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八章 王士珍的選擇(一) 文 / 雨天下雨

    某種程度上來說,湖北的的局勢之所以變的那麼複雜,和奉軍入關有著直接的聯繫。

    趙東雲大舉入關,一下子就是打破了北洋內部的表面團結,導致去年共和政府成立後的北洋體系徹底分裂,趙東雲為首的皖軍和吳鳳嶺組成的聯軍和王英楷、王汝賢、張懷芝、段祺瑞、王士珍的聯軍大打出手,戰事從直隸波及到山東、河南、江蘇四省,迫使在南方作戰的段祺瑞、王士珍、張懷芝、王汝賢抽調部隊北上抵抗奉軍南下。

    而隨著王英楷、王汝賢徹底失敗,張懷芝的魯軍在山東損失慘重後,段祺瑞和王士珍所面臨的奉軍壓力就是更大了,這對於兵力雄厚的段祺瑞而言還好一些,雖然被迫從南方前線抽調了大量部隊北方蘇北抵抗奉軍南下,但是皖軍依舊在南方的江西、福建兩省保留了大量部隊,甚至還能夠打的端方和錫良節節敗退,兵鋒直指廣東。

    然而對於王士珍而言情況卻是變的極為不妙,王士珍的兵力本來就遠不如段祺瑞,他當初率領第二軍南下的時候,麾下部隊不僅僅有著他嫡系的第六師、第八混成旅,還有著王汝賢的第八師。

    然而隨著王汝賢第八師以及王士珍派往河南的幾支湖北省陸軍混成旅被殲滅後,王士珍所能夠掌控的兵力大大縮減,而且因為失去了河南南部這個地盤,導致他的狀況進一步惡化。

    王士珍和王汝賢的部隊在河南慘敗後,王士珍手中僅剩不過六萬兵力,最後又是被迫從漢口、漢陽一線抽調兵力北上武勝關阻擋奉軍南下,這樣一來,王士珍在漢陽、漢口一線的兵力只剩下了三萬餘人而已。

    不僅僅兵力迅速減少,而且他的彈藥庫存也是迅速減少,原本在趙東雲入關之前,王士珍還能夠從趙東雲手中獲得來自福元機器廠的炮彈和子彈以及步槍,但是隨著奉軍入關後,這方面的彈藥來源自然也就斷絕了,雖然能夠利用外購的方式購入一些彈藥,但是進口軍械價格昂貴無比,而且由於中國數大軍閥都是搶著進口武器彈藥,這所能夠及時獲得的彈藥數量非常有限。

    加上他財力有限,這就導致了王士珍在最近一兩個月裡情況非常不秒!

    對南方聯邦裡的張之洞和段祺瑞等人也不都是笨蛋,經過半年的恢復後,張之洞麾下的北伐第一軍以及新組建的北伐第四軍已經膨脹到十五萬以上,武器裝備雖然不咋地,但是那麼多人擺在那裡,這趁機發起反攻後,以多打少拿下孝感進而分割王士珍的南北的部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僅僅從軍事戰略角度上來說,奉軍實際上和南方聯邦勉強算得上半個盟友,因為他們都有著同樣的敵人,那就是段祺瑞和王士珍。

    然而現實卻是不能如此單純的看,因為南方聯邦和奉軍也是敵對關係,而且這種敵對關係比奉軍和皖軍之間的敵對關係還要濃厚。

    如果說奉軍、皖軍、鄂軍之間的戰爭只是北洋內部戰爭的話,那麼北洋和南方聯邦之間的戰爭就是外部戰爭。北洋內部戰爭如果說是利益衝突的話,那麼北洋和南方聯邦的戰爭就是原則上的衝突了。

    除非南方聯邦願意放棄**,願意服從北方共和政府的領導,不然的話不管是誰主政北洋共和政府,那麼都是要和南方聯邦繼續打下去,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趙東雲是不可能和南方聯邦達成一個事實上的聯盟,甚至表面聯盟都是不可能的,儘管他們面對的同樣的敵人,但是他們彼此間也是敵人。

