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92章 人逢喜事 文 / 李好

    「鐵蛋是小了些,可是何蓮那丫頭的年齡不算小了,我想的是,先把何蓮給娶進門來,以後是我們趙家的媳婦了,就更名正言順了,只是先不圓房,等鐵蛋大個一兩歲再說。m.樂文移動網

    何壯那小子,想著回老家奉養祖父母,總得等他回家之前,看著他妹妹嫁人。」

    何壯要回老家奉養祖父母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對於何壯的決定,大家也不干涉,也是,何壯長大了,總不能他在這邊過的挺好,家裡的祖父母過成那樣。

    他祖父母只有他一個孫子,要老有所依,何壯是個有擔當的人,這樣的決定也並不意外。

    趙水生和趙土生都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喜事是大房那邊的。只要他們喜歡就成。

    何蓮嫁過去,也是成了大房的兒媳婦。

    李梨花已經準備好了何蓮的嫁妝,畢竟何蓮的年齡已經在這裡了,所以女方這邊根本不愁。

    男方那邊,趙金生想的是,在莊子上成親,但是被大家否定了,畢竟是趙家的第一個男丁成親,怎麼著也得在府上。

    至於何蓮,就安排到原來的小院子那邊,到時候讓趙琪直接去那邊迎親。

    於是,送喜帖的送喜帖,請人的請人,趙家這邊又熱鬧起來。

    佟氏和趙金生也從莊子上回來了。按說他們三房早已經分家了,可是既然婚禮是在這府上舉行的,那提前就說好了,禮金這方面,官面上的就歸二房收起來,因為這些官宦人家以後走動也是跟二房走動,人家送禮金,也是因為二房和這些人有人情來往,以後還禮也是二房還的。

    總不能你這禮金收了,然後讓人家二房還吧。

    這還是老趙頭說的,老趙頭也知道,大家能過上好日子,沒有二房,那是不可能的。

    再說,這次辦事兒的銀子,二房也出了大頭呢,總不能在禮金上面,還讓二房吃虧。

    趙金生和佟氏都沒有意見,因為他們雖然分家了,可是實際上,也是二房在養活他們,他們還不至於四六不分,連這種禮金都要佔便宜。

    這方面,佟氏功不可沒,如果是何翠姑在,那肯定是要讓二房出錢辦事兒,但是禮金卻肯定要爭取過來。

    畢竟,是她兒子成親呢,哪裡能兒子成親的禮金還有給二房?

    佟氏這方面就看得很開,背靠大樹好乘涼,跟著二房沒有壞處。

    三房這邊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站在二房這邊的。於是,沒有什麼波折的,這婚事就操辦了起來。

    田太太的女兒蓉姐兒和何蓮是好姐妹,蓉姐兒也要嫁人了,現在知道何蓮很快就要成親了,還是舅舅家的表弟,她就對她娘田太太說道:「還是何蓮這樣的好,嫁人了,等於沒有離開家,一點兒也不害怕。」

    蓉姐兒知道因為自己的婚事,她娘和自己爹鬧騰過,那段時間,她爹都灰溜溜的,可是儘管是這樣,最後還是沒有讓她爹鬆口,以後嫁過去了,說不得就要跟著人家的長輩在任上,不知道天南海北,說不得幾十年都見不到親人的面,哪裡有何蓮這樣的好,直接嫁到舅舅家了。

    蓉姐兒羨慕的不得了。

    她娘田太太說道:「以後等女婿要趕考了,就可以來京城,那時候咱們娘倆還是能見面的。」最好是留在進城當官,那就不是離女兒很近?

    但願如此吧,現在科舉,哪裡是那麼容易的?雖然對方吧,聽說讀書很好,和他們家也是門當戶對。

    「娘,我能不能去看看何蓮那,以後說不得就沒有見面的機會了。」蓉姐兒說道。

    「何蓮現在搬到別的宅子去住了,也罷,你去看看去,我順便也去趙家說說事兒。」想著女兒一直被拘在家裡,以後嫁人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說不定很長時間都見不到了。還是滿足女兒的這個小小的要求吧。

    於是,蓉姐兒高高興興的去見何蓮,而田太太又去了趙家見李梨花。

    田太太確實是有事兒找李梨花,主要還是因為女兒的事兒。她女兒也要嫁人了,只是嫁妝方面,她還缺一些東西,上次看李梨花這邊有那種西洋鏡,看人特別的清楚,連臉上的毛孔都能看到,比那些銅鏡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只是她現在沒有渠道採購這種西洋鏡,所以想來請教李梨花。

    李梨花聽了,說道:「還是我以前的丫鬟嫁的人,去了西南那邊跑商,西南那邊靠著海呢,有些西洋人就在那邊靠岸,所以淘了這西洋鏡,回來就送給了我,正好,我也要給蓉姐兒添妝,正愁不知道送什麼呢,就送她一對西洋鏡吧。」

