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開拓美洲大陸

《》正文 第五章 巴拿馬 文 / 齊國大王

    船隊拉著風帆行在海面,劉銘望著一望無際的海,已經厭煩。海上行駛快半個月,此次目的地是巴拿馬,劉銘有指南針,加上魚一掌握的航海技能,和航海地圖,劉銘認為航道應該不會偏,很快就會到巴拿馬。

    航行在海上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船上一切事物都是魚一在管理,不用劉銘費心,所以他也比較無聊。一直那麼藍的天,藍的海,毫無邊際,令心生畏懼;

    為了消磨掉時間,劉銘在船上釣魚烤魚吃;桑格力等護衛,和劉銘圍成一圈,用炭爐烤魚。燒的是木炭,在甲板上劉銘也不顧及身份,就蹲坐在甲板上。海洋魚很豐富,什麼種類都有,撈的一般都是淺海魚,沒什麼毒吃基本上沒問題。網一撒基本上沒有空網的時候。一網一拉常常是上萬斤,令人詫異,以後發展漁業應該很不錯。不像現代,就那麼點海域,近海沒什麼漁可捕,不得不到遠海,常常被什麼棒子國、越南之類的國家抓住了就是拘捕,扣留;情何以堪,這麼長的海岸線的一個國家,海洋面積小得可憐,為了那啥魚島,還遮遮掩掩。

    劉銘現在哪裡他都可以佔領,作為永久土地,海島到處都是只要力量足夠開發,什麼沒有啊。物資豐富,海洋資源可說無窮無盡,劉銘將來只要稱霸美洲,世界上的太平洋、大西洋都會在他懷裡。

    親自烤魚,和部下交流交流,劉銘可以瞭解他們,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從而掌握他們的忠心。劉銘不是下意識的這麼籠絡人心,他心裡沒這麼多道道。這些人已經和他出神入死幾次,在劉銘看來完全可以信任。而他沒有上位者的自覺性,仍然以以前那個小白領,來衡量自己。

    劉銘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完全不同了。一個掌控著二十萬人生死的人,可以稱之為一方之雄。劉銘的親和,讓所有看來城主大人高高在上,貴不可言卻對他們很和藹的眾護衛,更加感激,更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悟。

    劉銘的平等對待,對他們來講是種榮耀,任何東西換不來的。人是複雜,不會一成不變,今天你可以用富貴財寶籠絡,明天他也可以為之出賣你;即使對於這些印第安人來說,劉銘的身份是他們一直迴避的,但一個事實是劉銘不是印第安人。他製造的神跡雖然讓所有人都信服,然而要想長時間獲得人心,就不能忘乎所以,自以為是,還好劉銘沒有這些陋習。

    海上的生活既無聊,卻又波瀾壯闊。經歷了平靜的生活後,終於遇到了風爆。

    風雨交加,雷電閃爍,黑漆漆的海夜,只能通過閃電看到甲板上情景。甲板上的水手掌著帆船,盡力在一浪高過浪中穩住船,劉銘沒有躲到船艙中,而是站在甲板上與眾人一同抗住海浪。

    幾人高的海浪,打在船上,船在其中飄搖不定,劉銘這時才感覺到自然的威力是無窮,人在其中抗衡多麼渺小。其他的船不知道怎麼樣了,在如此大的海浪中難以傳遞信號。雷聲海浪的拍打聲,快要掩蓋了人的聲音。作為艦隊長的魚一,比劉銘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魚一站在甲板上,已經不能稱之為站了,都腰裡纏著纜繩,剛才一個大浪打在甲板上,瞬間捲走了甲板上的幾十人。劉銘還好站在船艙口,浪來的一瞬間他死命的抓住了門欄,打在身上的浪差點讓他疼的失去知覺。

    電閃雷鳴,還好水手們技能熟練,**著上身在甲板拉著風帆,操作船在風浪中穿行,避開了漩渦,風浪中心,沒有遇到十幾丈高的浪,要不然憑這條小船,肯定被捲翻了。

    第一次出海就遇到如此巨大的風浪令劉銘心有餘悸,看來海洋不是那麼容易就被征服的,它需要無所畏懼的人去征服。

    終於在半夜穿過了風浪區,不過夜晚沒法清點損失的船隻,只能等到早上再說。劉銘一夜無眠,一兩百噸排水量的海船,很難抗風浪,以後想在海中來去自由,必須要造更堅固的船啊。

    早上醒來,劉銘只睡了不到兩個小時,一睜開眼,就趕忙看看少了多少只船。劉銘數了一遍又一遍,戰鬥帆船少了五隻,整體力量少了四分之一啊,福船還好,由於噸位大一些,抗住了風浪,只少了不到兩隻。兩千多個人,失蹤達到150,失蹤的肯定是被風浪捲走的,倖存幾率很小。

    損失慘重,劉銘心態還算正常。他有點哀傷,倒不是為了這幾隻船,船隻要耗點木

    頭,就可以造。然而還沒有打仗就死了這麼多人,令劉銘心裡難安,有點難受。

    不過人總得向前看,劉銘收拾好心情,寄希望未來會一帆風順。吹了幾聲印第安號角,算是為那些葬身大海的人送行,在這一聲聲蒼涼雄闊中,劉銘繼續揚帆。

    又過了半個多月,陸地終於出現在眼中,魚一按照地圖走的,如果沒錯,這是到了巴拿馬,西班牙的殖民地。

    巴拿馬位於南北美交接中部,兩邊背靠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西班牙人早早佔領此地。

    巴拿馬原為奇布查、加勒比等印第安人部落聚居地。150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屬新格拉納達總督區。1821年獨立,成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部分。1830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解體後,成為新格拉納達(後稱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個省。

    1903年美在擊敗英、法後與哥倫比亞政府簽定由美修建和租借運河的條約,哥議會拒絕批准。1903年美軍在巴拿馬登陸,策動巴脫離哥倫比亞獨立,成立巴拿馬共和國。同年美取得修建和經營運河的永久壟斷權和運河區的永久使用、佔領和控制權並在巴拿馬中部的蜂腰地區開鑿一條運河,於是,運河區在巴拿馬地區成為「國中之國」。

    二次大戰中,美在巴強租134處軍事基地,1947年後陸續歸還一部分。1977年9月,巴美簽署《新運河條約》。1989年5月大選,執政黨和在野黨均宣稱獲勝,因而選舉結果無效。經美洲國家組織斡旋,羅德裡格斯出任臨時總統。不久反對美國佔領的諾列加被任命為政府首腦,20日美軍入侵巴拿馬,21日受美國庇護的原反對派總統候選人恩達拉在美軍基地宣誓就任總統。1990年1月,諾列加向美軍投降,隨後被押往美國受審。1994年,巴議會通過憲法修改草案,規定取消軍隊,建立一支警察部隊。1999年,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

    巴拿馬地勢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所以美國反覆搶奪,始終將之包圍在勢力之中,不讓它脫離掌控;目前為止為了巴拿馬運河,這個國家始終成為傀儡。

    劉銘等人到了此地,這裡有西班牙人建的港口,進去貿易不是那麼容易,還需要一番運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