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謎案追兇

《》章 節目錄 第9回 白衣之死九 文 / 天下任縱橫1

    宋太宗趙匡義比他的哥哥宋太祖趙匡胤還要不是人,他要求四大家族做出最終決定。不管絕招是不是關係到寶藏,四大家族都要作出決定。要麼交出絕招,宣佈家族不再習練絕招,要麼帶著絕招徹底離開,去過江湖人過的生活。意思很明白了,要想保住現在的地位和勢力,就要徹底放棄修練功夫。要麼就要交出所有的產業,做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四大家族上上下下近萬人,不是一個小數字,誰也不能給大家決定一切。作為大家族的掌權人,不能光為自己一個人著想,也不可能不顧及到自己的家人孩子。四大家族的產業是幾百年來大家的奴隸才得到的,不可能說不要就不要。雖然失去了絕招後家族會被欺負和侵吞,但是總不至於一下子全部沒有了。再不濟也可以分家後,讓大家自己去找出路,總不至於全部一起餓死吧。為了家人和家族延續,四大家族幾乎做出了同樣的決定,他們都決定交出絕招。

    當四大家族的劍法交到宋太宗趙匡義手裡的時候,宋太宗趙匡義感覺到了失望。原來這個他早就如雷貫耳的絕招,並不是什麼秘密,就是比較有深度的「袁公劍」而已。只不過這套「袁公劍」經歷了四大家族的演化,有了更多的變化而已。宋太宗趙匡義沒有自己習練,而是把這套劍法交給他的親信部隊習練。因為這套劍法來歷不凡,再加上只有宋太宗趙匡義的親信侍衛習練,所以這套劍法不再叫「袁公劍」,而是叫「密劍」。

    為了讓劍法更加適合軍人習練,一些人擅自改動了裡面的內容。自此「袁公劍」和「越女劍」一樣,成為了軍人習練的劍法,只不過比「越女劍」晚了近千年而已。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學會了「袁公劍」改編的「密劍」。「密劍」被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篇,宋太宗趙匡義的侍衛們基本都會使用,第二部分為中級篇,只有宋太宗趙匡義的親信才可以學。第三部分為終極篇,只有高級武士才可以學習。據說這才是「密劍」的最高秘密,學會的人都是江湖上超一流的高手級人物。

    這些習練「密劍」的人成為了宋太宗趙匡義手裡的王牌,不但保衛了宋太宗趙匡義的安全,而且為宋太宗趙匡義殺了不少反對力量。但是不久之後這支習練「密劍」的隊伍出了問題,原來宋道宗登基後長期迷戀道術沒有後代,**被劉娥這個皇后控制著。後來經八賢王推薦,宋道宗選了一個王子過繼為自己的兒子,立這個孩子為太子。當宋道宗死後,劉娥企圖把持朝政甚至於廢了這個太子,還好眾大臣力保新君登基。宋仁宗才可以順利登基稱帝,這才有了後面的北宋。當時劉娥不但控制了**,而且控制了會使用「密劍」的侍衛,正準備控制朝局的好時候,楊家軍和眾大臣出現了。身經百戰的楊家軍以數倍於「密劍」侍衛的兵力,付出了比「密劍」侍衛多出了五倍的傷亡代價,終於擊敗了侍衛,抓住了劉娥。()劉娥死後這群終於劉娥的侍衛當然不可能留下,只不過大家為「密劍」的絕招感到惋惜。自此朝廷和軍隊不再習練「密劍」,也沒有人會教授「密劍」。

    「密劍」真的就這麼失傳了嗎?不,「密劍」沒有失傳。接下來的故事關係到一個大英雄,他就是南宋名將岳飛。不過說他之前還要講幾個人,因為他們是關係到「密劍」傳承的重要人物,也是一個個的牛人。首先要講的是大拳師金台,這個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關係到「密劍」傳承的關鍵。

    金台本來不姓金,他應該姓白。他的父親和一個姓金的人是好兄弟,兩個人幾乎比親兄弟關係還要好。金姓年紀比較大,所以是哥哥,白姓就是弟弟了。金姓本來有自己的兒子,可是從小就被人拐走了,為此金姓夫妻大病一場。為了讓哥哥一家人有希望,也為了讓哥哥的未來,白姓弟弟吧自己剛出生不久的親兒子給了哥哥。從此白姓的兒子姓金,成為了金家的孩子。金台從小被四位老人嬌生慣養,再加上北宋民間好武,所以從小請武師來家裡教授功夫。雖然請來的武師功夫不是很高,但是哄人的本事不小,總讓金台覺得自己功夫已經夠厲害了。

