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113章 相逢 文 / 李好

    趙水生從正五品的同知,升任為正四品的知府,有多少人這一輩子,都難得從五品升為四品的?趙水生這樣的,也算是難得了。網值得您收藏……

    不過也沒有人酸溜溜的,畢竟趙水生的能力,這林州知府衙門的人都知道呢。

    田家的宅子也買了下來,離李梨花家裡不遠,田家是書香門第,可不是說人家就沒有錢了。幾代下來,田產和鋪子什麼的,都不少,加上娶得媳婦,都是大戶人家的媳婦,帶來的嫁妝也不少,對田太太來說,買個宅子根本不在話下。

    田太太一家子是在二月底的時候,坐船到了林州的。因為才到,家裡肯定又忙又亂的,李梨花就沒有去打擾,她也知道田家帶來的人肯定夠用,所以也沒有還送人過去之類的。

    等田太太忙完了,帶著她家的兩個小子過來拜訪的時候。李梨花看到田太太彷彿富態了一些,看來這日子過的真是不錯。

    「趙夫人安好!」現在李梨花可以被人成為夫人了,而不是被叫成田太太,因為自家夫君成了四品的知府,她現在也是四品的誥命,可以稱為夫人了。

    李梨花笑著說道:「趕緊坐吧,跟我還這麼客氣?以後在外面,你這樣叫,到了自己家裡,還是跟以前一樣。」

    以前田太太叫李梨花為趙家妹子,李梨花稱呼她為田家姐姐。

    這是按照年齡上算的。不在乎品級大小。

    田太太也不矯情,這樣說,就說定了。

    「蓉姐兒給我來信,說趙家嬸嬸很關心和照顧她,我這當娘的謝謝你這個妹子了!」

    「都是有女兒的人,我能理解你的心情,這只不過是順手的事兒。」

    蓉姐兒從林州離開的時候,李梨花送了蓉姐兒很多東西,讓她帶回婆家,加上趙水生還指點了蓉姐兒的女婿,回去婆家後,蓉姐兒被婆家的人很是看重,畢竟多一門關係,就是多一個出路,蓉姐兒的婆家周家也不傻,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兩個人聊了一會兒兒女經,李梨花主要說的是林州這邊一些女眷的情況,以後要在林州交際應酬的,免得田太太還有自己去摸索。

    「我想著,等過幾天,我家老爺正式上任了,到時候請大家去我家裡吃一頓飯,你看如何?」

    李梨花說道:「那感情好,反正我是一定要到場的。」

    知府夫人能到場,絕對是給了面子,田太太這就放心了一大半。

    說實話,這還是她家相公第一次在外面當官,她要應酬起來,也不容易。尤其是和這些陌生的家眷應酬起來。和在京城裡當個小官不一樣,這次丈夫是當林州的二把手的,她這個當家太太得要讓大家知道,自家是個什麼樣子的。

    「要是需要,可以從我這裡弄些人手過去幫忙。」李梨花說道。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田太太也正有此意,兩個人敲定了這個事兒,就說起了別的事情來。

    田太太道:「戶部尚書夫人李夫人癱瘓了。」

    田太太爆出了一個消息,這個李夫人,還是先前逼著要給他們家送女人的那位李夫人,她大兒媳婦是太后的娘家侄女兒。

    當初那位李夫人中氣十足,現在才一年不到,怎麼就癱瘓在床了?

    「這是怎麼回事兒?」李梨花問道,倒是不質疑幸災樂禍,她也沒有把自己的愉快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中的習慣。只是覺得這位李夫人這麼快就癱瘓了,有些不對勁兒,反正不是因為年紀大了,生病了才這樣的。

    田太太說道:「其實這事兒,在京城貴族圈子裡也不算什麼秘密。」

    也就是這戶部尚書李大人,臨老還入花叢,竟然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妾懷孕了。這個消息一出來,李夫人就不幹了,李尚書平時也有很多小妾,可是從他四十歲後,就已經沒有庶出子女出生了,年級一大把了,生的越多,家產分的越散。不生就不生了,這也是李夫人允許李尚書身邊多幾個妾室的原因之一。

    誰知道到了現在,李尚書竟然整出個這種事兒來,而且李尚書還非常高興,一定要讓這個老來子平安的生下來。

    李夫人如何肯幹,在後宅裡,她是老大,於是就以立規矩為由,折騰起那個懷孕的妾室。

    沒想到這位妾室也不是個省油的燈,白天的時候,立規矩受苦了,等晚上李尚書來看望她,只眼淚一流,就有身邊的丫鬟告狀了。

    李尚書一聽,這還得了,於是就和李夫人吵了起來,還不讓李夫人給這個妾室立規矩了。

    李夫人見丈夫為了一個小妾就跟自己吵架,哪裡受的住?偏偏這個時候,李大奶奶過來問事兒,李夫人就把這怨氣發到李大奶奶的身上,覺得自己這一輩子怎麼就這麼的不如意,丈夫丈夫,是個風流鬼,弄得她現在這個年紀了,還被小妾氣得不行,所以見李大奶奶笑著問她家裡的事情安排的時候,李夫人就覺得李大奶奶是諷刺譏笑她。所以這一生氣,就把自己身邊的兩個丫鬟,要賞給自己的大兒子去當妾室,有種我過的不好,我受了小妾的氣,你這當兒媳婦的也得跟我一樣受小妾的氣,不然這心裡就不平衡了。

