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海島大亨

《》第五卷 第五卷 拉美攻略 第255章 皇家郵輪 文 / 委員長的野望

    當卡恩同志在格拉斯哥進行分裂英聯邦的勾當時,英國的首都倫敦正好迎來了另一批裡裡島的外交人員;

    與卡恩他們這些地下工作者不一下,倫敦的這一批是正規的官方工作人員;

    不過他們不是來為兩國建立外交的,而是以商務人員的身份到英國來洽談買船事宜的,裡裡島希望能從英國購買一批舊船!

    裡裡島的行政部門效率是極快的,史泰龍的造陸計劃一經齊白菜首肯,裡裡島上立刻就成立了以史泰龍為負責人的世界島項目部;

    由於圖紙和設計方案已經確定,所以項目部的任務就明確的分成了三個:測量、用船拉來沙石、填充;針對這三大任務,內閣和政務院共同出人成立了測量與施工部、水泥船製造部、鋼鐵船收購部三大部門來進行這項堪稱世界級的工程。

    至於填充起來後的實用性改造,因為離完工得還早,所以還沒有涉及;

    按照這個步驟,世界島建造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測量;雖然最終的效果圖已經出來了,但是海底是個什麼情況還需要經過實地測量後才能確定如何進行施工;

    因為這一部份任務的執行地點離裡裡島不遠,所有工作都以裡裡島為基地進行,所以測量組能沾到總統同志的光,齊白菜也不含糊,直接造了三艘海監船來支援測量組;系統出品的海監船設備先進,甚至還配有直升機和深海潛水器。

    排水量達到4000噸的海監船讓謝永昌非常不爽,想他謝司令旗下的裡裡島共和國的正規海軍還在用魚雷艇,反倒是這個海上城管隊之稱的海上綜合執法大隊用上了帶直升機的大船。

    再說了,裡裡島附近又沒有呂宋島安南國這樣的纖芥之疾,像哥倫比亞和巴拿馬以及古巴這樣的鄰國以後都會成為基因人的地盤,那成立一個海上綜合執法大隊用來幹啥?還不如將船都放到裡裡島海軍的門下!

    試想連當初的手下敗將瓦裡亞艦長都當上了哥倫比亞海軍司令,手下擁有了數條驅逐艦;雖然那些都是用了幾十年的舊船,但不管怎麼說那也是兩三千噸的驅逐艦,再就也比魚雷艇來得爽吧!

    這兩相一比較,謝永昌就更鬱悶了!只能抱著九支大艦隊的宏願繼續動作手下僅有的20條魚雷艇。

    如果說海上城管隊擁有大船以及瓦裡亞當上哥倫比亞海軍司令讓謝永昌不爽的話,世界島項目部的第二個任務直接讓謝永昌抓狂了!

    世界島項目的第二大任務就是造水泥船,為了保證有足夠量的船來掩人耳目,項目部在哥倫比亞的聖瑪爾塔和巴蘭基亞成立了四家水泥廠和三家大型鋼筋水泥船製造工廠,足足有二十座萬噸水泥船塢同時開始打地基;

    水泥鋼筋水泥船一條龍服務,一邊生產水泥一邊製造水泥船;船一造好就裝上一大船沙石。準備運往裡裡島的工地!

    可是偏偏這些船都是沒有發動機的,需要拖船來拖運;可是哥倫比亞總共也找不出幾條能用的拖船,於是在齊白菜想起來造拖船之前,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可憐的謝永昌的海軍頭上!

    好在謝永昌的霉事到此為止,第三個部門的組建給了謝永昌不少的期待。

    鋼鐵船收購部門會向全世界買舊船,這個部門同樣是為了掩人耳目而存在的,雖然水泥船施工速度遠遠超過鋼鐵船舶,但是依舊需要一段時間;為了掩示裡裡島能快速填起陸地的秘密,收購部準備在第一批水泥船還沒有完工前,面向全世界收購各種舊貨船和舊軍艦來充當運輸船和填海物;

    雖然這個部門是以收購貨船為主,但是軍艦也在收購之列,如果能收購到一批軍艦充實海軍;哪怕是收購一艘巡洋艦,謝永昌的旗艦就能擺脫艇級別的尷尬了!

    ……

    前面兩個部門都只要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工作就好了,舊船收購部則不行;只能盯著世界上其它國家的舊船!

    現在全世界舊船最多的國家要數美利堅和英國了;美利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贏家,戰爭進行時,各種艦船像下餃子一樣丟下海;現在戰爭結束了,手中強大得過剩的武備力量反倒成了國家發展的拖累;所以這幾年不斷有船被退役,退役的船中運氣好的拆解了,還有一部分比較悲劇,沒有戰沉在大海裡,反而被當成測試品給砸沉在海裡。

    裡裡島最先就是派人去的美利堅,因為美利堅離裡裡島最近,買了船沒兩天就能回國;可是事情進展並不順利,因為美利堅人不差錢!就算是舊船也不願以廢品的價格出售,可是裡裡島拿來是填海的,自然也不可能出高價;僵持得兩天,購船部門就暫時放棄了從美利堅買船的計劃;轉而派人到了英國!