    這時候金台的養父母和親生父母先後過世,金台小小年紀就少了約束。再加上武師們的慫恿,金台開始了他荒唐的比武生涯。金台到處找人比武,而且是出錢找人打架。對手不是不如他,就是想得到他的錢,所以都讓著金台。金台變得不但自大,而且更加目中無人起來。最後終於敗光了所有的家產,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功夫並不是很好,平時他看不起的人竟然一個個都比自己厲害。最後金台終於忍不住了,錯手打死了一個平時裝腔作勢的武師。

    由於金台打死了人吃了官司,所以大家都為金台感到惋惜。金家和白家也為金台走門路,希望輕判金台,不要一命賠一命。最後地方官員還算公正,鑒於已死的武師多次挑唆金台,金台才錯手打死了武師,所以沒有按殺人罪判處金台。按照擂台上打死對手的標準,輕判金台發配邊疆充軍十年。這個在當時已經算是比較輕的審判了,所以金台等人沒有不服。當時罪犯犯罪要發配充軍的話,必須要刺字,這才叫「刺配」。金台按照傷人致死罪,在臉上刺下了刺青,成為金台一輩子都不能抹去的污點。

    臨走的時候金家老管家來為金台送行,老管家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他要求金台記住這個教訓,做一個對國家對老百姓有用的人。金台終於明白了父母為什麼在臨死的時候會有那樣的表情,終於明白了大人對自己的期望。金台發誓一定要改過,不再是一個爭強好勝的武者。

    金台被發配到邊疆服勞役,金台一邊做工一邊回想過去的經歷。武師們教的功夫並不是完全沒用的,只不過金台沒有好好的學習,更沒有打好基礎。金台藉著服勞役的機會,吃苦練習基本功,每天打熬自己的身體。晚上沒有人的時候,習練已經荒廢的各種拳術。幾年下來金台雖然沒有和人對打過,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實力有了大踏步的進步。不過他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金台,不但不會吹噓自己的本事,更是沒有人知道他會功夫。

    一次偶遇金台看見了一個奇人,這個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力氣卻不小。這個奇人不但吃量驚人,而且手上的功夫很厲害。金台主動接近這個奇人,後來多次提出拜師學藝。這個人雖然沒有答應金台的請求,但是也教導了金台一些功夫。金台最大的受益是奇人的一句話,「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熟能生巧是一回事,拳打百遍自然成也是這個道理。金台又重新練習過去的拳法,發現在自己的多次練習下,漸漸發現了不同之處和破綻,金台從這些不同之處和破綻中不斷地提升拳法,開創了新的拳路。金台把各種拳法的精要,經過自己的吸收和理解後,轉變成為自己特色的拳法,奠定了他未來一代宗師的道路。

    這時候朝廷遇上了一個難題,遼國派了一個武者團隊來北宋。對方打著「以武會友」的幌子,目的就是要折辱北宋的朝廷和老百姓。雖然明知道裡面有問題,但是為了國家的尊嚴,朝廷只好接受這個邀請。遼國是有準備的比武,北宋朝廷是無奈迎戰,當然有天大的區別。雖然北宋是本土作戰,但是這不是戰爭而是比武,只能一個人對一個人,不能大家一起上。雖然北宋好武成風,但是無論是體質還是爆發力都不如契丹人。來北宋比武的契丹人不但是高手,更是軍中的老兵,他們手法熟練更加熟悉現場氣氛,不是一般的武者。相比之下北宋的高手不是誇誇其談,就是沒有真正見過血的武者,他們缺少的不只只是經驗,更是缺少臨場的發揮。幾場下來不但北宋輸得很慘,而且幾乎沒有一個武者可以全身而退。

    遼國說明在北宋都城開封擺擂百日,要是打敗所有的契丹人,就算遼國輸了。反之北宋在百日之內沒有打敗所有的契丹武者的話,就算北宋朝廷輸了。遼國要北宋輸,北宋輸的話不但丟臉,而且會失去民心,到時候遼國大舉進犯的話,就不會上下一心了。宋君知道這次比武很重要,就一邊組織人手不斷地上台比武,一邊下達了一道聖旨,要求全國武師來京參加比武。為了讓大家提高興趣,宋君給了一個好大的恩賞。凡是能打敗契丹武者的武師,朝廷給予封賞之外,可以免去過往一切罪罰。也就是說只要能為國出力,就算是罪犯也可以參加比武,只要打贏契丹人,罪犯也可以當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