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七十章 鮑貴卿投誠 文 / 雨天下雨

    趙東雲為了集中、鞏固自身軍權的諸多行為,也就導致了當代的奉軍組織構架是和國內其他軍閥甚至而後列強部隊都是不一樣的。

    如此情況下,哪怕楊德明這個作戰處處長已經是實際上負責指揮了整個奉軍的入關作戰,但是楊德明的權限僅限於制定作戰計劃,對於其他的卻是沒有權力了。

    比如今天這個戰損補充一事上,楊德明只能是根據作戰計劃通報教育部、軍械部、軍需部三大部門,讓他們優先補充第三師,其次補充第十師。至於上述三部怎麼補充,多久才能完成補充那就不是楊德明的事了。

    不過今天趙東雲開口問了,楊德明也是不得不硬著頭皮道:「近半月來我軍戰損頗多,各部都有損失,教育部那邊的新兵本來是為了留守關外的省軍第一師和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準備的,如今關內暫時緊張,這才抽調了兩千新兵入關補充各部,其中優先補充了第三師。軍械方面繳獲的日造槍炮雖然不少,但是槍支方面我們自身不缺,所以也就沒用上,而重機槍往往是被各部隊繳獲後就地留用,火炮也類似。不過我軍的軍械消耗頗多,也繼續新軍械補充,這新補充的軍械也是優先補充第三師,其次第十師。」

    趙東雲聽罷也是暗思了起來,新兵問題在和平時期還好,但是打起仗來是多少新兵都不夠用的,如今新兵營裡雖然有上萬新兵,但是這些都是之前為了籌建省軍第一師、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所準備的,如今抽調了新兵到關內部隊,那麼計劃中的省軍一師兩混成旅的成軍時間估計就得再一次延後了。

    不過此時他也是想到了不久前俘虜的五千多直軍士兵,這些士兵雖然有一部分是第十二師的新兵,但是更多的卻是第一混成旅的新兵,而這個第一混成旅乃是從第一師分裂而來,其中大部分士兵都是袁世凱時代的老北洋士兵了,論起素質程度而言,不會比趙東雲自家的第三師士兵差。

    當即他就道:「等會你去給教育部傳個信,讓他們把唐山那邊的俘虜篩選,那些願意加入我軍的士官、士兵一律允許加入我軍,妥善安排進行各部隊。不願意加入我軍的就繼續讓他們當民夫苦力!」

    楊德明此時很自覺的把自己的身份從作戰處處長轉換為秘書、副官之類的角色,當即就是拿出了紙筆速記下後,然後道:「那些軍官們呢?」

    「軍官的話要區別對待!」趙東雲道:「那些願意投誠我軍的尉級軍官一律送往奉天軍校進行適應性培訓,然後再進行分配!」

    「校官以上願意投誠的可先安排進入司令部、各師旅擔任參謀!」

    「至於那些不願意加入我軍的軍官,就繼軟禁,告訴他們等戰事瞭解後他們就會重獲自由,總之以後再說!」

    楊德明又道:「那鮑貴卿將軍呢,怎麼處理?」

    楊德明說起這鮑貴卿,趙東雲也是覺得有些頭疼不好處理!

    這年頭北洋軍閥之間並沒有什麼生死仇恨,說白了就是單純的爭權奪利而已,就跟前清時代的官朝爭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那些官是用各種手段玩陰謀,而這些北洋武將們直接指揮著部隊相互廝殺。

    基於這種大環境,所以趙東雲對投降的直軍還算是比較寬容的,願意加入的士兵直接接受,不願意的士兵先當苦力,戰爭結束了也會放走,而軍官們也是會大方接受,這倒不是因為奉軍缺乏軍官,而是為了一個顯示自己優待投誠人員的名聲。

    說實話趙東雲並不太缺乏普通軍官,他缺乏的是高素質的軍官,趙東雲手底下的東三省陸軍軍官學校規模已經是超過了北洋軍校,北洋軍校和奉天軍校一樣也是稱呼上變來變去,以前的就不說了,去年共和後該校被王英楷所接管,為了彰顯北方共和政府是中國的正統,唯一政府之類的,更加是為了和東三省陸軍軍官學校有所區別,所以就是改稱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不過就和世人稱呼東三省陸軍軍官學校為奉天軍校一樣,世人稱呼這個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還是多以『北洋軍校』『保定軍校』為多。

