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海島大亨

《》第五卷 第五卷 拉美攻略 第296章 意外遭遇 文 / 委員長的野望

    七公里的路程需要多久?按照時速60公里的速度,7分鐘就可以跑完。

    就算是陳榮他們走泥濘小路,也不會超過三十分鐘,但是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當陳榮他們為了趕時間而不再跑雨林中間準備抄近路時,意外發生了。

    「營長,前面有一大波本地土著聚集在一起,好像是在舉辦什麼活動,看起來像是在舉行祭祀儀勢!不過可惜的是他們把我們的路給堵著了。」隨著又一陣急剎車,步話機裡傳來前車迪亞茲的通報聲;隨著他的通報聲,隱約傳來的是一浪高過一浪呼號聲,那呼號聲明顯是印泥土著語言。

    沒等陳榮聽個明白,跟迪亞茲同車的帶路黨林正傑就跑到了陳榮跟前,迪亞茲匯報時說的是西班牙語,林正傑聽不懂,他又不會用步話機,所以只能跑到陳榮跟前說起真實的情況:

    「陳長官,請你一定要救救這裡的人,他們都是華夏人!」

    林正傑的表情很焦急,語速都跟著快了不少,以至於他的閩南英語讓陳榮只聽懂了一半!

    陳榮只能再次問道:「說慢點,怎麼回事?」

    感覺到自己的語氣太急了點,林正傑放慢速度說道:「陳長官,請你跟我過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說著,帶著陳榮就往首車前面走去,陳榮跟過去一看,只見前方幾百米的地方,一大片人擁在一起,這黑鴉鴉的一片,陳榮稍一估計就算出來不會少於千人,算上數不到的少年和小孩,兩千人也說不定。

    這麼多人聚在一起,有的舉著火把,有的扛著農具,統一高呼著口號;口號聲之大,連車隊的引擎聲都蓋了過去。這情形難怪會讓迪亞茲認為是在進行某種祭祀活動!

    指著前方被這些土著圍著的一所大房子,林正傑說道:

    「陳長官,前面有一群印泥土著正在圍攻一座莊園!而那座莊園是我們華夏人的,裡面住著一個華夏大家族和他們的幫工,前陣子我們還曾在這座莊園落腳;估計是這些印泥猴子又藉著兩國開戰的借口,想要進入莊園幹那禽獸不如之事。如果我們不幫幫他們的話,這全莊上下老老少少一百來口只怕是……。陳長官,請你一定要看在大家都是華夏人的份上,救一救這些華夏同胞!」

    陳榮盯著林正傑,靜靜的等他說完,心想

    這個傢伙雖然看起來油滑而且市儈,但這一番話下來,倒算是一個有良心的華夏人。

    只是,一邊是則是一批華夏人的命,如果自己不救,他們的防線只是一層不算太厚的圍牆,被大批印泥人圍攻的情況下,陷落只是遲早的事,用屁股想都知道他們會遭遇什麼樣的結局!

    而另一邊是預定的任務,按照通報,準備轟炸的飛機都已經在路上了,隨時需要自己這夥人進入戰場參戰;在這裡耽誤時間事小,最怕的是開槍後會引起荷蘭人的警惕,要是荷蘭人沒被炸到,後面的佯攻就會充滿變數;甚至功虧一潰,所有僱傭軍都折損在雅加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陳榮在權衡利弊時,那邊的林正傑又道:「陳長官,南洋華僑為我華夏可是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而今雖然我黨國大部淪陷,但當初華僑無私援助的情誼可不能淪陷;再說了,這次印泥國人再次大舉排華導致無數華人遭難,完全是受到黨國跟印泥國宣戰的拖累;如果我們沒有遇到也就罷了,現在看到了都不出手制止的話,黨國就算拿下了印泥國,又有何面目面對這些華夏血脈?」

    這林正傑面對陳榮的猶豫,居然超水平發揮,就出了一堆大道理;看來黨國的栽培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陳榮本來的心思是不想管的,反正禿子黨與印泥國已經開戰,這樣的排華事件在全印泥國境內還不知道有多少起;要靠自己這幾百人來救,根本救不過來;還不如一鼓作氣,干倒印泥人的統治,建立一個華人為核心的新秩序,等到我大禿子黨執政的時候,對這些歷史上的渣滓還不是想怎麼辦就怎麼辦!

    不過了聽林正傑的話,陳榮心說自己受命從南美跑到南洋,還不就是為了替全球華人打地盤!現在眼前的華人都保不住,那還搞啥子地盤呢?老毛就曾經說過:人存地失,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面對這種公然侵害華人的事情,沒撞見也就罷了,撞到一次就應該狠狠的打擊一次!

    想到這裡,陳榮不再猶豫,拿起步話機命令道:「全營都有,作好戰鬥準備!快速解決前方的敵人!注意,在你們前方,不論男女老幼都是敵人,不可留下一個活口!這些敵人都會統計進戰果當中,等戰鬥結束回營時統一結算,按人頭數量發放戰鬥獎金!」

    說著,陳榮一拉自己的中正貳式槍栓,將子彈上膛。

    而步話機

    裡,傳來了各車的回復:

    「遵命,營長!」

    有獎金的仗好打得很!

