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正文 第11章 路癡王秋剛 文 / 大雨傾盆

    王張氏聽見三兒子從中午出來,到現在也沒有到這裡來,也沒有回家,竟然是一點兒也不著急地樣子。

    其實,王張氏也想著急,只是這個三兒子從小到大迷路的時候太多了,幾乎每次找到他的時候,他都是在村裡的路上來回的走著,有時甚至是在只離著家百十來米的地方硬是找不到家。王張氏對此已經習慣了。

    因此,王秋剛家在搬家的時候,在村子的最西面建了房,這樣王秋剛去別處回來只要沿著村裡的主大道一直往西走就可以到家。

    王張氏想著,這次三兒子迷路,大概是中午自己改了主意,先去了繡兒家裡,但是再去繡兒家裡的時候不小心迷路了。

    張柳聽見四表哥王伯山的話,小大人似的說:「四表哥,你先別著急,每次三表叔迷路不是都找到了嗎?我也和你一起去找三表叔。」

    這時院子裡傳來說話聲:「爹,我聽說縣上新來了一批好的黃豆種子,咱們家需不需要買一些,萬一買的黃豆種子比咱自家留的好呢?」這正是王秋剛的聲音。

    張柳說:「姑奶奶,四表哥,三表叔竟然自己到家了。」

    這次其實並不是王秋剛自己找到的家,王秋剛正圍著村子不分東西的亂轉。因為冬天村裡的人們大多數一直在家裡呆著,除了正午的時候會有老人在北牆根山太陽,所以王秋剛在外面半天,也沒碰到村裡的人問路。如果不是王可海去別的村子裡辦事回來,恰好看見王秋剛,王秋剛不是等到家裡人找回來,就是隨便去戶人家問路。

    王可海看見王秋剛又迷路的時候,心裡已經不會有任何反應了,實在是王秋剛的路癡強大到別人不可理解的地步。

    王可海看見王秋剛,直接說了句「老三,在外面這是圍著村子轉了幾圈啊?」

    進了屋子以後沒有人對王秋剛跟著王可海回來,表示意外。如果王可海自己回到家,王張氏這一家人才會表示「竟然自己回來了,這真是不容易。」

    王可海看見張柳在這,就摸摸張柳的頭髮說:「什麼時候來的啊?今天晚上跟著去我家,讓你三表嬸給你做你喜歡吃的紅燒肉。」

    張柳趕緊搖頭,心想跟著你走,不知道在路上走多長時間呢,我就是跟著伯山表哥走也比跟著你走好啊!

    王伯山這時對著王秋剛說:「爹,趕緊回家吧!我大舅和我大舅娘來了,我娘叫我來找你回家。」王秋剛才對王張氏說:「娘,那我走了。」王張氏說:「知道了,你和伯山一塊兒回去。」

    張柳見時間不早了對著王張氏和王可海說:「姑奶奶,姑爺爺我要回我姑家了,我小姑姑今天晚上說給我做好吃的,對了,小姑姑說,她腳不方便,晚飯做好了,讓我和我姑父給你送過來,你們今天晚上就別自己做飯了。」

    王張氏和王可海不愧是四十多年地夫妻,聽了都想,怎麼還專門送來,我老兩口自己去就行。王可海說:「張柳,你對你小姑姑說,今天我去她那吃飯,還有對你姑父說,準備點酒。」王張氏當然也同意。

    張柳回到家就對繡兒說:「小姑姑,今天姑奶奶和姑爺爺說,不用我和姑父去給她送飯,今天晚上姑奶奶和姑爺爺會來著裡吃飯。小姑姑,我姑父在家嗎?」

    繡兒答道:「在後院給你做小板車呢,今天,應該能做好。」張柳聽了很高興,跑到後院看見王成已經把小板車做好了,王成正在拉著小板車看看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動改動。

    張柳對著王成說:「姑父,你幹的好快啊,這才兩天啊,你就做好了一個板車。姑父我能不能拉一下這個小車。」

    王成就說:「行啊,你試試能不能拉的動。」張柳試了試,感覺著小車拉著很輕鬆,就說:「姑父,我真能拉的動板車呢?」

    張柳這才想起還有正事沒和姑父王成說呢。張柳說:「姑父,今天姑爺爺要來家裡吃飯,姑爺爺還說要姑父你準備好酒。」

    王成聽了說:「知道了,你去叫你小姑姑今天晚上再多做兩個菜。」張柳這才不捨得將小板車放下去找繡兒。

    繡兒這時已經在灶房裡了。繡兒見到張柳進來,看玩笑似的說:「我大侄女怎麼來灶房了?」張柳說:「我姑父叫我進來傳話,小姑姑你猜猜,是什麼話還要我當傳話的?」

    繡兒假裝思考,不確定地說:「難不成是多加兩個菜。」

    張柳聽了,十分震驚地睜大眼睛,有點不確定地問:「小姑姑你是不是聽見我姑父說話了?不然你怎麼知道姑父就是叫我進來說這話的。」張柳不僅這樣說,還點點頭說:「一定是這樣的。」

