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正文 第五十五章 文 / 大雨傾盆

    過了八月十五,時間在不經意間就進了九月,天氣漸漸地涼了。

    繡兒覺得在九月都沒有幹什麼事,只是回娘家給爹娘上了一次墳。日子還是不停歇地走,轉眼間這就快到十月份。

    九月,十月正好是豐收的季節,地裡的高粱、玉米都應該收了。大秋終於來了。

    繡兒經過麥秋的事,這次過大秋,也不說會去娘家幫忙了。繡兒自己也知道現在帶著王平回去,純粹是添亂。在繡兒回娘家上墳的時候,繡兒就對張秦氏還有張曹氏說了「過大秋的時候,我就不回來了。」

    對於張秦氏和張曹氏而言,繡兒會不會來幫忙過秋,她倆都不在意。最明顯的原因就是繡兒帶著孩子根本就白幫不上忙,特別是經過麥秋的事,已經知道繡兒成親以後還不如之前能幹呢!雖說繡兒成親之前對地裡的活就不拿手。繡兒的兩個嫂子也發現了,繡兒自成親之後,好像更加嬌氣了。

    當時,張秦氏和張曹氏就告訴繡兒說:「不用來幫忙了,還是看孩子重要,這裡就不用擔心了。再說了家裡還有長工和短工呢!」

    對於繡兒在過秋的時候不回娘家,王成是樂見其成的。王成心裡覺得,甭管繡兒和王成在家做什麼,只要繡兒和王成在家,他就樂意他就高興。王成想的也不過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王成可不願意繡兒和王平回張家村,留他自己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家裡。

    家裡的活更本就用不到繡兒,所以繡兒每天還是只管孩子、做飯。最讓繡兒感到高興的就是王平已經會爬了,可是最讓繡兒操心的也是王平會爬了這件事。

    王平自從會爬了以後,就不喜歡坐小車了,而且特別的喜歡在院子裡爬,弄得身上特別的髒。王平的衣服基本上不到一天就要換下來。

    王張氏看見王平換衣服換的這麼勤快就說繡兒,小孩子這麼乾淨幹什麼,再說了,小孩子在地上爬,哪能不髒……

    繡兒也知道是這麼回事,可是繡兒就是看不下去,繡兒也知道自己稍微有點兒潔癖。繡兒口頭上答應著王張氏說是不給王平這麼勤快的換衣服,可是繡兒一看見王平的衣服髒了,就忍受不了。

    所以自從王平會爬以後,繡兒每天晚上都要洗衣裳,當然現在的尿布還是王成洗。也虧著繡兒給王平做的衣裳多,同時也有張秦氏等人給的舊衣裳,不然王平就有可能面臨沒有衣服穿的境況。

    這還不是因為王平會爬了,繡兒唯一操心的地方。最讓繡兒擔心的是,現在把王平放在炕上,即使在炕沿兒上壘上枕頭,王平也會很快的翻過去。

    以至於繡兒現在把王平放在炕上的時候,只要王平不睡覺,繡兒就得不錯眼的看著他,怕的就是王平不小心在炕上掉下去。

    再有就是,在喂王平吃飯的時候,王平現在已經不滿足與坐在繡兒的懷裡安安穩穩的等著餵飯了。王平想自己上桌子,甚至他也想自己動手。

    想想也知道王平自己動手添亂,能使飯桌上多麼熱鬧。有時候,王平會喝粥,但是並不是每一次的粥王平都能喝乾淨,有時候會在碗裡剩下一些。一般當娘的就把孩子剩下的飯吃了,可是繡兒一想到孩子還流口水,就不吃王平剩下的東西。

    這個時候,只有王成吃。繡兒是覺得王平碗裡剩下的東西都是好的,扔了怪可惜,所以王成

    每天的差事又多了一個。那就是王平吃飽後,王成再善後,其實就是吃王平的剩飯。

    雖然過大秋,繡兒不會張家村幫忙了,但是繡兒和王張氏住在一個村子裡,繡兒就想多多少少的去幫些忙。

    王張氏算是看透繡兒了,人家根本就不指望繡兒幫忙。王張氏還不知道繡兒成親以後過得什麼日子,繡兒比在她做閨女沒出門子的時候還清閒呢。

    繡兒沒嫁人的時候,王張氏還會叫繡兒在早上起來的時候喂餵豬喂喂雞的,主要就是怕繡兒傳出好吃懶做的名聲,還有就是怕繡兒成親以後什麼都不做,婆家的人挑剔。

    說到底王張氏還是捨不得繡兒吃苦受累受氣,看到王成這一個沒爹沒娘又會手藝,就覺得對於繡兒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即使王成一窮二白的,她還是做主定下了親事。

