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樓蘭情緣

《》正文 第六十一章 羌族(下) 文 / 何凌霄

    1.民間口頭文學概況

    羌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流傳於人民群眾中的口頭文學在羌族文學中佔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它主要是依靠人民群眾世代口授和長期歌唱而傳承的。羌族民間文學是羌族人民的集體創作,反映了羌族人民的歷史、生活、習俗和思想感情,表現了羌族人民的審美觀和藝術情趣,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羌族民間文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浪漫主義或現實主義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兼有,還有獨具特殊的史詩和民歌,等等,從而成為羌族人民集體創造的寶貴文化遺產。

    情歌。羌語稱為「柔西」,是反映男女愛情生活的民間歌謠,有羌、漢兩種語言的演唱形式。內容豐富多彩,有試探歌、讚美歌、求愛歌、定情歌、熱戀歌、思念歌、盟誓歌、失戀歌等種類,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從戀愛到結合的全過程。如《花兒納吉》(大河流水小河喲清喲花兒納吉,不知小河兒節有多喲深喲節節馬兒捨;丟個石頭試深喲淺喲花兒納吉,唱個山歌兒節試妹喲心喲節節馬兒捨。太陽出來喜盈喲盈喲花兒納吉,叫聲阿妹兒節仔細喲聽喲節節馬兒捨;要學松樹萬年喲青喲花兒納吉,莫學花椒兒節黑了喲心喲節節馬兒捨。)可以說是試探、求愛、定情、盟誓的總合。

    酒歌。羌族民歌裡特有的一類傳統歌曲,有的地方叫「唱酒戲」、「唱酒麴子」,一直逢年過節或婚禮、生日喜慶之時演唱。主要形式有排坐引酒時的主客合唱或輪流對唱,多以羌語演唱。如《開罈酒歌》,由德高望重的寨老領唱,眾人合唱或賓客齊唱。唱《開罈酒歌》必須按羌族傳統禮儀排坐,圍住咂酒罈子,由長者致祝酒辭後開唱。傳統酒歌大多節奏緩慢,旋律優美,音域不寬。此外,情緒激昂之時,歌者還可以演唱部分與飲酒環境及賓客有關的民歌,前提是必須顧及飲者中每一個,尤其是輩分較高者,所唱之曲必須莊重、嚴肅,以尊重長者為前提。如無長輩,則可演唱一些幽默詼諧的曲調。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哦納依喲》。

    此外,羌族還有時政歌(《卡普歌》)、喜慶歌(《羊角花兒四月開》)、喪祭歌(《永別歌》)、勞動歌(《江得裡學》)、號子(《改土拉石號子》)、山歌(《薅草歌》)、新民歌(《憲法帶著幸福來》)等歌曲。

    羌民族和其他歷史悠久的民族一樣,民間流傳著許多史詩。提到羌族的民間文學,《羌戈大戰》與《木姐珠與斗安珠》、《澤其格布》就不能不說。《羌戈大戰》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它敘述了羌族人民的祖先歷盡艱難困苦,與魔兵戰、與土著戈基人戰,從西北遷居岷江上游的歷史。《木姐珠與斗安珠》也是敘事長詩,記敘了一位人間的青年與仙女戀愛的故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羌族古代社會人與神、神權與反神權複雜的鬥爭場面,表現了勞動人民對神權、天命的大膽挑戰,真實地反映出羌族男女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鬥志,熱情地歌頌了羌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內容上講,它稱得上是一部優美的敘事長詩;從其社會效果和歷史影響來看,它還具有濃厚的神話史詩色彩,對羌族族源、社會歷史發展的研究都有較高的價值。《澤其格布》對發動戰爭的澤其格布極力規勸、譴責,體現了羌族人民維護民族團結的傳統美德,反映了羌民族熱愛和平、反對非正義戰爭的呼聲。

