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146章 妥當 文 / 李好

    這位王二姑娘的生母,原來是大王夫人的陪嫁丫頭,後來成了王大人的妾室。

    在王夫人在世的時候,跟在王夫人的身後,等小王夫人成了王夫人後,就又跟在小王夫人的身後,成了小王夫人身邊忠心耿耿的一個奴才。

    王二姑娘的生母,就憑著這份忠心耿耿,讓王二姑娘在小王夫人面前得了臉,每次出門都會帶著這王二姑娘。

    要說這安州這邊,就算是不喜歡一個人,可是該請的時候,也得請,不然光是落下一個小王夫人,那麼也是不給王大人或者王家的面子。

    這位王大人在私德上面有問題,可是既然上頭讓他當這個官,那也是看重他的意思,不給王大人面子,就為了看人家現在的夫人不順眼,是因小失大,哪怕你把人請來了,對她平平淡淡的也好,總比連帖子都不下要好的多。

    這位小王夫人還是跟以前一樣,對劉夫人很是熱絡,尤其是劉夫人的孫女成了廉王世子妃。

    而且對身為主人的李梨花也很是熱情,十句話有好幾句都能說到李梨花。

    李梨花作為主人,聽了就是微笑,反正她要招待的客人多,也不可能一直聽這小王夫人在說這些話。

    劉夫人眉頭皺的更厲害了,覺得這小王夫人真的是一點兒長進也沒有,難怪使了手段嫁到王家,還是這個樣子,連個誥命都得不到,就憑著這個樣子,誥命的事兒,還有的磨呢。

    李梨花家的廚子做的飯菜味道也很不錯,大家平時去吃宴席,無非就是吃個新鮮,要真的想吃飽,那就是開玩笑了,大家都不可能敞開了吃,只是意思意思而已。

    不過今天趙家的酒席看著就讓人賞心悅目,色香味,一個色好了,剩下的就是有動筷子的**了。

    吃了都覺得好,而且此次不是大家一桌一桌的圍著吃,而是每個人單獨一個高凳,分開了吃,既然是分開吃的,大家吃的多一點,別人也不會看著,弄得人沒有意思。

    所以事後,到是有很多人私底下問李梨花,家裡的廚子是哪裡的,做的飯菜好,以後宴會的時候,也可以效仿。

    以前只覺得大家圍在一起,吃的熱鬧一些,可是都圍在了一桌,都想要保持儀態,所以吃的都是小口小口的,甚至是嘗一口就覺得飽了,實際上呢,肚子還是空的,光顧著面子了,如今可好,這樣一分開,大家就都能吃的起碼半飽了。

    李梨花家的廚子都是從各地找來的,南北菜式都能做,正因為是這樣,所以請了大家過來,對大家的習慣都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比如劉夫人,喜歡吃甜的,而張夫人喜歡吃辣的,這各自分開的高凳上,就按照大家的口味做了不同的菜,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大家都是一模一樣的飯菜,免不了有人就不喜歡吃了。

    可是這次呢,每個人都吃到了大家想要吃的菜,於是對趙家的這次宴席就特別的滿意。

    其實呢,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是要細心,而且要讓廚房裡的人多做菜式罷了,但是別小看了這些,要知道,統一的做一樣的飯菜,那能省多少事兒?

    按照每個人的口味做出合適的飯菜,那就不是花幾倍的功夫了。

    要不是真的用了心了,也不會弄得大家都滿意過來。

    反正絕大部分人對這次在趙家的花宴都特別的滿意。

    左參政方夫人對劉夫人說道:「嘖嘖,咱們這一共去了也有好幾十號人了,每個人喜歡的菜式都分開,這都得多花幾十倍的功夫,趙夫人真是有心了!」

    要是她家,她都承認,沒有那個心思做到這一步,大家誰不是統一的做了一大桌子菜,然後大家坐在以前吃飯喝酒?

    反正這一大桌子菜,總有一兩個菜是各人喜歡的。像這樣,單獨的給每個人做每個人喜歡的飯菜,她還是頭一次見到過。

    劉夫人道:「趙夫人有心了。怪不得趙大人能升的這麼快,單看這花宴上花費的功夫,就知道趙大人有個賢內助。」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聽出各家夫人的愛好,這對男人的差事可是有著很大的幫助,說的不好聽一點,只要不是寵妾滅妻的,對自己的夫人都有想當一定程度的尊重,枕邊人說的話,可比一個外人說的話要管用多了!

