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海島大亨

《》第五卷 第五卷 拉美攻略 第253章 買船造陸地? 文 / 委員長的野望

    車子剛停下來,早就等待在門口的工作人員連忙拉開車門了。書哈哈

    雖然到站了,不過史大林同志的好奇心還沒有滿足,走向會場的路上依舊向列別捷夫詢問買船的問題。

    「據說是造陸!」其實列別捷夫也不是很瞭解,跟計算機無關的事情,他向來不怎麼關心;這事他當時也是感覺有趣,所以才有印象。

    「造陸地?」史大林同志反而更糊塗了。

    「是的!史大林同志,據說是裡裡島的人嫌自己的土地面積小;所以面向全世界買船,想要用這些船來裝土然後填滿加勒比海,造出一個大國出來!他們也真是搞笑,想把加勒比海填起來,那需要多大的工程量,需要多少土石?難道他們打算將洛山基山脈搬空嗎?再填也不可能填造出一個蘇維埃來!」列別捷夫將自己道聽途說來的消息當笑話一樣講給領袖聽!

    不過史大林同志站的角度卻不能將這麼重要的消息當笑話來聽,聽了列別捷夫的話,他連忙停下腳步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能說詳細點嗎?列別捷夫同志!」

    列別捷夫沒想到史大林同志會這麼重視,愣了一下才仔細說道:

    「就是上次碰到那位尤里同志時,那位尤里同志說的!就是上個星期的事情。聽他說裡裡島什麼船都要,只要能浮在水上的哪怕沒有動力也要,因為他們有拖船;真是奇怪的理論。另外他還說這次買船裡裡島還在內部討論從哪一家買,因為剛打完二戰,有破船舊船的國家不少;英國、美利堅還有我們國家都有不少超編或是面臨退役的船。要是價格便宜,他們可能會三家都買!」

    通過光頭尤里,這位列別捷夫聽到了不少關於裡裡島的事。裡裡島散播這樣的消息,一來真是為了買些船回去,二來有了這些買來的船做幌子,就可以掩示自家用水泥船和系統製造的水泥填充物填海的事實;同時還能大張旗鼓的擴充海軍的實力,就算是舊船,只要經過系統的改造,也可以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

    史大林同志比較崇拜彼得大帝,同時也是個大炮巨艦主義者,堅定的認為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蘇聯就不是一個強國!從1930年開始,他就致力於建設一隻「大艦隊」,蘇聯級戰列艦就是這個時候的產物,可惜海軍的建設週期太長,蘇聯級還沒成型,之後德軍入侵蘇聯,將蘇聯拖進了慘烈而持久的衛國戰爭;大艦隊計劃不得不被迫中止。而且在衛國戰爭中,蘇聯紅海軍的表現實在算不上出色,讓史大林同志一直耿耿於懷。

    而蘇聯級更是個悲劇,早早的立項,可是經歷了二戰沒有來得及下水,戰後雖然繼續建造,可是沒等到它面世,史大林就掛了。新上台的古古魯沙同志基於去除前任的影響力,將蘇聯級戰列艦給停了。

    再後來,古古魯沙同志不愛戰艦愛火箭;認為戰略火箭軍大粗棒子和蘑菇彈才是戰場的主力、軍隊的未來,至於海軍,只需要有潛艇保衛海疆就可以了。所以勞民傷財的蘇聯級最終不了了之!當然這是後話,現在蘇聯級還好好的呆在船台上;

    當初蘇聯在贏得了衛國戰爭,才結束二戰,史大林同志就立刻再次表達了他對大艦隊的熱愛,在1945年的海軍節上,史大林同志更是宣稱:蘇聯的紅色艦隊將航行在世界各大洋,以支援世界革命。

    這句話像戰鬥號角一樣,在5年的時間裡,紅海軍陸續擁有了不少新艦下水,不過都是驅逐艦和護衛艦,更大更多的巨艦還在船台上建造當中。而現在在紅海軍當中充當主力的,還是沙俄時期的甘古特級戰列艦。

    史大林同志考慮著,也許應該讓外交人民委員會外交人員去問問裡裡島的小兄弟,紅海軍當中的舊船要不要?能賣出個什麼價錢?如果價格合適,倒是可以把紅海軍的舊船賣掉,換回錢來變成新戰艦的建設資金。

    不過這些都不是能對列別捷夫同志說的話,列別捷夫同志看起來就像個大嘴巴,有什麼話都藏不住;搞不好就給露出去了!

    這時,來到了會議廳的大門外

    第一個迎上來的是尤里·巴茲列夫斯基;當然,這不是從裡裡島來的光頭尤里!