    除上述兩部史詩外,羌族民間還有神話傳說《洪水潮天》、《九頂山的來歷》、《人的由來》(《雅呷確呷·丹巴協惹》)、《蒙格西送火》、《大地的形狀為什麼不同》、《白石神》(與《獵人海力布》情節很相似)、《糧食的來歷和丟失》、《山溝和平壩的形成》等,寓言故事《小雞報仇》、《蕎子和麥子》等,人物傳說《黑虎將軍》、《打蟒英雄蘇蟒達》、《阿巴格基》等,幻想故事《普格錯降雨》、《咩咩格兜吉物》、《木巴奈何不得五兄弟》等,地方傳說《蘿蔔寨的傳說》、《禹背嶺》等,動植物傳說《豹子出世》、《若擺求婚》等,民間工藝傳說《口弦的傳說》、《羌笛的來歷》等,風俗傳說《尕爾補洞》、《羌族碉房為什麼修三層》等,宗教傳說《端公戲道士》、《釋比成仙》等,民間降妖故事《牟和熱》等,此外,羌族還有諸如《薩朗姐》、《玉花姑娘》、《木依和格基》、《「衍經足」和「眼睛足」》、《後悔的火雞》等民間傳說故事,表達了羌族人民對美好生活、愛情的嚮往與渴求,還有《龍坪事件》、《十個紅軍殲敵一個營》等革命戰爭傳說。

    2.現代書面文學概況

    羌族現代文學基本上是用漢字完成,主要是書面文學。從解放至盡,羌族現代文學反映了羌族地區的發展變化,在民族文學界有一定的地位。

    解放後到1978年這段時間是羌族現代書面文學的起步發展階段。由於黨和政府的重視,對羌族民間口頭文學的搜集整理、民間文化遺產的發掘比較多,一些新的文學創作開始萌芽。1978以後,新一代接受過高、中等教育的羌族作家開始嶄露頭角,羌族現代書面文學開始走向繁榮。較為著名的作家有寫出中長篇小說《年輕的石包老漢》、《頭帕》、《沉重的大山》等的葉星光,寫出短篇小說《第十任廠長》、《飄逝的花瓣》等的谷運龍,還有木勺爰劍、夢非、何健、程玉書等羌族詩人。朱大錄的散文《羌寨椒林》還榮獲了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

    羌族現代書面文學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記述了羌區這50來年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書面文學將不易保存的口頭文學以文字(雖然是漢字而不是羌文)的形式固定下來,保護了民族文化,同時又讓年輕的羌族人能在民族精髓的熏陶下得到健康的成長。

    (三)「沒有歌不行,沒有舞亦不行」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間的說法是「沒有歌不行,沒有舞亦不行」。《汶川縣志》說,羌民「喪葬有喪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歡,蓋古風尚存也。」

    羌族音樂原始古樸,屬我國民族調式,以五聲、六聲為主。五聲音階的歌曲包括有以宮、商、角、徵、羽5個音作為調式主音(起訖音)的5種調式。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五聲式音階,如徵羽、變宮、商、清角,以及宮、商、角、清角、徵,但是很少使用。六聲音階在羌族民間歌曲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在使用由徵、羽、宮、商角和徵、羽、宮、商、清角兩種五聲調式音階的交替而形成的六聲音階歌曲中,角聲與清角聲不在一個樂句裡或一個樂段裡同時出現,並且只有以宮、商、徵、羽4聲為調式主音(起訖音)的4種調式。民間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聲調式音階較少,一般都是通過以五聲調式音階或六聲調式音階進行交替及轉調形成的七聲,因而使用七聲的歌曲仍具有五聲調式色彩。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點有,保留著原始樂舞粗獷、古樸的風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進行,舞者既通過舞蹈取悅祖先神靈,又得以自娛樂,以羊皮鼓、手鈴等打擊樂器伴奏,加深人民對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動作的表現與歌詞內容沒有直接的聯繫,多數舞蹈是用歌來促使舞步的循環往復;同一樂句男領女合,動作完全重複,節奏的強弱起落同舞蹈齊奏起落結合巧妙協調。羌族舞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什麼樣的場合跳什麼舞,均按功能和禮儀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為自娛樂性、祭祀性、禮儀性、集會性4種。

    「薩朗」有「唱起來,搖起來」的意思,此舞在羌區最為盛行和普及,是很古老的自娛性舞蹈。「薩朗」音樂曲調歡快、流暢,節奏跳躍、明朗,歌詞內容十分豐富。該舞可在室內外進行,男前女後,不限人數,圍火塘或場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時針邊歌邊舞。開始時,先男女輪唱一遍舞曲,然後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時,領舞男子加快舞步,帶頭交換各種不同的舞蹈動作,或雙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轉,男女相互競爭,氣氛逐漸熱烈。舞至**時,男子叫聲「嚇喂」,女子應和「喲喂!」一曲就此結束,接著再變換新的舞曲和步伐。

