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國軍悍將

正文 第八十四章 派系 文 / 江湖老鳥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會議地點頂在一處在當時來說,算是極豪華的樓房了。

    檢查了軍官證後,門衛才放行,劉建輝只帶了一個兵進去,就帶了陳萬濤進去。進到會場後,劉建輝有些意外,因為他看見了還有一個人比他先到,那就是黃埔學生中第一個軍團長胡宗南了。

    劉建輝笑著走過去和胡宗南握了個手,然後很乾脆地喊了一聲:「大哥。」

    胡宗南對於這個年紀比他小了十三年的義弟的出現,覺得有些意外,但是還是有些開心的,他總遇到這個年紀比他小許多的義弟,而且這個義弟打仗還十分能打,若不是他年紀輕輕就握著一個軍的兵力,胡宗南肯定要去到校長面前要人的,要把他拉到自己的帳下去的,只是現在他的潛力值不比自己低,現在把他拉到自己的麾下,恐怕會耽誤了他的前途呢。

    「光安。坐吧!」胡宗南指了他旁邊的椅子道,「淞滬這幾仗,打得挺不錯,可以說打出了**的威風,打出了我中華革命軍人之骨氣。」

    「大哥過獎了,光安只是運氣好而已,遠比不上大哥在淞滬戰場所付出的努力。」劉建輝半認真半謙虛地說道。

    話音剛落,門口就走進了一個看起來和劉建輝差不多年紀的軍官,不過比起劉建輝具有侵略性氣質的陽光男來比的話,進來的這人則是溫文儒雅的,長著一張英俊的臉,有一種書生般的氣質,表情嚴肅。目光炯炯有神。劉建輝看了一下軍銜。竟然是陸軍中將,和自己的是一樣的,好一個年輕英俊的有為青年。

    劉建輝覺得有些眼熟,可一時間又記不得是誰了,只是有印象,這是三個德械王牌師中其中一個師的師長,這時胡宗南已經站起來了,臉帶熱情笑容地和進來的那個中將打招呼:「蔭國。好久不見。」

    一聽「蔭國」這倆字,劉建輝瞬間想了起來,馬上站了起來,打招呼道:「宋軍長,好久不見。」

    被稱為「蔭國」的男人,臉帶溫暖微笑地走過先和胡宗南握了個手,然後說道:「壽山兄,別來無恙。」

    然後才和劉建輝握了個手,臉上已經換為略帶嚴肅,實際上。很容易看穿是故作嚴肅的,他道:「光安。你我同為黃埔同門師兄弟,我看過關於你的報道,你比我小兩年而已,喊我蔭國就好,不必在乎幾期和職務之分。」

    劉建輝亦是故作嚴肅狀,道:「是,蔭國兄。」

    這宋蔭國,自然就是德械王牌師的師長宋希濂了,哦不,應該是七十八軍的軍長了,儘管七十八軍僅下轄三十六師一個師。

    三人哈哈一笑,然後才坐了下來,宋希濂坐的地方,自然是和胡宗南、劉建輝一列了,會議還沒開始,這三人便在這聊天、籠絡感情了。

    很快,這人就陸陸續續地來了,王敬久、孫元良這兩個三十六師的兄弟師的師長也到了,看到宋希濂坐在一邊後,也過去這三人打招呼後,坐在了一邊。

    很快,另一批人就到了,領頭的是剛升任十一師師長的方天方天逸,隨後是黃維、夏楚中等五人,坐在胡宗南劉建輝等人的對面,涇渭分明,很明顯,這是就是派系之分,胡宗南這邊都不是土木系的,心中是比較佩服何應欽的,若不是何應欽沒有拉幫結派,要是像陳誠一般拉幫結派,敢說這批人很有可能立馬就站到立馬的隊列中去了,何應欽當時是黃埔軍校的教育總長,是所有黃埔學生的老師,而且北伐的時候擔任第一軍的軍長,在當時北伐軍的第一軍和第二軍中,威望不是一般高,甚至壓過了蔣介石。

    若不是壓過了蔣介石,當時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衛和新桂系通電要蔣下野的時候,蔣介石又何會在傷心至極的情況下發出那種感慨呢:「若是他何敬之說一句挺我的話,我是不用走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雖然這時何應欽很低調,但是他的能量絕對比陳誠大上許多,此時的土木系雖然狂吞了許多雜牌軍,可是仍比不上何應欽的勢力,就像胳膊和大腿的比較一樣,國民黨僅此於蔣委員長的第二號人物的稱號可不是白瞎的,此時的何系搬出任何一尊大佛,職務都比陳誠要高,比如顧祝同劉峙這些人。只是,二人雖然不和,但也不鬧怎麼過火,頂多是下面部隊互相不對眼而已,上面還有蔣委員長看著呢,誰敢鬧出火?

