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在戰火中崛起

《》章 節目錄 第116回 風雲莫測 文 / 登峰

    1931年12月11日,日本立憲民政黨的若槻禮次郎內閣總辭,若槻禮次郎的第2次出任日本首相僅僅維持了7個月就在風雨飄搖中倒台了。

    次日,日本近代明治、大正、昭和三朝元老重臣、著名資產階級政黨政治家、日本列島資產階級護憲運動的主要領袖,77歲的犬養毅作為反對黨總裁被授命重組內閣,出任日本第29任首相。

    犬養毅此時出任日本首相,注定他踏上了一條充滿荊棘坎坷的道路。此時正值全球範圍的經濟大蕭條,日本經濟最不景氣時期,以軍部為中心企圖用武力打破這種局面,日本關東軍悍然的發動了9。18事變,駐朝鮮的日軍在沒有聖諭的情況下也積極的參與了武力侵佔了中國東北三省的行動。

    可是好景不長,他們只得逞一時,在9。18事變剛剛過去2個月,侵華日軍還沒有來的及完全吞下「勝利」果實時,就遭到中國人民軍的強力的反擊,造成關東軍全軍覆滅,南進兵團朝鮮第20師團被全殲,第8、第9混成旅團被困在遼西走廊。

    日本的立國之本的帝國海軍遭到了前所未有過的慘重損失,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屢屢遭襲,被打掉了一半。這一切使原本就十分複雜混亂的日本國內外形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險惡叢生。

    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日本陸軍省偕海軍省聯合頒令,嚴禁本國所有報刊登載軍事新聞,以免洩漏日軍在中國遭到慘敗的消息。內務省隨即也宣佈對有關滿洲方面的報道實施「審閱」制度,各報社發稿前,均須將原稿送呈指定的警保局,加蓋了「審查批准」印戳的,方可發表。

    凡被認屬「有污點的事件」,則打上「禁止刊登」之印記,用墨水塗毀。12月開始,內務省規定。全國報刊的記者們,只能到內務省新聞局,申請檢索當局「許可公佈」的消息。而且刊登之後,皆應寄交一份報刊給內部省備案。

    與此同時,日本陸軍省和海軍省若干被允准隨軍採訪的日籍記者,下達了極端苛峻的「隨軍紀律」,並指派軍官全程監視,一旦某人被軍方視為「有害的記者」,給予重罰。

    由於日本政府對事件的真相的成功掩蓋,日軍在東北和黃海遭到的滅頂之災的消息在日本國內出政府高層和軍方知道瞭解之外,絕大多數日本人是不知真相的。

    日本舉國上下,還沉浸在全面佔領滿洲巨大的喜悅之中。到處遊行舉宴,高呼萬歲,歡欣鼓舞的慶祝這一偉大的歷史性的勝利。日本全國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任何不同意見都會遭到右翼分子的全面壓制。而瞭解內情的日本軍內的一些極右翼勢力企圖利用恐怖手段廢除「政黨政治」,確立法西斯軍人的統治,誓與中國血戰到底。

    犬養毅在這種內外交困,走投無路之時接手日本首相這個燙手的山芋,真可謂是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他在組閣時,除了擔任首相外,同時自己還兼日本外相,他決心由自己親自處理十分棘手中國的關係,尤其是和東北人民政府的關係。

    犬養毅上台馬上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為了拯救日本經濟,他首先任命高橋是清為大藏大臣,嚴格禁止黃金輸出,大量的發行日元,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抗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

    為了緩解政府和軍方的關係,他任命皇道派領袖,由於主張「北進論」在日本陸軍少壯派青年軍官中「神一般的存在」頗有影響的荒木貞夫出任日本陸軍大臣。

    在外交上,利用自己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革命密友這層特殊的關係,通過自己的管道與國民政府進行交涉,積極活動希望通過南京政府和東北人民政府建立聯繫,解救目前被圍困在遼西走廊的日本南進兵團殘部,和被人民軍俘虜的包括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在內的日軍戰俘。

    通過外交途徑,緩解十分緊迫的形勢,得到在戰場上所無法得不到的東西。

    12月13日,就在他上台的第2天,他任命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為自己的特使,秘密前往南京,瞭解南京政府和東北政府的關係,並希望南京政府從中斡旋,盡快解決目前被困在遼西走廊的日本南進兵團殘部,和在東北以及黃海被俘的日軍戰俘問題。

    9、18事變後,身兼多職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蔣介石比較煩,比較煩,總覺得日子過得有一些極端有的煩。

    中國內憂外患,看起來孫中山那套「聯俄聯共輔助工農」,肯定是不行了!