    「席蹴步」在南部方言中有「辦酒席時跳舞」的意思,是民間在喪葬、祭祀時舉辦酒席後進行的祭祀性舞蹈,沒有固定的表演程序。此外還有反映豐收後喜慶心情的「瓦西切瑪」、「江得裡學」,讚美裝飾物的「石奎余奎」。「席蹴步」音樂曲調緩慢,節奏卻很鮮明,曲式短小,反覆重複。

    身著傳統服飾的羌族女性「仁木那·聳瓦」,赤不蘇方言,意為「賓客來臨時表示尊敬和歡迎的舞蹈」,是羌族傳統禮儀舞蹈,主要由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跳。如果寨子3年無人凶死,為示吉利,則要跳此舞慶祝。舞蹈一般出現在迎賓待客的禮儀活動開始、結束時。舞蹈時,男女數人面對賓客,呈八字形分開而站,雙手小指扣住身邊舞伴的腰帶,齊唱表達了全寨人對賓客的尊敬和讚美節奏緩慢的民歌。

    「克什幾·黑蘇得」,意為「跳鎧甲」舞時唱的歌,舞蹈俗稱「鎧甲舞」、「跳盔甲」,是為戰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舉行隆重葬禮時,由身披牛皮製作的盔甲、頭戴盔帽、手執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主要流行於茂縣北部、黑水等比較邊緣的山寨。此歌音調悲切,運用極不穩定的角調式,速度緩慢,表達一種悲憤、哀傷的情感。

    「莫恩納沙」是羌族祭祀活動中,由釋比跳的祭祀性舞蹈,也稱「羊皮鼓舞」。該音樂無歌唱,只有羊皮鼓和響盤(銅鈴)兩種打擊樂器作伴。響盤聲響清脆,和著羊皮鼓的鼓點節奏和舞蹈節奏的變換,敲擊出不同的音響組合,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

    說到羌族的音樂,多聲部不得不提。多聲部又稱和聲或,是指兩組以上的歌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歌曲。羌族的多聲部主要分佈在松潘縣的小姓羌族鄉,黑水及茂縣部分地區。1984年,松潘縣文化館鄭三寶先生首次在小姓羌族鄉采錄了兩首多聲部羌族民歌,請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民歌專家任渝等人鑒定,得到了認同,並引起中國音樂界的關注。1986年,中央音樂學院樊祖蔭教授一行專程到松潘縣小姓羌族鄉大耳邊寨考察,進一步確定,從而否認了19世紀80年代一些音樂界人士認為中國沒有多聲部,多聲部的故鄉在歐洲的說法(後來證實大部分古羌後裔民族都保存有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的唱法主要有「引」、「尼沙」、「婁」、「瑪茨」等幾種,唱法、意義根據具體的場景有所不同。羌族的樂器有羌笛、口弦、嗩吶、腳盆鼓、羊皮鼓、鑼、響盤、指鈴、肩鈴等。此外羌族還有羌戲、端公戲、武士戲、花燈戲、馬馬燈、打圍鼓等民間戲劇。

    (四)富有羌族特色的教育

    新中國成立後,羌族教育不斷發展。現初步形成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結構層次完整的學校教育系統,各類社會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手段日趨現代化,構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立體教育體系。

    解放後各地政府重視學前教育,幼兒園數量逐步增加,規模漸次擴大。不少幼兒園積極採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使廣大羌族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發展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如汶川威州幼兒園運用投影儀、錄音機,通過看圖說話和木偶表演,糾正羌族幼兒的方言土音,發展羌族幼兒的想像、思維能力和說普通話的能力,擴大羌族幼兒的見識,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為穩步提高小學教育教育質量,各地政府和學校為保證羌民子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針對羌寨分散、交通不便的實際情況,積極開辦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民族班。具體措施有政府撥專項開辦費,按月計發寄宿生生活補助費和醫療費,部分學校配備較強師資,購置洗衣機、彩電等生活、娛樂設備,為寄宿生創造較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利於相對固定、集中地實施班級教學,便於教師根據需要隨時給學生補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羌區中學教育的提高主要是在建設好師資隊伍,辦好寄宿制民族中學(班)和認真執行教學計劃的同時,還廣泛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茂縣中學在積極開展電化教育和實驗教學的基礎上,80年代中期又創造條件建設微機房,逐年添置教學微機並培訓專業師資,幾年來先後在全部高中班、部分初中班開設微機課和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約1400人次接受了微機教學。由於強調德智體全面育人,加之國家的大、中專招生政策適當傾斜,故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批羌族學生考入了大、中專院校。

