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黃術

《》第二卷 媚亂天下 【第0102章 】一反常態 文 / 豫東醉客

    聽親兵侍衛回報說,忠義將軍不敢有違國師之言,已經傳令大軍卯時三刻不再拔營出發,乘風真人就更加得意了。

    「哼哼,一群山賊草寇組成的烏合之眾,一個破落書生乍得將軍之職,充其量不過是些前去擋刀墊底兒的東西罷了!」乘風真人冷笑一聲,翻了個身繼續高臥而眠。

    直到天色大亮以後,乘風真人這才懶洋洋地起床洗漱,然後又是誦經唸咒贊誥地做了一番道家功課,等到他吃過早飯收拾完畢時,已經差不多到了辰時末刻。

    一路上,乘風真人要走便走、想停就停,特別是午飯時分,本來應該是簡單吃些乾糧飲水繼續行軍趕路的,結果由於乘風真人的歸元真氣湯一直熬不到火候,大軍只能原地苦等他一個多時辰。

    「唉,臨風兄弟大病之後銳氣盡失,竟然對一個牛鼻子老道都如此敬畏膽怯,此番出征估計難以立下什麼戰功。」蘇啟勝頗為失望地私下議論道。

    「行軍快慢這倒是小事兒,如果兩軍對陣時臨風兄弟再沒有主見,全靠監軍那廝胡亂指揮的話,恐怕這萬把弟兄們都會葬送在胡人刀箭之下的!」楊虎威也是一臉憂慮地搖了搖頭。

    「楊大哥為將多年,這監軍有權指揮一軍主將嗎?」蘇啟勝頗不甘心地看著楊虎威。

    「其實,只要大軍不違聖意、不投降、不避戰的話,根本輪不到監軍說話,行軍打仗全憑主將指揮,」楊虎威輕聲說道,「當然,赫赫戰功比不上幾句讒言誣語,很多主將為了安身保命,是不得不屈從監軍的,否則的話就算立下大功,也難逃班師後蒙冤下獄!」

    「看來蘇公子他大病之後只顧明哲保身了,真是懷念以前那個剛烈仗義、殺伐決斷的臨風兄弟啊!」蘇啟勝與其他一些頭領慢慢開始對蘇臨風既深感同情又頗為失望。

    「想當初在棲雁城時,臨風兄弟匹馬單身只拿一把殺豬刀,就宰了殺戮無數、讓人聞風喪膽的烏邪赤拓;

    就算在趙國重兵大營裡面,臨風兄弟依然是睥睨群雄、淡然自若,抬手舉足間讓數名百夫長、千夫長甚至是大當戶揮刀自刎,令那些凶悍胡人跪拜於地、奉為天神;

    後來為給韓將軍報仇雪恨,臨風兄弟又借來胡兵十萬,兵不血刃地拿下棲雁城,痛殺監軍與副將;然後千里奔襲、劍指洛陽,兵鋒所至、所向披靡,一口大刀連砍一百三十九個奸佞重臣」

    楊虎威抬頭望天喃喃自語,陷入了回憶之中,「想當初臨風兄弟是何等威風、何等暢快啊!」

    「可是,臨風兄弟他,他現在竟然屈服於一個空門中人,真是太讓人失望了!」楊虎威的話引來蘇啟勝等一幫頭領的扼腕長歎

    憑心而論,今日的蘇臨風確實已經不再是那個剛烈正直、殺伐決斷的蘇臨風,為了頭上的一頂官帽而對國師畢恭畢敬、甚至是言聽計從的,自然是讓許多將士心涼不已。

    對於一幫老弟兄們的懷念歎息、微詞議論,蘇臨風聽說以後只是苦笑著搖了搖頭,並未多說什麼,更沒有出面解釋。

    只有待在蘇臨風旁邊的楊永慧知道,臨風兄弟其實早就已經恢復如初,而且並不是真的懼怕那個乘風真人!

    既然如此,臨風兄弟他為何要故意裝聾作啞、忍辱負重呢?

    楊永慧劍眉微皺沉吟片刻,慢慢露出了更為欽佩的笑容——如若真的如此,這個臨風兄弟不但俠肝義膽、心存憐憫,而且重情如斯,實是罕見偉男也!

    等到帳內並無他人時,楊永慧輕聲試探道:「臨風兄弟請恕為兄直言,兄弟早已恢復如初,之所以並不聲張,可是為眾家兄弟考慮麼?」

    「哦?」蘇臨風猛地抬頭看了看楊永慧深邃明亮、直視人心的虎目,於是拱手說道,「楊大哥真是慧眼如炬啊,知兄弟者,楊大哥也!」

    既然瞞不過楊永慧,蘇臨風四下瞧了瞧,見帳內只有他們二人,於是便正色說道:「乘風真人與兄弟只是私人恩怨而已,兄弟不能因私廢公;既然帶領眾人上陣殺敵,兄弟有責任讓他們刀槍博得封妻蔭子,最好能夠拜將封侯、光宗耀祖;

