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正文 第5章 成親 文 / 大雨傾盆

    天剛朦朦亮,繡兒就被張秦氏從被窩里拉了起來。

    繡兒洗臉漱口後,張秦氏給繡兒拿過兩個雞蛋,說:「你先把雞蛋吃了,一會兒該洗澡了。」繡兒接過雞蛋,吃完一個後想去喝點水。

    繡兒提起水壺就被張秦氏打斷了,張秦氏說:「你今天不能喝水,萬一出醜了可不好。」繡兒只好訕訕地把水壺放下,吃起另一個雞蛋。

    好不容易,繡兒吃完了雞蛋,張秦氏說:「漱漱口,還有趕緊去趟淨房,洗完澡後就該上妝了。」

    洗澡水放好後,張秦氏在水裡有加了一些帶有竹子芳香的不知名的香料。張秦氏出去時囑咐繡兒:「好好泡泡,時間來的及。」繡兒褪下衣裙,開始泡澡。

    今天繡兒泡的澡與平時泡澡不同,這次泡澡不僅是洗走身上的邪氣還意味著幸運、長壽以及繁榮。

    秀兒在浴桶裡,想著昨天晚上二嫂子對自己的話。可是二嫂子平時說話那麼爽利的人,昨天竟然吞吞吐吐的。即使二嫂子說的不明不白,繡兒也知道二嫂子說的是洞房的事兒。

    當時繡兒覺得聽著挺羞人的,也沒仔細聽,又因為二嫂子說的不清楚,現在繡兒只記得『你也不用怕,疼一下就過去了,聽妹夫的就行』。繡兒想這是哪和哪呀,我疼怎麼還要聽他的呀。繡兒的小矯情又犯了。

    院子裡越來越熱鬧,參加繡兒婚禮的人,陸陸續續來了。繡兒覺得泡的差不多了,從浴桶裡出來,擦乾身體,換上嫁衣。

    這時,繡兒的二嫂子張曹氏進來說:「繡兒,去大嫂的屋裡,全福婆子來了。」繡兒穿著換好的嫁衣走進大嫂的屋裡。大嫂子正笑著和一個看上去三十出頭的富態相婦人在說話。

    繡兒知道這就是據說很有福氣的,父母公婆俱在,兒女雙全的全福人。婦人很健談,笑瞇瞇的說:「這就是新娘子吧,長得真是漂亮。這是我見過最好看的新娘子了。」

    繡兒只好衝著她笑笑,沒有說話。全福婆子又說:「你家姑奶奶到了沒?」張秦氏說:「昨天就到了,姑姑年紀大了,我今天沒叫姑姑早起,畢竟今天還要鬧一天,沒時間歇息怕她受不了。」正說著,王張氏就推門進來了。

    王張氏一進門就看見穿著大紅色嫁衣,頭髮還有點兒濕的繡兒。繡兒的頭髮鬆鬆的挽著,大紅色的嫁衣襯得臉色很好,清澈的杏眼,秀氣的鼻子,天生上翹的嘴角,讓人看上去就心生暖意。

    全福婆子見王張氏一進門就看著繡兒,說道:「王家嬸子,快坐下,繡兒一看就是有福氣的,你以後可沒什麼需要操心的事了。」王張氏高興地說:「我呀,就盼著繡兒有福氣,希望這孩子好好過日子。」

    王張氏轉過頭對張秦氏說:「叫你弟媳婦先別忙著招呼人了,叫她還有你表嫂們進來,差不多到梳頭的時候了。」王張氏對張秦氏絕大多數的時候是滿意的,她就覺得張秦氏這個人吧,脾氣好,整天笑瞇瞇的,也挺疼秀兒的,是不真錯。

    可王張氏對張秦氏有時候又有點些不滿意,那就是張秦氏拿不出做大嫂子的氣派來,每次家裡的紅白喜事基本上都是張曹氏看著辦,安排人,張秦氏不如張曹氏會安排事。每次張秦氏就只是在屋裡屋裡陪陪客人。

    王張氏認為,就是張秦氏不能真正做到長嫂如母,但也要差不多才行呀,最起碼遇見事不能叫別人拿主意啊,可張秦氏完全不是這樣。

    張秦氏把張曹氏,繡兒的表嫂們叫進屋。張秦氏給繡兒端來一盆溫水,繡兒淨了臉。全福婆子開始給繡兒「開臉」。

    全福婆子用手拉著一根細絨線,在繡兒的臉上上上下下滾了幾次。繡兒覺得臉上有點兒癢癢的,又有點兒痛痛的。「開臉」結束,全福婆子把繡兒的頭髮散開,開始「上頭」,手拿著梳子,邊梳頭邊唱著:

    「一梳梳到尾;

    二梳姑娘白髮齊眉;

    三梳姑娘兒孫滿地;

    四梳老爺行好運,出路相逢遇貴人;

    五梳五子登科來接契,五條銀筍百樣齊;

    六梳親朋來助慶,香閨對鏡染胭紅;

    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鵲橋高架互輕平;

    八梳八仙來賀壽,寶鴨穿蓮道外游;

    九梳九子連環樣樣有;

    十梳夫妻兩老就到白頭。」

    剛剛聽了前兩句兩句,繡兒的心裡開始發酸,想著,今天自己就是娘家人潑出去的水了,眼裡就含了淚,等全福婆子唱完梳頭歌,繡兒的淚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屋子裡的人誰也沒有勸繡兒,都是這個時候走過來的人,知道閨女出門子時,對娘家的不捨。

