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謎案追兇

《》章 節目錄 第二十一回 刑部大牢二十一 文 / 天下任縱橫1

    說起明英宗復位的事情,不得不提及王振和「土木堡戰役」。

    王振是明英宗當政時期司禮監掌印太監,不但是明英宗的親信,而且是明英宗的老師。明英宗人前人後管王振叫「先生」,幾乎對王振的話言聽計從。軍國大事幾乎完全由王振決定,為了震懾大臣,明英宗砸了朱棣親筆寫下的鐵碑「宦官不得干政」。從此太監正式走入朝堂,參與軍國大事的處理和決斷。

    王振本人的學識和能力其實不錯,一點也不亞於當時任何一個內閣大臣。但是王振畢竟是太監,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宦官,所以他不得不做事毒辣和囂張。為了震懾大家,王振鼓動明英宗做了不少不應該做的事情,從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王振很清楚,他的一切來源於明英宗這個皇帝。要是明英宗倒台的話,他將會被人活活剮死,他的家人也會被人殺光。為了讓明英宗這個後台活得舒服和長久,王振幾乎什麼辦法都干,目的就是讓明英宗開心和信任王振。

    明英宗是一個正常的年輕男人,不但需要無數的美女,也需要無上的光環。明英宗想成為像洪武爺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一樣的皇帝,不但威風而且令後人傳揚。王振知道之後,一邊為明英宗皇帝物色各種美女,一邊宣揚明英宗的功績。凡是大臣或者是老百姓的功勞,都會被王振「偷龍轉鳳」,成為了明英宗的個人功勞。這令明英宗很開心,越來越信任王振,甚至於把所有的政務全部交給王振處理。

    王振的勢力無限擴大的時候,打擊反對自己的政敵,誣陷文武大臣。迫使朝中大臣不但不屈從於王振的淫威,任由王振在朝中呼風喚雨。王振也知道自己的弱點,派出錦衣衛和東廠的人秘密監視文武大臣和老百姓,嚴禁大家說明英宗和自己的壞話。導致整個大明國土的人幾乎都仇視王振,除了王振的爪牙,誰都怨恨王振。王振為了自己長壽,竟然命令各地地方官府為王振他自己建立「生祠」,為自己供奉長壽牌位。司禮監掌印太監被人稱為「九千歲」,是皇帝之下權力最大的一個人,就是從王振這時候起才有的說法。

    明英宗不知道發了什麼瘋,竟然想為自己的江山開疆闢土。王振得知之後,連忙打聽敵我形勢。底下的人不但不懂軍事,而且肆意迎合上級,把自己的軍隊誇獎地很厲害。王振畢竟不是真正的政治家,不但自負而且不願意聽別人的建議,所以他主觀地覺得大明非常強大。為此他鼓動明英宗向北方的蒙元開戰,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

    朝中大臣紛紛阻止明英宗的瘋狂舉動,但是由於王振在一邊的煽風點火,明英宗不但不聽大家的忠告,而且將為首的幾個大臣進行了貶黜。兵部侍郎于謙因為說了幾句實話,不但被明英宗降級,而且罰他留在京城閉門思過。于謙對於王振的行為敢怒不敢言,還是沒有阻止明英宗的行為,導致「土木堡戰役」的失敗,明英宗被困瓦剌。

    明英宗過於相信王振,王振又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根本不懂軍事指揮。導致三十萬大軍,被對方六萬騎兵包圍。對方的騎兵像趕羊一樣,驅趕著三十萬明軍四處逃散。明英宗這才知道對方的可怕,自己軍隊的弱小,可惜這已經來不及了。

    王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為了自己的性命,竟然私下和瓦剌聯繫,企圖出賣明軍和明英宗。王振的人向瓦剌人說出了明軍的現實狀況,導致瓦剌人識破了明軍的實際狀況,下令全軍攻擊明英宗所在的主帥營帳。王振沒有等到瓦剌人,就被憤怒的明軍官兵亂刀砍死了。

    官兵們擔心明英宗為了王振的事情針對大家,所以大家一哄而散。這給瓦剌軍隊一個機會,輕而易舉地攻佔明英宗所在的營地,活抓了明英宗。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少的事情,皇帝身邊應該有許多的守衛士兵,絕對不可能會被敵人活捉。一般情況下就算敵人再強大,也不可能抓住對方的主帥或者皇帝。士兵會拚死掩護皇帝突圍,絕對不會把皇帝丟給敵人。可是明英宗不一樣,身邊的太監和大臣都逃光了,士兵擔心明英宗追究他們殺死王振的事情也走了,只剩下不到百人保護明英宗。這些禁宮侍衛單打獨鬥是好手,但是不是精兵強將,不會合眾連橫的戰鬥隊形。瓦剌軍隊有事騎兵來得快,根本不給大內高手一對一的機會。當大家準備反擊的時候,明英宗這個活寶已經被瓦剌士兵控制了。擔心明英宗的安全,大內高手們不敢還手,硬是被敵人像砍瓜一樣一刀一個殺了。要是大內高手們反抗的話,一百來個大內高手也能和上千敵兵同歸於盡。

