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黃術

《》第一卷 太歲歸來 【第0019章 】屠夫秀才 文 / 豫東醉客

    「說吧,究竟是誰想出來的孬主意?」蘇臨風兩眼掃視了黃武恩、黃青雲一番,嚇得他們二人愈加戰戰兢兢。

    「青雲哪,你就承認了吧,何必再拖咱家下水呢!」黃武恩急切地想要撇清自己。

    「你這閹貨,明明是你出的孬主意,怎麼賴到本將軍頭上來了!」

    黃青雲雖是主將,卻十分怕死,連忙將那殺民充敵、邀功請賞之事原原本本地講了出來——當然,這全都是黃武恩的點子。

    「想當初,那些平民百姓、老弱婦孺在城外哭天搶地之時,你們二人口口聲聲說是螻蟻賤民、死不足惜,視別人慘死如同兒戲一般!」

    蘇臨風指著黃青雲他們二人,一字一頓地宣罪完畢,喉結動了動,「來人哪,給我找把殺豬刀,蘇某要親自動手宰了這兩頭豬狗不如的東西,瞧瞧它們的心肝到底是什麼顏色!」

    黃武恩與黃青雲平時看到別人刀斧加身等閒視之,今天輪到了自己,竟然嚇得混身癱軟在地,牙齒格格地響……

    蘇臨風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當真把黃青雲、黃武恩他們兩個剖腹挖心,送其去地府報到領罪!

    看著斯斯文文的蘇臨風,竟然手提沾滿鮮血的短刀,楊虎威等晉國將士不禁暗暗讚歎:蘇公子雖然腹有詩書,卻並不迂腐軟弱,好一個屠夫秀才!

    將黃武恩他們二人斬首示眾以後,蘇臨風吩咐楊虎威招集棲雁城將校、各級軍官,齊聚點將台,自己有話要說。

    「各位將軍,各位袍澤!」蘇臨風先是抱拳施禮一番,然後朗聲說道,「蘇某此番所為,實是出於無奈!

    一心退敵護民的韓烈韓將軍,被奸佞誣陷謀反,誘至京師下入天牢,不日就要滅門屠戶、被夷三族;而黃青雲黃武恩兩個無恥之徒,各懷鬼胎、不慮國民,竟然剪除異己不擇手段,誅殺良將、屠殺平民而邀功請賞,所做所為,各位有目共睹,蘇某殺之無愧……」

    蘇臨風把自己的打算簡單說了一遍,表示要借趙國之兵殺奔洛陽,救韓烈、誅奸臣,並將與趙國約法三章之事說了一番……

    下面的眾人先是靜寂無聲,然後便是小聲議論,接著竟然異口同音、聲若驚雷:

    「殺回洛陽、殺回洛陽!」

    「誅殺奸臣、救韓將軍!誅殺奸臣、救韓將軍!」

    蘇臨風本來以為棲雁城守軍能夠不生亂就好,令蘇臨風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那些低級軍官,特別是普通士卒,對於殺回京師洛陽、救韓烈、誅奸臣反而更是積極主動、十分強烈!

    看來,韓烈愛民如子、視士卒如手足頗得人心,而昏君奸臣只能讓人表面服從,一旦有人帶頭、有機會誅殺他們,眾人立即磨拳擦掌、躍躍欲試……

    「好!那我們就殺回京師洛陽,只誅昏君佞臣,不擾百姓父老!」蘇臨風感到熱血沸騰,大聲叫道。

    「只誅昏君佞臣,不擾百姓父老!只誅昏君佞臣,不擾百姓父老!」

    下面立即是應者雲集、喊聲震天!

    於是,蘇臨風便安排下去,由楊虎威暫時接任主將一職,分兵兩萬留守棲雁城,依舊派人前往洛陽頻送捷報,以安洛陽君臣之心;

    另外八萬大軍仍舊打著黃青雲的旗號作為前路先鋒,共分兩路而行;

    其中一路迅速前進,控制從棲雁城到洛陽的各處驛站與烽火台,令狼煙不起、消息不露;

    另一路則是假借班師之名,通關叩城、大開府庫,準備糧草軍餉,以濟趙軍路上所需……

    當天下午,棲雁城守軍依計而行,一邊頻傳捷報迷惑京師,一邊控制驛站烽火台,不讓消息走露,一邊假借班師之名通關叩城、準備糧草。

    而那十萬胡兵鐵騎則是輕裝上陣、一路直奔,逢城不進、遇關而出,迅速殺奔洛陽而去!

    經過七天的急行軍,第八天早上,十萬趙國鐵騎外加八萬晉軍已經兵臨洛陽!

    正當京師洛陽的皇親國戚、官宦權貴們歌舞昇平、奢華糜爛,不知今夕何夕之時,幾乎是一夜醒來,號稱二十萬鐵騎神兵天降一般進入了京師要地,兵鋒所至、所向披靡!

    平常高頭大馬、耀武揚威的御林軍儘管裝備精良,卻遠遠不是常年征戰鐵騎的對手,竟然一觸即潰、望風而逃……

    面對把京師圍得水洩不通的二十萬鐵騎,城內眾家文武、功勳權貴們束手無策——雖然京師之外各地尚有府兵百萬,卻是無法通知各地前來勤王救駕!

