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二十四章 趙東全 文 / 雨天下雨

    不管什麼時代,利益集團內的諸多家族進行廣泛的聯姻都是非常尋常的事情,這裡頭不僅僅有著所謂的門當戶對之類的考慮,更多的是政治利益的考慮。

    在當代北洋蘇系這個利益集團裡,同樣存在著諸多軍政高層相互聯姻的情況,以確保政治利益的穩固和擴大,比如說熊希齡就是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一個侄女,然後把她嫁給了趙鄂的長子,又比如軍方的軍需部總長洪浦濤的長女,就是嫁給了第五旅旅長孔眺北。

    但是之前的這些蘇系利益集團內部的聯姻卻是物分明,基本上都是官和官結親,武將和武將結親,很少有說出現武之間的聯姻。

    這裡頭也是有著原因的,一方面說實話軍政兩屆的人之間的人價值觀相差極大,蘇系奉軍裡的高級將領雖然有不少都是留學生、地主家庭出身,但實際大多數都是中下層社會出身,像趙東雲這樣原本就是大家族出身的其實並不多,很多都是寒門子弟。而官集團呢,說實話雖然有著十年寒窗一朝朝堂的說法,但是實際上在清末民初政壇上,那些權勢顯赫的官大多都是上流社會出身,書香門第居多。

    比如說如今趙東雲的共和政府中任職的諸多前清官僚,這些人基本都是傳統書香門第家族出來的。而內閣以及各部政府裡廣泛存在的留學生這個群體,實際上相當多也都是自費生,而這年頭要想自費留學,就學三四年花費可是至少需要一千多甚至兩三千英鎊,這麼大的一筆錢就算是錦州李家這樣的富豪之家也不是說拿出來就拿出來的。

    除了極少數政權外,實際上大部分政權裡的高層官員裡絕大部分都會是那種上流社會出身,真正的寒門子弟實際上是非常少的。

    如此也就造成了蘇系軍政兩屆裡,官體系裡基本上流社會出身的較多,嗯,也就是這個時代裡所謂的社會精英群體,畢竟政治這玩意,向來都是社會精英才能玩得起的遊戲。不過軍界的話,雖然地主家庭出身的軍官也多,但是基本都是中小地主,但是真正顯赫家族出身的子弟可不會去當什麼大頭兵。

    所以單從社會出身來說,軍方將領這個群體是遠遜於官體系裡的,再加上中國千年來向來有重輕武的傳統,所以很多自詡自家是書香門第的官是不屑於和那些泥腿子軍官聯姻的。

    除了家庭背`景,人價值觀等等,也和趙東雲嚴防軍政勾結有關,趙東雲自己就是個軍閥,所以他這些年一邊是想著造反,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防著自己手下成為軍閥從而造自己的反。

    這從他把軍隊的諸多權力分散到統帥部各部裡頭,嚴禁各部隊私下募兵,購置武器,軍官插手士兵薪資等等,哪怕是俘虜的敵軍士兵和槍械,部隊也不能自行決定把這些俘虜、軍械就地補充部隊,而是得經過教育部、軍械部等統帥部各部的分配後才能夠獲得這些俘虜投誠士兵的補充和軍械補充,哪怕很多時候這種程序造成了諸多體繫上的麻煩,但是趙東雲寧願麻煩,效率低一些也不願意開這個口子。

    同時為了部隊的高級將領割據地方,所以他向來是實行嚴厲的軍政分離政策,去年北洋四大軍閥起兵的後,奉軍被反奉聯軍所阻擋,被迫返回關外的時候,趙東雲在關內唐山、山海關一帶設立了榆關防務司令部,孟恩遠出任司令。這要是放在其他軍閥部隊裡,這孟恩遠就能夠自成一家,成為蘇系裡的一個小軍閥了。但是事實上卻是沒有,為什麼?因為趙東雲設立了榆關防務司令部的時候,還設立了唐山行政公署,全權管理關內唐山、承德等轄區的行政事務。

    當初的孟恩遠卻是沒有權力插手政務的。

    而軍政分離這種政策在入關後更是顯得尤為明顯,比如趙東雲從來都不會任命什麼擁有固定防區的司令部,部隊的將領基本上只能擔任部隊職位,比如旅長、師長,軍長,但是卻是沒有和其他軍閥體系裡一樣出現什麼「山東防務總司令」「蘇北剿匪司令」之類的。

    而且在打下敵人的府縣後,軍方也除了特定時刻也很少進行軍官,因為內閣總會第一時間就派遣地方府縣的官員上任,然後由警察部開始組建警察、巡警用於維護地方治安,基本上打下某個城市後,接下來就和軍方沒什麼關係了。

    這種軍政分離的政策在長期施行後,就已經逐漸演變為一種蘇系內的基本原則,很多軍政要員都知道趙東雲不喜歡軍政要員勾搭在一起,所以為了自身權勢和安全著想,他們也都是有意無意刻意的避開另外一屆的人。