    而且枕邊人對個人的影響,絕對是很大的。

    就說他們家,他的話,她家老頭子肯定是會聽進去幾分的,這潛移默化的影響,那就太有作用了。

    方夫人說道:「可惜她家姑娘已經定親了,不然我就要先給定下來了。」有個這樣妥當的娘,這女兒總不會差到哪裡去。只是她打聽了,人家姑娘早就定親了,還是定的是田大人家的大公子,這感情嘛,自然是人家更好一些的,她爭也爭不過啊。

    而且趙夫人的兩個兒子年紀都小著呢,根本也不合適,唯一合適的姑娘,被別人搶走了。

    劉夫人心道,你家的兒子都是庶出的,人家趙家看得上才怪,不說別的,就單憑趙家沒有庶出子女,就知道趙夫人對這些庶出的人看不上,你還是從三品的人家,趙大人確實正三品,官位也沒有別人高,還是庶出,怎麼也不會看上你家的。

    雖然劉夫人心裡這麼想,可是她也不是個傻子,還明白的跟方夫人說出來。

    劉夫人自己家裡也有庶出的子孫,不過在劉夫人心裡,還是嫡出的更得她的看重。

    這方夫人也是命不好,自己生了幾個閨女,倒是兒子,全部是侍妾之流生的。

    不過,只要方大人不寵妾滅妻,她就是沒有生兒子,也不會地位不保。

    而像他們這些當官的,都是注重名聲的人,寵妾滅妻,被御史彈劾了,以後可沒有什麼大的陞遷了,名聲不好,還弄什麼?

    只要那位王大人,武將皇上倒是管的不多,何況,這只是一個風流韻事,不是寵妾滅妻,皇上那邊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總不能還把王大人的私事給扒拉出來吧。

    不過,就是這樣,當年出了那件事,王大人也是被御史彈劾了的。

    別說,這安州的官眷圈裡,還真是水深,各家有各家的故事,說起來,都得聽上幾天幾夜都聽不完。

    要想在這安州好好的呆下去,別人家的忌諱總是要弄明白的,比如你得知道方夫人是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你不能在她面前說什麼還是自己生的兒子好之類的話,說了這些話,那就是踩著人家的痛腳了,萬一是個小心眼的,以後給你使絆子,你都不知道為什麼。

    也不能說,凡事庶出的都沒有一個好東西。人家方夫人這些庶出子,以後也是要孝敬方夫人的,你這樣貶低人家,那麼你是什麼意思?

    如果不想得罪填房出身的,你就不能說什麼夫妻還是原配的好,直接給這些當填房的一個響亮的巴掌,誰會高興?

    所以別小看了這些忌諱,很多事情,都是小事上不計較,然後變成了大事兒。

    官場上,多交一個朋友,比樹敵要好得多了。

    李梨花也慢慢的把這些道理講給了女兒楚楚聽,她以後是要嫁到田家去的,如果不出意外,以後她也會經歷這些事兒,為了讓女兒少走彎路,她寧可現在就把這些事情都講給女兒聽。

    有些人,面上對你熱情的,可是背地裡卻忙著算計你,而有的人對你冷淡的,其實心地不壞。

    當然,這得要自己觀察,李梨花說道:「就是為娘,也是吃了不少虧才明白這些道理的,咱們不要怕吃虧,關鍵是吃過虧後,想辦法,讓自己以後不吃虧或者少吃虧。」

    楚楚點頭,她現在是大姑娘了,管家的時候,也能遇到偷奸耍滑的奴才,當初自己年紀小,就有人覺得她好欺負,後來,就沒有人敢在自己面前弄鬼了,要想別人尊重你,首先你得有拿得出手的本事來。

    而且,本身她就是身為主子,是這些下人的主人,他們的前程和未來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連這樣的人都拿捏不住,更不用說,外面那些人了。

    「娘,今天和那些姑娘們在一起,王二姑娘對我特別熱情,還問我娘是不是經常去劉夫人那裡。」楚楚說道。

    李梨花問道:「那你怎麼看王二姑娘這個行為?」

    楚楚說道:「娘,那我說說,你看我說的對不對啊。」

    李梨花鼓勵的點頭。

    楚楚說道:「我知道王二姑娘的母親想要找劉夫人,可是劉夫人卻不喜歡見她,這位王二姑娘是替她母親打聽,看看有沒有什麼法子,能讓劉夫人也見一見王二姑娘的母親,她本身是庶出,想要討嫡母的歡心,如果能從我這裡打聽出來,那麼以後在她母親面前就有了面子,到時候她母親更器重她,所以她才要這樣問我,對我熱情,不過是讓我對她產生好感,然後菜好方便她打聽事。」

    李梨花笑著點點頭,說道:「你能想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王二姑娘這種做法,雖然在一些人看來,是很瞧不上的,不過她是在她嫡母手底下討生活,讓她嫡母高興了,以後她的前程就會好很多。你看看,王家那麼多的姑娘,為什麼是這個王二姑娘能跟著出來?可見是她平時下來功夫,不管別人看得起看不起她,她在王家的生活會比別的姐妹過的要舒坦許多。是個人,都喜歡這順著自己的人。這也是人之常情,當然,娘是先從王二姑娘這一方面說的,可是站在我女兒這一方面,我卻不喜歡王二姑娘這樣的,帶著目的性來接近我的女兒,我這個當娘的是不會喜歡的,那麼,楚楚,你是怎麼跟王二姑娘說的?」

    作者有話要說:準備換電腦了,這電腦有些不中用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