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海島大亨

《》章 節目錄 第361章 驚詫的蘇聯同志 文 / 委員長的野望

    「這是納粹德國的飛機?」

    從cp的專機打開門時,走在前頭的外交人民委員第一眼就看到了那架發動機都還沒完全熄火的me323;巨大的機身讓人生出一種不可戰勝的渺小感,驚訝的失聲說道。

    華夏建國的時候舉行過一次盛大的慶典,不過那個時候由於國際關係的原因,沒能邀請到多少外國友人參加;但是這次建國一週年的慶典就不一樣了,與華夏建交的國家有不少了,邀請友好鄰邦來跟自己同樂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裡裡島如今已經是華夏對外貿易的第一大客戶了,而齊白菜本人與華夏一眾高層也相處得很不錯;於公於私,華夏都必須邀請裡裡島的人來華夏觀禮;雖然艾迪生這位大工程師也是從裡裡島走出來,並且答應了出席慶典,但華共中央更希望齊白菜能來華夏一趟;事實上華夏雖然沒有通過正式的外交渠道發出照會,但崑崙同志也確實私下裡向齊白菜表示過,希望華夏人民的老朋友齊白菜總統再次來華訪問;而齊白菜本人對閱兵儀式相當感興趣,有意去華夏的週年國慶上露露臉。

    奈何拉丁美洲這段時間不太平,美利堅正一邊攻打波多黎各,一邊整軍備戰南美洲;齊白菜怕自己離開一下就會錯過某些重大事件,因此只能忍痛,

    除了裡裡島之外,蘇聯老大哥也是華共邀請的重點對像;蘇共是華共的領路人,雖然現在華夏在經濟和軍工產業上向裡裡島靠攏,但在政治上蘇聯依然是當仁不讓的帶頭大哥,其在政治、體制待諸多方面對華共的影響力絕對超過了裡裡島在經濟和軍工上對華夏的影響力!

    當然了,老大哥也比較給力,直接派出了以外交人民委員維申斯基同志帶隊,蘇共中央的第二號人物莫洛托夫壓陣的龐大外交團隊,代表蘇共參加華共的國慶大典。

    不過維申斯基同志一下飛機,就見到了一件讓人不那麼高興的事,一架蘇聯死敵德國納粹的飛機居然停在華夏的首都機場上;忍不住驚叫出聲。

    等到隨行人員聽著他的聲音,紛紛看了過來時;他才發覺自己的行為太過於敏感,當眾喊出聲來實在有些不妥;不管怎麼說,納粹已經戰敗了,它的財產被幾個戰勝國瓜分了。

    而隊伍裡的重量級人物莫洛托夫同志更是用略帶不滿的看了一眼維申斯基後才指著me323飛機身上的八一軍

    徽說道:「這是華夏同志的飛機!」

    從獲得第一架飛機開始,華夏軍隊飛機就有了自己的機徽,第一個機徽就是直接把工農紅軍軍旗上的那個飽滿的紅五星給搬運到了飛機上;後來又有繳獲小鬼子的飛機,在小鬼子的那個大紅圈圈裡直接塗上華共兩個字當成機徽;沒有完整空軍的華共用過各種亂七八糟的機徽。不過在幾經變遷之後,如今的華夏空軍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統一的軍徽,那就是後世人所熟知的帶翅膀的八一機徽了。

    可能這款新誕生的軍徽知名度離蘇聯的紅五星以及美利堅的白五星還差得遠,但機徽裡的紅色五角星加八一兩個漢字足以讓蘇聯人認出這是一架屬於華夏空軍的飛機。

    聽到莫洛托夫同志給自己圓回來,維申斯基同志鬆了口氣,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不曾想又有個政治智慧低下的人接口道:

    「不,這是德國人的飛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種飛機在納粹空軍中的型號是me323,一種體積巨大的運輸機!」

    雖然他良好的記憶力讓他一口就說出了這飛機的來路,但是卻沒意識到現在沒人需要他的優秀記憶力,好在能站在這群外交人員中間的,沒有一個是笨人,他很快發現了眾人之間氣氛有點不對,也立刻意識到了自己的話居然是在駁外交團隊裡兩尊大神的話,連忙補救道:

    「會不會是兩種飛機比較相像?要知道華夏人跟納粹之間並沒有多少接觸,納粹空軍的運輸機怎麼會出現在北平的機場呢?還塗上了華夏空軍的標誌!」

    外交人民委員沉聲道:「這也是我想知道的問題,不過我們站在這裡討論是得不到答案的,不如去找個人問一下好了!」

    莫洛托夫看著迎上來的華夏外交人員,放低聲音道:「好了,同志們,華夏的同志過來了,大家都下飛機吧,不要擠在舷梯口!」

    說著,帶頭走了下去,後面的人立刻把路讓維申斯基同志先走,然後才魚貫而出。

    下面的華夏接待人員不知道蘇聯人已經把主意打到了他們的運輸機上面,任外交部副部長的王同志依舊帶領著團隊熱情的招待道:「莫洛托夫同志,維申斯基同志,還有各位蘇聯同志,歡迎大家來到華夏!」

    大家都是外交老手,各種寒暄各種歡樂,聊了幾句後,維申斯基同志突

    然把話題轉到了me323上面。

    「王同志,這架飛機是貴國空軍的裝備嗎?」

    王副部長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發現對方說的是一架準備滑進停機坪的大運輸機,這飛機在全國各地經常能看到它忙碌的身影;反正王副部長在全國跑的時候就見過很多次,也知道它華夏從裡裡島引進的飛機和技術,而且聽說國內已經消化了生產技術可以自行生產;肯定是華夏空軍的裝備,因此他很自豪的點頭道:「對,它是我們人民空軍的裝備;是我們國家從國外引進技術,自行生產的運輸機!」

    王副部長的話一出口,不論是莫洛托夫還是維申斯基都驚詫莫名,這華夏早幾個月還跟蘇聯哭窮,這也需要支援,那也需要援助;怎麼一轉眼就能自行生產飛機了;雖然只是一種很簡陋的以面料木頭為主的運輸機,但也是高科技產品不是。

    「不知道貴國是從哪裡引進的技術?這飛機的性能怎麼樣?」蘇聯代表團裡一個看起來像武官的人好奇的問道。

    這個問題可就難倒王副部長了,王副部長可是個搞外交的,對飛機這玩意兒看著眼熟,可是真要說起來,他還真講不出個什麼名堂。

    沒辦法,他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跟他一起來的其他工作人員。

    不過讓他失望的是,自己領來的這群人只是負責接待和翻譯的,面對蘇聯方面突如其來的問題,一時之間不知所措,畢竟他們的職位並沒有機會接觸到飛機,所以無法回答對方的問題;而且就算他們知道這飛機的資料,他們也不知道這種巨大的飛機是不是國家機密,能不能告訴這些蘇聯人;老大哥再親,那也是外國人不是。

    正在尷尬之際,一群機場的領導幹部走了過來,其中一個看起來像頭領的幹部在聽到蘇聯代表團的問題後,解了王副部長的圍:

    「各位蘇聯同志還是挺識貨的嘛!這個飛機名叫巨人運輸機,是我國從美洲進口的先進技術生產的。它可是我們國家的寶貝啊!雖然它的飛行速度並不算快,經濟速度只有210公里;不過它的運載量很大,足足有35噸之多。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的西康、西南地區還有不少的禿子黨殘匪存在,那些地方的交通條件非常差,雖然在我們英勇的pla這些都不算什麼,但是有了這些飛機,我們的pla就能少吃很多苦,別的不說,至少補給能跟上去吧!正是有了這

    些運輸機,我們進軍西南和西北才會容易很多。」

    這位幹部不像艾迪生一樣只從華夏的經濟建設上考慮這些運輸機的用途,他的目光都放到了軍事用途上。

    不過這似乎更付合蘇聯人的口味,莫洛托夫不由好奇的問道:「不知這位同志是……」

    這群機場過來的幹部為蘇聯人介紹了自家的領導:「這是我們的空軍副司令員常乾坤同志!」

    這個常司令笑呵呵的用俄語道:「說起來,我跟蘇聯同志淵源還是挺深的,我在1926年的時候從羊城航空學校前往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學習,一直到1933年才畢業回國!」

