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八章 趙東雲的愛國 文 / 雨天下雨

    「協議議定美國方面退還半數之庚子賠款,總數過千萬美金,退還之款項由新設立之中華教育基金管理,款項限定用於資助我國學子前往美國留學所用,協議要求,我國頭四年每年需要派遣百名學子前往美國留學,第五年開始每年至少需要派遣五十名學子前往美國留學。此外為了更好地挑選符合前往美國留學的學子,美國方面將會協助我們建立一所留美預科學校!」梁士詒說這話的時候充滿了自傲。

    雖然說這些錢用的是中國的庚子賠款,而且後續的款項具體管理也依舊是美國人管理,但是自己能夠把這些美國人已經吃下去的錢給重新拿出來供應國內學子留學所用,這份功勞放眼國內也是不多見的了。

    趙東雲聽罷後略微點頭:「看來事情進行的還是比較順利!」

    說著這話的時候,他也是接過了協議書仔細看了起來,當他看到留美預科學校這一條款的時候,面露微笑,這就是後世裡大名鼎鼎的清華大學的前身了!

    當然了,現在這個預科學校還沒有正式名稱,甚至連校址都還沒有,只存在一紙協議上而已。

    他當即問道:「這個預科學校你們可有什麼章程?」

    趙東雲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其他協議,因為那些協議嚴格上來說對趙東雲關係不大,反正就算是美國人退款,他們也不會把錢直接交到趙東雲手上,他們也是知道趙東雲是個大軍閥,估計錢一到手立馬就充當軍費了,那裡還會搞什麼教育事業啊,所以他們雖然退款了但是卻是把這一筆錢單獨設立基金進行管理,趙東雲別想從裡頭拿到一個美分。

    所以剩下的唯一能夠讓他感興趣的也只有這個預科學校了,如今中國雖然已經有數所高等院校,比如山東大學,京師大學,北洋大學,還有趙東雲親自主辦的奉天大學以及其他少數幾所高等師範學校,但是和偌大的中國一向比,中國的高等院校依舊遠遠不足,而開辦高等院校所需要的花費是極其高昂的,至少以目前蘇系的財力是很難再開辦什麼大學的,蘇系的錢都用來擴軍打仗了,別說新開辦大學了,連維持現有大學的經費都經常拖欠。

    如今美國人願意出資金甚至教師辦這個預科學校,趙東雲才不管美國人的什麼價值觀輸出呢,把這所學校辦起來才是正道。

    當即梁士詒道:「按照我們協定的章程,美方會全部出資辦校費用,另外還會提供一定數量的師資,我們則是需要提供校址,保證生源!」

    趙東雲點頭,然後道:「校址的話,查抄的前清皇室莊園不少,到時候讓教育部和秘書處那邊協助辦理,挑出一座園子來,至於名字嘛,就用『京師預科學校』。」

    趙東雲的一句話,就是讓後世的清華大學消失的無蹤無影,這倒不是趙東雲的刻意改變歷史的惡趣味,而是因為清華大學的名字來源於清華園,而清華園這座前清皇室園林在王英楷時代就已經被徵用,作為了新開辦的京師高等師範學校的校址所在,這清華園都沒了,這新辦的預科學校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叫什麼清華大學了!

    不過名字改變了也影響不大,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和師資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足以然這所學校成為今後的國內重要大學之一。

    趙東雲合上了這份協議書後,心中暗道:再加上這麼一所京師預科學校的話,那麼自己統治下的北中國高等院校也算是初具規模了。

    官辦的綜合性大學方面,東北那邊有著一所趙東雲親自主辦的奉天大學,直隸這邊在直隸有一所北洋大學,京師有一所京師大學,山東有一所山東大學。

    同樣官辦的還有諸多師範學校,比如趙東雲前幾年陸續主辦的錦州師範學校,奉天高等師範學校,瀋陽師範學校,直隸、山東、河南等省原來在前清時代也有好幾所師範學校,共和後師範學校發展更是迅速,王英楷去年就是辦了一所京師高等師範學校。

    然後還有職業學校,這一類就比較少了,而且以商辦為主,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葫蘆島工商大學,該校乃是葫蘆島的諸多企業聯合出資創立,原名為葫蘆島工商學堂,共和教育部改制後,改稱葫蘆島工商大學,該校雖然創立時間短暫,但是勝在資本雄厚,而且其生源相當多一部分都是企業委培生,該校主要培養財務人才和中低級技術人才為主,乃是一個實用性非常強的一所職業學校。

    此外還有唐山工業大學,該校則是比較特殊了,師生總數不算多,加在一起也不過幾百人,但是在當代國內的高等院校裡卻是舉足輕重,毫不客氣的說一個唐山工業大學的重要性就超過了其他國內的所有高等院校。

    因為該校乃是福元機器廠的附屬學校,雖然一開始該校只是為了培養福廠自身所需的技術人才,但是隨著福元機器廠的規模越來越大,涉及的軍工產品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對高級技術專家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他們除了從國外招攬外,也是著手自行培養。於是乎這個附屬學校也是逐步從培養中低級技術人員轉而培養高端性的人才,招生也不局限在福元機器廠的內部,而是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招生。

