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181章 瑣事 文 / 李好

    「等開春後,事情定下來了,就讓你嫂子他們過來的。」張大伯說道。

    「那好,等房子買下來,我這邊先送幾個人過去,照顧大堂哥。」張芸兒說道。

    張大伯這次過來,都是帶的男僕,所以對侄女兒的好意,他是欣然接受的。

    張芸兒想著大嫂佟氏拜託自己的事兒,雖然不想問,可是這個事兒一直影響到他們家,不問清楚,心裡總是不踏實。

    張大伯也是要說趙春花的事兒的。

    這邊趙家老太爺也已經私底下問過自己這個事兒,張大伯只說趙春花被自己的兒子照顧的很好,其他的什麼都沒有說。

    不過看趙老太爺的意思,好像還有些埋怨他們張家的人不地道。

    可是那邊不過是張大伯的族侄,因為趙春花的事兒,兩家的關係就直接變得很壞,再說,趙春花不是被趙家出族了嗎?他要是多管閒事,算怎麼回事兒?

    「你堂叔過世後,事情就那樣了,這幾年,那一家子都不好好的幹活,原本就想著靠趙家過日子的,誰知道最後趙家也不認她了,日子就過成了那樣,等你堂叔一過世,你那堂兄,就不樂意養活一個人了。也是因為沒有血緣關係,我也不好多說什麼。」

    趙春花那個性子,本身也有問題,如果她的性子好一些,也不會和繼子和繼子媳婦鬧成那樣,在一起過日子,那這日子根本就沒法過。

    張芸兒聽了說道:「可是我公公卻不知道聽了什麼話,非要把趙春花給接過來,就因為這個事兒,和我們這些當小輩的都鬧了不少意見。以前是我們,他要說那些換,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我們聽著唄,可是現在對二哥和二嫂說那些話,就太不應該了!」

    當初分家的時候,一點兒東西也沒有給二哥和二嫂分,如今能過上這樣的日子,也全憑了二哥和二嫂,就這樣,老爺子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還要找茬。

    雖然說家醜不可外揚,可是張大伯是自己的親大伯,是娘家人,有些事兒和婆家人不好說,和娘家人就說的出口。

    張大伯聽了說道:「芸兒,你心裡這樣想的,可是別說出來啊,不管怎麼說,那都是長輩!」他還怕侄女兒因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了呢。

    張芸兒道:「大伯,你放心,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也不會那麼沒有眼色的。」

    所以她不會巴著管家權不放,就好像這個家已經是自己家一樣,那樣有什麼好處啊。

    張大伯說道:「你明白就好,趙春花的情況,按照我們一般老百姓來說,那都是好的了,還有多少人辛辛苦苦的在地裡刨食,遇上天災,都不知道怎麼活下去,她現在有自己的親兒子養活著,不缺她吃,不缺她穿的,人那,要知足,別想著自己應該能過的更好,可是她也不想一想,她要過的更好,是她自己用雙手努力出來的嗎?只想著佔別人的便宜,這樣的人,一輩子都沒有什麼出息。」

    趙春花為什麼要給找老爺子寫信?那還不是因為覺得到了京城,她肯定能過的比在鄉下要好的多,有老爺子這個親爹照顧,別人也不敢趕她走,到了京城,她就是當官的人的姐姐,身邊肯定少不了人伺候,所以為了這樣,她怎麼會甘心在鄉下一直住著?

    可是,她也不想一想,她自己有什麼資格再過來啊。

    張芸兒說道:「我就是怕她看著不能到京城來,自己想辦法跑過來了!」

    以前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事兒,趙春花自己一個人帶著兩孩子過來了,那時候,二哥和二嫂是把兩個孩子留下來了,又細心的教導,如今都有了出息,那時候是看在親戚的情分上的,當時的趙春花或許還顧忌到自己的兩孩子。

    可是,現在的趙春花呢,她寧願出族,也要改嫁,對自己的兩個兒女還有什麼情分呢?