    聽到常副司令的話,莫洛托夫也笑道:「原來常司令還是茹科夫斯基的畢業生!我在蘇聯空軍的幾位將軍朋友都曾說起過將軍!沒想到將軍現在已經是華夏空軍的高級指揮員了!」

    雖然莫洛托夫沒有見過常司令,但作為一位曾經的外交部部長,莫洛托夫對華夏軍事動向還是有所關注的,其中空軍的幾個司令員自然不會逃出莫洛托夫同志的耳目。現在卻是裝出一副我不認識你的樣子跟常副司令打招呼。

    不過常司令倒是沒察覺,而是深有感觸的說道:「是啊,當年在蘇聯見識過偉大的蘇聯空軍,羨慕蘇聯空軍的強大!我當時就想,我們華夏什麼時候才能建設出一隻堪比蘇聯空軍的國土防空力量,將敢於侵犯我領空的敵人統統消滅在國際線之外!」

    「會有那麼一天的,司令員同志!」

    莫洛托夫嘴上附和著,心裡卻是搖頭不已,以華夏現在這個一窮二白的樣子,要想趕上偉大的蘇聯,再發展一百年也沒那個可能!就算華夏在發展,難道蘇聯就會停步不前麼?以蘇聯現在遠超過華夏的深厚底子,只會永遠都走在華夏的前面。

    莫洛托夫心裡的想法常司令不得而知,不過絲毫影響不到常司令的自豪心情,只見他指著機場停機坪上說道:

    「這一天不會太遠了,你看,我們現在有了自己的運輸機,還有自己的殲擊機,那邊是我們自行組裝生產的噴氣式殲擊機!」

    循著他指的方向,莫洛托夫一行人看到了整齊排列在停機坪上的螺旋槳飛機,以及還有一溜四十五架以上的噴氣式戰鬥機。

    螺旋槳飛機看起來比較大氣,機長和翼展比蘇聯最牛b的活塞飛機拉-11看起來要長那麼一點,也寬那麼一點;只是這架螺旋槳戰鬥機怎麼看怎麼像一架農用飛機。

    真正讓莫洛托夫同志感到驚訝的是那些噴氣式飛機,這些飛機看起來相當漂亮,尖尖的機身配合著三角翼,很有一種未來科技的美感,跟這種很具美感的飛機比起來,蘇聯的米格-15就像個土包子。

    而且這種飛機不但長相順眼,飛機的性能似乎也不錯,至少體積就比米格-15要大不少;目測長度起碼有20米,米格-15頂多就是它的一半長。

    對於戰鬥機這種東西,莫洛托夫跟華夏外交部的王副部長一樣,也是個半吊子,只能通過外關去評測一種戰鬥機的實力,看到這種三角翼式的戰鬥機後,不由生出一種似乎噴氣式飛機天生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感覺。

    只聽那常副司令繼續自豪的說道:「今天這些飛機齊集在這裡,就是為了參加我們後天舉行的國慶閱兵式,它們將飛過**廣場,在那裡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

    莫洛托夫突然抓住了常副司令話中透出的信息,問道:「常司令是說,接受檢閱的飛機都在這裡了嗎?」

    這個沒什麼好保密的,常司令點頭道:「對,48架豹式噴氣式戰鬥機,24架武裝拖拉機式螺旋槳戰鬥機,9架巨人運輸機;他們將組成一個空中梯隊飛過**上空!」

    莫洛托夫有些奇怪:「我記得華夏空軍裝備了一批我們蘇聯的拉式飛機,甚至還有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在華夏空軍中服役,怎麼那些飛機都不會接受檢閱嗎?」

    華夏空軍確實在年初1月份,崑崙同志訪問蘇聯之前有從蘇聯購買到了一百多架拉-9;而米格-15也有一批在華夏國內,還參加過保衛滬市的空戰,雖然現在還是蘇聯飛行員在飛,但聽說華夏有意向想要購下這批飛機。按理說這麼大一批蘇式飛機握在手裡,華夏不可能藏著掖著,肯定要拿出來漲漲士氣的。可是現在怎麼連閱兵都沒上場的機會呢?是華夏軍隊想藏拙?還是華夏沒有這麼多優秀的飛行員來飛蘇式戰鬥機?

