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109章 民生 文 / 李好

    「你!」連太太被這個陳家老婆子氣得不行,竟然敢威脅他!

    可是,這老婆子說的也未嘗不正確,如果他們豁出去了,就是把事情鬧開了,那自家老爺的臉面,可就完全不保了,直接成了林州城的笑話,到時候還怎麼做官?

    連太太雖然糊塗,可是也知道,如果丈夫的官做不下去,那麼他們這些榮華富貴都成了空,這讓做了這麼多年官太太的連太太絕對接受不了。m.樂文移動網

    最後的結果是,陳書吏的母親笑著從連家出來了,因為連通判回來了,然後事情就那麼迅速的解決了!

    於是大家又知道了,原來在不知道的情況下,陳書吏的母親已經給他定了一門親了,連大人知道了,也深明大義,同意陳書吏納二房,這樣以來,林州城的人都說這陳書吏是好大的服氣,竟然能有這種艷福。

    至於連大人,有說他仁義的,也有人心道,既然這樣,怎麼就還要把女兒給許配給陳書吏呢,莫不是中間有什麼大家不知道的事兒?

    也有人說,連大人是個信守承諾的,只因為不知道陳書吏的母親那邊的情況,所以已經把女兒許配給陳書吏了,怎麼能再說不成了?那不是出爾反爾嗎?

    也有人說這陳書吏是個不老實的,瞞著家裡已經定親的事實,然後想著娶上司的女兒,好飛黃騰達,是個典型的為了錢財往上爬的人,是個卑鄙小人。不過是因為陳書吏的母親是個厲害的,所以才把事情說成了這樣。

    總之,各種說法都有,只是這其中,和趙水生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他只不過知道那陳書吏有那不得人知的心思,偷偷看上了連通判的女兒,只是他覺得自己只不過是個書吏,沒有希望,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發現這位連姑娘似乎是對他有些意思,要不然怎麼就那麼含情脈脈的每次都那麼看他呢?

    這還真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在趙水生眼裡,這位連姑娘拋媚眼是翻白眼,在陳書吏的眼裡,就是含情脈脈了。

    要說陳書吏怎麼覺得連姑娘是在看他,是因為趙水生從第一次過後,就把陳書吏給帶在身旁,所以陳書吏自然就以為那連姑娘是給他拋媚眼呢。

    後面的事兒,也就順理成章,到現在,陳書吏還以為那連姑娘對他太熱情了呢。

    李梨花在連姑娘聽說在準備嫁妝,不能隨便出門的消息傳出來後,晚上還給趙水生主動夾菜,也算是表揚他這事兒做的很漂亮吧。

    過程不重要,只要結果是想要的結果就成。

    覬覦有婦之夫,哪裡能讓她以後有好日子過?

    連家那位姑娘,本來就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嫁人的,到時候絕對看不起陳家,然後還有個和丈夫青梅竹馬的平妻。這小日子過的。就讓她水生火熱去吧。

    想要取她而代之,她哪裡有心情同情別人?

    至於說算計陳書吏,恐怕陳書吏做夢都要笑醒吧,娶了通判的女兒,以後在前程上少不得要被提攜,另外青梅竹馬的表妹也能抱入懷中,那簡直不要太美!

    當然,如果真的要找受害者的話,那就是陳書吏的表妹了,本來好好的正妻,成了二房。可是說句心裡話,他們本來就不是什麼善人,把每個人都顧忌到,那麼這也不算是算計人了!

    何況,趙水生是看到陳書吏對那連寶珠有意思的,與其等以後發現,還不如現在大家都擺到明面上,真刀真槍的干呢。

    在林州過的第一個年,跟在京城不一樣,這裡因為天氣比較溫暖,所以在過年的時候,還會有龍舟比賽。

    林州城有個貫穿半個城的河,名字叫做清河,常年都不凍上的。

    林州有傳統,過年的時候看龍舟比賽,全城的人去看,那樣才有過年的氣氛。

    尤其是,官府的人還會出綵頭,得了頭名,會有一百兩的銀子,然後還會凡事參加龍舟賽的頭名船上的人,都可以免去一年的徭役。

    從這裡可想而知,這個龍舟賽是多麼的熱鬧和隆重了。

    蔡知府因為就要卸任了,所以把這個差事交給了趙水生,因為他也寫了舉薦信,舉薦趙水生接任他這林州知府的位置。如果是平常,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趙水生還沒有當同知夠三年,但是因為趙水生成功的解決了長平縣的事兒,就憑著這個功勞,也值當當上知府。

