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謎案追兇

《》章 節目錄 第11回 白衣之死十一 文 / 天下任縱橫1

    契丹武士也感覺到了危機,終於派出他們中間力氣最大的武士出場。這個武士是放牛娃出身,曾經單手按倒過一頭成年公牛,是契丹力氣最大的一個人。他來京城只參加過兩場比武,第一場他把對手一把抓起,丟下了擂台。結果對手渾身骨頭被丟散了架,就算不死也只能在床上躺一輩子。第二場他把一個宋人武士抓在手裡,左右手一分,活活將這個宋人武士撕成了兩半。契丹武士們擔心這個人太粗暴,所以不准他再出場。現在為了震懾宋人,為了打敗金台,他們決定讓這個大力士上場。

    當這個契丹武士上場後,宋君發出一聲驚呼。金台的個子在宋人中不算很高,算是中等偏矮,但是符合宋軍標準。這個契丹武士是契丹最高的一個武士,在契丹也算是高大的。兩個人站在一起一比較,馬上發現了問題。金台只在這個契丹武士的胸口左右位置,武士起碼比金台高出三至四個頭不說,腰身也比金台粗大不少。宋君目測了一下,這個契丹武士起碼是金台的兩倍重量,在這個武士看來,金台就像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一樣。

    正當契丹武士帶著鄙視的目光看著金台的時候,金台突然一拳打出。明明這一拳不重,打向的又是契丹武士不重要的部位,但是結果令人非常意外,這個高大的的武士突然彎下了腰,十分痛苦的看著金台。原來金台的一拳打在了這個契丹武士的關節上,契丹武士第一次感覺到了疼痛的味道。就在契丹武士彎腰的一瞬間,金台的第二拳也已經打出了。這一拳打在了契丹武士的左臉上,只聽見一聲骨裂聲後,契丹武士整個人倒地不起。金台第一拳打傷了這個契丹武士的右手關節,從此這個契丹武士不能再用右手打人了。金台第二拳打在了這個契丹武士的左臉上,從此這個契丹武士將士最醜的契丹人,整張左臉將無法見人,這是金台教訓這個喜歡看不起宋人的契丹武士。

    契丹武士倒地的一瞬間,契丹武士們覺得不可能,宋君也覺得太突然了。台下的老百姓們發出有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幾個宋軍帶頭,大聲為金台助威叫好。金台向台下的大家抱拳見禮,大家這才發現金台不但年紀不大,而且是一個貌不驚人的小伙子。還好擂台有點高,大家沒有發現金台臉上的刺青,不然大家不會這麼瘋狂了。

    契丹武士們在一起商量,想辦法對付這個難纏的金台。有人說比武器,利用金台這種宋人對武器的不熟悉,利用他們對武器的精通打敗金台。有人說利用契丹人力氣比較大的特點,和金台比力氣,一定可以讓金台敗下來。也有人說比暗器,金台這種人一定不會暗器射箭,他們契丹人從小在馬背上長大,騎馬射箭是他們的強項。最後大家絕定下面幾場比試內容,兵器一場,角力一場,暗器一場,射箭一場,騎馬一場,比完再說。

    正當大家覺得不公平的時候,契丹人已經準備好了工具。和金台對敵的契丹人拿著一把大刀上來,金台只好選了一根棍子。金台在家鄉的時候學過其他的兵器,但是都是一些花俏的把式。到了邊關之後金台看見了真正的對戰,發覺軍中流行的「二聖棍」有獨到之處。所謂的「二聖棍」是指宋太宗趙匡義和他哥哥宋太祖趙匡胤兩任創出的棍法,宋太宗趙匡義當了皇帝後,把這套棍法經過整理後再軍中推廣。宋太祖趙匡胤是馬上皇帝,宋太宗趙匡義也當過殿前大將軍,兩個人都是上過戰場的高手。他們的棍法不但犀利而且具有實戰效果,十分適合軍中士兵使用。金台白天服役晚上練功,有時候也練習「二聖棍」,雖然說不上精通,但是也有一些心得。

    金台使用棍子這讓宋君一振,這棍法最出名的就是他祖先的「二聖棍」。只要金台利用棍法打敗契丹人的話,就等於宋君的祖先打敗契丹人,風光依然是宋人特別是皇家的。當金台擺出「二聖棍」的起手式後,宋君帶頭為金台叫好。瞭解「二聖棍」來歷的宋人們也一起為金台叫好,這不是金台一個人的事情,這是關係到整個宋人的事情,特別是金台使出「二聖棍」後,他就是兩代宋君的代表。

    金台猶如神助一樣,不但招招威武,而且力道十足。契丹武士本來可以抵抗一陣子的,可是看見台下這麼多人一起叫好,就連宋君也瘋狂了,不由得開始心驚膽戰起來。一個是有如神助,一個是心緒不寧,當然結果是很明顯的,金台不久之後就把這個契丹武士打下了擂台。