    趙東雲不僅僅要打王士珍,也是要打南方聯邦的。

    不過在之前趙東雲所設想的戰略裡是先緩一緩湖北,讓王士珍和南方聯邦的張之洞繼續對持下去,然後自己則是集中大部分的兵力和資源先拿下蘇北,壓下段祺瑞迅速擴張的勢頭,當然了徹底渡過長江掌控兩江也是不現實的,畢竟皖軍好歹也有十幾萬人呢,就算其中一半兵力在蘇北全軍覆沒,皖軍依舊能夠從南方戰線抽調兵力北上回援長江天塹,而且奉軍就算能夠拿下蘇北,自身的損失也不會小,而且在經歷長達半年的入關、南下作戰後,奉軍也需要時間來休整,以恢復部隊的戰鬥力,其中更加關鍵的是奉軍需要時間來重新囤積彈藥,糧食等軍需物資,以準備下一場的大規模戰役。

    奉軍為了準備蘇北戰役,可是前後準備了一個多月呢,而且這還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

    所以從現實角度考慮,奉軍在拿下蘇北後,就需要至少一個以上的休整時間,然後才能夠重新發動大規模的南下作戰行動。

    因此兩江方向的戰事不是一兩個月的事情,而是需要三四個月甚至半年乃至更久的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趙東雲就需要在這個時間段裡保持其他戰線上的平靜,尤其是河南和湖北方向。

    然而湖北的局勢變化已經超出了趙東雲的設想,王士珍在湖北陷入險境,這王士珍自己失敗了事小,更加關鍵的是會讓奉軍後續直接面臨張之洞麾下是十餘萬兵力的威脅。

    儘管趙東雲有著自信張之洞的這十幾萬人不可能一路沿著京漢線打上來,但是為了應對張之洞,自己就得被迫從其他方向抽調兵力和物資投入到河南方向,而這將會直接影響到蘇北那邊的戰事進行。

    兩線作戰的情況下,趙東雲就很難保證自己麾下的部隊還能夠在蘇北取得關鍵性的勝利了,如果遲遲無法拿下江蘇和安徽兩省,那麼將會對自己後續整個統一中國的戰略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當想通了這些,趙東雲覺得自己有必要對湖北局勢進行干預了,王士珍不能敗,至少在奉軍拿下江蘇和安徽之前不能敗。

    此時,會議室裡的

    諸位將領們還是繼續討論著,不過趙東雲卻是開口了:「不管湖北如何變,蘇北戰事一切照舊,後續我軍戰略重心依舊在蘇北,這一點我想你們也都是明白的!而河南那邊也不能不管,第十一師要儘管結束在其他地區的佈防然後進駐信陽一線,而河南內部的其他地區的駐防任務,巡警部隊需要承擔起來必要的責任!」

    「再抽調第八師移防鄭州,石家莊一線的以及京漢鐵路沿線的保衛任務暫時移交其他部隊,具體抽調那支部隊你們作戰處另行安排!」

    說到這裡,趙東雲再一次道:「另外今後我們有必要繼續加強巡警部隊的訓練和任務,通過派往到蘇北的三個巡警團的表現,經過整編之後的巡警部隊還是能夠充當部分作戰任務的。比如河南和南直隸的諸多地方防務,就可以移交給巡警部隊來負責!」

    在過去的一兩個月裡,奉軍體系內的巡警部隊所承擔的任務可以說是越來越多,除了在山東、河南兩省新組建的巡警部隊外,早年在東三省組建的多個巡警團已經是事實上承擔了原本應該由正規軍承擔的任務,比如蘇北方向上三個巡警團,他們所負責的任務通常可都是由正規軍所負責的任務。

    而且隨著奉軍的大量主力部隊南下作戰,後方的戰備任務實際上相當多也是由巡警部隊接了過來,尤其是東三省和直隸這兩個地區,雖然還有著一定數量的正規軍,但是偌大一個東三省只剩下一個第十混成旅而已,然而只靠一個混成旅可掌控不了東三省偌大的地區,所以大部分地區實際上都是依靠巡警部隊來掌控佈防的,比如安東警備司令部、哈爾濱警備司令部等等,他們統轄的都是巡警團。

    只不過哪怕是少數幾支巡警部隊有著一定戰力,但是事實上說,這些巡警部隊不管怎麼樣都不是正規軍,他們不但沒有火炮,甚至連重機槍都沒有,而且除了原來東三省的巡警部隊清一色裝備福元88式步槍外,入關後就地組建的那些巡警部隊連步槍都是亂七八糟什麼樣的都有,甚至連後裝步槍都有。

    除了極少數的巡警部隊戰鬥力勉強還過得去外,絕大部分巡警部隊的戰鬥力是非常堪憂的,甚至連段祺瑞、王士珍、吳鳳嶺手底下的那些省軍都不如,那些省軍雖然戰鬥力也不咋地,但是人家好歹還有88式步槍或者日`本三十年式步槍之類的新式步槍呢,也會有相當數量的火炮和重機槍。

