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零三章 海運補給 文 / 雨天下雨

    不管什麼時代,能夠被冠以美女的女人總是很多,而能夠被冠以才女的女人雖然少,但是偶爾也會有,但是同時身具兩者的女人卻是稀少的很。

    後世人心中的民國四大美女,四大才女之類的和眼前這個裕婉齡比起來,那完全是沒法比較,比她漂亮的沒她的才華,有她才華的沒她的容貌,就算美貌和才華兼備了,也沒有她的顯赫出身。

    此女是裕庚三女,其父是一品高官就不說了,而且此女還被慈禧封過郡主,雖然前清已經完蛋了,但是好歹也是當過郡主的女人,後世人如果奴性上來了估計就會喊一聲婉玲公主。

    當出身、容貌、才華三者結合起來,才造就了這個活躍在當代中國外交界裡的特殊女人。

    而趙東雲對這個女人也是感到略微好奇,來到這個世界也好多年了,平常時候可看不見這樣的特殊的女人,趙東雲對這個時代女人的認知大部分來之於身邊的女人,比如方若蓮,李婉,但是他同樣也清楚其實方若蓮和李婉這樣明事理的女人其實已經算很少了,大部分女子還遵循著傳統的『無才便是德』,至少他看見趙家家族裡的其他叔伯兄弟的妻女大多如此。

    然而方若蓮和李婉都已經算是這個時代較為開明的女人了,但是骨子裡還是中國傳統女性的那一套。

    而眼前的這個裕婉齡卻是極為不一樣!

    這閒話說了起來後,裕婉齡也是略微放開了些,雖然神色還有些拘謹但還是陪同著趙東雲說話,這說了片刻,趙東雲才聽見樓上傳來的腳步聲,回頭看只見方若蓮已經換好了衣服正在下樓,趙東雲當即道:「她來了,我就不耽誤你們女士們的活動了!」

    然後又是轉頭對方若蓮道:「今天的會議有點多,晚餐我就不陪你了!」

    方若蓮點頭:「嗯,如果是宴請部下的話,我讓廚房到時候送菜過去!」

    趙東雲笑答後就是出了去,而一旁的裕婉齡看著趙東雲和方若蓮笑談的相處方式,雖然已經見過多次但是還是感到有些奇怪。

    趙東雲雖然是大總統,但是很多人的心中,其實是把趙東雲直接當成了皇帝的,尤其是很多舊立憲派的人,當初有不少人可是想過勸趙東雲登基為帝的,不過想歸想,但是理智也告訴他們如今在中國玩帝制,尤其是在北洋派系裡玩帝制百分百是要悲劇的,所以不管他們心裡怎麼想,但是卻沒人真敢這麼做。

    但是趙東雲在國內的地位特殊卻是現實的,甭管是總統還是皇帝,你都住在昔日的皇家園林裡了,難道還想要讓外人以為你是無私大公為民啊?

    這趙東雲夫婦不管怎麼說,都是當代國內的第一家庭,但是今天在裕婉齡看來,他們夫妻兩人的相處卻是平淡的多,也沒有講究什麼禮儀,說話都是非常隨意,這讓在宮中多年長期受到各種禮法約束的裕婉齡是有些不習慣的。

    按下心中的亂七八糟的想法,裕婉齡陪同著方若蓮前往偏廳,準備舉行一場小茶會,用以招待英國公使朱爾典的夫人以及法國駐華公使的夫人。

    不提方若蓮那邊的夫人外交活動,卻說趙東雲到了辦公室那邊後,照舊和以往一樣開始批示著大量的件,然後又是會見了財政部的周學熙,商討第二期愛國債券的發行計劃,緊接著又是見了統帥部海軍部的劉冠雄,談的主要還是海軍重建以及海軍部即將派往歐美各國的考察團這事。

    接見了這兩個人後,趙東雲緊接著又是舉行了例行的每週軍事會議,原本這場會議應該是上午舉行的了,但是上午的時候趙東雲有些忙碌,而中午時候也是預定了好久的家庭午餐時間不好變動,所以就是拖到了下午。

    參加每週例行軍事會議的按照管理都是統帥部的將領們,包括參謀部的方壁永,作戰處的石陽林,情報處的安於同,此外軍械部的趙東平、軍需部的洪浦濤、海軍處處長的程璧光也會來。

    統帥部海軍處,這個部門和內閣的海軍部有所不同,按照目前的蘇系奉軍體制,內閣的陸軍部、海軍部都是屬於行政部門,其中的陸軍部更是被徹底架空,徒有虛名,而海軍部的話好一些,但是也只有行政權力,而海軍作戰指揮的權力是歸屬於統帥部海軍處。

    一群將領們坐下後,按照慣例石陽林首先是介紹了一邊目前的南方戰事,而近期南方戰事算是比較平靜,自從奉軍攻克鄭州後,短期內奉軍處於一種大規模戰略調動時期,近期雖然也有打仗,但是規模都是非常小,主要是奉軍第二軍南下山東南部和魯軍殘部的交戰,另外就是奉軍第一軍、第三軍在肅清河南殘敵的時候所爆發的小規模戰事。