    明英宗被抓,導致邊關將士人心不亂,老百姓和士兵紛紛逃離邊境。瓦剌軍隊幾乎是長驅直入,沒幾天就包圍了京城。瓦剌軍隊以為攻佔了京城,就能滅了明朝,所以瓦剌軍隊對京城猛烈攻擊。

    明英宗被瓦剌軍隊俘虜的消息傳回京城,令大家手足無措。有的大臣建議大家遷都南|京,站穩腳跟之後再想辦法對付瓦剌軍隊。有人建議臨時遷都開封或者長安,匯合各地的守軍之後,再想辦法對付瓦剌軍隊。于謙等人怒斥這些怕死鬼,說現在只能堅守京城,不然的話輸了氣勢,而且會失去老百姓的支持。于謙說現在是大明最危急的時候,必須下定決心,和京城軍民共存亡,才會有活命的機會。在當時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件事:第一,選出一個皇室宗親擔任新皇帝,穩定全局同時,讓瓦剌軍隊失去要挾大明軍民的理由;第二,上下齊心,一起堅守京城;第三,派人通知各地的軍隊來京城勤王。

    當時明英宗的兒子太子朱見深只有兩歲大,不能讓這個孩子當皇帝。所以大家建議明英宗的親弟弟登基為新帝,只有年輕的君王才能帶領大家一起抵抗外敵。于謙等人請求面見孫太后,請孫太后出面代表明英宗,下達傳位命令。孫太后只好答應,封皇弟為景泰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于謙帶領京城軍民,抵瓦剌軍隊對京城的攻擊。瓦剌軍隊見明朝重新選了新皇帝,上下齊心堅守京城,就知道事情不妙了。畢竟瓦剌軍隊都是騎兵,人數又不多,不能長期作戰。再說各地的明軍已經聞風而動,企圖合圍瓦剌軍隊。瓦剌軍隊要是被明軍包圍的話,不但會被明軍救出明英宗,而且會導致瓦剌軍隊大傷元氣。為了保存實力,為了鞏固已有的地盤,瓦剌軍隊的長官也先下令撤兵。京城的危機就這麼渡過了,于謙成為了大明的大英雄,國家的有功之臣。

    幾年後瓦剌人見明英宗失去了威脅明軍的作用,索性用明英宗換取大批的金銀。為了營救明英宗回來,明英宗的生母孫太后幾乎傾家蕩產,聯合孫太后的娘家把明英宗用金錢贖回來。其實瓦剌人不但喜歡金錢,而且希望利用這個失勢的明英宗牽制明軍。瓦剌軍隊之所以可以打敗明軍,其中的僥倖因素佔有很大的比例。要是真正打起來的話,瓦剌軍隊可能打不過明軍。為了防止明軍報復或者反擊瓦剌,也先相處了這個讓明朝高層內鬥的辦法,牽制明朝朝廷對瓦剌的攻擊。明英宗要是回去的話,景泰帝怎麼辦?是把皇位還給哥哥明英宗?還是霸著皇位不還給明英宗?要是還皇位的話,明英宗有臉當皇帝嗎?大臣們會聽明英宗的命令嗎?于謙會服從明英宗的號令嗎?要是景泰帝不還皇位的話,明英宗會答應嗎?要是雙方打起來的話,瓦剌軍隊就又有機會南下了。

    明英宗回來之後,于謙為景泰帝出主意。于謙也希望景泰帝把皇位還給明英宗,這麼做最好最簡單。可是景泰帝已經喜歡上了做皇帝的感覺,不願意把皇位還給哥哥明英宗。于謙只好站在景泰帝這一邊,把各種形勢分析給景泰帝。第一種情況,明英宗承認弟弟景泰帝的地位,心甘情願當太上皇的話,景泰帝應該給予明英宗合理的地位和待遇。明英宗怎麼安置?第二種情況,要是明英宗不願意承認弟弟的身份,景泰帝應該怎麼辦?第三種情況全體大臣和皇室成員站在明英宗這一邊,逼景泰帝下台怎麼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