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海島大亨

《》章 節目錄 第371章 南美洲集 體會議 文 / 委員長的野望

    杜魯門如何能不頭疼,他才剛剛睡下,就收到遠東的電報,麥克阿瑟輕描淡寫的在電報裡描述了兩架美軍噴氣式戰機深入蘇聯境內一百公里,對蘇聯一座機場發起攻擊,幹掉了蘇聯不少飛機。|經|dian|小|說||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心驚不已,麥克阿瑟怎麼能在這個要打南美一個突然襲擊的節骨眼上,杜魯門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麥克阿瑟為了擴大戰爭而故意使壞。

    美軍的戰鬥機雖然不說指哪打哪這麼牛,但也不至於挫到打到蘇聯境內一百多公里還不自知吧!更讓人生疑的是兩名飛行員在看到了機場停泊的飛機上面畫著醒止的紅五星標誌的情況下,依然對地面飛機發起攻擊。這不是**裸的戰爭行為麼?

    可是就算現在疑點再多也沒有追究的意義了,現在擺在杜魯門面前的是要如何才能將蘇聯人給安撫下去,不給史大林發飆介入棒子戰爭的機會;美利堅還沒有自大到一邊打納粹一邊打蘇聯的牛b程度!

    好在自從棒子戰爭開打以來,參聯會,國防部的人以及總統的智囊團都一直呆在華盛頓,隨時為棒子戰爭而準備著;現在出了這麼大個事,杜魯門也是第一時間把這些人再召集起來商討對策。以蘇聯人的性子隨時都有可能對美利堅宣戰,留給杜魯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就在史大林同志下達各項命令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杜魯門的秘密會議便召開了。

    「這個事情就是這樣了,麥克阿瑟也覺得自己壓不住了,這次到是一點都沒有自行其事,而是直接把難題拋給了我們,大家都說說吧,這個事情怎麼解決才好?」杜魯門沒好氣的向一干幕僚詢問著。

    參聯會主席問道:「麥克阿瑟將軍有沒有說明這是怎麼回事?有沒有調查過那兩個飛行員?是不是那兩個飛行員故意為之?」

    「我們的麥克阿瑟將軍?他唯一的解釋是這是一起由於天氣、導航錯誤以及駕駛員判斷能力差等原因發生的『意外事件』;至於飛行員的問題隻字未提,當然他自己是不是更不知情我們也不得而知;現在我們唯有相信他的話,把這當成一起意外,同時努力說服史大林和蘇聯人,讓他們也相信這是一起意外!不過我倒是真希望這是一起意外事件;可是我擔心的是史大林會不會也這樣認為!」

    參聯會主席助理弗萊徹·普羅迪道:

    「情況是有點麻煩,由於蘇聯人從來沒有想到我們的人會攻擊那一地區,因此他們沒有部署相應的防空武器,更沒有利用他們的噴氣戰機去保衛這個小型機場。但是我敢肯定他們的雷達已經跟蹤到了我們的這兩架f-80戰機,很可能是由於地面雜波的原因目標又消失了。f-80戰機對那個機場進行了三輪短暫的攻擊,這用不了多少時間。」

    杜魯門點頭,他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最怕的就是這事,蘇聯人故意放縱我們的人將他們的機場毀滅,然後好找借口干涉棒子戰爭!」

    「我倒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參聯會主席語出驚人;看著眾人吃驚的表情,他繼續說道:「現在距離付出慘重代價的衛國戰爭結束只有五年時間而已,我想他們並不希望與一個強大的、且剛剛取得戰爭勝利的聯合國-軍作戰。而且僅僅只是為了一座停了幾架二戰時期老式飛機的機場被兩架飛機襲擊的「小事」而與我們鬧翻顯然就更加不值了。毫無疑問,通過這次機場突襲事件,克里姆林宮的先生們已經清楚地意識到一個事實:美利堅空軍可以輕易的突破他們的防空,抵達他們的內陸地區!」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軍機攻擊蘇聯機場雖然可能會挑起兩國戰爭,進而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但也有可能會將蘇聯恐嚇住,讓它不敢在棒子戰場上跟美利堅叫板!畢竟美利堅並不懼怕蘇聯,因為美利堅掌握著全世界最多的大殺器。

    另一名總統顧問很肯定的道:「蘇聯人不介入這場衝突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這樣既可以省力又能省錢;不過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倒是希望讓數以百萬的華夏人去棒子國以消耗掉我們和華夏人的資源。但是蘇聯人自己絕對不會直接介入這場衝突。」

    傾向於蘇聯不開戰的意見佔了多數,美軍剛剛決定擴軍兩百萬,正是自二戰以來軍事實力最為膨脹的時候;在座的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總統幕僚都有這個自信心能在常規軍力上壓制住蘇聯。

    在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分析中,蘇聯儼然已經成了一隻不堪一擊的紙老虎,會議上的氣氛一下子就好了起來。