    40多年來,羌區中等專(職)業教育展。至2005年,汶川、茂縣、北川等地已有師範、農業、農機、財貿、職教等4所中專。這些學校不僅為羌區培養了大批具有中等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術的人才,而且初步形成了門類較齊備、培養方式較靈活的專(職)業教育系統,走上了與普通教育、**教育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主動為振興民族經濟服務的路子。為加快四川少數民族教育發展進程,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汶川創建了阿壩師範專科學校,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有10餘個系和少數民族預科部及幹部專修科,為羌、藏、彝等少數民族培養不少中學教師和黨政幹部。

    羌族人民自古注重社會教育,但舊中國由於民族歧視及漢族政府忽視,羌族的社會教育直到上個世紀40年代仍處於以口耳相傳和觀察模仿為主的原始狀態國成立後,羌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社會教育,把發掘、搜集、整理羌、藏民族文化遺產和開展民族文藝創作等作為重要任務。各縣既不斷優化和繁榮傳統的社會習俗教育、民族文藝教育和社會性體育等,還把群眾衛生教育、**掃盲教育和幹部培訓等逐步推向深入,不少鄉鎮和機關單位還組建了農友之家、職工俱樂部等,電視差轉台、教育電視台也逐步新設和開通。自1988年起,茂縣、汶川、理縣、北川四縣還輪流舉辦慶羌年活動。這種綜合性的社會活動包括羌族歷史教育、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書法美術攝影展覽、羌區建設成就展覽,以及經濟、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傳統、風情習俗、藝體科技等內容為一體,是當代羌族社會教育的一種廣泛增強民族團結、富有娛樂性和科學性的別具一格的新形式。

    (五)「雙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

    羌族生活在川西北群山之顛,自然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羌人不論男女老幼皆喜飲酒,但從不酒後滋事。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稞為主料,或和以大麥、小麥、玉米精心釀製出一罈罈的青稞咂酒。有詩讚:「萬顆明珠一壇收,王侯將相都低頭。雙手飽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民間更是有「岷江邊上釀咂酒」,「桿桿的酒裡找黃河」的歌兒傳唱。

    在筆者兒時的印象中,家中的主食仍舊是玉米、小麥、土豆等,民間送禮基本上少不了掛面、豬肉、咂酒這些生活資料。後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大米逐漸取代了玉米的地位,成了羌民的主食,雞、鴨、魚也都變得不再希奇了。近幾年由於旅遊的發展,在一些景點周圍的「羌家樂」裡,「金裹銀」等富有羌族特色的食品又慢慢出現在了餐桌上。此外,羌族的特色食品還有臘肉、野菜、蕎面等。

    (六)精美絕倫的刺繡、挑花等手工藝品

    羌人製作工藝品技術精湛,有的製作技術已經失傳,有的匯入中華民族工藝美術的製作技藝中,但仍有一部分保留於羌族的工藝美術中,得到繼承和發展。現代羌人製作的馬鞍、耳環、手鐲、帽花、各種掛飾、佩飾及石雕、木雕、漆器、織毯,尤其是挑花、刺繡等民間工藝,以其自身的民族傳統風格,濃郁的地方情調,精巧的技藝,集實用與審美於一體,世代流傳,裝飾美化生活國成立後,羌族民間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更加光彩奪目。1959年7月,汶川縣汪玉花的挑花圍腰《幸福海洋》送成都參展,獲省工藝美術品展覽一等獎。1978年羌族服飾以古樸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精湛藝術,贏得了國內外民族學界的讚譽。同年底,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購買羌族服飾收藏。1980年,阿壩縣地毯廠生產個地毯,遠銷美國,加拿大,印度,尼泊爾,菲律賓等國,為羌族民間工藝贏得了聲譽。

    刺繡挑花都是傳統民間工藝。羌繡以五彩絲線或有色棉線為料,隨心應手地挑繡出花卉瓜果,飛禽走獸,松梅竹菊,團花緊簇,魚水和諧等各式花樣與圖案。

    羌人掘井,築堰和淘灘的技術高明。史書關於羌人進入川西平原進行水利建設的記載屢見不鮮。《史記》載,羌人「冬則入蜀為傭」,打井修堰,建橋築堡。《後漢書》載:「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說明當時羌人的灌溉技術已達相當水平。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從興建到歷代的擴建和維修,都有羌人參加。其橋樑和高碉建築技術更是馳名中外。

