裳藏在一個神秘的所在。

    直至兩宋之間的時代,《九陰真經》出世,由於真經載有破解各大門派武學的方法,更是天下武學總綱,遂引起江湖群雄的爭奪,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全真教教主王喆(中神通王重陽)為免江湖仇殺不斷,提出華山論劍,勝者為天下第一高手,並可擁有《九陰真經》。

    桃花島島主黃藥師(東邪)、西域白駝山山主歐陽鋒(西毒)、大理皇帝段智興(南帝)、丐幫幫主洪七公(北丐)應邀,經歷七日七夜的論劍,四大高手均被王重陽折服,推王重陽為天下第一高手。

    王重陽取得真經,將之藏於蒲團之下,未有修習真經武學,並要求全真教門下,不得習練其中武學。

    然而,林朝英死後,王重陽進入古墓,得知《玉女心經》的存在,為破心經,王重陽便將破解心經的九陰真經武學刻在其上。雖然所刻內容僅是真經中的少部分,更缺少梵文總綱,卻讓日後楊過、小龍女練得九陰真經武學。

    金庸在新修版《倚天屠龍記》更記載了一件有關《九陰真經》的事,指王重陽與一名曾為儒為道為僧的人賭酒而敗,該人因此獲得披閱《九陰真經》的機會,並寫下《九陽真經》。前後兩件事使得王重陽為救江湖群雄而取真經的仁義形象大受影響。

    王重陽在將死之前,發現西毒歐陽鋒在終南山出沒,意欲盜取真經,遂假裝逝世,引歐陽鋒來襲,乘機以附有先天功的一陽指損傷歐陽鋒的蛤蟆功功力。再將《九陰真經》交給師弟老頑童周伯通保管。

    周伯通與東邪黃藥師打賭而敗,將《九陰真經》借給黃夫人。黃夫人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竟將《九陰真經》記下。但周伯通由此啟發,只讀不練。後九陰真經下卷被梅超風,陳玄風偷出島外,兩人習得經書上的武功,成為名震江湖的黑風雙煞,後陳玄風將經書上的武功刻至自己的背上,朱聰無意中偷到梅超風上的下卷交給郭靖,直至郭靖出現,周伯通一方面為能一睹真經武功的威力,一方面為戲弄對《九陰真經》深感厭惡的郭靖,竟欺騙郭靖練習真經上的武功,更要郭靖背下

    郭靖得到九陰真經後,修為日進,但梵文總綱卻不能解。在機緣巧合下,黃蓉被裘千仞打傷,為救黃蓉,郭靖往找南帝一燈,得一燈幫助,解通梵文總綱。由是修為日進,幾可問鼎天下第一高手之位。

    與此同時,西毒歐陽鋒被黃蓉欺騙,逆練真經,居然也有所成,並以逆練的武學,成功擊敗東邪、北丐,逼得二人承認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

    《神雕俠侶》時,楊過和小龍女二人在偶然的機遇下,也練成部分真經武學。

    及後,郭靖所守的襄陽城被攻破,城破之前,郭靖將九陰真經筆錄,傳之後世。《倚天屠龍記》屠獅大會上,周芷若就憑九陰真經上的武學,加上張無忌大意心軟,成功取得天下第一高手的名銜。

    最後,周芷若被玄冥二老所傷,趙敏由周芷若身上盜得屠龍刀和倚天劍內秘藏之物。九陰真經於是被張無忌取得。

    各版本《射鵰英雄傳》的九陰真經演變

    在最初的《射鵰英雄傳》中,《九陰真經》為少林祖師達摩所著,與《九陽真經》一陰一陽,並存於世。

    《九陰》主攻,《九陽》主守。《九陰真經》包含無數神奇招術,威力強大,但《九陽真經》大成,卻非世間武功所能傷害。

    在金庸第一次修訂出版後,對《九陰真經》作出調整。

    作者方面,由達摩改為黃裳。由原先應是釋家武學,變成中原的道家武學,與《九陽真經》解除關聯。

    在2000年的時候,金庸又對出修訂,此次修訂後,《九陰》與《九陽》重新恢復關聯,但不是過往的攻守互補。

    《九陽真經》於世紀新修版中,為一個曾為道為僧為儒的僧人所著,僧人曾與王重陽鬥酒獲勝,因而得以披閱《九陰真經》。由於僧人覺得《九陰真經》偏重道家陰柔武學,於是寫下《九陽真經》。