    一百兩的銀子自然是官府衙門出,林州這地方還算是富庶,所以倒是不心疼這一百兩的銀子。

    趙水生也是在原來的規矩上,稍微改動了一下,其他的都沒有變。

    免了一年的徭役這個好處,也沒有減少,不過是讓官差也組成一個隊,跟著一起比賽,也算是與民同樂。

    當然,官差組成的這一組,只是重在參與,不會和老百姓爭那一百兩的銀子,但是如果真的得了頭名,會得到十天的休假,大家可以輪著休。

    要知道在官府裡當差,出了休沐日,幾乎就沒有什麼休息的時候,所以十天的休息時間,足夠誘惑人了。

    於是知府衙門的差役們,都有些蠢蠢欲動,趙水生就讓他們自己去弄,他也不會干預。人都有進取心,尤其是有好處的時候,更會是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

    李梨花在家裡辦年貨,早前已經把給京城的年禮送了過去,大部分是林州這邊的特產,像什麼風乾雞,辣味香腸等等。

    還有一些海貨乾貨也送了回去。宋福親自押送過去,趕在年前也回了來,跟李梨花稟報,說是京城裡眾人都很好,老太爺身體健康,沒有請過大夫。大老爺那邊,已經試著在莊子上種冬天的青菜,今年出了一茬,只是數量很小,先緊著自家人吃了,等明年就好了。

    鋪子裡各掌櫃的已經把帳給封好了,等著來年的時候,會過來到主子這邊清賬。

    三老爺和三太太也送了好幾車子京城的東西過來,院子裡擺了快有一院子了。

    李梨花讓宋福先回去歇息,以後有事情了再問他。

    趙金生和佟氏那邊,真沒有想到趙金生竟然還能在冬天的種出那種新鮮的小青菜。記得以前在皇宮,他們大冬天的也不愁這些東西,只不過是有皇莊專門供應的。

    外面的人想學都學不了,因為實在是太燒錢了,也只有貴勳之家能用得起和吃得起,一般的人家,誰也沒有這個閒錢,就為了大冬天的吃一口青菜。

    如果趙金生能夠在這方面能夠做的出色,未嘗不是一種本事。

    林州這邊因為天氣溫暖,所以大冬天的倒是不少了這一口青菜。

    林州的龍舟賽是在初七的時候舉行的,不過從初六開始,林州城就不宵禁了,一直到了年十八,才開始宵禁。

    主要是這十來天,各種商販能夠賣出很多東西,然後衙門的稅收就能夠多出許多來。

    這也是衙門稅收的一部分。當然,也少不了平時的各種酒樓,花樓的稅收,可是過年的時候,卻也佔了一部分的。衙門裡的人也很重視,要知道,就是那一百兩的獎賞,也是從知府的戶房裡出來的呢。

    說起來,賽龍舟和這稅收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有這個賽龍舟,所以來城裡的人才多,大家買的東西也就多了起來,然後官府收到的稅收也跟著多了起來。

    賽龍舟之後,又是元宵佳節快要到了,又是一番熱鬧。

    所以林州這地方是富足的,並不是那種窮的要朝上頭要銀子的地方。

    蔡夫人有請李梨花,和她商量,到初七的時候,兩家的女眷紮彩棚的事兒。

    蔡夫人之所以請了李梨花商量這個事兒,是因為蔡夫人知道,他們在這裡也呆不了多長時間了。

    丈夫去京城有望,也是趙水生跟京城的一些人提了提,蔡夫人心裡感激,就在這個賽龍舟上,兩家人在一處。

    蔡夫人是知府夫人,林州又沒有什麼隱退的公侯,或者王爺之類的,所以這林州城,是蔡知府家最大。

    和蔡家在一個綵棚裡,也間接的跟大家說,趙太太被蔡夫人很看重。那麼趙同知也是被蔡知府重視的。兩家的關係很好,至於別的聯想,那就讓大家去想吧。

    人家蔡知府願意提攜誰就提攜誰,誰還能管著蔡知府提攜人?

    「我們兩家肯定是在位置最好的,趙太太有什麼想法,不妨和我說說,我讓我家的下人帶著你家的下人去改動改動。」

    李梨花知道,因為自家是第一次,不熟悉這個,所以蔡夫人是有意提點了,所以也沒有推辭,讓自家的下人跟著蔡家的下人去看了,到時候蔡夫人不在了,他們這邊也能自己紮彩棚。

    「一轉眼,來到這林州都六年了,真要離開,還有些捨不得。在這林州城裡,你強別人才弱,黃家和孫家,黃家的人裡,黃大奶奶是個精明的,應該不會犯蠢,就是孫家,有個孫二奶奶,以後你可得小心一些。」既然要走了,蔡夫人不妨過賣些好給李梨花,把自己在林州這六年的經驗獎給了李梨花聽。

    包括一些鄉紳太太的某些習慣,還有脾氣,這樣一講,可以省了很多事兒。

    蔡夫人是一片好心,李梨花也聽得認真,果然是呆了六年的人,有些事兒她真不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在古代,青樓可是稅收大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