    美利堅不差錢,可是窮親戚英國可不一樣;

    常說美利堅能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是靠兩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戰爭財起家這一說法可不是白給的,就算強大如英聯邦,在戰爭開始後不久就不得不吃下美利堅拋出來的糖衣炮彈;隨著戰爭進程的推移,對美利堅的依賴就越來越重;從最開始的運輸支持和物資支持慢慢變成武器支援,到最後變成美利堅直接派兵參戰;通過租借法案,英國人在自家親戚美利堅手上借了太多的東西;可是借這些東西都是要代價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借了東西不但要還,還需要給抵押。

    英聯邦剛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戰,除了手中廣袤的殖民地,還有什麼做抵押呢?

    為了換取美利堅的租借,英國人不得不將手中一些殖民地以轉讓或租借的形式交給美利堅使用。

    可能對於英國來說,損失掉這些小型殖民地,特別是偏遠的島嶼,並沒有給擁有加拿大和澳洲的帝國造成太大的損失;但是對於美利堅來說這一步卻非常重要;正是因為從英國手中接收了這些海外殖民地,所以美利堅才能在全球各地部署軍事力量,在最高峰時美軍擁有5000多個軍事基地,其中大多數都是海外基地;而這些海外基地中就有不少是英國人貢獻的地皮!正是英國人的無私奉獻,才為美利堅日後軍事稱霸全球打好地基!也正是這一過程,讓世界第一強國的名頭轉移到了美利堅頭上;

    租借法案雖然讓英國渡過了最艱難的二戰,可是隨著軸心國戰敗二戰結束了,那租借法案自然也跟著終止了。被德國人炸得一窮二白的英國不得不跟美利堅繼續貸了四十多億美元的款來重建家園。

    總之一句話:英國病加上巨額貸款,現在的英國很是艱難!只要能賺到錢,英國人什麼都可以賣!

    聽說裡裡島想來買船,傲慢的英國紳士們也不得不放下架子招徠顧客,雙方雖然還沒建交,但為了表示對裡裡島派出了內閣的第二財政大臣斯塔福·克裡普斯爵士來擔當英方的談判團團長;且不說價格如何至少態度比牛仔們要好很多了!

    不過雙方的進展也並不是非常順利,主要是英國人的問題,在第一輪談判時,爵士先生就挺遺憾的回復裡裡島想要買貨船的要求:

    「貨船我們雖然有不少,但是我們自己也需要,現在無法拿出太多在出售!不過我們可以提供製造服務,現在開始立刻為裡裡島建造新船。以英國的工藝水平,造出來的新船絕對一流,全世界不少國家都使用我們大英帝國的船,我可以保證絕對比買現成的舊船要好不少!」

    看到裡裡島的團隊中有好幾個華夏人,又補充道:

    「看你們像是華夏人,你們華夏以前的大清帝國就從我們大英帝國買了不少好船!」

    英國本土的生命線就依賴著這些貨船從殖民地運回食物和原材料,然後再加工成工業產品向各殖民地傾銷,以維持本土的經濟命脈;如果大批的出售貨船,那就相當於在出售自己的生命線。英國人雖然傲慢,但不是蠢!肯定不會幹這種殺雞取卵的事。

    因此,爵士先生更希望裡裡島從英國訂購新船,這樣不但可以收穫大筆現金,還能提高國內造船業、鋼鐵公司等相關產業的就業率,拉動內需,推動國內的經濟發展,給現在英國低迷的經濟打上一劑強心針;其好處不言而喻的。

    只是,裡裡島並不是真的需要貨輪,而是需要一個幌子!等你英國的船廠造出新船,那哥倫比亞的水泥船廠已經能造上幾十艘了!

    至於大清朝買的英國好船,似乎這些好船從來就沒打贏過!不提也罷!

    基因人們否決了爵士的提議,並且提出終止談判,露出了再回美利堅看看的意思;這讓滿心想要賣出一批船來湊錢的斯塔福·克裡普斯爵士著急了,問道:

    「我們雖然沒有足夠多的貨船,但是我們有軍艦,你們不考慮軍艦嗎?」

    英國人在二戰時期造了不少戰艦,連戰列艦都有好幾個級別;現在正是一批二戰前造的老式船隻退役的時候;以往退役的船不是拆了,就是賣給自家的小弟;拆船需要老大一筆拆船費,而現在小弟們也不給力,買不起太多太大的船隻。如果能拿退役的船來換錢是筆划算的買賣。

    「軍艦我們可以買,但是貴國必須將『皇家郵輪』前衛號戰列艦賣給我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