    她只想自己過的好,別人誰也不在乎了。

    張大伯說道:「你放心,我看你那外甥做的很好,她想跑過來,是不可能的。」

    總算這何壯是個知恩的,為了不讓自己這個親娘再瞎胡鬧,就又派了人,在鄉下的屋子裡照顧趙春花,明面上是照顧,實際上就是看著趙春花,免得她又偷偷的送信或者什麼的。

    張芸兒有些奇怪了,「我那大姑子從小都沒有學過認字,她又人在鄉下,到底是怎麼把信送過去的呢?」

    張大伯說道:「你外甥肯定以前還給過她零用錢,有這些錢,收買一些人為她寫信送信,也是很容易的事兒。」

    鎮上都有專門給人寫信的人,只要把話說明白了,人家自然會給你把信寫好,然後就送出去了。

    「怪不得珝哥兒他爹要另外給何壯寫信了。」恐怕是叮囑何壯,不要給趙春花零用了,不然以後還會有這樣的事兒。

    從張大伯那邊瞭解了情況,張芸兒也抽時間跟過來請安的佟氏講了。

    佟氏說道:「多謝三弟妹幫我這個忙。」

    只要這趙春花不來,來不了,自己的兒媳婦那邊才能安心啊。

    那麼個能折騰的主兒過來了,說不定就仗著是自己兒媳婦的親娘,住到莊子上去了,女兒和女婿不搭理丈母娘,那也說不過去,儘管這個大姑子被出族了,可是和兒媳婦的母女關係也不是消失了,到時候人來了,這邊不管,那大房再不管,就推脫不出去了。

    而何蓮現在又大著肚子,萬一被那大姑子給氣著了,事情就大發了!

    張芸兒說道:「大嫂太客氣了,都是一家子。大嫂和大哥什麼時候從莊子上回來?」因為快過年了,三房都要齊聚一堂,幾年是過去幾年第一次這麼團圓的,年夜飯肯定也是要在一起吃的。

    大房在二房回來後沒有多久,就又回去莊子上去了,如今眼看著年越來越近了,也沒有幾天了,大房還沒有動靜。

    佟氏說道:「琪兒媳婦的肚子越來越大,我怕挪動了不太好,所以就想等天氣好了再回來。」

    張芸兒說道:「大嫂啊,雖然你們在莊子上也能請到接生婆,可是在京城裡還是更方便一些,二哥和二嫂回來了,能請的大夫更好一些。不如讓何蓮回到這邊生產吧。」

    佟氏說道:「那也太麻煩了。」生產過後,起碼一個月不能挪動,要坐月子,還有小孩子出生了,總需要人照顧,這樣麻煩二房和三房,佟氏也過不去。

    「不麻煩,我們不是一家子嗎?再說,老爺子也盼著重孫子呢,二嫂為人也好,何蓮還是我們的外甥女呢,生產的時候,在他們自己的院子不是挺好的?」

    張芸兒覺得自己這位大嫂佟氏也太小心翼翼了,好像總不想佔別人的便宜,這樣就能撇清了一樣,其實如果真的撇清,那還真不好算了。

    不過,這個話,張芸兒不會沒有腦子的說出來,要是說出來了,那就是引起矛盾了。

    「大嫂,你考慮考慮吧,孩子最重要。」張芸兒說道。

    「好,我回去跟你大哥說說,他莊子上的事兒,也很忙。」

    而遠在老家的何壯,接到下人的稟報,連衣服都沒有換,就從屋子裡駕車出去了,何老太太正準備給孫子送湯水的,結果孫子連門都才剛進,就有要出去了。

    「怎麼就這麼忙呢?這都年底了!」何老太太對自己這個孫子心疼的不得了,因為孫子這麼孝順的,哪怕是在京城裡讀書,可是為了他們老兩口,還是回來了這邊。

    有個孝順的孫子,他們這一輩子也知足了。

    「好像是太太那邊出了事兒。」有丫鬟稟報道。

    「她算哪門子的太太?改嫁了一道兒,要不是我孫子心好,她早就不知道死哪裡去了!天天沒事兒找事,她怎麼不立刻死了去!」何老太太對自己這個前兒媳婦恨得不行。

    如果這趙春花以前能守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哪怕她脾氣不好,何老太太也不會說這麼狠的話,可是這趙春花連自己的骨肉都不顧,非要改嫁到那麼噁心的人家裡去,好像一刻都離不得男人一樣,就跟給自己的兒子戴了綠帽子似地。何老太太如何肯待見這個前兒媳婦?

    當初何壯安排了趙春花住在鄉下的時候,何老太太很不滿意,覺得自己的孫子就不該管她的死活。

    不過後來老頭子跟她說了一些話,何老太太儘管不樂意,還是同意了,眼不見心不煩,這錢也是自己的孫子賺的,他想養自己的親娘,那就養吧,雖然自己的孫子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也太心軟了!不過這趙春花都給她住的吃的了,還不滿足,天天的鬧騰,這樣的人,就該讓她去大街上乞討,她就知道厲害了,給她糠吃,她都吃的下去!

    聽說這趙春花鬧著要去京城裡去,何老太太還是滿心贊成的,因為到了京城,這趙春花就不是自己孫子的負擔了。

    為了這個,何老太太和找了孫子何壯,讓他同意把趙春花送到京城。

    可是孫子竟然沒有同意,說不能因為自己想要輕鬆,就把麻煩甩給舅舅們,舅舅們教導他,讓他有了養家的本事,他不能忘恩負義,那樣和小人又有什麼區別?所以到底是把這個女人給養活起來了。可是,她現在又想幹什麼?都快過年了,能不消停就受不住還是怎麼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