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正文 第八十六章 文 / 大雨傾盆

    繡兒和新娘也不熟悉,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就是介紹了一遍王張氏家裡有什麼人。繡兒覺得自己說的挺乾巴巴的,也不知道應該和新娘說一些什麼。繡兒就在心裡偷偷地抱怨二表嫂,我就是一個表姑,讓我在這裡是不是不合適啊!

    繡兒說完,借口王平不聽話,就出去了。

    別的人見繡兒出去了,她們說了幾句話也都走了。其實新娘願意這些人出去。這些人不出去的話,就得端正的坐著,等物理就只有他一個人的時候,還能稍微地放鬆一些。

    繡兒吃完飯,回家了,也沒有幫著收拾一下,借來的桌椅板凳。繡兒覺得自己雖然一天什麼都沒有干,但是還是腰酸背疼,渾身不對勁兒。

    王秦氏在繡兒回家的時候,叫繡兒端了一些剩菜回去。繡兒晚上沒有做飯也沒有吃飯,回到家就去睡覺了,叫王成他們湊活著吃了。

    張柳的病好利落了,跟著張曹氏回家了。不過,張柳回家就挨訓了,因為張曹氏知道了,王平是在張柳看著的時候,出去的。

    過了幾天,王成給繡兒拿了一張地契。繡兒不知道這地契是怎麼一回事,不過看著是新的。絮兒也沒有仔細看,就問王成:「這是哪裡的地契?」

    繡兒不記得自己拿錢出去買地了,也不記得王成和自己商量過。這怎麼就突然又買地了呢?繡兒知道,現在賣的的人很少輕易遇不上。

    王成說,「我這不是看咱家後面,還有一塊兒地方是空地嗎?就提前和裡正說了,這不今天裡正剛剛給辦下來。」

    「我不打算在後院蓋屋子了,咱就在在這塊空地上蓋房子好了。你不是說到時候租出去嗎?如果在後院蓋房子,地方小不說,就是和別人住在一個院子裡,時間長了會有矛盾的,不是都說遠香近臭嗎?」

    繡兒覺得王成說的有理,可是這麼大的事,「你總該和我商量商量吧!我都不知道。」

    王平示意把繡兒把地契放起來說:「不是告訴你了嗎?三月裡蓋房子,要重新買塊地。」

    繡兒這時候想起來了,當時自己和王成完事以後,王成和自己說過,當時自己又累又困,只聽到了前面的話,後面的話,就沒有在意。

    繡兒紅著臉說:「誰讓你說的不是時候?」

    接下來的日子裡,王成和繡兒就更加忙碌了。開始準備蓋房子的事,繡兒的打算裡是該泥皮房子的,但是王成說,還是蓋瓦放好了,蓋好以後能住很多年。

    王成和繡兒家的房子,蓋好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份了。今年的收成不好,王福家還欠了繡兒家三石麥子,一個村子的,不是很多,繡兒和王成也沒有去催。

    糧食鋪子的宋掌櫃的,這幾天,糧食漲價也不高興,因為好多家裡有老人的,都提醒家裡人,今年別賣糧食了,看來是鬧旱災,宋掌櫃的苦中作樂的想「哎,又收不到糧食了,不知道東家會不會辭了我!」

    這糧食鋪子不是宋掌櫃家了,是縣上一戶人家的,糧食賣邁阿密做的很大,宋掌櫃的只是人家僱用的一個小小的掌櫃的,一個月四五兩銀子,繡兒懷疑,這東家在這裡根本就賺不到錢。

    繡兒只是懷疑,畢竟沒有人是做賠本的生意的。

    宋掌櫃看王成家裡沒有老人,就小聲提醒王成:「王木匠,今年年景不好說,我覺得你手裡,應該不缺銀子,還是早作打算的好!」

    王成謝過宋掌櫃的提醒,前幾天,王成去王可海家裡的時候,王可海也提醒過王成,今天王成來宋掌櫃的糧食鋪子裡就是想買了糧食存著。

    宋掌櫃鋪子裡的糧食不多,王成問:「宋掌櫃的,你看看能賣給我多少糧?最好是麥子,其他的也可以。」

    宋掌櫃的說:「我和你關係好,你說個數吧!我盡量給你,就算是我這裡沒有,我去別的掌櫃裡哪裡給你弄些來。」

    王成知道宋掌櫃的是好話好聽,別的掌櫃的那裡也不一定多,今年,乾旱,根本就沒有多少賣糧食的地方,宋掌櫃的東家看來是有糧倉的,宋掌櫃去給自己上別人哪裡弄糧食是根本就用不到了。

    王成笑笑說:「那就麻煩宋大哥了。不知道現在的糧食多少錢一石?」

    宋掌櫃說:「這大米沒有漲價還是少的,現在是七百五十一石,麥子有點兒長得多,不過咱這邊的人都是習慣吃麵,麥子是咱們這邊自己種的,即使長得多還是比大米便宜。這麥子現在是五百五十一石。」

    王成想著,家裡沒有人喜歡吃乾飯,大米少買些,煮粥用就行,說到煮粥,這小米,黍子米都要買些放著才好,不知道家裡的小豆多不多,都是繡兒做飯,王成還真不知道。粗糧也要買一些,「玉米怎麼賣的?」

