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 情報處在行動 文 / 雨天下雨

    任何時候,敵我雙方進行著戰爭的時候總是會伴隨著各種秘密談判,哪怕是趙東雲和段祺瑞在徐州打生打死的時候,其實雙方都還保留著少許秘密談判的,只不過趙東雲和段祺瑞的分歧是不可化解的,所以奉軍和皖軍之間的談判不太可能取得什麼成效.

    而除了這兩大巨頭的直接接觸外,實際上,趙東雲和段祺瑞都還做著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拉攏對方的中高層將領,張殿如的反叛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例子了。

    趙東雲麾下的情報處成功的說服張殿如和李承炳等人反叛皖軍,轉投奉軍下面,此舉不僅僅讓皖軍損失了上萬人,而且這上萬人立馬就是掉過頭來攻打皖軍了。

    同樣的事情實際上還發生在其他地方,只是很少能夠取得較大的成功,影響力也不太所以不被外人所關注而已。

    但是外人不知道並不代表這些事情沒有發生了。

    穎州府阜陽,善和堂。

    這個善和堂乃是阜陽裡有著數十年歷史的藥鋪了,規模算不上大,往日的店員也不過只有區區數人而已,然而今天的善和堂裡頭,卻是多了不少人。

    而和這個時代尋常國人穿著多以馬褂長袍不同,裡頭有兩個男子卻是都穿著西服。其中一名年輕男子剃著寸頭,不過另外一個中年男子卻是光著頭。

    自從前幾年開始,國內的諸多年輕人就是在那些留學回國的學子們帶領下,掀起了剪辮的風潮,在去年共和後更是如此,不僅僅北方共和政府鼓勵剪辮,甚至就連南方聯邦帝國都是頒發了正式的剪辮令,短短一年不到,國內的絕大部分男子都是先後剪掉腦後那條長長的辮子,其中尤其是軍政官員和年輕人為甚。

    所以在1907年的今天,在國內看見寸頭已經屬於非常正常的事,相反那些留著一頭長辮的前清遺老遺少看上去才是讓人感到奇怪的事。

    然而寸頭常見,不過光頭還是比較少見的,當代國內除了極少數個人外,剃著光頭的除了和尚外以軍人居多,尤其是北洋體系出身的軍人,基本上都是光著腦袋的。

    段祺瑞、馮國璋如此,趙東雲的光頭更是聞名海內外,那些鄙視趙東雲的人蔑稱趙東雲為趙光頭不是沒有理由的。不管國內外的報紙上每次刊登他的照片,都能看見他的光頭和那道兩邊上翹,略顯誇張的八字鬍子。

    北洋體系的軍隊光頭數量之多,以奉軍為甚,基本上校級以上的軍官頭頂都是光溜溜的,其中的比例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奉軍體系的軍官們之所以絕大部分都是光頭,這是有著諸多原因的,首先就是北洋常備軍時代前清還沒有正式准許剪辮,但是辮子這玩意實在影響作戰,同時還影響戰場救護,既然剪掉辮子留個寸頭政治影響不好,所以當初駐紮奉天的北洋常備軍第三鎮、奉軍常備軍兩個鎮的軍官們大多都是剃了光頭,而後這一項傳統在共和後也是延續了下來。

    所以當代奉軍的軍官形象是很容易分辨的,在戰場上你可以看見他們穿著青灰色作戰常服,腳踩長筒皮靴,胸前掛著一個望遠鏡,嗯,還有光著頭。正式場合上你可以看見他們穿著奉軍特有的軍官禮服,他們穿深藍色上衣,著黑色褲子,穿搽得發亮的皮鞋,嗯,光著頭。

    隨著近段時間天氣漸冷,很多軍官們開始披上德式呢料大衣。

    當代除了那些軍人尤其是軍官們,實際上是還是比較難看見光頭的。

    而今天這個小小的藥鋪裡也是出現了一個光頭中年人,而且還是穿著西服的中年人!

    一看裡頭那四個人的穿著和神態就知道他們不是普通人!

    如果走進些,就可以聽見他們的談話!

    「卞兄,依照你的看法,現在我們是不是再加把勁,不然這王占元總是搖擺不定,對我等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一個穿著傳統馬褂的中年人如此對那中年光頭男子道。

    不過那卞姓光頭男子卻是搖了搖頭:「現在我們也不能把他逼得太緊,不然的話很容易適得其反!」

    「可是這麼一直拖著也不是辦法啊!」旁邊的西服年輕人卻是皺眉:「我來之前已經得到楊秘書的親自吩咐,務必說服王占元,如果卞站長有所顧慮的話,我大可一個人去遊說王占元,你們情報處只要做好前期牽橋搭線的工作就可以了!」

    那卞站長聽到這話,眉宇間閃過一絲不經意的怒色,但是他掩飾的很好!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看似年輕,但是身份不簡單,此人名為曲全清,乃是總統府秘書處內務第二科的三等秘書,該科負責處理國內交涉事務,其兼管該科的乃是秘書處的四名一等秘書之一的楊德彪。

    趙東雲搞出來的總統府機構其實和大多數國家的總統府有著極大的區別,不但設有顧問處,稽查處,武官處這三個機構,還有秘書處這個極為特殊的機構,秘書處雖然說只是輔助趙東雲處理軍政事務的秘書機構,但是機構卻是越來越龐大,尤其是趙東雲入住京師擔任總統後,秘書處已經發展為擁有十多個下屬機構。

