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王占元再現 文 / 雨天下雨

    十月三號,徐州府蕭縣,這個昔日平靜的小縣城裡大軍雲集,隨處可見身穿青灰色軍服的奉軍士兵。

    自從九月份孟恩遠率領第一軍從鄭州出發,沿著還沒有完工的汴洛鐵路一路東進,隨後攻佔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值得說明的是,此時開封雖然為河南省會,但是隨著京漢鐵路的開通鄭州的經濟、政治、軍事影響力大大提升,由於鄭州地處京漢鐵路經過處,所以當初王汝賢這個河南都督的都督府名義上是在開封,但實際上是他長期在鄭州辦公,此外鄭州也是王汝賢的兵力主要彙集之地,當初王汝賢甚至都是放棄了派兵防守開封。

    而當奉軍攻克了鄭州後,這開封實際上已經是處於軍事空白的狀態,所以奉軍毫不費力的掌控開封後,繼續東進歸德府,雖然遭遇了幾股小規模的不明武裝抵抗,而且還在歸德遇上了一路南逃的王占元第七師,但總算是沒有耽誤東進的步伐。

    王占元率領第七師自從在霸州戰役失敗後,他帶著突圍而出的第七師主力一路南逃,當初他可是連山東濟南都沒去而是一路逃到了河南歸德,原本他還謀劃著該怎麼樣才能從王汝賢手裡弄到一塊地盤修生養息呢,但是沒想到王汝賢比他想像的還要不禁打,還沒等他開口呢,這王汝賢就被活抓了。

    隨後更是看見奉軍大舉東進,當時的王占元雖然還不知道奉軍的東進是要進入蘇北參加徐州會戰,但是也是被嚇的夠嗆,孟恩遠率領的第一軍兵力可是高達四萬多人,遠遠不是他這萬把人的第七師可以抵抗了,再說了他為什麼要抵抗啊?

    所以他很乾脆的再一次放棄了歸德,然後繼續南下!

    這個時候奉軍大舉進軍蘇北,在徐州一帶和皖軍擺開了決戰的架勢,就連張懷芝僅剩的萬餘魯軍也是參加了進去,並駐紮在宿州。所以這偌大的安徽後方實際上就是空虛的很,而這樣一來也就讓王占元找到了機會,他可不管徐州那邊奉皖魯三軍打成什麼樣了,如今可是佔據地盤的大好機會,他可不能放過,所以徐州那邊打著的時候,王占元也是偷偷摸摸的佔據了安徽穎州的大片地圖,而且還跨越省鏡掌控了河南陳州的部分縣鎮。

    這還不算,他王占元的第七師還在繼續南下呢,王占元的第七師狼狽逃竄了上千公里,從直隸霸州一路逃到安徽,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佔據地盤,搜刮地方修生養息的機會,上到王占元,下到普通士兵個個都跟餓得眼睛發光的狼一樣,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大肆搜刮錢財,然後利用這些錢財做著每一個軍閥都在做的事情:招兵買馬!

    王占元在安徽和河南交界處趁機佔據地盤,說實話現在不管是奉軍還是魯軍又或者是皖軍還沒什麼心思和實力去搭理他。

    第七師雖然說是喪家之犬,但是霸州一戰裡畢竟實力未損,這第七師一萬多號人打起來可不比任何一支老北洋部隊差,說實在的那批是原來的安徽主人張懷芝如今手裡頭的一萬多人也不見得能打過王占元的第七師。

    而奉軍如今精力都被段祺瑞給牽制了,大軍雲集徐州,在沒有解決掉段祺瑞之前,他們不可能進入安徽,而河南方向的奉軍第三軍則是兵力不過兩個師,但是卻要掌控河南這四戰之地,南有武勝關的王士珍麾下鄂軍兩萬多人虎視眈眈,西邊則是陝甘地區的南方聯邦,此時奉軍雖然還沒有和南方聯邦的接觸上,但是雙方實際上已經有了邊境接觸,打起來是遲早的事,而東邊如今就是這王占元了。

    以蘇系奉軍第三軍如今三萬人不到的兵力,要維持住河南的局勢已經算是比較勉強了,很難再去收拾王占元,畢竟王占元手底下兵力不少,你奉軍去的人少了比如只有一個師的話,誰勝誰敗還不知道呢,但是多的又派不出,所以奉軍的第三軍軍長陳光遠對王占元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只是把歸德、汝寧等府縣攻佔後,就沒有繼續東進河南和安徽兩省的交界地區,要不然的話沒有王占元的第七師在,人家陳光遠的第三軍早就大局攻入安徽腹地了。

    所以說,王占元儘管心裡頭對奉軍和皖軍之間的爭霸抱著看戲的態度,恨不得他們兩敗俱傷,但不可否認的是王占元自身對蘇北戰事產生了一定影響,而這種影響他自己可能都還沒有察覺到,但是奉軍裡頭的高層將領們卻是對此皺起了眉頭!