    儘管軍政分離這個事趙東雲從來都沒有在說過,但是趙東雲的態度卻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這也就造成了蘇系裡軍政兩屆分離的比較明確,地方上基本看不到軍方將領插手地方政府的事情,而地方政府基本上也和軍方保持距離,甚至連勞軍,支援軍方後勤這種事其實都是非常少的,因為軍方自身有著後勤供應體系說起來有意思,奉軍裡並不禁制前線部隊在補給緊張的時候就地徵集糧草,嗯,其實也就是搶`劫。

    但是卻是不允許野戰部隊自身和地方政府直接接觸索要糧草,哪怕是軍方後勤供應不及時需要地方支援,一般也會由軍需部、軍械部等部門的人出面聯絡地方政府,而部隊主官私自對地方政府提出各種要求向來是被嚴厲禁制的。

    在這種大背`景夏,軍政兩屆要員們其實是很少相互聯姻的,至少方壁永就沒有聽說過近期有什麼軍方高級將領和內閣成員聯姻的,大多數的聯姻都是將領和將領之間,官員和官員之間。

    就跟趙東平和顧藍玉的妹妹之間一樣!

    只是讓方壁永感到好奇的時候,這趙東平可不僅僅是軍械部總長那麼簡單啊,他同時還是趙東雲極為倚重的堂弟,顧藍玉的妹妹如果嫁給了趙東平,那豈不是和趙東雲做了親家?

    想到

    到這裡,方壁永只恨自己沒有未婚適齡的親妹妹,要是有的話介紹給趙東平或者趙東雲的其他幾個堂弟或者弟弟,那豈不是自己也能夠和趙東雲做親家了?

    當代中國裡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和趙東雲攀上姻親關係,這把女兒嫁給趙東雲自然是不行的,如今已經共和了,宣揚的是一夫一妻制,連妾都不能再納了。如果說離婚再娶,趙東雲身為共和總統為了自身形象需求,基本上不可能做出離婚再娶這種事。

    更何況,方若蓮和趙東雲結婚多年,中間雖然插了個李婉,也經歷了多年不育的風波,但是這關係依舊算得上融洽,今年八月方若蓮順利產下一子後,她的地位就更加穩固了。

    出於政治考慮,哪怕趙東雲已經厭煩了方若蓮,但是也絕對不會和方若蓮離婚的。毫不客氣的說,方若蓮屁股下的那個總統夫人的寶座,那是誰也奪不走,哪怕是她自己想要放棄也放棄不了。

    要不然你看李婉,早些年還不是奢望著趙東雲能夠離婚,但是如今呢,李婉自己都已經死心了,近年已經是安心養育自己的小女兒。

    把家中女眷嫁給趙東雲,這種事是想也別想了,至於私底下送給趙東雲當情婦,說實話這種事一般人沒那膽子,除了李三這種近乎奴僕一樣的人可以這麼搞外,其他人還真不敢,除非是打算把自己定位為寵臣上。

    不過他也聽說趙東雲的弟弟趙東全前幾天剛從日`本回國,那位趙東全雖然年紀不小了,但是他知道他卻是還沒有結婚的。

    要不自己也學其他幾個人,再二伯家裡的那位三女兒出來和那趙東雲全見見?如果能夠成的話,豈不是直接能夠和趙東雲攀上姻親關係!

    想到了這裡,方壁永的心思就是活絡了開來,他雖然沒有適合年齡的親妹妹,但是適齡的未婚堂妹卻是有好幾個,到時候讓家族把那幾個堂妹都叫來先看一看,如果有適合的話不妨製造一些機會!

    方壁永心裡頭有著諸多想法的時候,而宴會廳的背後的會客室裡,被他謀定為聯姻對象的趙東全正坐在趙東雲的面前。

    趙東全,趙東雲的嫡親弟弟,比趙東雲小一歲,早年就讀私塾,幼年和少年時期也苦學四書五經,也嘗試過功名之路,不過一直沒能考上秀才。1900年的時候,趙東雲從德國回國,隨後回到武衛右軍任職,而期間回了徐州老家一趟看望老母,同時把弟弟從家中接了出來,然後送到了日`本進行留學,當時通行的還有趙東植。

    這個趙東全在日`本經過語言學校的就讀後考入日`本當地的一所中學,苦學數年後嘗試報考日`本陸士,但是當代日`本陸士的入學考試可是非常激烈的,加上他又不是官派生所以沒能考上,最後考入了私立的早稻田大學就讀數年,並與今年順利畢業回國。

    這個趙東全在日`本留學長達六年之久,可是趙東雲的留德生涯久多了,這留學生在國外住久了就能夠很容易的從他們身上看出和普通國人不同的氣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