    下一場是角力,也就是契丹人最熟悉的摔跤。這不光是技巧問題,更是要比力氣和爆發力。契丹人意味著一場一定可以把金台比下去,宋人的力氣絕對不如契丹人。可是他們沒想到一件事情,金台這些年在邊關做苦力,整天搬石頭打熬身體,力氣一點也不比契丹人差。契丹人摔跤不光比力氣,也要比靈活性,論靈巧性絕對不如金台。金台像一條游魚一樣讓契丹人抓不住,一旦抓住了一角力,契丹人也不是金台的對手。金台立於不敗之地後,把對手當球一樣耍,在金台手裡對手乖得像一個孩子一樣。在大家哄笑聲中,金台把這個對手丟下了擂台,再贏一局。

    再下一場是比暗器,契丹人的代表連發九鏢,鏢鏢打在紅心上。大家開始為金台擔心的時候,金台看也不看的抓起一把把暗器丟出去。結果金台的鏢打出後拼成了一個「宋」字,不但整整齊齊的,而且很公整,就像量過一樣。原來金台小時候很喜歡使用暗器,所以在家鄉的時候金台的暗器功夫排上所有功夫的第一位。契丹人和金台比暗器,簡直就是在自己找死。

    接下來是射箭,契丹人不愧是射箭好手,代表連發十九箭,箭箭都中紅心不說,而且是連珠箭。所謂的「連珠箭」就是不停的射箭,箭還沒有射到目標第二箭已經出手,一般射完連珠箭的時間是一般射箭的十分之一。所以連珠箭不但難射而且不容易一起中目標,像這樣十九支箭幾乎一口氣射完,射在同一地方真的不容易。金台微微一笑,然後拿起弓箭也射了起來。金台的射箭速度明顯沒有對方那麼快,但是也比一般的射手快近一倍。結果令所有的契丹人大吃一驚,因為金台的第一箭射在紅心上,第二支箭射在第一支箭箭尾上,第三支箭射在第二支箭的箭尾上,以此類推一直到最後一支箭。這樣的射箭是契丹人沒有射過的,明顯比射靶心和連珠箭難多了。看著這一條長長的箭,契丹人終於承認自己輸了這一場比箭。

    接下來是比騎馬,契丹人為了奪回面子,選了兩匹脾氣最不好的公馬,就想看看金台出醜。金台看上就不是一個有錢的人,這樣的武者不可能會騎馬。無論是朝廷也好,軍隊也好,戰馬是大家不容易遇上的戰略工具。除了軍隊和朝廷之外,一般的人很少有機會練習騎馬。一匹普通的馬在北宋就要十幾二十兩銀子,每天的吃用要近半兩銀子,不是一般的人養得起的。就算有馬可以經常騎,也沒余整天和馬生活在一起的契丹人對馬的熟悉。所以契丹人相信這一場比試契丹人絕對能夠贏,而且會讓金台這個對手輸得很難看。

    金台看見自己要騎的馬後,一陣子苦笑不已。原來金台到邊關後,除了要出苦力之外,也要照顧戰馬。所謂的戰馬是騎兵的馬,將領們的戰馬輪不到金台這種人伺候。這些野性難馴的戰馬,除了自己的主人之外,很少聽話。特別是聽這些配軍們的話,馬也會看人做事。遇上騎兵或者一般的士兵,戰馬會老實一些,遇上配軍這種苦力,戰馬就會不老實。金台好幾次被這些戰馬弄得不太平,多次被士兵或打或罵。金台索性和這些戰馬較上了勁,戰馬們從此和感和金台作對。金台也從一個馬伕那裡學會了,許多管理馬匹的知識。金台在邊關是一個馴馬的好手,無論在難馴服的戰馬,到金台手裡都會變得很老實。北宋的戰馬來自三個來源,第一是想關外人買回來的。這種戰馬血統不是很好,戰鬥力也不強,一般只能當做運輸用。第二來源是邊關繳獲的戰馬。這些戰馬因為是繳獲的,所以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勢,所以沒有幾年後就會廢了。第三種來源是邊關將士組織人手圍捕過來的野馬。這些野馬是自由的,一旦被圍捕後,成年的野馬補充維戰馬,幼馬一起訓練將來成為戰馬,老馬賣了換錢或者換糧食。金台負責訓練的就是成年野馬,要把這些野馬盡快的訓練成為可以上戰場的戰馬。這就需要訓練的人用蠻力降服野馬,磨平野馬的野性,讓野馬適應戰馬的生活。金台原以為用不上這種本事了,沒想到現在又要用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