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九十二章 外交宴會 文 / 雨天下雨

    第兩百九十二章外交宴會

    隨著趙東雲走進宴會廳,原本交談時起伏的宴會廳瞬時安靜了下來,場中的人們都是齊齊看向了趙東雲,而每個人的目光都是略有不同。m.樂移動網

    政府諸公里的熊希齡看向趙東雲的目光裡有些複雜,說實話當初他選擇前往東北投奔趙東雲擔任葫蘆島工業區幫辦的時候,可沒有想到過趙東雲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當初認為趙東雲充其量也就是袁世凱第二,成為九大總督之首、位極人臣,但是他可沒有想到不過幾年國內局勢就變化到自己看不清的地步,

    而國內局勢的一系列動盪,讓趙東雲的權勢地位越來越大,從去年的東三省總督,再到副總統兼任東三省巡閱使,再到今年入主京師登頂大總統之位,這裡頭的變化可謂是讓諸多人驚掉了下巴。

    而熊希齡也是隨著趙東雲的登頂日益權重,從當年的區區葫蘆島工業區幫辦再到東三省政務院財`政局總辦,再到如今的內閣總理,成為了當今無數北洋官之首。

    說實話當初他對自己能夠當上內閣總理還是覺得很興奮的,但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這個內閣總理有名無實,和上一任的鹿傳霖區別不大,都是橡皮總理。

    雖然如今的共和憲法裡規定是內閣總理制,大總統只是個虛名而已,但是趙東雲的強勢讓這一切都變得面目是非,尤其是總統府秘書處的存在,讓趙東雲能夠插手干預幾乎一切政務,而統帥部的設立更是讓趙東雲一手牢牢抓住了軍權,讓內閣裡的陸軍部、海軍部都成為虛設機構。

    甚至熊希齡都懷念當初當東三省財`政局總辦的日子,那時候雖然工作辛苦,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公務,但是對於一個軍政要員來說,忙就代表著大權在握,如果整天無所事事和閒置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相對於熊希齡的複雜心思,內閣裡的其他幾個人看向趙東雲的目光裡就單純了很多,尤其是趙鄂、朱家寶等幾個趙東雲一手提起來的舊年同僚更是對趙東雲充滿了感激和崇拜。

    他們兩人的人生軌跡裡如果沒有趙東雲對他們的提攜,也許如今還只是區區一個知府、市長之流而已,但是自從跟隨趙東雲之後讓他們成長為了國內聞名的洋務派干將,尤其是趙鄂,當初他主辦的葫蘆島工業區發展到現在這種地步,讓他聞名國內外,乃是國人所熟知的改革派洋務官員。

    如今的葫蘆島工業區單所創造的工業產值甚至超過了東三省的其他地區的總和,就連已經成為公共租界的旅順-大連地區都是被其遠遠甩在身後。

    唯一能夠和葫蘆島工業區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唐山工業區了,只是唐山工業區是全面傾向於軍工業、煤炭、鋼鐵的的重工業性城市,產值是嚴重依賴福元機器廠、唐山鋼鐵廠以及幾家煤礦,屬於發展的比較畸形的工業城市,和葫蘆島工業區擁有大小企業上百家不同。

    創辦葫蘆島工業區後,趙鄂又擔任了奉天都督一職,並且任職期間又是大力支持發展了營口工業區和撫順煤礦、安東生絲等地方的產業發展,雖然上述地方發展日短,但是已經初具規模,其中的撫順和安東等地不說,其中營口工業區的創辦更是硬生生的從旅大租界搶下了諸多投資份額。

    營口工業區為了和旅大租界爭奪國內外商人的投資,可謂是針鋒相對,當初任職營口市長的周自齊除了倣傚葫蘆島工業區實行三年免稅,五年半稅等優惠政策外,更是針對大豆產業推出了出口退稅的政策,也就是說只要企業的豆餅、豆油出口到日`本、歐美市場後就能夠獲得出口稅的退還,此舉幾乎是吸引了大量大豆產業的商人落戶營口,使得旅大租界的大豆產業受到重創。

    如今的旅大地區雖然有著公共租界以及旅順公共港口的天然優勢,但是其大豆產業的產值卻是不足營口工業區的半數。

    營口工業區採取的大量優惠政策使得他們很難從大豆產業上直接收取大量稅收,但是大豆產業的澎湃發展也會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金融產業。這大豆產業也算是資本密集型產業,營口本來就有大量的錢莊等金融機構為大豆相關產業提供服務。

    如今營口的金融業更是發展澎湃,從錢莊改革而來,新投資設立的各類資本在百萬元以上的銀行總數竟然高達三十餘家,金融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是讓營口收取了大量稅收,從而補充了扶持大豆產業而造成的財政損失。

    營口工業區的發展迅速讓周自齊迅速成長為蘇系裡排位前幾名的洋務派官員,更是讓他接任了趙鄂成為奉天省都督。

    而身為頂頭上司的趙鄂也是因為轄區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從而奠定了他入閣的基礎,在趙東雲組閣的時候,升任工商部總長。

    趙鄂對趙東雲是心懷著感激之心的,感激著當初趙東雲給予他的機會!