    李大奶奶也沒有說二話,把那兩個丫鬟給帶到了自己的屋子裡,不過很快就收拾了東西,回了娘家,人家竟然不回來了。

    這之後,太后就把李夫人叫了過來,不知道說了什麼,李夫人回去後,就把那送到大兒子房裡的兩個丫鬟給要了回去。

    然後呢,那個懷孕的小妾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竟然流產了,李尚書怒氣衝天,跑到正房把李夫人當著眾人的面給責罵了一頓,還要禁李夫人的足,於是這位李夫人覺得顏面全失,氣得一下子中風了,而且還癱瘓在了床上。

    「要我說,那個李家的小妾小產,不一定是李夫人下的手腳,李家那麼多小妾,誰都可以動手。

    還是咱們這樣的人家好,不納妾,家裡清清靜靜的,也沒有那麼多的煩心事兒,都說是一個父親,可是不是一個肚皮出來的哦,就是不一樣,想著親的跟同胞一樣,那怎麼可能?這件事後,李尚書就致仕了,如今的戶部尚書也不是他了。」

    恐怕皇上覺得他私德有問題,所以直接把他的官給撤了吧,以前礙於太后的面子,沒有動他,現在這李夫人把李大奶奶給得罪了,也沒有必要給李大人顏面了。

    李夫人就是屬於那種,越是權勢大,越是喜歡仗勢欺人的人。

    李大奶奶還是皇上的表妹呢,欺負皇上的表妹,這怎麼也說不過去啊。

    「你說的對,我寧可讓別人叫我母老虎,也不想家裡亂成一團糟。等我當了老太太,我也給我們趙家立個家訓,凡事趙家子弟,不得納妾。」

    所以說,這才起來的未來的書香門第就是有這樣的一個不好,不納妾,就被人說成是懼內,而像田家這樣幾代都是書香門第的,人家不納妾,那就是妥妥當當的家規,也沒有人說田家的女子善妒。

    田太太也挺同情李梨花的,她嫁到了田家,憑著祖宗的規矩,不讓丈夫納妾,也沒有人說她什麼,畢竟,那是祖宗的家訓,誰要是不聽,那就是不孝。

    而趙家妹子這邊呢,就說她是個妒婦。

    田太太安慰她說道:「沒事兒,等過個幾十年,你兒媳婦和你孫媳婦,重孫子媳婦,都要感謝你呢。」

    趙水生這邊也知道六部之一的戶部尚書換了人了,只是回家聽李梨花說,才知道其中還有這個隱情,果然女人和男人關注的重點不一樣,趙水生覺得,這位前戶部尚書之所以會被撤下來,是因為他能力不足,當初不過是讓他在戶部站著位置,現在不需要他了,自然就該他退下來了。

    至於說的,皇上為了自己的表妹出氣,所以才撤了人家的職,那純粹是女人的心思了,皇上那麼多的表妹,怎麼可能就因為這點兒親戚情分,就隨便讓一個一品大員下台?

    那不是成了昏庸嗎?

    「我可沒有這樣說過,只是覺得這事兒,太后有一定的影響。」自然不可能是真的為了李大奶奶出氣才那樣,只是因為有了太后,就可以找個現成的理由,而且人家讓李尚書致仕了,不過李大爺卻升了官,也是變相的補償了李大奶奶。

    從此後,在官場上的就是李大奶奶的丈夫而不是李夫人的丈夫了。

    這李大奶奶也是個能人啊。

    有時候後宮對前朝的影響極大,皇上都要被人說孝道,太后還在,這孝道哪怕是做到面子上,也得繼續做下去。

    後宮對前朝的影響太大了,這皇上的位置也就坐不安穩了。

    趙水生對李梨花說道:「今天看了田家的兩個小子,都不錯。」他倒是想多看看,然後等到了時候,如果合適,給女兒說一個女婿也不錯,畢竟田家的家風真的很好,女兒嫁過去,也不用受罪。

    李梨花好笑的說道:「你以為是青菜蘿蔔,人家就任由你挑選?」還說兩個,那荀哥兒比楚楚還小著呢,田蒙倒是還可以,年紀大一點,懂得照顧人。

    「我家的女兒,可不是就是任意挑選別人的?」再過個幾年,他的官位再升一升,挑女婿,真是不費勁兒。

    而同樣的,田太太也有了這個打算,一年沒有見面,楚楚那丫頭好像忽然就長大了一樣,懂事又大方。聽說還能幫著管家,她家的大兒媳婦可不就是需要這樣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