    這些省軍雖然不如那些老北洋部隊,但是好歹也能拉上戰場打仗啊,但是趙東雲弄出來的那些巡警部隊,卻是缺乏這種能力的。

    要不然的話趙東雲早就把這些巡警部隊調到前線和敵人打仗了。

    至於說大規模武裝這些巡警部隊,那樣性價比太低,這些巡警部隊兵員複雜,老少殘弱都有,就算裝備了火炮和重機槍,除非把士兵全部都給換了,再把士兵待遇提上去,不然是別指望他們能夠成為一支正規軍了。

    你別看奉軍裡巡警部隊非常多,如今各省的巡警團加起來都有好幾十個了,林林總總的兵力加起來都超過六萬人了,但實際上這些巡警部隊的花費非常有限,士兵的薪餉非常低,重武器一樣沒有,連訓練都打不了幾發子彈,養這些人的花費甚至都沒有趙東雲養一個混成旅的花費多。

    要是有錢把這些巡警部隊打造成為正規軍,那樣趙東雲還不如直接新編成立幾個師呢!

    所以趙東雲寧願是直接新編第十四師、第十五師,也不願意花費大力氣去加強巡警部隊的訓練和裝備水平。

    只是如今的情況那麼緊張,就算這些巡警部隊的戰鬥力差,但是趙東雲也是被迫逐漸重用他們了。

    趙東雲再一次大規模調用多個情況較好的巡警團進入河南和南直隸,但是石家莊這樣的戰略要地僅僅駐紮巡警團是遠遠不夠的。

    大規模抽調某個旅、團自然是不可行的,如今奉軍的每一支主力部隊都是不能輕易調動,為此趙東雲不得不倣傚以前的老辦法,從各部隊小規模抽調部隊,然後編成一支新部隊。

    具體抽調的是第五混成旅一個步兵營,第七混成旅一個步兵營,第八師兩個步兵營,以這四個步兵營為骨幹,組建第十一混成旅,所缺的兩個步兵營再後續慢慢編練,比較這個第十一混成旅是準備駐防到石家莊去的,短期內不會遇上大規模的戰事,有時間編練後續的兩個步兵營。

    至於所缺的騎兵連則是先從第一騎兵旅抽調了一個一個騎兵排先頂著,雖然奉軍裡其中眾多,但是近期奉軍擴張過於迅速,第一騎兵旅已經先後抽調了高達四個騎兵連到其他新組建的部隊,而後續還得抽調騎兵給第十四師、第十五師充當師屬騎兵團的骨幹呢,所以根本就抽調不出來更多,只能是先弄一個騎兵排給第十一混成旅先頂著。

    而炮兵營的話,也只是從第七混成旅抽調了一個炮兵連四門七十五毫米的過山炮。

    通過這種東拼西湊的方式,總算是弄出來一個第十一混成旅駐防石家莊,但這個第十一混成旅說是一個混成旅呢,但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加強團的規模而已,總兵力三千都不到。

    趙東雲抽調兵力增援河南方向的時候,湖北漢口。

    王士珍陰沉著臉,而身邊的一個滿臉著急的少`將用著慌張的語氣道:「大帥,我們再不突圍就來不及了!」

    「如今孝感那邊南下的敵軍至少有四萬之數,而昨日渡江反攻的敵軍也有五萬之數,如今我軍將士不過兩萬餘,加之彈藥匱乏,將士苦戰多日疲憊不堪,再拖下去的話,恐怕……」又有一人勸說著。

    王士珍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站起身來看著外面,遠方依稀可見炮彈爆炸後騰起的煙霧,炮彈和機槍聲也陸續不斷的傳入耳中,南方聯邦的軍隊

    已經越來越近了。

    這一刻裡,他想起了自己年初的時候率軍南下作戰,一路連戰連捷不用兩月就從直隸一路殺到了湖北漢口,那時候可是何等的風光啊!

    可是半年後的今天,自己竟然要被逼的狼狽而逃?

    王士珍握緊的拳頭上血管猙獰,讓人看了彷彿覺得他連自己的指骨都要握碎了一樣!

    王士珍繼續沉默著,而身後的十多位鄂軍將領們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多都是一臉著急的模樣,等了片刻後,他們才見王士珍轉身。

    然後只聽他道:「聯繫北邊的居仁堂,就說我想要和他談一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