    這西洋鏡也和靶鏡一樣大小,聽說還有跟人一樣高低的西洋鏡,只不過那種東西不好帶,容易碰碎,在西南那邊,一年能碰上一面,就是很難得的了。

    不過這種小的西洋鏡,倒是還能運回來。

    王二就帶回來一些,大部分都送到了這邊。李梨花除了自己用的,給了兩個妯娌一人一面,剩下的都在庫房裡放著呢。

    田太太驚喜異常,這個時候,能用西洋鏡當嫁妝,也是很了不起的了,起碼是能很有面子的事兒。

    田太太知道趙家的家境不錯,可是具體怎麼不錯,她也不會去刻意打聽,誰家有本事賺錢或者撈錢,那也是別人家的事兒,這京城裡,自己開舖子的官宦人家不知道有多少呢。

    只要上頭不是故意要針對你,那你想開多少鋪子,就開多少鋪子,誰也不會管你的。

    「那真是太好了!我替蓉姐兒謝謝你這個當嬸嬸的了。」田太太說道。

    「客氣什麼?蓉姐兒也是我看大的呢。」她最近忙著侄兒和外甥女的婚事,都沒有時間和田太太聯絡了。

    「有你這句話,我們蓉姐兒不知道多開心呢。」他們家蓉姐兒很是崇拜趙家嬸嬸,特別是聽說這位趙家嬸嬸把自己的相公從不識一字,教成了榜眼,那眼睛都是冒著星星呢。

    「你家這事兒是喜上加喜。以後也不用再麻煩一次了。」田太太笑著說道。

    說的是侄兒和外甥女的婚嫁事兒,可不是省了一次?如果不是兩個人成親,那麼外甥女嫁人,她要操心一次,然後侄兒成親,她還是要準備一次。現在是兩處合到一處了。省心了多少?

    「外面有什麼說道?」李梨花問道。

    田太太對這些事情可是門兒清,也不知道她是從哪裡聽到的。

    「都說你們這舅母當的好,為了不想讓外甥女受委屈,就娶到自己家裡了。」

    那何蓮又不是家財萬貫,而是作為姻親投靠過來的,趙家比何家不知道要強多少,所以誰也不會說趙家是趁火打劫,或者是想為了霸佔何家的家產,所以才把外甥女給娶回家來。

    何蓮跟孤女都差不多了,能嫁到家境很好的趙家,那也是她的福氣。再說了,趙家的大房的兒子也不是缺胳膊少腿的,人家還是讀書人呢,所以怎麼看,都是何家佔了便宜。

    當然,也肯定有人說不好聽的話,可是田太太可不想讓李梨花聽了心煩,那些人不過是嫉妒趙家,犯不著為這種人生氣。

    田太太得了一對西洋鏡,親自給抱回去了,聽說這東西很容易就碰碎了,可不能還沒有送到蓉姐兒的婆家,就被弄沒有了。

    很快就到了趙家大房長子成親的日子,那一天,賓客滿門,趙水生特意請了假,在家裡招呼來賀喜的客人。

    何蓮那邊,張芸兒在招呼,還請了田太太也在那邊。

    何壯自然是守在門口,等著背自己的沒面子出門。

    李梨花作為趙家的當家主母,自然不好離開趙府去何蓮這邊來,佟氏更是不可能,她可是男方的母親,今天還要在正堂接受新人的跪拜。

    這幾年,大大小小的宴席,李梨花也操辦了不少,所以還是得心應手。把客人們都安排的很妥當。

    佟氏看了,不由得在心裡感慨,幸虧她沒有不自量力,非要強出頭,不然今天肯定要出醜,讓她面面俱到的應付這各種人,她肯定要露怯的。

    所以大房不當家就不當家,也沒有什麼好爭的,有什麼本事,就做什麼樣的事兒。

    李梨花還想的是,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千萬別出現何翠姑這個人來露面破壞好事兒的事兒。

    所以讓人吩咐門房一定要看好了人,絕對不能讓莫名其妙的人進來。大好的喜事,要是何翠姑出現了,那這喜事也就不用辦起來了。

    雖然何翠姑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防範,那就是疏忽了。

    趙琪和幾個同窗一起,迎娶新娘子了,塔基個堂兄弟都還小呢,醉倒的趙珝也才七歲,趙瑾才五歲,陪著去迎親也不現實,所以就是他的同窗好友去助陣了。

    趙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是青梅竹馬的表姐,這嘴巴一直就沒有合攏過,雖然看起來有些傻氣,但是誰也不會笑話他,畢竟是人生的大喜事嘛。

    看著新人拜了堂,送入了洞房,這件大喜事也接近了尾聲。

    作者有話要說:第三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