    聯俄是一點門都沒有了!9。18事變發生不久,蘇聯政府唯恐引火燒身,立即發佈聲明,稱它將奉行絕不干涉日中衝突的政策。並主動向日本獻媚,提出和日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但被日本政府正式拒絕。

    **似乎看到了機會,趁你病,要你命。在蘇俄操縱的共產國際不斷的縱容,到處煽動工農造反、鬧事!9。18事變後。大敵當前他們不但不收斂一下自己的行為,反倒趁政府忙著對日進行防禦,無暇顧及他們之際,更加變本加厲的大搞武裝奪取政權,把攻擊的矛盾甚至指向了城市,瘋狂的擴大自己地盤。

    **已經成了中國內亂的最重要的根源。如果不先把**解決掉,國民政府無法進行全面抗日,那樣南京政府將面臨內外兩條線作戰。中央軍就20萬人,怎麼顧及的過來呢?表面上歸屬於南京政府的旗下各路軍閥手中掌握的人數但是不少,可是各懷鬼胎,誰能信的著他們呢。

    中國要想好,必須要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日本侵略東北頂多是佔領東北,東北那疙瘩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地盤,正好通過日本人的手,把中國最大最強的奉系軍閥解決掉。可是**不一樣,他們不光要佔地,而且還要革自己的命。要是命都叫**給革了,還抗什麼日啊。

    所以蔣介石對日本佔領東北這件事,他只採取了「現時既以此次案件訴之於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嚴格命令全**隊對日軍避免衝突,對於國民亦一致誥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

    蔣介石把全部希望寄托於國聯和各帝國主義列強身上,可是,國聯都幹什麼呢?

    9。18事件發生兩個月了,他們沒有任何實際性的動作,就連對日本人進行譴責的話都不肯說一句。

    遭受經濟危機沉重打擊的美國,為避免在爭奪國際市場的外交活動中陷於失敗,決定實行以孤立主義為標誌的中立政策。對於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的東北的行為。美國政府採取的基本立場就是,既不承認日本侵華行徑及其後果的合法性,又不採取果斷有效的措施從根本上制止對中國的侵略。

    娘希匹!美國這種態度已經算是好了!英國才不是東西。近代以來英國一直執行遏華政策。對於日本的侵略行為,英國政府竟然表示反對美國的中立政策,宣稱對日本在東北奉行的「門戶開放」政策表示滿意。英國外交大臣宣佈英國「只可用友好調停的方式」對待日本。更不是東西的當屬保守黨領袖財政大臣張伯倫。這個該死的英國佬竟公開表示,「我的同情完全在日本方面」。

    東北的淪陷,全國人民無不義憤填膺,紛紛要求進行抵抗,全國掀起了空前規模的反日浪潮。使對日本入侵抱以不抵抗態度蔣介石倍感壓力,一方面國內輿論一片嘩然,罵聲一片,另一方面國民黨內部那些王八蛋也跟著藉機起哄,要求他辭職辭去國民政府主席職務

    日軍在東北得手後,又不斷的在天津,上海等地製造事端。盡然派出大批軍艦出沒在上海黃浦江,大有進攻上海之勢。

    這還得了!日軍如果進攻上海,不僅直接打擊了國民黨所代表的官僚買辦階級的統治中心,也嚴重威脅了中國首都南京及長江中下游主要的經濟區域的安全。那樣必將使整個中國更加的動盪和極度的混亂。

    就在蔣介石內外交困,四面楚歌之際,春雷一聲震天響,來了救星人民黨!雖說這個人民黨來路不明,政治主張也和國民黨大相逕庭。但他們明白事理,分得清里外,不像**那樣激進,那麼胡攪蠻纏,專門制定內亂。

    人民黨對內除了對漢奸採取極為血腥鎮壓外,基本上還是比較溫和的。他們在東北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始終把進攻的矛頭直指日本人,不但把日軍陸軍打的一敗塗地,一點沒脾氣都沒有,還成功的收服了遼寧和吉林等地,而且重創了日本引以為豪的帝國海軍。

    從目前的情況判斷,這個來路不明,對外十分強悍的人民黨和他所領導的人民軍基本上屬於一夥狂熱的民族主義者。

    人民軍的行動,成功的緩解了國內的輿論壓力和黨內的各方勢力對自己的攻擊,更主要的是化解了日軍對上海的軍事上的壓力,確保了中國內地和主要經濟區域的戰略安全。而且日本也把全部注意力轉移到了在東北的人民軍身上。這樣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日本不會再給自己找麻煩了。也為自己進一步的鞏固政權,整頓軍閥和經濟建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