    然而,新修版《射鵰英雄傳》的《九陰真經》總綱卻明言九陰極盛乃是災害,總綱的要旨亦是要糾正這一毛病,故此僧人所見,應不包括《九陰真經》的總綱了。

    《射鵰英雄傳》九陰真經內的篇章及武功

    易筋鍛骨篇(一版作:九陰鍛骨篇)

    此篇為九陰真經起初的心法,練成後功力等方面均進展內容提到: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德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動而靜,雖攖而寧。不但有打坐修煉的靜功,也有由外而內的動功。

    療傷篇

    療傷篇系為療傷之用,亦能用以增加功力。由於能練九陰真經者已有一定修為,故療傷對於一般的外傷亦不多提,主要是談及內傷治方面。

    點**篇

    此篇只述及點**方面的要旨,未見有詳細的招式。

    總綱

    此篇為九陰真經的總綱。以梵文譯音寫成,初版作者為達摩,自無問題,二版卻成為黃裳為免九陰真經落入歹人之手而加防備的一種手段。九陰真經總綱精奧無比,能將修真之士所遇的幻象之類,轉為神通。新版九陰真經總綱更糾正了道家武學偏重陰柔的流弊。

    九陰白骨爪/九陰神抓(摧堅神抓)

    這套武功相信是最為廣為人知道的九陰真經武功。此功由於多用手指在人頭上插出五洞,極度血腥,故被視為邪功。初版射鵰英雄傳純粹是黑風雙煞錯誤理解九陰神抓的五指發勁,無堅不破,摧敵首腦,如穿腐土而錯練正派武學為邪功。新修版中,九陰白骨爪確是邪功,乃是黃裳仇家所練,而摧堅神抓正是破此邪功的抓法。

    摧心掌

    九陰真經內的武學。新修版亦成為黃裳要破的武學。中此掌者,外在並無任何傷痕,但內裡的五臟六腑已然碎裂。

    白蟒鞭

    九陰真經的鞭法,在新修版才正式定名。所用的鞭極長,但長度由初版到新版,不斷被減短。

    移魂**

    為攝心術的一種,實質有如現代的催眠。能用來對付武功高強,但心志不堅的對手。如楊過在《神雕俠侶》即以此技打敗達爾巴。

    蛇行狸翻之術

    九陰真經所傳身法,即便在地上翻滾,也是靈動異常。

    大伏魔拳

    在初版和二版的神雕俠侶中為大伏魔拳法,在新版僅為九陰真經拳法中一招的名字。這拳法剛陽之氣更重,與道家武學的一味陰柔並不相同。

    遊戲相關

    遊戲名:九陰真經online

    地區:中國蘇州

    出品公司:遊戲蝸牛

    遊戲類型:大型3d武俠類mmorpg

    上線時間:2010年具體時間未定

    遊戲場景

    遊戲介紹:

    《九陰真經online》是蝸牛公司重新詮釋傳統絡在線遊戲產品。

    在嶄新設計思維和美術表現力逐步提升的情況下,

    蝸牛公司希望在現有的遊戲技術上真實的表現出中國武俠的核心元素:

    內外兼修的神奇武功

    秀美壯觀的古代山河

    有情有義的江湖外傳

    正邪英雄的武林爭霸

    神奇武功的詮釋

    脫離玩家常規遊戲玩法的概念型遊戲,卻往往不為玩家接受,因為這種概念過於的複雜和難於理解。

    因此,在對傳統中國武功的詮釋上,在設計的過程中,盡量的規避這種模式,

    而又使玩家重新感受到,武俠文化時代讀起降龍十八掌,打狗棍法時的新鮮和驚奇感。

    在新的設計中,內功的高低成為玩家之間比拚的關鍵之一,裝備並不再是能力的唯一體現。

    而失去內功的玩家就猶如武功盡失,任人宰割。

    同時,玩家不僅局限在某個門派的武功,少林只有羅漢棍法、易筋經,

    更有許多熟識的江湖武功,譬如九陰真訣、獨孤九劍等,都可以學到,而修改較高的玩家甚至可以自行領悟招式。

    古代河山的表現

    小橋流水的蘇州,繁華似錦的京都,人聲鼎沸的酒館,暗藏殺機的客棧這些都會出現在《九陰真經online》的遊戲世界中。

    在傳統武俠世界的設計中,從高聳的雪山到幽暗的地下深谷,我們選取了明朝古代的著名景色和現代中國的風景,

    盡可能全面和準確的搭建了一個人文和自然風情驚奇的世界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結合遊戲的世界觀,故事設定。

    對每個元素進行修飾和定義:竹林變得幽暗而危機重重,連綿的水寨變成黑道英雄暢飲的地方。

    何為江湖

    對於江湖和網游社區,在社區的概念成為了多人網游在線遊戲新的設計潮流之一。

    遊戲希望每個玩家都成為江湖主角之一,將遊戲真正變成玩家自主構成的一個江湖文化的社區。

    在江湖中的爭鬥、避世、情感。每個玩家都有別人所不擅長的特有本領,都有自己的江湖身份,

    以俠盜為生存的目標,或者是一統江湖的邪派魔王,正派高手。每個人都有可以選擇的生存方式。

    武林爭霸

    在武俠的世界裡,每個人心中都有所謂的正邪之分,對錯只有留給後世去評價。

    而武林的霸主缺只有一個,唯有強者可以居之。

    遊戲設定由玩家掌握的武林四大盟,取代傳統武俠成為江湖新的勢力,

    而傳統武俠的門派也依然憑借其深厚的底蘊佔據著一席之地,

    在這個充滿著武功高手的江湖中,玩家必須號召同道兄弟,戰勝各大門派、勢力,成為最後的勝者號令武林。

    #65279;#65279;人物介紹

    張三豐:武當派創始人。寬容博愛、善惡分明,年輕時一心驅除蒙古韃子,直到襄陽淪陷不曾向蒙古皇帝稱臣。年長後德高望重,不論名門正派還是旁門左道,都尊他為武林的泰山北斗。

    天璣子:武當派劍宗道長,古道熱腸的俠客。因拳劍之爭常與玉璇子執氣,多年比試總是打成平手,故將希望寄托在門下弟子的身上,對所收弟子要求十分嚴格。

    玉璇子:武當派拳宗道長。責任感強、沉穩有擔當。天璣子雖常年與其搗亂,卻十分欽佩他。

    向九塵:天塵劍客。曾是江湖叱吒風雲的人物,因好管閒事加之風流成性,故樹敵甚多,結識九鶴道長後幡然醒悟,拜入武當門下。

    曲意:守護武當劍塚的神秘女子,白衣勝雪,劍意清秀。沒人知道她的來歷,據說她以劍為主,終身侍奉。

    紅顏心:紅顏劍客,著柔美的紅色緞袍。原來是錦衣衛殺手「紅燭」,因殺兄之恨憤而退出,發誓要為兄長報仇。

    武當絕學

    倚天屠龍功:武當創始人張三豐所創包含陰陽剛柔、精神氣勢的內功絕學,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

    太極神功: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的絕世內功,遵循陰陽相生相剋,乾坤相輔相成之理,修煉後可大幅度提高自身修為。

    太極拳:武當派掌門宗師張三豐所創,武當派鎮派絕技。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正所謂「週身無處不是拳,挨著何處何處擊。」

    太極劍法:武當派掌門宗師張三豐所創,武當派的傳世絕技,匯道家思想之精髓,集陰陽兩極之氣魄,無論劍之輕重,也可遠近收放自如。

    神門十三劍:武當派掌門宗師張三豐所創的高深劍法,共一十三記招數,每招各不相同,中劍後,手掌便再也使不出半點力道。

    四兩撥千斤:武當派獨門秘技,加引化勁於對手動作上,誘其落空,或者先化後粘,逼使對方陷入不利地位,又或以橫撥直,以直撥橫,改變對方勁力方向,以巧取勝。

    真武七截陣:武當派創始宗師張三豐所創陣法。若七人合力,相當於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是武當派最著名的陣法之一