    不過就算蘇聯人不會介入戰爭,但那兩個肇事的飛行員還是需要處理的,不然人人都像他們這樣有組織無紀律,動不動就跑到蘇聯境內去轟炸一番,那就算這次蘇聯人認聳了,遲早還會有下一次不聽指揮的情況發生。

    有人開玩笑道:「或許那兩個飛行員需要我們給他們發一個打響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一槍的勳章。雖然他們僅僅只是幹掉了蘇聯人的一些二戰老飛機,而且那些飛機還是我們援助給史大林的!」

    一句不是很好笑的笑話讓在座的人附和著笑了一下,立刻有人接道:「大不了我們再去機庫裡找一批封存的老飛機打發史大林!反正我們現在已經著手研製飛碟了,這種老飛機放在機庫裡也是佔地方。」

    眾人再次哈哈一笑,杜魯門總結道:「不管怎麼樣,先把這兩名飛行員勒令停飛吧,將他們的上司斯坦頓·史密斯上校調到第五航空隊,再派一名空軍軍官和兩位國務院的官員一起開始對此次事件展開調查。蘇聯人那邊可以進行一定的賠償,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犧牲這兩名飛行員!」

    聽到杜魯門居然願意付出兩名飛行員的代價,在座的美利堅高層嘩然,美利堅歷史上還沒有過如此明目張膽的妥協認聳行為。不過面對各元老級的政府官員們質疑的目光,杜魯門不為所動,繼續說道:

    「毫無疑問,這次攻擊確實發生了,而且的確摧毀了停在蘇聯機場上的蘇聯戰機。就算我們不懼怕蘇聯人,但我們也不能給蘇聯人利用這次事件作為借口干涉戰事或是給華夏施加參戰的壓力!因為只有我們才知道,還有一個更厲害的敵人正在南美洲虎視眈眈的盯著我們!」

    雖然考慮的方向不一樣,史大林只是不想將蘇聯拖進棒子這個大坑裡,希望推華夏一把;而杜魯門則不想同時對上兩個強敵。因此兩個人儘管在此次事件中處於對立狀態,但兩人的想法卻是出奇的一致,不論結果怎麼樣,先把事情先壓下來再說;

    「只要能壓制住蘇聯,不讓它直接介入棒子戰場,那遠東這場戰爭的勝利天平就是傾向於自由世界的;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南美洲的納粹狂潮給平定下來,南美洲是我們美利堅的後院,後院不穩;我們無法安心的在歐洲和亞洲圍堵蘇聯和它的赤色政權漫延!」

    ……

    事情發生僅僅只過去了幾個小時,作為當事人的美利堅當局和蘇聯當局都私下裡準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互相給個台階下,那這事到這裡就算告一段落了。

    令人遺憾的是,這樁本來應該很隱秘的事情被一名法國記者給捅了出來;誰也不知道這名法國記者是怎麼得知詳細經過的。但無法挽回的是,在歐洲那邊天亮之前法國幾家報社已經連夜更換了頭版頭條;最古老的費羅加報更是直接化身標題黨:

    「美利堅入侵蘇聯!歐洲危在旦夕!」

    然後在文章中詳細的說明了在棒子國的十幾國聯合軍隊如何在美軍的牽連之下,以北棒為跳板,攻入了蘇聯境內,一舉取得了多少架戰機的成果!自由世界就這樣被綁上了美利堅的戰車。可是美軍在東亞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在歐洲,面臨北極熊壓力的卻是歐洲各國云云!

    報紙上極盡所能的渲染歐洲將會面臨的壓力,引發了西歐一陣緊張;不少北約國家更是直接詢問美利堅,是否準備跟蘇聯全面開戰?歐洲的安全將如何保障?

    秘密一經公開,原本想低調處理的美利堅和蘇聯反而不好表態了;正是臉面之爭的關鍵時候,誰先退步就意味著本陣營戰火未起便已經輸了一仗。

    尤其是蘇聯,因為整個事件中,被甩得啪啪響的臉是蘇聯人的;蘇聯人要是沒有點什麼表示,怕是要在民主陣營的一干小弟面前丟臉了!

    在輿論的裹脅之下,無論是美利堅還是蘇聯,都有點下不來台了;儘管史大林和杜魯門都沒有想繼續下去的意願,可是這個時候也只能繼續僵著不首先出聲。

    美蘇兩國不出聲時,一直保持沉默的南美國家出聲了。

    10月9日當天,哥倫比亞發出倡議,南美各國的事情應該由南美國家自己解決;所有受美利堅軍事力量核查這一要求波及到的南美國家,可以前往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在那裡召開一次南美國家合作會議。商討如何應對美利堅這一無理的要求;是拒絕還是合作,要拒絕就大家一起拒絕!要是跟美利堅合作,又是怎麼個合作法。這一切大家可以商量著來!

    哥倫比亞這個出頭鳥一當,一時間原本都在期期艾艾南美各國紛紛響應!

    反正要是挨宰的話都家一起挨,要是硬扛的話,南美所有國家的力量就算是美利堅也得考慮考慮了。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