    宋掌櫃說:「這玉米便宜。畢竟產量好,這東西比別的東西耐寒旱,再說都是去年的,你要的話,我給你算便宜。你家離的這麼近,我叫夥計給你送到你家裡去。」

    王成就在心裡算到底買多少糧食合適,一家三口人,最少得二斤半,還有楊超,楊超的飯量大,加在一起就是三斤半吧,這一年三百六十天,既然是存糧了,家裡的地窖很大,最起碼能存兩年的,四十來石的糧食。

    王成對宋掌櫃的說:「我要二十石的麥子,十五石的玉米,五石的大米,五石的小米,兩石的綠豆,兩石紅小豆。」

    宋掌櫃的沒有想到王成一下子就賣這麼多的糧食,說:「王木匠,你家是不是沒有存量啊?」

    王成說:「宋大哥,你還真是猜對了,家裡是一點兒糧食都沒有了!」

    &n

    bsp;宋掌櫃說:「你也知道,我這裡的價錢,咱兩也別講價了,你看給我十九兩銀子,怎麼樣?」

    王成迎了宋掌櫃說的價錢,在心裡算了算,除了麥子和大米給的是現在的價錢,別的都是以前的價錢,王成明白,宋掌櫃的是給自己便宜了。

    王成說:「宋大哥,這是你東家的,給的這麼便宜,你好交代嗎?」

    宋掌櫃見店裡的夥計正在往鋪子鋪子裡搬麥子,趁夥計不注意,對王成說:「除了大米和麥子,別的這個月還沒有交賬,能記在前些天的賬上。大米和麥子是剛到了,昨天已經記在總賬上了。」

    王成得領宋掌櫃的人情,對宋掌櫃的說:「什麼時候有空到我家喝酒。」

    宋掌櫃的平時就喜歡喝兩口小酒,聽到王成的話就說:「有時間一定去。」

    王成說:「宋大哥,你看這糧食今天又功夫,送到我家不?」

    宋掌櫃說:「今天晚上給你送吧!別讓人看見。」

    王成也明白宋掌櫃的是為了自己好,如果真的鬧旱災,自己存了糧食,別人來接,不借不對,借吧!自己一家怎麼也幫不到幾戶人家。

    王成回家就開始收拾地窖,王成家裡有兩個,其中一個地窖很大,在後院差不多就是三四間屋子大小現在裡面是空的,另一個地窖也在後院,不過小的多長三丈,寬二丈半,繡兒平時就用的是這個地窖。

    到了晚上,宋掌櫃的就把糧食送來了。王成和繡兒見自己手裡有糧了,這才踏實。

    王成買了糧食,繡兒也在為了旱災做準備。王成夏天的活不多,就讓楊超回家了,王成看著王平,繡兒在忙活菜。繡兒不僅把自己菜園子裡才煮了一遍曬乾,還在集市上買了好多,現在繡兒家的前院和後院都曬滿了菜。這還不算,繡兒不光是曬乾菜,還用大缸醃了好多的鹹菜,像豆角之類的都丟了進去。

    別人看見繡兒這樣做,別人多多少少的也跟著做,不過不如繡兒做的多,認為繡兒是太過擔心了,已經很多年都沒有遇到旱災了,聽說現在的皇上是個仁君,老天爺應該不會降天罰的。

    繡兒也知道別人這麼說自己但是繡兒不在乎,繡兒覺得自己想多了更好,那沒有旱災多好,要是有個萬一自己也不用害怕,不就是幾兩銀子,多費點兒功夫的事嗎?

    事實上繡兒還真沒有想多了,還真是旱災,而且持續的時間還不短,繡兒和王成每次想到就在心裡慶幸。

    玉米苗都出來了,還是沒有下一場雨,而且河裡的水,慢慢的也減少了,這時候的老人們都看出來了,這是真的要乾旱了,很多人家都把棺材本拿出來買糧食了,可是現在的糧食的價錢已經是原來的六七倍不止了,即使你手裡有錢,糧食鋪子也不願意賣!

    村裡的人用水車開始澆地,因為河裡的水也少了,上下游的村子裡,就因為開始掙水源打了好幾次架,畢竟莊稼是人們的命根子,水少了收的莊稼就少。

    王成和繡兒家裡雖然沒有種地,但是村裡打架的時候,王成也要去,繡兒每次都囑咐王成離的遠一點,別上打架的中間去。王成心裡知道這樣做也許是不地道、不講義氣,但是王成還是按繡兒說的做了。

    王成也知道,如果自己因為爭水源,出了事,倒霉的只會是繡兒和王平,得到的只不過是人們的一句講義氣,和心底的同情,甚至時間長了,同情都沒有了。

    每次王成出去的時候,繡兒在家提心吊膽的,就害怕王成出事。

    因為乾旱,現在人們都捨不得花錢了,繡兒的鋪子還有三件租出去的鋪子,之後繡兒家裡賣桌椅板凳的鋪子,因為自己的房子不用拿房租,還開著,再就是宋掌櫃看著的糧食鋪子。其他的三家都關門了。

    爾娘,走的時候,沒有哭,只是對繡兒說:「年景好了,咱接著干。」

    李元義家和趙寶吉家走的時候都哭了,這買賣都是剛剛做起來,眼看著越來越好的時候了,卻因為旱災,什麼東西都賣不動了,叫他們怎麼不傷心!哎,這都是命,萬般不由人。

    李元義和趙寶吉兩個人,也是哀聲歎氣的,可是沒有辦法。

    王平和李元義的關係最好,李元義走的時候,王平哇哇地哭,問「李大伯,你什麼時候回來?」

    李元義聽見王平的話,四十多歲的漢子,當時就紅了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