    影視相關

    片名:射鵰之九陰真經射鵰之九陰真經

    地區:中國香港(tvb)

    類型:古裝武俠

    集數:20集

    首播:1993年

    監製:潘嘉德

    編審:黃育德

    原著:根據金庸《射鵰英雄傳》改編

    演員表

    姜大衛飾黃藥師梁佩玲飾馮蘅

    劉江飾洪七公王偉飾一燈

    廖啟智飾周伯通羅樂林飾歐陽鋒

    張智霖飾陳玄風關寶慧飾梅超風

    鮑方飾上官南關海山飾殷破敗

    許秋怡飾裘彩蘭翁杏蘭飾楊紫煙

    朱鐵和飾裘千仞戴志偉飾完顏洪熙

    張英才飾金國國王郭政鴻飾陸乘風

    陳安瑩飾蝶布兒鄭雷飾趙不凡

    李桂英飾孫不二江漢飾王重陽

    劇情簡介

    九陰真經乃天下第一武學奇術,它代表獨霸武林的力量。江湖中人一直明爭暗鬥,欲將之據為己有,期間不單掀起武功上的比拚,還牽引出種種感情上的瓜葛,緣起緣滅,遂由此生。馮蘅(梁佩玲)乃金國薩滿教之聖女,因教中法器與真經有關,遂被捲入武林爭奪之漩渦中。危機中被東邪黃藥師(姜大偉)所救,二人互相欣賞,情根深種。華山論劍後,真經之爭似已平息,奈何師為救蘅身中劇毒,蘅唯有向周伯通(廖啟智)騙取真經,供師療毒。豈料西毒歐陽鋒(羅樂林)聞風而至,掀起連番惡鬥……陳玄風(張智霖)乃鐵掌幫大弟子,因不值幫主裘千仞(朱鐵和)以擇手段奪取真經,與元決裂,卻遭裘追殺,幸得師相救,二人展開一段微妙的師徒情……梅超風(關寶慧)乃西毒之忠僕,本與玄正邪不兩立,後陰差陽錯間結下了不解之緣,並成為師之愛徒。惜好景不常,鋒向師奪經不果,遂脅梅迫玄偷經,玄徘徊在愛侶與思師之間,矛盾不已……到底九陰真經最後屬誰?東邪黃藥師與愛妻及徒兒的命運如何?劇情峰迴路轉,加上製作力求創悅目,定能一新觀眾耳目。

    部分影評:

    這部劇集是一部很特別的武俠片,在90年代同時期的記事寫事武俠片中獨樹一枝.被許多喜歡武俠片的觀眾譽為經典!

    故事取材金庸<射鵰英雄傳>黃藥師部分.大有〞射鵰英雄前傳〞的意思.大部分情節都是劇本自身的杜撰.也許正是這樣.主創們在創作上就自由許多,多出了很多獨特的地方.是一部披著金庸的皮.古龍的魂的電視劇.

    在拍攝方式上多數採用寫意的手法,用了許多電影的剪輯.使得電視劇有了許多電影的質感.充滿了詩意和俠幻.

    敘事方式也有很多不同,雖然是平抒直意,情節並不懸念叢生.但緩緩道來卻不拖拉,有一種閱讀散文的感覺.是一部武俠文藝片.其中黃藥師和柳容月.以及黃藥師和馮衡的對白,頗有古龍的文藝腔.畫面處理得到現在看來依舊是很美很美.留下很多經久難忘的經典對白.

    服裝造型也很值得一提.許多同時期的影片到現在看來都不堪一睹.其中很大部分是原於當時的化妝技術和古裝造型都很雷人.但是《九陰真經》卻在這方面給觀眾很大的驚喜.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片子都在沿用黃藥師當時的白衣大俠和馮蘅束髮披肩的造型.堪稱經典.

    描述黃藥師和馮衡的愛情也尤為淒美.兩人從初遇-再遇-第二次再聚-第三次再聚-永別.演繹得感人至深.成為電視劇描寫愛情的經典橋段.

