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開拓美洲大陸

《》正文 第三十四章 驚人發展 文 / 齊國大王

    由於公路系統的完善,龍城抵達麻省,快馬十五天可到。這條長達500多公里的路,以小石子鋪墊而成,每月來往車輛不多,都是麻省運到龍城的水泥車和麻布麻紙車。

    路途遙遠,劉銘只帶了一百騎和五十狼騎,一天到晚馬匹上趕路,顛簸難以忍受。

    由於狼騎耐力不夠,每天總需要休息兩到三次,劉銘得以緩解疲勞之苦。

    到了春天穿過草原的路兩旁開始發芽長嫩草,而隨著越來越接近落基山脈,動植物景色也開始完全不同。

    熱帶地區草本植物漸少,樹木多起來,森林一片一片的,荒蕪之地,沒有人跡。除了孤零零的道路,只有道路上穿過的動物點綴這寂寥世界。美洲好雖好,但還是太缺人氣。

    路行快至麻省境內,就顯然不同了。道路更加寬闊,也非簡陋石子路,而是石板鋪成的。道路周圍逐漸顯露出不少房屋,最令劉銘驚奇地是房子不是他想像中木屋或者草屋,都是水泥加磚頭砌成。不過屋頂確實簡陋的茅草鋪在上面。

    不像龍城所有人都居住在城裡,這邊卻不同。圍繞著麻省城,到處是居民住宅。劉銘沒有貿然到這些居民住宅訪問,等見到圖皮能知道更清楚。

    越靠近麻省三三兩兩的房子越多,劉銘還發現了他們類似於後世農村的生存模式。每戶門前都種有幾畝地,且還養有家禽。大約多是羊牛,圈養了幾頭,暫時沒看到有養雞的。養雞主要缺少家禽蛋,打通太平洋的航線後這些可以引進。

    到了麻省,一百五十騎捲起的煙塵吸引了許多在勞作的人們目光,大多數人眼裡透著疑惑和好奇,但卻沒有驚慌,可見他們對麻省武力很信任。

    麻省城牆不高比龍城的還矮,大約四米左右,不過不是龍城那種木欄牆了,都是外表水泥粉刷的磚牆,堅固程度不容置疑。外面房子用水泥,這不小的牆也用水泥,看來麻省的水泥產量很充足。

    要知道龍城為了建學校修商業街,還有鐵廠把所有的麻省運過去的水泥都用上了,那點運送量根本不夠。可能這裡不缺,但由於交通限制一次根本運送不了多少過去。

    自從來了華人移民後,裡面不少木匠開始建馬車,木材不缺倒是很容易製作出車輪等等。可是一輛馬車的裝貨量才多少,一次十輛馬車運送1噸水泥就不錯了。限制交通的倒不是工具而是馬匹。

    馬匹極端缺乏,目前可用的不到三百匹,諸如騎兵所用卻是系統提供;那些馬根本不能交配繁殖,馬匹還需要從外引進啊。

    運輸的問題只怕等到以後到工業時代才能很好解決,那是就有蒸汽火車了。

    暫且不提,劉銘等人走入城內,到城鎮樓去見圖皮。城內的建築也比劉銘剛開始建時多了很多。

    想當初他走時還只是幾棟建築,現在到處是平房,和城外那些居民建築差不多的房子。屋頂仍然是茅草,估計是沒有瓦,才如此。龍城的燒磚技術是在去年年中傳到這裡的,應用倒是很快。不過瓦到需要更多技術含量,這邊並沒有辦法製造。

    城裡多為大型的房子,主要是這裡基本上以作坊為主。麻省產麻制麻,產麻的工序不少,當初經過劉銘建議按照流水生產。

    種麻的分為一批,而剝麻加工麻則另有專人負責。將各個工序分到不同的作坊,倒是速度快了很多。

    由麻延伸出來的產品很多,比如麻布、麻鞋、麻制繩子等等,還有麻紙。產品運往龍城,再銷往美洲各個部落,很受歡迎。不過麻紙的問題比較大,配方不合理,劉銘毫無辦法;上次提到過,麻紙書寫困難,劉銘不想讓之堆積,全部發給民眾做廁紙,這倒是一大浪費。

    水泥也在城裡生產,劉銘不知道水泥廠地效率怎麼樣了,到時候一定要去看看。

    沒有歡迎儀式,印第安人沒有這種習慣;在大樓前看到圖皮站在那裡;看到上百騎過來,圖皮一個人趕緊上來親切地抱住劉銘。

    圖皮變了很多,不再穿那獸皮頭插羽毛,臉上乾乾淨淨,只穿一身黃褐色的麻衣,顯得幹練成熟很多。想當初這個少年決然併入龍城,是多麼的衝動和驕傲。

    如今圖皮成熟穩重卻不失熱情,一舉一動已頗具領導風格。劉銘心裡想,印第安人還是有人才,只看他將麻省打理的有條有理,就很不簡單。

    前年走時將麻省交給圖皮,只因為缺人和劉銘並不怎麼重視麻省。如今麻省已成為了龍城不可缺少一部分,不斷向龍城運送物資和水泥。

    百騎下馬去專門的營地駐紮,剩下貼身護衛隨著劉銘進入樓裡,劉銘等著圖皮報告麻省的發展狀況。

    在會議室裡,劉銘坐在椅上聽圖皮說麻省的具體情況。這裡也有桌子椅子,全部都是龍城運送過來的。桌椅出現也只是去年的事,還是那群木匠打出來的。

    然而就那麼幾個人一年也就上百套的桌椅,如果培養學徒一人帶一個也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木匠可是精細活,要不然這些桌椅不會這麼精美,滿是花紋。龍城工匠奇缺也導致劉銘以後有了一項怪癖,,收集工匠癖,恨不得把全世界宮工匠都搶到北美來。

    「麻省去年人口達五萬,多為附近部落來人,另外去年前年接濟周邊部落供花了200萬斤糧食,不過收穫很大,因此很多部落願意併入麻省。而且周邊部落對麻省很少有敵意,使得麻省安全得以保證;」

    「麻省一年產麻地達到了七萬畝,約有200噸的麻,多數用來做麻布,和麻繩;以前的麻紙製造停下了,不過新的造紙工藝急需。水泥製造也發展很快,差不多月產40噸了,不過運送水泥到龍城花費很大人力,卻效率很低。

    「另外這邊也開拓了5000畝地種煙草等,大量的煙草曬乾了堆在倉庫裡;這裡沒有糧食所以都由龍城供應,每年消耗1000萬斤糧食。」

    劉銘聽了吃了一驚,人口達五萬了,太快了,前年還只有三千人不到了,這圖皮絕對是人才呀。先前來時劉銘還有個疑問,現在乘著機會問道:「麻省周邊怎麼很多居民在外圍?」

    圖皮謹慎的道:「周邊的居民不願意住在麻省城內,因為這裡太擠太吵鬧他們不習慣,便讓一部分人就住在外面;另外還有其他部落的人靠近居住,因為這裡野獸稀少,安全。當初興建種麻地時曾掃蕩過周邊森林,野獸俱被獵殺,所以這裡兇猛野獸基本看不到。」

    劉銘點點頭,也對,很多部落生存環境惡劣如果能在安定環境生存他們當然知道怎麼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