    (七)羌山美景醉人

    羌族區內有較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遺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雁門鄉境內的雁門溝西羌大峽谷屬羌族地區自然景觀。它距成都150公里,為阿壩藏羌自治州內最大的峽谷。景區內雪山、奇峰、怪石、幽谷、森林、秀水融為一體。峽谷筆直處高達400米,挺拔俊美,是遊客觀光、漂流的好去處。

    北川羌族自治縣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於1979年建立。位於岷山山脈主峰雪寶頂南端,屬青片鄉境內的國有林區,森林覆蓋率達85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峰海拔4073米,溝口蔡家坪1640米,相對高差2433米平均每公里高差8%山高谷深,溪底陡峻,兩岸峭壁束流,溪水奔騰咆哮,飛瀑高懸,氣勢磅礡。

    猿王洞是羌族地區自然風景名勝,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系方圓3公里範圍內地10個溶洞之最大者。此洞形、色獨特,現已是四川省著名風景區。其他諸如疊溪地震遺址、金洞鴛鴦樹、龍池等自然景觀多不勝數。

    另外歷史文化遺產更是猶如天上繁星,著名的有:藏羌歷史文化走廊、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勒石村聚居遺址、克枯棧道、青坡門河壩遺址、石棺葬、磚石墓、布瓦羌族古碉樓、無影塔……

    精湛的建築技藝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自治縣開坪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簷。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澗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台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種。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緣巖鑿孔,插木為橋。

    羌族民間石匠農閒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遺風

    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我國古代最早產生的兩種文學形式是古代詩歌與古代神話。這兩種文學形式至今在羌族民間仍有巨大影響,而且傳承著不少優秀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會唱民歌,歌詞多為4或7個音節一句,類似於漢文中的四言詩與七言詩。從內容來說,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慶歌和喪歌等。羌族神話著名的有《開天闢地》、《山溝和平壩的形成》、《造人類》、《斗安珠和木姐珠》等,其中所說的姐弟成婚、射落8個太陽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會羌族的生活。

    羌族樂器中最著名的首數羌笛。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羌笛三孔」。馬融《長笛賦》言:「近世雙笛從羌起」。唐代《樂府雜錄》載:「笛,羌樂也。」宋代陳(左日楊右)《樂書》記有:「羌笛五孔」。可見其歷史久遠。近代流行於四川羌族地區的羌笛,管身竹製或骨制。竹是岷江上游的油竹,削成方形;骨是羊或鳥的腿骨。今羌笛管長17厘米,直徑1厘米,單簧,雙管,豎吹,六聲階,多獨奏。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轉,悠揚抒情,牧人常於山間吹奏自娛。古羌笛既是樂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說。

    民間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鍋莊舞)、「跳盔甲」(又名「鎧甲舞」)、「跳皮鼓」、「蘭干壽」等。「跳盔甲」是種古老的傳統祭祀風俗舞,過去多在有戰功的將士葬禮上跳。數十個舞者身披生牛皮鎧甲,頭戴插有野雞翎和麥桿的皮盔,肩掛銅鈴,手執兵器(多為長刀),分列對陣而舞,吼聲震天,威武雄壯。把勇武不屈、豪放豁達的民族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使粗獷淳樸的古代民風躍然再現。

    喝咂酒

    羌族釀酒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從事農業。原因之二是,「禹興於西羌」,而我國釀酒先聖儀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後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雖喜豪飲,但卻很少爛醉滋事。獨特的飲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麥、玉米釀成,封於壇中,飲時啟封,注入開水,插上竹管,眾人輪流**,因而稱之為喝「咂酒」。邊飲邊加清水,直至味淡。飲時先由在場的最年長者講說四言八句合轍押韻的吉利話,作為「祝酒詞」,然後按年齡長幼依次輪咂。平輩們在一起飲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長竹管於壇中,同時飲用。有詩為證:「萬顆明珠一壇收,王侯將相盡低頭。雙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

    羌族民間還有「重陽酒」、「玉麥蒸蒸酒」。孩子和婦女們常飲加了蜂蜜的甜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