    該校乃是福元機器廠全資所有,而且該校不僅僅是一所培養人才的學校,同樣還是福元機器廠的重要科研基地,肩負著各種科研活動的重擔,裡面的學生相當多都是在福元機器廠裡任職,而教師很多也是福元機器廠內的高級工程師等,如其說是一所大學,更不如說是福元機器廠內設的科研機構。

    由於該校的特殊性,所以該校實際上並不歸屬教育部管轄,人家自主招生,自主制定學校的章程,走的是企業管理的模式。而趙東雲也是放任他們的舉動,原因無法,因為這個唐山工業大學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所可以進行各種科研活動的高等院校,儘管水平無法和列強的那些大學相提並論,但是在

    當代中國也是極為難得的了,所以給予他們一些特權是理所當然的。

    除了上述官辦、商辦的高等院校外,當代中國還存在著一種比較特殊的高等院校,那就是教會大學,在趙東雲的統治區內,比較出名的有京師協和醫學院,齊魯大學等。

    現在嘛,還得加上一個直隸預科學校!

    如今趙東雲控制下的高等院校數量上勉強算是上了走上了正規,只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各類各樣的師範學校,綜合性大學只有少數幾所而已。不過趙東雲也不擔心,高等院校不是那麼容易辦起來的,真要辦教育,並不是說辦幾所大學就可以的,而是要辦起眾多的小學、中學,這才能奠定教育的根基,要不然的話有了那麼多大學也沒有足夠的生源。

    只是普及基礎教育的難度比辦一所名牌大學更難,別說在每個人口聚集地辦一所小學了,就算是每個鎮辦一所小學所需要的經費就是天數字,對於當代的蘇系財政來說是絕對無法承受的。

    所以目前趙東雲只能是推動私立教育,國內的不少士紳還是比較熱衷於興辦教育的,讓這些有錢的士紳出資興辦小學,一步一步來。

    話庚子退款和直隸預科學校的事談妥了後,梁士詒卻是沒有走,而是道:「柔克義公使那邊說,近期他們美國那邊會有一個商團來華,說是考察投資鐵路事宜!」

    趙東雲聽罷請哦一聲:「是為了隴海鐵路和津浦鐵路來的?」

    梁士詒點頭道:「沒錯,自從我們傳出要修築這兩條鐵路的風聲後,各國皆是風聞而動,那些美國人自然也是不會甘心放棄的!」

    趙東雲道:「他們來了,你們招待好就行!」

    不過梁士詒卻是面露異色,略微停頓了後道:「他們之前對我透露過,他們有意退出四國銀行團,單獨和我們進行相關的協商!」

    趙東雲要修隴海鐵路和津浦鐵路,這事本來就是誘餌,而且還是讓列強垂涎無比的誘餌,不說修築鐵路後可以轉區多少年的運營利潤,就算是中國借款修築,然而這借款動輒上億啊,單單是裡頭的利息就足以讓無數銀行家擠破腦袋前來爭取,其中蘊含的利潤絕對不比善後借款低多少。

    面對如此龐大的利益,任何一個國家都坐不住,英國,日`本,俄國,法國,德國等所有列強國家幾乎都是在極力的爭奪這兩條鐵路的修築權,就算中國方面堅持要自行修築而無法取得築路權,他們也要力爭貸款權的。

    別看他們是爭著送錢給中國修鐵路,但是如此龐大金額的貸款足以給他們帶回可觀的利息收入。

    當年簽訂辛丑條約的時候,由於中國一時間無法立即拿出所有賠款,各國可是極力競爭,為的就是貸款給中國用於還款,他們看中的是什麼?無非就是貸款後所能夠收穫的龐大利息收入,嗯,就跟後世方高`利貸差不多。

    列強們都在極力爭奪,美國人自然也是不甘落後,同樣派遣了相關考察團渡過太平洋前往中國,一方面是考察中國提出的所謂津浦鐵路、隴海鐵路的修築計劃是否可行,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盡可能的希望以修築鐵路為契機,打開中國的市場。

    要知道1907年裡,美國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只佔據了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百分之八都不到,眼看著英國和德國人甚至日`本人在中國大撈特撈,他們自然是坐不住。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退出四國銀行團也就順理成章了,因為在趙東雲拋出去的那兩條鐵路面前,面對如此龐大的利益已經是讓四國銀行團成為了彼此間的競爭對手,再加上日`本人和俄國人也是在一旁虎視眈眈。

    四國銀行團因為共進退一直無法談成的時候,人家日`本可是趁著這個機會積極擴大了在中國的市場,硬生生的把軍火市場從德國人手中搶到了一大塊。

    別說美國人了,就連英國人都已經是單獨找上門進行相關的洽談。

    面對美國人如此,趙東雲沉思了會後道:「你給美國人露一露口風,我個人對此抱以歡迎的態度,嗯,這善後借款也拖了好幾個月了,總是這麼拖著也不好,你們外交部看著安排,到時候讓他們分別來見我,我親自和他們談一談!」

    反正都是借錢,借誰的不是借啊,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甚至是日`本人,只要對方吃相不要那麼難看,不要讓自己成為千夫所指的賣國賊,那麼趙東雲並不介意出賣『小小』的國家利益!

    這年頭,有錢才能擴軍打仗,軍隊強悍了才能統一中國,只有統一了中國趙東雲才能去愛這個國家。

    嚴格上來說,趙東雲自認為是愛國的!

    只是他愛國的前提並不是說他屬於這個國家,而是這個國家屬於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