    王張氏上前,用一方棉布手帕給繡兒擦了擦淚說:「別哭了,好孩子,今天你就真正的長大了,成親後和王成好好過日子。你爹娘臨去的時候,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了。他們如果能看見你出嫁,一定會很開心的。」王張氏不說還好,這樣一說繡兒就想到爹娘活著的時候對自己的好,淚流的更凶了。王張氏說完自己也流淚。

    王張氏想著若是自己的弟弟和弟媳婦都在,他們看見繡兒出嫁那該多好啊,雖說自己把繡兒當親閨女,當畢竟不是生她的人。結果王張氏和繡兒兩人面對著面哭,張秦氏,張曹氏和三個表嫂也含著淚。

    全福婆子一看這樣可不行,一會兒新娘的眼睛腫了,可就不好了。全福婆子就說:「好了,好了,都別傷心了,大喜的日子都高高興興的,昨天晚上哭嫁不是已經都結束了嗎?」

    小王張氏(

    繡兒的大表嫂)這才擦了擦眼淚,勸王張氏說:「娘,別哭了,繡兒以後不是離得咱家更近了嗎?什麼時候想繡兒了就去串門那多方便。」每個人都收了眼淚,繡兒重新洗了臉,全福婆子就要給繡兒化妝挽髮。

    「彭、彭、彭……」院子外的爆竹聲響了起來,新郎王成到了。院子裡傳來:「打新姑爺啊!」的吆喝聲。新婚三天不分大小,新郎要娶新娘一般都會挨打。迎親的時候,新娘的娘家人會打新郎,以便告訴新郎成親後不能欺負新娘,新娘可是有娘家撐腰的。

    成親時,世族會有催妝詩之類的,但老百姓基本上不識字,所以這個時候新郎散點銅錢,接受一些小玩笑就可以了。很快王成就進了院子,這時候繡兒已經蓋上大紅蓋頭了。

    繡兒在廳裡,對著爹娘的牌位磕頭,謝過爹娘的生養之恩。繡兒又對著王張氏和王可海磕頭,謝謝他們的養育之恩。村裡來幫忙的人,都說繡兒做得好。人們都說繡兒是個知道感恩的孩子。

    村裡的人都知道繡兒基本上是在王可海家長大的,可有人不清楚,王可海一家人有多麼疼繡兒,就問:「張栓他姑一家子對張栓的妹妹好嗎?畢竟是親戚家。」

    村裡四五十歲的人就說:「人家姑父,也是真疼孩子,繡兒六七了,王可海那時大中午的還領著繡兒沾知了。」

    王可海沒想到。繡兒給繡兒的爹娘磕頭後,還給自己磕頭。繡兒在成親的時候個王可海磕頭,可就是把王可海看成自己的爹了呀,以後過壽甚至白事時,要按照閨女的標準做。王可海這個農家老漢,眼一下子就紅了,嘴裡就說:「好閨女,快起來,王成那小子如果以後欺負你,我就去揍他。」

    繡兒聽著點點頭。

    其實閨女出門時,長輩是不應該這麼說的。最起碼也要讓閨女和姑爺和和□□的過日子。王可海是太感動了,一下子把心裡話講了出來。

    這個時候張秦氏和張曹氏已經避開了,因為嫂字有著掃帚星的掃字的諧音,是故人們相信嫂嫂於出門時相送會帶來不吉利。繡兒的大哥背起秀兒,將繡兒送到迎親的牛車上,據說新娘雙腳著地的話就會帶來惡運。

    牛車離開不久,張栓將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車後,代表繡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以後的一切再也不予過問,並祝繡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王成迎親回去時,還要另走一條路回去,以取不會走回頭路之意。回去的路上正好經過村外面的一條河,王成把準備好的紅氈蓋在牛車的前面,作為「避邪」的意思。

    到了王成家們口,牛車停了下來,聽見有人喊:「新媳婦到了,快放爆竹,跨火盆。」有好多小孩子們圍在牛車旁邊,擠擠攘攘的,送嫁的人只好把準備好的花生撒下去。小孩子們去搶花生了,王成才扶著繡兒進門跨火盆。

    火盆是放置於大門口的一盆火,讓新娘邁過去,寓意婚後的日子紅紅火火。繡兒後來聽村裡的人對她講,「你跨火盆的時候,火特別旺,差點將你的裙子點著,怪不得,你家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接下來要拜天地,進了屋子,王成就放開繡兒的手。

    繡兒在蓋頭下,只能看見王成的大腳,看了幾眼覺得他的鞋估計是在哪買來的,鞋子做的比不上自己做的好。繡兒在事後想過很多次,為什麼別人拜堂的時候都是會緊張的,怎麼自己當時就想王成的鞋不好呢?難不成自己的腦子缺根弦。

    有主辦婚事的的人高聲喊: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齊入洞房。」

    繡兒按照李媒婆的提示跪下磕頭,與王成進來裡屋。

    繡兒坐在炕邊上,王河家就說:「新郎趕緊去陪酒,新娘子就由我照顧著。」

    這樣王成沒和繡兒說一句話就出去了。王河家又說:「弟妹記得千萬別掀蓋頭,時間不早了,你也餓了吧,我去廚房那裡去給你拿點吃的。」王河家風風火火的也出去了,只留繡兒自己頂著蓋頭在屋裡坐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