    主演姜大衛將黃藥師亦正亦邪,孤獨冷傲的性格刻畫得很深刻.讓許多觀眾久久難忘.也成為很多後輩演員表演同類性格的角色的楷模.

    雨花獎獲獎作品

    2003年第九屆「雨花獎」,湖南省益陽市一中的文雅娟以一篇《九陰真經》榮獲高中組一等獎。

    原文如下

    衡卿如晤:

    孤島寂寂,冷月冥冥。徘徊街下,輾轉難眠。卿歸黃土,於今二十餘年矣!桃花影落,人面不知何處去;碧海潮生,雲輦更曉駐誰山?蓬萊路遠,幽冥日近。卿畫中朱顏依舊,余卻已鬚髮蒼蒼。悲夫,悲夫!衡卿,他日相逢,還識故人否?

    自卿謝世,余已無心人寰;擬與同歸碧海,拋卻紅塵滾滾。奈蓉女初誕,依依膝下;不忍令襁褓失怙,故忍心使卿懸望。為女負妻,余之過也,然不意卿棄我如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憶卿當日,工巧無倫,慧絕當世。性靈如卿,何至沒入黃土即無聞!玉簫聲咽,夜夜為卿一弄響;長歌悲嘯,每至香塚淚千行。卿忘我否?卿忘我否?

    蓉女初長成,其美也似卿,其慧也似卿,婉轉嬌憨亦如卿。卿忍棄夫,安忍棄此閨窗弱女?生而知父,不知有母,但識母乃畫中人,衣袂飄飄不履塵。自於卿繡齋習針織女紅,每問於余,使七尺男兒執針鑿,卿之過也!又敏而好學,常指齋門聯問,余但唏噓,不能為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絲思之諧,幼女何能知也!又嘗言:「人皆謂朝思暮想,必有所致;我於亡母,未嘗一日忘懷,何竟一夢皆無?」余自負天文地理,醫卜星相,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幼女一問,竟慘然不知所對。仙凡之隔,竟至於斯!衡卿,衡卿,於心何忍!

    憶當年縱橫天下,逐鹿中原;掌劈處落英繽紛,指拂到春蘭弄影;彈指間群雄束手,按簫時鬼神皆驚。名列五絕,號為東邪,人曰空戴俠名。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余豈不知?輿圖換稿,山河變色,我獨無情?武侯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奇謀復國,可憐無用。鐵索橫江,孫郎良苦。朝秦暮楚,不過南柯一夢;荊軻專諸,無非為人斤斧。俠之大者,不過如是!是以慕重陽之高風,未肯附驥;欽武穆之遺書,不為留顧。謗言四起,我獨仰天長笑;眾口鑠金,不屑辯白一語。

    反思當日所為,今猶不悔,亦自笑年少輕狂,不知人生在世,猶滄海一粟。然獨卿能知我於旁門左道之中,亦正亦邪之充,托以終身,明以大義,卿亦巾幗丈夫者也。知音高誼,終身感佩,常不去心。只擬琴簫相和,笑傲此生,更無他求。誰想天妨慧質,妙齡竟至早夭;智計絕世,難救賢妻性命。衡卿,衡卿!拙夫號為藥師,其實糊塗一世!妻尚不保,何敢言他!力有時而窮,天命鍾不可違。數載情深,一旦歸於黃土,余心之痛悔,百身莫贖!

    今蓉女于歸,剩老景頹廢。妻亡女嫁,孤影彷徨。月明滄海,鮫人有淚;玉杵難覓,愁殺裴航。濤生雲際,水翻巨浪;鐵鋏放歌,徒增淒涼。手跡仍在,琴存瑟亡。嵇康身死,廣陵千古成絕響;子期仙逝,瑤琴弦斷羨范張。擬踐舊盟,又恐人間天上,前塵俱忘,音訊渺茫。「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卿負我乎,卿負我乎?唯天知之,唯天知之!

    風月無情人暗換,舊猶如夢空斷腸。青帝輦至,白首猶未識光陰荏苒;東君駕上,夜吟竟不察壺漏聲長。桃之夭夭,年年歲歲花相似;香塚默默,歲歲年年枉懸思。衡卿,衡卿!忍心至斯,棄我如是!

    拙夫黃藥師灑淚謹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