    此時的何應欽,雖然在慢慢地走下坡路,但也不是陳辭修這個後來者能比的,何應欽在日本振武學校時已經和蔣介石認識了,並一直走到了今天,威望也只是僅此於蔣中正而已。直到經過了八年抗戰,一直在崛起的陳誠才能壓了一直在走下坡路的何應欽而已。

    方天黃維這邊幾乎是清一色的土木系成員,而另一方,雖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何系成員,但也絕不會買土木系的賬的,在他們看來,陳誠算老幾?除了會吞併雜牌軍,打仗時,打的幾乎都是糊塗仗,在這些跟何應欽走得比較近的嫡系將領,自然不會拿正眼瞧土木系的老闆陳誠的。

    很快,主持會議的長官到了,是羅卓英。

    羅卓英的到來,讓這群土木系的成員備感輕鬆,相反,坐在另一邊的將領們則精神上多了一分緊張,這一次居然由土木系的二號人物來召開會議,意味著什麼?

    羅卓英大概上看了一下坐在兩邊的將領,很明顯,一邊是清一色的土木系成員,另一邊則是傾向於何系的將領。

    站在會議桌的中間位置的羅卓英清了清喉嚨,正色道:「大家好,相信大家都見過我,也知道我。鄙人羅卓英,新任的南京衛戍副司令。下面由鄙人來召開此次會議。」

    其實劉建輝的心裡有些忐忑,他可是明面上貼了何應欽派系的標籤的,何系和土木系不太對頭,兩邊的大佬這時候對掐的話,毫無疑問,他這個不大不小的卒子將極有可能是首當其衝的。為什麼說是小卒呢?其實,他還不算上得了何系檯面的人物呢,大佛太多,唯有其次了。

    羅卓英鷹目環視在座的將官,緩緩道:「中央軍事委員會已經下達了成立南京衛戍區的命令了,由唐生智唐上將擔任衛戍區司令官一職。」

    劉建輝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心裡「咯登」一聲,這次多半是要成為炮灰了,這次面對的可是超過四萬日軍啊,要是羅卓英陰自己一把,如果讓十七軍擋在最前面,十七軍,必定全軍覆沒。

    「在座的各位,可以說是黨國的精英,是我們中央軍的青年才俊,是黃埔軍校出來的骨幹,在座的,最低軍職的也是師長,而此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下達對在座的部隊的作戰命令。」羅卓英的語速不緊不慢,倒是讓在座的各位聽得十分專注,「如今,強寇壓境,至少有十萬日軍正在向南京進發,兩條國防線估計也挺不了多久,委座剛剛下達命令,要留下幾支精銳在南京,必須守住南京!」

    話音未落,一名將官就站了起來,一臉慷慨激昂地道:「卑職願帶領下屬部隊,與首都共存亡!」

    這位激動的兄台讓在座諸位都覺得有些意外了,定睛一看,這不是最近剛榮獲「書獃子」稱號的黃維麼?

    羅卓英見站起來的是黃維,被打斷講話的那一絲不悅早已飄到九天雲外了,眼神中閃過一絲欣賞,說道:「悟我(此時黃維的表字還是悟我,還沒改成培我),先坐下。」

    黃維再呆,也不可能連這點禮貌都不懂,聽到長官發話了,趕緊坐了下來,而在宋希濂等三位德械王牌師長看來,這就是在博長官好感而已,這個呆子,屬下部隊一個師打得最後連八百都不夠,現在還沒補充完整,恢復過來呢,還想守南京?

    「此次作戰,上峰已經決定,讓三十六師、八十七師以及八十八師這三個師留在南京,作為衛戍區的直屬部隊,抵抗日寇進犯南京的主力軍,而其他部隊的安排,稍後我一一宣佈。」

    羅卓英的講話速度一直不緊不慢,卻極有條理宣佈了各部隊的安排:胡宗南的部隊——十七軍團回陝,繼續經營陝西;黃維的六十七師去武漢進行整補;十一師也同樣是去整補,具體是什麼地方,劉建輝不知道這個地名;最後是十七軍的,是去徐州的。

    這個小型的軍事會議,僅僅開了半個小時,就結束了,走出這座洋樓的時候,和胡宗南同坐右列的五人寒暄了一番,這五人中,無一不是精英,只有劉建輝的資格小了點,是黃埔四期,但是在同期來說,卻無疑是鋒芒最盛者了。

    若是這五人真心抱團組成一個小系統的話,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能超越土木系的,戰鬥力可是強得不能再強了,可惜只是想想罷了。

    這次軍事會議之後,胡宗南就會慢慢崛起了,可劉建輝呢?他的前途一片茫然,他已經知道了,若不是這副靈魂穿越過來,劉建輝此人早就戰死沙場了吧?

    回到軍部後,劉建輝就一直在回想腦海中關於徐州會戰的片段,可是愣是沒有想起什麼具體的,只知道長官司令是李宗仁,中央軍有一個軍團在那邊,軍團長是湯恩伯,最後給予第五師團的主力沉重打擊之外,其餘就沒什麼印象。

    ……

    (未完待續、)

    ps:謝謝錦衣衛ぜ同知的一張月票~~繼續求月票~~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同步更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