    繡兒將排骨剁好,對張柳說:「你不是一直嫌棄我二嫂子做的紅燒肉不如我做的好吃嗎?今天姑姑教給你做紅燒肉好不好?」

    只要不是做針線,張柳還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張柳說:「小姑姑,等我學會了,我就做個你們吃,我做的一定比我娘做的好吃。」

    繡兒說:「你現在還沒有學呢,等你會做了再說好不好吃。」紅燒肉是一道大菜,對於這時候的人來說,特別考驗。畢竟村裡的人家,誰家也不會三五不時的吃肉,更別說是紅燒肉這種又放油有放糖的菜,只有家裡來親戚或是辦見什麼事請客的時候才會做紅燒肉。因為做的次數少,做紅燒肉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出現糖炒過了發苦,或者糖沒到火候肉很甜的情況。

    繡兒繼續說:「做紅燒肉先用大火,再用小火收汁。」張柳點著火,繡兒把油倒在大鍋裡。繡兒說,「接下來你可要好好看著我是怎麼做紅燒肉的。」

    張柳只見繡兒在鍋裡的有熱後放入一勺糖,將糖炒到了

    了糊,這時鍋裡都往外冒煙了,張柳說:「小姑姑,是不是火太大了?需不需要火小一點?」

    繡兒說:「火正合適。〞

    繡兒又將切好的肉片的姜、成瓣的蒜頭、桂皮、干辣椒、八角放到鍋裡,大火爆炒三分鐘,這時肉變成了深紅色;加入鹽、一勺醬油,剛剛沒過勺底的醋、半勺糖、兩勺白酒。

    繡兒對張柳說:「這時候加水,水不要多了,剛剛沒過肉就行,這以後只要燉就行了,燉別的肉怎麼樣現在就怎麼樣就好了。」

    紅燒肉做好了,香氣特別地勾人,張柳強忍著才沒有偷偷吃一口。

    張柳說:「小姑姑,今天我去姑奶奶家的時候,我有恰巧碰見表叔迷路了。」繡兒聽了三表哥迷路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繡兒還記得的小時候,讓三表哥帶著自己去粘知了,在村子裡就迷路了,那時候自己小也不認識路,還是村裡的一個大娘,將自己和三表哥送回家的。從那以後,只要去不認識路的地方,自己堅決不和三表哥兩個人去,實在是三表哥迷路的境界已經是無人能及的了。

    紅燒肉做好後,繡兒又做了醋炒白菜。因為今天晚上燉排骨,有這兩個菜就可以了。

    要說今天為什麼燉排骨,那是因為和王成在一起做活的人,捎信來說,縣城有戶人家搬新宅子,要打一套新的傢俱,時間有點兒緊,他自己忙不完,叫王成也去。繡兒見王成要出門才決定做一些好的,畢竟王成這次出門,時間長要一個月,短的話也要二十來天。

    說真的王成這次心裡有點兒不想去,畢竟和繡兒成親才五天,自己香噴噴地媳婦還沒吃到嘴裡,但是這次又是大活兒,錯過了就會少賺不少地錢。王成家的銀錢現在除了繡兒的陪嫁銀子外,只有三兩多點兒的銀子。

    王成肯定不會動繡兒的陪嫁銀子,三兩多得銀子對於普通的農戶來說也是要忙活一年出去家用才能攢下的銀子。但是對於王成來說,這是不夠的。

    王成在這五天對於自己娘子的瞭解就是,繡兒講究吃穿,冬天兩三天換件裡衣,做飯的時候調料放的特別的全。王成想幸虧自己上次在縣城裡調料鋪子裡買了一些農戶不常用的調料,不然繡兒這幾天還不知道在心裡怎麼抱怨自己家裡什麼東西都缺呢。

    王成甚至想著,這次去縣城回來以後,自己也許會吃到自己香噴噴的媳婦了。王成想著繡兒白皙的臉龐,優美地脖頸,突然腳心手心發熱。王成不敢再想下去,去打了盆涼水洗了洗,這才覺得好些。

    這時王張氏和王可海,走進了院子。王成趕緊打招呼,「姑姑,姑父,你們趕緊進屋,屋裡暖和。〞

    王張氏和王可海也不跟王成客氣,王可海直接進了屋,而王張氏就直接進了灶房。

    路癡王秋剛和自己的大兒子王伯山回到家,見自己的大舅子正在等著自己,自己媳婦和孩子他舅媽已經幫忙做飯了。

    王秋剛的媳婦王楊氏和她大哥的關係特別的好。王楊氏的娘家窮,王楊氏是因為出不起陪嫁的銀子,自己決定嫁給王秋剛的。因為那時的人們都在說王秋剛是傻子,看上去挺機靈的在自己村裡都找不著家,萬一以後有孩子,孩子也這樣可就糟了,家裡條件稍微好點,又疼女兒的人家都不會答應自己的女兒嫁給王秋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