    巴茲列夫斯基跟史大林同志是認識的,說起來在莫斯科第245特別設計局的巴茲列夫斯基才是史大林同志的計算機科技顧問;不過列別捷夫因為上次發現新型電子管研究新型計算機有功,從基輔電子技術研究所調到了莫斯科,擔任新組建的莫斯科電子計算機設計局的所長。

    現在卻是輪到列別捷夫介紹巴茲列夫斯基了:

    「史大林同志,第245特別設計局正在研究一種新型的箭式計機算來取代me**式;由巴茲列夫斯基同志主持!」

    在列別捷夫和巴茲列夫斯基的簇擁下,史大林同志快步步入會場。

    見到蘇聯人民的父親到場;全場的科技代表都站起來,對著父親同志鼓起掌來。

    作為一個優秀的吉祥物,史大林同志的到來,給1950年的全蘇計算機科技會議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

    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

    做為英國第三大城市,蘇格蘭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和港口,是英國最發達的造船工業中心。

    不過這裡並沒有表現出一個大城市應有的欣欣向榮,反而有幾分末日帝國的味道;因為現在正是英國病最嚴重的時期!

    自從1783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利堅獨立開始,就告別了舊帝國時期走入新帝國。由於失去海外最大的一塊殖民地,英國經濟遭遇重創,為了彌補這一塊的損失,新帝國不得不加快擴張步伐;到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疆界大大超越歷史最高水平,通過貿易,帝國各部分被緊密聯繫起來。

    龐大的帝國有著龐大的經濟總量,1901—1918年期間,英國「世界工廠」地位得到鞏固,其生產的2/3鐵軌用於出口。各殖民地提供廉價勞動力、原材料和市場,英國提供工業品,不平等的交易模式使英國財富迅速增長。

    表面看,這是一個有利於英國的秩序,但事實上,系統的不平衡最終將英國拖入陷阱。

    首先,為維持一個老大帝國的疆界,每年不得不支出巨額軍費,以壓制殖民地的反抗勢力還有治療其它列強的紅眼病!

    第二,貿易的剪刀差,殖民地農產品以驚人的低價輸入英國本土,導致本土農業衰落,為進口食品,帝國背上沉重的外匯負擔。第三,為傾銷工業品,不得不抑制各殖民地發展和尋找新的工業品傾銷地,在世界各地吸引仇恨。

    第四,由於存在巨大而穩定的海外市場,英國企業的創新衝動被抑制,資本家們寧願將資本投入海外,也不願意更新國內的產業;蒸汽機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早在1833年英國人賴特率先在內燃機原理上實現突破,後來同樣是英國人的巴尼特又對內燃機設計提出革命性解決方案。

    但是英國人卻錯過了內燃機革命,靠科技崛起的英國人為何突然喪失對先進技術的敏感性?原因很簡單:企業缺乏資本。

    英國人用了150年才成為世界霸主,但僅僅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它就淪為了一個二流國家!而且正在像三流國家繼續倒退。

    在戰後其它國家都在飛速發展時,英國卻像個病入膏肓的老太婆,顫顫巍巍的原地停步不前;

    低迷的經濟發展速度,讓本來就在衰敗中的英國雪中加霜,國內的矛盾重重,缺少戰爭和德國人的壓力,這種矛盾正在放大當中。

    ……

    街道上,一隊看起來就不像好人的小混混,正在穿過街道走向碼頭;

    一個狗腿子一樣的人正在向一個boss級人物匯報:

    「幫主,我已經檢查過了,全是好槍!清一色的湯普森衝鋒鎗!」

    狗腿子一邊匯報,一邊想著自己的破壞者組織首領的名字怎麼跟電影主角一樣!

    華萊士隊長不知道自己的小弟內心想法,轉過頭對身邊的人說道:「看來這些美利堅牛仔是真想幫助我們!只是他們圖什麼?這些牛仔一項都是無利不早起的。」

    那人搖頭回道:「不管他們有什麼想法,只要他們願意幫助我們就好,等把槍拿到手,我們就可以搶地盤了;」

    華萊士幫主搖頭道:「咱們格拉斯哥市有七十多個黑幫組織,咱們既不是人數最多的,也不是地盤最大的,突然找上我們說要支持我們的事業,真是奇怪!不會是隔壁的剃刀黨的陷阱?」

    「肯定不會是剃刀黨的陰謀,那可是一艘萬噸巨輪,剃刀黨才三十幾個人,怎麼可能有錢買這種船!」狗腿子否認了幫主猜測。

    破壞者組織的副幫主又猜測道:「難道是因為隊長的名字叫華萊士?我聽說送我們東西的這個美利堅組織是鐵錘集團,倫敦的老爺們上個月剛剛禁止上映這個公司的電影;可能是華萊士這個名字讓美利堅牛仔覺得是一面旗幟!他們想在蘇格蘭上演一出現代的勇敢的心?」

    華萊士幫主睜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副幫主,不可思議的道:「史蒂芬,你想得也太多了吧?難道美利堅人認為憑我們破壞者組織這三十來人就能像電影裡的威廉·華萊士一樣打到英格蘭去?拜託,我們現在連隔壁的剃刀黨都打不贏!」

    副幫主史蒂芬無所謂的聳聳肩道:「誰知道呢?我們去看一下不就知道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