    對於這個問題,常副司令也愣了一下,然後才道:「這也是沒辦法,關於這次閱兵,我們軍委已經下達了指示;在國慶閱兵式上能用國產武器就盡量用國產武器,實在是沒有國產貨了,

    才能用外國貨頂上;不但我們空軍如此,陸軍也是,小到手槍、步槍,大到大炮、坦克、火箭炮,都要優先把國產兵器頂上去!」

    呃,想過很多種可能的莫洛托夫沒想到得到的是這麼一個答案,不過這讓他有一種不妙的感覺從心底泛出,忍不住問道:「常將軍的意思,莫非是說華夏國內不但能生產那種巨人運輸機,連這兩種戰鬥機也能自行生產了?」

    常司令贊同的點點頭,道:「是的,我們已經能夠自行生產這兩種戰鬥機了,雖然受制於工廠規模,現在的產量不是很高;而且不少的重要部件都需要進口,但我相信隨著工廠的不斷擴建,我們的技術不斷發展,我們的空軍必然能全部裝備上我們自己生的飛機!不但是我們空軍的飛機,還有陸軍的坦克裝甲車,海軍的輪船潛艇,我們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建造能力了。」

    莫洛托夫有點頭大的看向自己一行人中的軍工貿易代表,這次代表團前來華夏,可不僅僅是為了參與一個赤色政權的國慶慶典,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將蘇聯已經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全部高價處理給華夏,換取蘇聯發展需要的資金。

    這還沒開始談呢,卻發現對方什麼都能自行生產了,雖然現在還只看到了對方的空軍裝備,還不知道其它陸軍和海軍的武器裝備性能怎麼樣;但通過擺在機場上的這些空軍裝備就不難看出,這些武器裝備的水平並不差。至少是不會比蘇聯已經用了幾十年,準備要淘汰的二手貨要差吧!

    不過就算不能做成生意,那也頂多就是不能淘汰一些蘇聯的舊東西而已,如果華夏這裡賣不掉,自然還有別的市場;更讓莫洛托夫感到心驚的是華夏的工業生產能力,這才短短的一年時間,就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能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國家;這還是那個文盲遍地的國度嗎?這樣的國家對於蘇聯來說會是一件好事嗎?

    他倒是沒想過常副司令會騙他,因為這種事情如果撒謊的話,很容易就會穿幫,如果在這種事情上面撒謊,最終受辱的只會是常司令自己。

    不過沒容他多想,那邊的華夏外交人員已經提醒道:「常司令員,我們的外賓還要去國賓館下塌,您看是不是……」

    雙方這才分開,常司令繼續視察準備參加閱兵式的機群;而莫洛托夫等人則坐上前來接待的紅旗轎車向著北平市區而去,但一路上,莫洛托夫都在想著如果華

    夏真的發展起來後,會對蘇聯產生一些什麼樣的影響!

    維申斯基看著從機場出來後就一直沒吭聲的莫洛托夫,輕聲說道:「莫洛托夫同志,你在想些什麼?莫非你真的相信了那個華夏軍官的話?認為以華夏的實力能完全生產出噴氣式戰鬥機吧!別開玩笑了,像這樣一個連文化都屬於少數人專利的國家,想要發展出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再製造出先進的噴氣式飛機;再等一百年吧!你沒聽到那個軍官說現在他們的飛機不少零件都要靠進口嗎?誰知道他說的零件是哪些零件?搞不好整架飛機上就那個八一軍徽是他們自己用國產漆噴的!」

    聽著維申斯基的話,莫洛托夫笑著搖搖頭:「但願如此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