    這些小規模的戰事影響不大,所以在今天的會議上也只是略微提了一提,然後就是沒有了下。

    接下來主要說的還是軍械部、軍需部的事情,尤其是後勤運輸這事可是深受趙東雲的重視,如今自己的將近十萬大軍即將雲集蘇北一線,他可不希望到時候這些部隊沒有炮彈和子彈用。

    「如今我軍的後勤運輸主要依靠京奉鐵路、京漢鐵路,京漢大運河,其中在河南作戰的部隊主要依賴京漢鐵路的鐵路補給,而在山東以及後期在蘇北、安徽境內作戰部隊所需要的補給將會依賴於京漢大運河。」

    軍需部的洪浦濤道:「為了利用大運河向山東等方向的部隊運輸補給,我們特地成立了內河運輸局,於各地設立了八個內河運輸營。不過大運河自從漕糧該海運後,已經是多年沒有進行大規模的修理,很多地方的通航能力不足,如今也就導致了我軍的後勤南運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困擾,為此我軍需部特地在通航能力不足的運河段設立了多個陸地運輸營。」

    bsp;沒有鐵路的情況下,奉軍的軍械彈藥等補給從唐山兵工廠出發,經過京奉鐵路後運輸到天津一帶,然後裝入運河船隻南下,受限於運河通航能力有限,所以遇到無法通航的時候船隻停下,組織人員把彈藥搬上岸,然後從陸地上運輸一段距離,然後再轉運到內河船隻上,如此經過多道轉運後,才能夠把彈藥送到前線的奉軍手上。

    「基於運河運輸的極大`麻煩,軍需部已經和海軍部的同仁經過多方面的考慮,提出了海運的建議!」洪浦濤說的時候,趙東雲仔細聽著,然後適時開口問道:「哦,說一說,怎麼海運!」

    洪浦濤當即道:「根據我軍目前的進展以及後續的作戰計劃,未來是要在徐州等蘇北地區和敵人展開戰鬥,如果我們能夠控制蘇北地區的某一個沿海港口的話,那麼我們的補給就能直接用船隻運輸到該港口,靠近補給!」

    此時海軍處的程璧光也道:「目前我們海軍實力雖然薄弱,但是無外國兵輪干涉的情況下,海軍是絕對可以保障海運安全的!」

    程璧光之所以對海軍安全打包票,裡頭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想要擴大海軍的影響力,目前海軍在北方共和國的權力體系裡存在感非常薄弱,由於南方的段祺瑞和南方聯邦都沒有什麼像樣的海上力量,所以自然也就讓蘇系的高層對海軍不甚重視,前頭雖然說了什麼海軍重建的事情,甚至還打算派出考察團去歐美。

    但是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如今的蘇系是拿不出什麼錢來發展海軍的。

    海軍那群人自然是不甘心的,這弄一個海上運輸補給的計劃就是他們的主張,為的就是彰顯海軍作用。

    此時洪浦濤又道:「如果我們的前線部隊能夠拿下海州(今連雲港)的話,那麼我們的補給船隻就能夠在這裡卸貨,而此地距離宿遷不過一百二十公里左右,距離徐州不過一百六十公里左右,距離清江浦更是不足百里。如果有海州作為我軍南下作戰的重要補給轉運點,那麼將會極大的扭轉我軍在蘇北作戰時後勤補給上的麻煩。」

    趙東雲聽洪浦濤這麼說,覺得還是有點意思的,不過他也不好直接決定,而是轉頭問石陽林:「如今海州那邊的情況如何,我軍能否拿下來?」

    石陽林道:「海州雖然有一定的敵軍部署,不過數量不多,我軍有足夠的餘力能夠拿下來!」

    這後勤補給採用海運,其實還是當初石陽林提起來的,當初作戰處籌劃蘇北戰役的時候,就是考慮過後續補給運輸困難,作戰處的人為了解決這個麻煩,就是提出了各種紙面建議,這採用海運只是其中之一,還有著直接修建一條臨時軍用鐵路的計劃呢。

    見著這些下屬們都是支持用海運運輸補給,趙東雲心裡頭也是知道他們在私底下的場合裡應該是交流過的了,不然的話也不會在今天拿出來說,所以他就是點了點頭:「既然大家認為可以的話,那麼就確定下來,後續作戰處制定相關的作戰計劃,拿下海州等沿海港口,開闢海運補給中轉站,另外參謀部交通處和軍需部做好協調,準備好海運的船隻,海軍處方面要準備好未來的護航工作。」

    海運補給的事告一段落了,但是這會議卻是還在繼續,後頭他們商討的卻是第一軍和第二軍的配合作戰上來了,隨著第一軍主力越過河南商丘後,已經距離徐州不足五十公里。

    而第二軍在山東逐步南下後,目前主力也已經抵達兗州嶧縣,距離徐州也不過五十多公里而已,而隨著奉軍主力雲集徐州,那麼這麼大規模的作戰相互之間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