    ……

    事實上,林正傑只說對了一半,這座莊園確實是華人所有,但這裡面根本就不止一百多口。

    董國英就是這座莊園的主人,算起來他已經是印泥國的第二代華人了;當年大清首都掀起義和拳滅洋教的宗教運動,大搞扶清滅洋;結果本來是扶清的活動,最後卻被大清國母給賣了,清軍聯合洋人對拳民大打出手,拳民死傷無數,清末這起偉大的人民運動血腥收場;而董國英的父親就是大清向拳民們舉起屠刀的時候,從天津沽上的船,逃到了南洋。

    跟大多數華人移民一樣,初來乍到義和拳逃民沒有文化知識,身為長處更沒有錢財;全憑著一股子力氣從小工做起,慢慢的累集了一定的資金,然後又利用南洋優秀的資源開辦了一個木材廠,算是小有了一份家業。

    可惜的是董父辛苦大半輩子積勞成疾,又見華夏終年戰事,似乎沒有再強大起來的一天;心中憂慮之下,沒能享受到自己辛苦置辦起來的家業,早早的就去了。

    董國英二十多歲就接過父親手中的木材廠,到如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接過父親的棒子後,上過學讀過書的董國英表現出了一個華人應有的精明與幹練,將這間木材廠發揚光大,現在已經成了本地有名的木材商,業務遍及整個爪窪島,同時還利用自己木材廠的資源優勢,開辦了幾家造紙廠。總之,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按理說有錢的董國英日子應該過得不錯,但是華夏人在南洋的普遍遭遇,卻並沒有讓他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荷蘭人視華人如豬狗的態度讓董國英憤怒的同時,又很無奈。而在無數次的大大小小的排華運動中,董國英也養成了一種敏感警惕的習慣,稍有不對就會將周圍的華夏人都召集到董家的莊園裡,而隨著不斷經歷排華事件,董家的圍牆也越修越高越結實;也正是如此,董家才躲過數起排華事件,不論是荷蘭人挑起的,還是本地土著眼紅髮起的。

    這次也不例外,黨國跟印泥國一開戰,董國英就知道要壞事了,因此他按照以往的慣例,將周邊的華人都召進莊園裡來避禍!一開始就收羅了三百多人,爾後陸續從雅加達市區不斷有華人逃離城市被莊園所救助,才幾天時間,莊園的人數就多達六百多號。所以莊園裡並不是林正傑所說的一百多號人,而是足足有近七百人!只是從城裡逃出來的人多是拖家帶口,這六七百號人裡,青壯年不到一半,只有兩百多人!

    本來董國英是想藉著高牆大院再集中能收集的華人,大家團結起來保命,等過個三五天,印泥人拿莊園的高牆沒辦法,而事情也過去了後,大家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但不曾想這次印泥人卻是犯了狠,居然真打算攻進莊園裡,最麻煩的是人還越聚越多,從最開始的幾百人累積到了千人,現在更是多達兩千多人了。

    以莊園裡的三百多青壯對上兩千人印泥土著,怎麼看都沒有勝算!

    眼看這些印泥人就要攻破莊園,莊裡的幾百人就要性命不保;前來投奔莊子的人紛紛找到董國英商量對策。

    有人說道:「董老闆,這印泥人向來凶殘,董老闆得想想辦法退了這些印泥人才行!」

    董國英也是焦頭爛額:「這次是我董某人對不住大家,將大家召集起來,卻無力保大家平安。」

    「董老闆不要這麼說,要說起來,以前荷蘭**害我們華夏子民時,大家誰不是靠著董老闆才能逃過數劫?我們在座的,也只有董老闆才能在荷蘭人面前能說得上話。」

    另有人說道:「要怪也就怪常凱申!本來我們幫著印泥土著打敗荷蘭人,想來印泥人怎麼的也樣念著這份香火情誼,讓我們安生賺錢吧!沒想到這常凱申又從國內敗退到南洋,給我們惹出事端!」這人的言論雖然有失偏頗,但卻代表了不少印泥華人的意願,倒不是他親共,只是對常凱申給大家平靜的生活帶來動盪很是不滿。

    「輔機噤聲!這國朝如果能打敗印泥,建立我們華人自己的南洋政權,倒也是一樁美事;要說起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以前對我華人的慘案,哪次不是這些印泥猴衝鋒在前?現在他們能與我等安生,等他們需要錢財的時候又會是怎樣一種態度呢?」

    面對這些人的爭議,董國英也是無奈,只得勸道:「兩位,現在正是大難當頭的時候,我們還是想法子將這些印泥人趕走再談其它吧!」

    主人家發話了,身為客人,該給的尊重還是要給的,一時間,大家都安靜下來。實力相差懸殊,計將安出?

    正當大家一愁莫展的時候,董國英那正在前院監視印泥人

    舉動的兒子跑進了大堂,喊道:

    「父親,看情形外面的印泥人快要按捺不住了!我們怎麼辦?」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