    徐州蕭縣的某座院落,這座昔日不知道是哪家地主老財的宅院此時已經被奉軍徵用,充當了前敵指揮部,這院門口可是掛著一幅招牌,第一幅是「統帥部徐州前敵司令部」。

    而司令部內,除了能看見一大群奉軍軍官們正在忙綠著外,正廳會議室內此時將星閃閃,一大群蘇系奉軍的高級將領們齊坐一堂。

    長方桌兩側端坐著十餘名高級將領,他們每個人都是穿著奉軍特有的青灰色軍官常服,肩膀上的肩章也不是國內其他軍閥的那種豎式肩章,而是橫式肩章,這些人有的是掛著兩粒金星的中`將,有的則是掛著一粒金星的少`將,為首的孟恩遠以及左首第一位的徐邦傑更是肩膀上有著三粒金星,代表著他們的上`將軍銜。

    這些人裡頭雖然有不少人都是加銜,比如徐邦傑就是中`將加上`將,但是這種加銜的含義就是說該員中`將可以享受上`將級別的禮遇,幹上`將該干的工作,但是薪資待遇依舊按照中`將銜發給,在銓敘處記錄再案的軍銜也依舊是中`將。所以從軍官禮服、肩章上頭和孟恩遠這種真正的上`將是沒有區別的。

    北方共和軍方的加銜制度延自前清、王英楷時代啟用,並由趙東雲大規模使用,當初趙東雲使用加銜制度一方面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大總統之位是來的正規,雖然他是用武力把王英楷趕下台,但從憲法角度來說,他的這個總統職位是王英楷主動辭職後,用副總統自動晉陞而來,為了體現這種正統化,所以他對王英楷時代的很多禮制政策都是延續了下來。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控制軍隊裡的高級將官人數。

    畢竟那些規模好幾百萬的軍隊裡上`將也不過才十

    幾二十來個,然而如今北方共和政府各大軍閥加起來,正兒八經的上`將都已經七八個了,而且別看趙東雲和段祺瑞打著仗,但這兩家頂多算內鬥,和北方共和政府、南方聯邦之間的關係是截然不同的。不管是王英楷時代,還是趙東雲時代掌控下的銓敘處\局,實際上都是承認段祺瑞、王士珍他們的上`將軍銜,當然了就別指望王英楷和趙東雲給他們發工資了。

    這高級將官已經有了那麼多,而且現在趙東雲也不想一下子弄出來十幾個上`將,這戰爭才開始不到一年呢,如果繼續打下去的話,以後高級將官還不得滿天飛,到時候自己怎麼給手下升軍銜啊,所以這才用了加銜制度,算是人為的增加軍銜級別,增加了普通中`將晉陞上`將的難度,少`將晉陞中`將也是同理。

    不過這種情況只能在正式件裡看見,但是外觀上是很難區別一個正牌上`將和中`將加上`將的,所以在今天的這場會議室裡,就可以看見兩個上`將,然後高達五六位的中`將。

    這些人自然就是當今奉軍第一軍、第二軍的主要高級將領了,自從前幾天這兩大奉軍主力在徐州北部成功會師後,孟恩遠就是召開了這麼一場兩軍高層之間的戰略會議,以商討進攻徐州的具體作戰方案。

    上頭的孟恩遠看了眼下頭的諸多部屬、同僚們,然後把視線落在了楊德明身上,然後開口道:「德明,你先說說!」

    楊德明在在場諸人中雖然只是個少`將,但是在座的人都知道這個楊德明不簡單,之前這個人可是長期擔任作戰處處長一職,乃是大帥極為看重的同校後輩,而此人別看他軍銜低,人也年輕,但實際上卻是一手策劃了入關後的多場戰役,包括唐山戰役、京師戰役、霸州戰役、石家莊戰役之內都算得上是此人的手筆。

    別看上述戰役都是野戰軍裡的將領們再打,但是前期謀劃,戰略安排卻都是作戰處的事情,哪怕是孟恩遠這樣的一軍之長也不過是按照命令行事罷了!

    如今楊德明被趙東雲外放到第十七旅當旅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個旅長不過是人家鍍金的位置,稍微混些資歷,估計人家立馬就高昇了。

    楊德明就任第十七旅旅長後,隨著徐州戰役的爆發,趙東雲也是擔心前敵指揮部裡沒有一個合格的高級參謀人員,所以又是親自任命楊德明兼任徐州前敵司令部之參謀長。

    請注意這個任命,他不是調任,而是兼任!也就是說,人家是一邊在第十七旅旅長的位置上混著資歷、鍍著金,但是一邊也是被趙東雲繼續重用著。r1058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