    有負責國際事務的外事科,該科在功能上和內閣的外交部並不一樣,秘書處的外事科主要服務於趙東雲夫婦兩人,主要活動在趙東雲夫婦和外國外交人員的場合裡提供安排。

    有處理軍方事務的參事科,軍方事務都會經過這個科的秘書們然後匯總到趙東雲手上。

    有處理民生事務的資政科,該科的權勢也不小,內閣的農林部、工商部等事關國內發展的事務都會有該科匯總報告給趙東雲。

    有負責財政事務的統計科,名為統計科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了趙東雲處理財政事務的主要顧問機構、處理機構。

    br/>

    有負責秘密事務的機要科,該科名為機要科,看名字彷彿只是管理檔案的,但是卻不然,何謂機要?那就是機密要務,說白了就是一個情報機構,年初的時候趙東雲有感情報處的業務精力有限,但是任務又太過繁雜,收集軍事情報為主的情報處很難有足夠的精力來搜集其他方面的情報,所以趙東雲在秘書處特設了這麼一個機要科,負責軍事情報意外的情報事務以及諸多見不得光的事務,比如暗殺,綁架,恐嚇啊什麼的。

    還有內務第一科,內務第二科。

    其中的內務第一科比較簡單,主要負責總統府內務,處理趙東雲以及其家人的相關生活事務以及提供貼身安保服務。

    內務第二科聽上去和內務第一科名字極為相似,但是職權卻是截然不同,這個內務第二科負責的乃是國內交涉事務,主要就是拉攏或者打壓國內的其他勢力。

    而該科乃是又四名一等秘書之一的楊德彪親自兼管。

    楊德彪身為秘書處四位一等秘書之一,雖然名望不如內閣諸公那麼大,但權勢並不小,外人抬舉的時候都會叫一聲楊樞密。此人在總統府秘書處裡主要負責國內交涉事務,包含聯絡拉攏國內諸多軍閥等。

    去年奉軍和吳鳳嶺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的時候,就是他親自前往承德說服了吳鳳嶺,讓吳鳳嶺放棄了承德轉而前往山西,今年奉軍大舉入關之前,也是他負責拉攏說服吳鳳嶺和奉軍聯合攻打王英楷的。

    不久前蘇系和王士珍達成一系列的合作協議,他也是全權負責此事。

    縱觀此人主管的事務,大體上是可以看成是蘇系對國內諸多軍閥外交事務的負責人。蘇系當中,內閣的外交部負責國際事務,而總統府的內務第二科則是負責國內交涉事務。

    眼前的這個曲全清雖然只是區區一個秘書處的三等秘書,但是身為楊德彪的手下並且被楊德彪派到穎州阜陽來,其地位雖然不高,但他卻是這一次拉攏王占元的全權負責人。情報處雖然在中間出力眾多,但頂多也不過是負責牽橋搭線,協助該人處理諸多事務。

    一句話,此事的負責人並不是情報處的卞站長,而是這個只有二十幾歲的總統府三等秘書曲全清。

    總統府秘書處三等秘書,這初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實際職權並不小,接觸的都是中央事務,知道和處理的事務都不是那些地方官員是甚至是那些內閣中層官員可以比擬的。

    基於秘書處的特殊性,所以趙東雲選人進入秘書處的時候,首選第一個就是私人忠誠,然而第二個人就是才華了,很多有才華的年輕人資歷輕輕但是卻因為有著足夠的才華迅速在秘書處裡擔任要職。

    知道此人身份不簡單的卞站長很好了掩飾了自己的不滿,而是道:「曲秘書莫急,此事的重要性我卞某非常清楚,絕對不會壞了曲秘書的行程,我只是希望曲秘書再給我們兩天時間!」

    曲全清皺眉道:「如今情況緊急,遲一天都有著遲一天的風險,不知卞站長是?」

    他的話尾拖了一個長長尾音,其中的詢問意思非常明顯。

    卞站長也不打算隱瞞什麼:「我們已經查出了兩江來人的藏身之處,並打算對他們採取行動!」說道這裡,卞站長露出意思狠色:「他王占元不是要兩邊拖延嗎,我倒是想要看看兩江那邊的人都死光了,他還能和誰談去!」

    聽到卞站長如此話語,曲全清又一次皺眉,說實話他對這些情報處的人很不感冒,動不動就愛打打殺殺的,這成立以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他們手中了,這和心中推崇君子之風的他顯得格格不入。

    曲全清雖然年輕,但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儒家出身的官員,在內務第二科任職的他崇拜的人可是張儀,立志要做一名縱橫家,他所依賴的乃是三寸不爛之舌,可不是打打殺殺!

    只是這一次他雖然厭惡情報處的做法,但是卻是沒有表示反對!

    曲全清不說話,一旁的卞站長自然也猜出了他的部分想法,心中也是暗自鄙夷:哼,區區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而已,如果不是我們花費了大力氣把你一路護送過來,恐怕半路上你就得被其他勢力的人給殺掉了,現在竟然還看我們不起!

    不過這兩人雖然不太對頭,但是在公事上卻是不敢摻入私人感情,曲全清就算心裡對情報處暗殺的那一套不感冒,但是也知道在這個緊要時刻把兩江方面的來人給暗殺掉的話,不僅僅能夠拖延王占元和段祺瑞的相關談判,說不好還能造成這兩人的間隙。

    情報處的行動向來是非常迅速的,這一場秘密會議過去不久,當天晚上情報處的數名外勤特工就是潛入了兩江方面的秘密落腳點,然後就是連續響起了陣陣槍聲,等外頭的第七師士兵們趕來的時候,屋內的三名兩江方面派遣的談判特使已經是都倒在了血泊當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