    況且,與胡人勾結的黃青雲,誰又能夠保證他究竟暗通了多少路兵馬呢?

    就算是能夠等來幾路兵馬前來勤王,恐怕到時候整個洛陽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畢竟,趙國胡人屠城食人的傳統路人皆知!

    宮禁之內,正在尋歡作樂的大晉皇帝驚聞此變,竟然驚懼得一命嗚呼、就此駕崩!

    一見皇帝駕崩、失了主心骨,眾多文武們立即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不管誰做皇帝,總是需要文武百官幫其治理天下;不管做誰家的臣工文武,只要能夠活著,總是少不了富貴榮華!

    經過短時間的商量,大多數官員已經達成了協議,那就是天大地大、活命為大,為了能夠保住自家老小,那麼自然得順天由變、迎接新君——當然,冠冕堂皇的說法是為了避免生靈塗炭、救民於水火!

    丞相王忠良義不容辭地率領文武百官出城犒軍、恭迎大駕!

    看著跪於自己面前的文武百官,蘇臨風端坐馬上,心裡面是五味雜陳:這些人平時在百姓們面前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在忠義節氣方面,還真不如一介屠狗之輩!

    王忠良見對方果然並沒有殺人屠城之意,立即討好似地大加勞軍,酒肉餉銀一律加倍,並率領百官恭請入城、登臨大位!

    蘇臨風安排十萬胡兵駐於城外,只帶五千棲雁城兵馬入城駐紮——這些晉軍扔舊打的是黃青雲之晉軍旗號。

    「王丞相,那韓烈一家現在何處關押?」一入城,蘇臨風立即向王忠良問起了韓烈一家的情況。

    「兩日以前,那韓家已經滿門伏誅!」王忠良雖然沒有見到黃青雲、黃武德二人,但那旗號分明告訴大家,這些晉軍都是二黃麾下的,於是一再向蘇臨風表示,自己與黃公公、黃青雲等人相交甚厚,黃公公所托之事,自己辦得是非常盡心盡力。

    突然聽到韓烈一家已經被滿門抄斬,蘇臨風頓感一陣眩暈!

    「將軍,將軍怎麼了?」王忠良見蘇臨風面色有異,立即驚恐地問道。

    「殺得好!」蘇臨風強忍悲痛憤恨,雖然扮不出欣然開懷的模樣,卻也故作咬牙切齒地表示,韓烈那廝早就該殺,黃將軍與監軍大人雖然未曾親臨,卻也特意囑托蘇某,但凡誅殺韓烈一家的有功之人,一律重賞、絕不相負!

    王忠良這才鬆了口氣,表示些許小事何須掛齒,只是可惜漏殺一人,還請將軍多多見諒,現在已經由刑部發下海捕文書,想必用不多久,必定能夠將其捕獲問斬。

    蘇臨風聽說漏殺一人,連忙故作怒狀,問那王忠良,那韓家究竟漏殺何人?是怎麼回事兒?

    王忠良戰戰兢兢地回答說,韓烈一家上下共有三百二十九人,兩天前已經斬了三百二十八口,惟獨韓烈的女兒韓玉婧,不知被什麼高人救走,成了漏網之魚……

    「真是辛苦王丞相了,那韓烈畢竟是三品將軍,而且性烈如火,想要讓他承認子虛烏有的謀逆大罪,想必王丞相費了不少心吧?」蘇臨風不動聲色地問道。

    「將軍過獎了,老臣與劉總管為了辦成此事,並未按照常規而行。而是直接讓人寫了份供詞找人代為摁個指印兒呈於皇,哦不不不,送給那前朝昏君過目,很快就直接將韓烈那廝開刀問斬啦!」王忠良滿面諂媚地為自己邀功請賞。

    「你們竟然瞞天過海用這招就斬了三品武將,好,真是太好了!」蘇臨風看著丞相王忠良,「如今晉帝已崩、黃將軍決定順應天意,不日就要返回京城,王丞相立此大功,肯定能夠再扶新朝!」

    蘇臨風先是以黃青雲的名義對王忠良大加讚賞一番,暗示改朝換代以後,肯定還會讓王忠良繼續為相、效勞新朝。

    然後,蘇臨風這才一本正經地說道:「凡是從龍擁戴之臣,以及將韓烈滿門抄斬的有功之人,麻煩王丞相速速報個清單上來,黃將軍一定會論功行賞、絕不虧負一人!」

    「謝將軍、謝將軍,老臣這就回去整理一下,明天一早呈於將軍過目!」王忠誠良唯唯諾諾、連忙答應下來。

    「嗯,這就好,王丞相切記一點,那就是絕對不可漏報一個、錯寫一人,」蘇臨風最後叮嚀道,「否則的話,到時可別怪蘇某翻臉無情!」

    「是是是,老臣一定稟公而辦,絕對不會漏報一個、錯寫一人!」王忠良見自己仍受重用,表現得很是忠誠可靠!

    「噓——,王家總算保了下來,而且看樣子能夠仍舊尊榮不衰!」離開蘇臨風,王忠良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決定把蘇臨風交待的這件事兒務必辦好、不能有錯——畢竟,這可算是新朝重用自己的第一件大事!

    看著王忠良遠去的背影,蘇臨風的臉色慢慢變得十分悲痛,繼而變得猙獰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