    而相對於官的心思,軍方的幾個人卻是要簡單的多,他們大多是一臉崇拜的看著趙東雲!

    在那些軍方將領心中,趙東雲不僅僅是大總統,更是他們的大元帥,他們的宣誓效忠對象,而趙東雲雖然如今已經沒有親自率軍打仗,但是誰也無可否認趙東雲的軍事才華,各種軍事理論就不說了,而不久前趙東雲親自指揮的唐山戰役獲得大勝,以及後續的一連串入關戰役的勝利更是奠定了趙東雲國內軍事第一戰略家的地位。

    在那些將領心中,趙東雲就是那個帶領他們不斷取得勝利的那個人。

    雖然在場有著諸多物官員為趙東雲效力,但是其中很多都是北洋中立派官員,他們效忠的並不是趙東雲個人,而是北洋這個體系。哪怕是蘇系裡的趙鄂、熊希齡等人效忠趙東雲個人,但是也談不上崇拜,真正崇拜並無條件效忠趙東雲還是軍方里的那些軍官們。

    尤其

    其是軍隊裡存在的進修生這個階層,更是走到哪裡都以趙東雲的學生、最嫡系將領自居。

    趙東雲領導下的這個北洋政府並不是說鐵板一塊,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看向趙東雲的目光裡自然也會有著各種各樣的變化。

    而一旁的外國公使們看望趙東雲的眼神卻是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面帶外交官的職業微笑,眼神平淡看不出來一絲一毫的波瀾,但是這些外交家們每個人的心底裡想著什麼可就不為外人所知了。

    趙東雲此時也是走到了那些外交公使面前,然後用著同樣的職業微笑和他們打招呼:「希望諸位今晚能夠過的盡興!」

    說起來,這還是趙東雲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和這些列強公使們見面,當初在東三省的時候,趙東雲雖然也接觸過諸國的外交官員,但都是普通的外交官員,而各國的全權公使們卻還是入京後在舉行任職大總統任職典禮上見過。

    雖然見的次數不多,但是趙東雲還是能夠認得出來眼前的這些諸國公使們,為首的自然是當代第一超級帝國英國的全權駐華公使朱爾典了,然後就是德國公使雷克司,法國公使巴斯德,俄國公使蹼科第,日本公使林權助,美國公使柔克義等人。

    這些職業外交家們雖然體型各異,但是穿著基本差不多,都是一身黑色的燕尾服,帶著白色的領結,身上有的還佩戴著勳章。

    趙東雲和在場的諸多人一陣招呼後,很快就是帶著夫人方若蓮和朱爾典夫婦一起細聲交談了起來。

    由於這不是私下場合,而是較為正式的外交場合,為了不辱國體趙東雲並沒有使用英語和朱爾典進行交談,當然他也可以用當代國際上通用的外交語言法語和他們進行交談,但是趙東雲的法語很一般,讀和寫還湊合但是口語就遜色了很多,所以趙東雲依舊使用中。

    朱爾典雖然也會中,但說了這是外交場合,他可不會和趙東雲用中交談,所以這個小小的偏廳裡除了趙東雲和朱爾典外,還有兩個翻譯在。

    朱爾典的翻譯不去說,乃是英國使館裡的英國外交人員之一,而趙東雲這邊的翻譯卻是有點奇怪,並不是趙東雲所熟知的秘書處外事科裡的那幾個翻譯之一,而是一個不曾見過的陌生面孔,更關鍵的是這是個女人。

    政府諸多機構裡,尤其是外交機構裡懂得外語的人多了去,而且這年頭的軍政高層,尤其是有過留學經歷的普遍多才多學,懂得一兩門外語是很常見的事情,以趙東雲自己為例子,他精通德語、英語、稍通法語,而他堂弟趙東植也是精通日語和英語。

    趙東雲平時需要用到翻譯的時候,也不會去外交部找人,因為秘書處裡有著外事科,裡頭懂得各國外語的人一抓一堆,尤其是當代國際通用語言發育,基本上從事外交的人都會。

    值得說明的是,當代的國際外交語言不是適用範圍最廣的西班牙語,也不是超級帝國英國的英語,而德語,俄語和中,日就更不是了,這個時代的通用外交語言是法語,基本上每個國家想要從事外交工作的人都必須學法語,而正式外交談判基本上採用的都是法語,這種情況一直要到二十年代談判華`盛頓海軍條約的時候才得到改變。

    但是今天來的人卻不是外事科的那些翻譯,是一個趙東雲所不知道的年輕女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