    其實王張氏知道繡兒成親後,王成肯定會對繡兒好的,畢竟繡兒比王成年輕,長得也好,還有嫁妝,但是王張氏沒有想到王成會對繡兒這麼好。早上只需要繡兒看孩子、做飯,其餘的都不用繡兒管。

    要說還有一件事,是王張氏沒有想到的。那就是現在王成自從接了縣太爺家的或以後,現在縣上的活都喜歡找王成,這樣王成不僅能長時間的呆在家裡邊,掙得錢還比以前多了。王張氏見繡兒吃喝不愁,怕繡兒花錢大手大腳,趁沒人的時候問過繡兒一些花銷,還有家裡有沒有銀子。

    當時繡兒對王張氏說,家裡一個月能剩十多兩銀子的時候,王張氏還不相信,要知道現在一個屠戶一年也就掙個五十來兩銀子,一畝良田才十兩銀子。不過繡兒的日子好過,王張氏心裡也高興。

    九月二十一,這天早上,王張氏和王可海家的玉米就能收了。繡兒吃完早飯,和王成說了一聲,就和王平出去了。王平對於出門還是樂此不疲的,對於自己已經厭煩的小車子,還可以勉強坐下。

    繡兒到了王張氏家裡的場院時,已經有一牛車的玉米棒子拉回到裡面了。

    王平看見玉米棒子堆在場院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要在小車上下來。

    繡兒見場院裡除了一些玉米,空空蕩蕩的,王平也不會不小心被什麼東西磕到或是碰到,就把王平從小車上抱下來了。

    因為秋收的緣

    故,私塾裡的先生就王伯西這些學生們放假了。再加上王張氏和繡兒的三個表哥家裡多多少少的還有短工長工,所以王張氏、小王張氏、王秦氏和王曹氏都沒有去地裡,而是呆在家裡,等玉米棒子運回來之後,把外面的玉米皮剝掉就好。

    因為都忙著,王張氏他們就和繡兒打了個招呼,繼續干自己的事兒了。繡兒放下王平,王平就奮力的往玉米棒子上爬。繡兒見了王平這樣爬著玩兒,繡兒也不管他,反正王平也爬不上去,摔不到,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繡兒剛坐下,王可海就從地裡又拉回一車的玉米棒子。

    王張氏他們就開始卸車,這時候的繡兒就要把王平抱起來,不然的話,礙事就不用說了,也許還會傷到王平。

    可是王平還沒有爬的過癮,確切的說,王平是還沒有爬上去過,他覺得不死心,就不想這麼簡簡單單地被繡兒抱走。繡兒抱起王平的時候,王平就掙扎這要下去。

    說真的過秋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孩子在,是真的挺鬧騰的,幹活的人還要小心孩子。王張氏就對繡兒說:「抱著王平去別處玩兒吧!」

    繡兒也覺得這牛車一會兒就拉回來一次玉米棒子,王平在這裡還是真的不合適。繡兒聽了王張氏的話就說:「那我走了。」

    繡兒回家的路上,正好遇見遲生和遲生的姐姐桃花。

    桃花看見繡兒就喊繡兒:「木匠嬸子。」遲生自從和王平在牛車上見過一次後,荷花娘在空閒的時候,也領著遲生去過繡兒家裡幾次,所以遲生看見繡兒也不眼生,奶聲奶氣地也喊繡兒「嬸嬸。」

    繡兒現在已經對木匠嬸子這個稱呼習慣了,繡兒答應了,然後問桃花:「怎麼你倆在外面,你爹和你娘呢?」

    桃花就說:「我爹和我娘還有我姐姐們都去地裡收玉米了。」

    繡兒想著,還不如叫桃花去自家玩兒,有遲生在,王平更乖。繡兒就說:「桃花,和你弟弟去我家吧!」

    荷花這姐妹幾個,和繡兒最熟悉的是杏花,桃花這時候聽了繡兒的話,就想去繡兒家裡,但是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繡兒又說:「走,領著你弟弟去我家,你杏花姐姐和你弟弟都去過我家,你娘前兩天還和你弟弟來過我家呢。」

    桃花心裡其實是很想去繡兒家裡的,一聽見自己的娘也去過繡兒家裡就很開心的答應了。

    王平現在本身就不願意坐在小車上,現在發現遲生是自己走著的,王平就更不願意在小車上坐著了。王平就要下來,他在小車上就像一條泥鰍似的,在上面一個勁兒的扭來扭去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