    如果兄弟只為私仇、還未見到趙國胡人的影子而先殺監軍,定會惹得皇上猜忌,從而連累眾家兄弟的,縱使以後揚威沙場立下大功,弟兄們也難得重用封賞——兄弟豈能只為一人私冤而害得弟兄們白白流血拚殺卻是不能光耀門楣啊!」

    「兄弟真乃仁義之將也,絕非簡單的只憑好惡、快意恩仇而不計後果的魯莽之輩,」楊永慧聽蘇臨風袒露心跡,不由得點頭稱讚一番,然後問道,「不過,那個乘風真人著實可惡可恨,兄弟打算容他到什麼時候啊?」

    「楊大哥儘管放心,兄弟之所以誘其離開君側、前來充當監軍,自是不會饒了那廝的!」蘇臨風一臉認真地回答說,「大敵當前、先公後私,但有寸功立身,便是那廝報應之時!」

    蘇臨風的再三隱忍退讓,除了讓乘風真人更加有恃無恐、頤指氣使以外,就連手下的眾多弟兄們也漸漸開始頗有微詞,擔心蘇臨風如此懦弱膽小、只為自己的官帽考慮,早晚也會將這萬餘弟兄葬送在乘風真人的胡亂指揮之下

    原羅剎山的兩千多人馬只是看在大當家韓玉婧的面子上而已,並沒有見識過蘇臨風的領軍之才,若不是韓玉婧殿後同行,他們真的打算乾脆重回羅剎山。

    如今再見到蘇臨風竟然這般平庸自私、膽小怕事,根本沒有身為主將者應有的幹練果斷,不滿的情緒漸行漸漲,一些人已經慢慢開始商量著試圖勸說大當家的乾脆帶領他們回去算了

    「俗話說盛名之下其實難符,蘇臨風是大當家的意中人,大當家的自然偏向他;看來楊將軍他們所說的蘇臨風當年如何如何厲害,也只不過只是討好大當家的罷了!」

    「老五說得有道理,你們說一個文人怎麼可能上陣殺敵?要說出謀劃策當個軍師可能還算湊合,他怎麼可能負起一軍之主的重擔啊?」

    「不是兄弟看不起他,也許蘇臨風以前是有兩把刷子,但現在這個樣子大夥兒也都看到了,像個娘們兒一樣,根本不是當將軍的料兒!」

    幾個山寨頭領私下議論了一番,然後找到韓玉婧,非常委婉地向她表達了對蘇臨風的失望與不滿

    韓玉婧倒是不愧為將門虎女,聽到他們如此輕視蘇臨風,但將柳眉一橫,衝他們說了一句「怕死你們回去算了!」,就讓那幾個山寨頭領不敢多言、匆匆歸隊!

    而楊虎威手下的近萬府兵當中,也只有區區數百人是原棲雁城韓烈舊部,絕大多數根本不認識蘇臨風,打心底兒裡更是瞧不起那個看上去斯文儒雅的書生,不相信手無縛雞之力的蘇臨風有資格作為他們的主將;

    一些低階將校已經開始私下勸說楊虎威,將軍久經戰陣、資歷甚老,何必屈居一介文人之下呢,不妨取而代之、自為主將,只要立下戰功,皇上必然不會怪罪於將軍。

    雖然楊虎威絕不同意他們的勸言,頗為嚴厲地喝斥他們不得胡言亂語,但下面一些將校對蘇臨風的蔑視愈演愈烈,這讓楊虎威很是無奈。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認為「慈不領兵、義不養財」的古訓說得對,蘇臨風根本不能勝任一軍主將時,撒出去的斥候突然飛馬來報,說是前面五十里外有近十萬大晉府兵與胡人廝殺一團、傷亡慘重,已經開始潰退

    蘇臨風聽聞此報急忙傳令大軍原地停下,召集眾將前來聽令。

    「眾將聽令,大軍立即收縮、列陣楔形,所有將士弓在手、箭在弦,嚴陣以待,膽敢衝撞此陣者,不論胡人漢人,一概射殺勿論!」蘇臨風一反常態,神色十分嚴峻而且不容商量地傳下將令。

    「我說忠義將軍啊,你這不是胡鬧麼?前兩天趕得腳不沾地兒,說是要盡快上陣殺敵;如今前面就是兩軍對陣的沙場,作為主將不趕快率軍上前支援,反而讓這一萬多兵馬原地看笑話,這是身為主將者要做的事兒嗎?!」乘風真人一臉揶揄地看著蘇臨風。

    「對,大伙棄暗投明遠赴遠關,就是為了上陣殺敵,將軍不妨坐陣中軍以策安全,讓弟兄們上去伸展伸展手腳,也好叫那些胡人瞧瞧弟兄們的厲害!」一幫羅剎山的頭領們也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只有經驗豐富的宣威將軍楊虎威緊皺眉頭,表示此地距棲雁城還有數百里遠,放眼周圍一馬平川,正是胡人縱馬之地,不妨趕快退卻到左邊的山頭上,以避胡騎的銳氣鋒芒。

    面對監軍的尖酸指責與眾多將校的紛紛請戰,蘇臨風神色如冰,威嚴地掃視一圈,一不解釋、二不商量,只是冷冷地說了六個字:「違吾將令者,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