    手底下擁有奉天軍校的趙東雲其實並不怎麼缺乏低級步科、騎科、炮科的作戰軍官們,相對來說趙東雲手底下更缺乏一些技術性的軍官,比如輜重、通訊、工程等科的軍官。除了這些技術性軍官外,趙東雲手底下更缺乏高素質的軍事人才,也就是那些經過高等軍事教育的人才,簡單來說就是缺乏從類似日`本陸大、柏林軍事學院畢業的這些人才。

    然而那些技術軍官以及高素質軍官整個中國都沒多少,趙東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依靠的是在奉天軍校專門開設各種技術性速成班,同時還開設進修班。

    至於那些俘虜軍官裡,說實話大部分軍官對於趙東雲而言都是可有可無,不過為了以後能夠順利招降敵人,趙東雲還是要做出千金買馬骨的姿態來,只要願意投誠過來的,一律接納。

    至於像鮑貴卿這樣的高級將領,趙東雲卻是不好安排!

    人家可是帶著三千多人投降的,而且那鮑貴卿也是明確表態要為共和大業繼續奮鬥,說白了就是不想和去年的馮國璋那些人一樣,直接通電下野當寓公。接納鮑貴卿是肯定的,問題是怎麼安排!

    要是低了,弄個虛職的話,大家都不是傻蛋一眼就能看出來,以後趙東雲也就別指望能夠招降其他高級將領了,要是高了的話,那麼奉軍內部的將領們,尤其是那些眼巴巴等著升任旅長、參謀長的上校、中校們也會有意見,他們打生打死到現在還沒升職呢,你鮑貴卿被我們打到投降的貨色一過來就獲得重要,你讓奉軍的將領們如何自處?

    此時楊德明道:「職部有個意見!」

    「哦?」趙東雲道:「說!」

    「眼下這個關頭,安排鮑將軍到後方任職恐怕

    怕是對後續影響不好,直接調任各部隊任實職,恐怕下面不少人也會有意見,而唐山那邊投誠的俘虜不少,雖然說有大半的人願意加入我軍,但是說實話這些投誠士兵和我軍新兵營出來的士兵相差太大,不但言語習性不通,而且以往接受的戰術訓練也不同,很難融入到我軍現有部隊中,我看不如這樣,讓這些俘虜自成一旅,我軍派遣大量中低級軍官擔任各部主官,由鮑貴卿繼續擔任該旅旅長。」

    趙東雲聽罷後,仔細考慮良久,片刻後才道:「這個想法倒是可行!」

    當即,他就是揚揚手讓楊德明出去了,為這事他還得找方壁永還有孟恩遠他們說一說,不過這幾個人也沒有什麼反對之聲,反正新編成的是俘虜部隊,又不用抽調他們的部隊,所以他們自然是沒意見的,當然很重要的是,這新成立一個旅,而且還是混成旅那麼就相當於多出了諸多連長、營長、團長這些職位,趙東雲雖然打算以俘虜士兵和鮑貴卿成立一個混成旅,但是他可沒打算把俘虜軍官們也安排進行,那些俘虜軍官雖然也接納,但是不是安排回奉天軍校重修就是安排到其他部隊任虛職,對於他們的安排自然是怎麼方便怎麼來,畢竟他們不是鮑貴卿,外人不會睜大了眼睛盯著趙東雲怎麼安排他們。

    只要軍官是自己人,哪怕士兵是俘虜,鮑貴卿也是個投降將領,那麼也足以讓趙東雲掌控該部了。

    在趙東雲的多番命令後,位於唐山的五千多俘虜就是重新恢復了他們的番號,也就是中央陸軍第一混成旅,鮑貴卿依舊任職旅長,但是下面的團長到排長,幾乎清一色都是奉軍新調多來的軍官。

    至於戰鬥力能夠發揮多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當鮑貴卿發表了通電大罵特罵王英楷違背共和憲法,挑起內戰,並宣稱第一混成旅不日將會加入前線戰事,為共和而戰的時候,世人都知道,這鮑貴卿已經是徹底投向趙東雲了。

    「歡喜莊被圍的時候,我就知道第一混成旅會戰敗投降!」王英楷又一次的氣急敗壞,肥胖的身子都有些站不穩了,搖搖晃晃的重新坐下後:「可是我沒有想到,他竟然如此不惜名節!」

    鮑貴卿在歡喜莊的投降,其實王英楷,盧永祥等人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當初是盧永祥命令他放棄了鮑貴卿轉身就跑,不然的話鮑貴卿也不會徹底陷入包圍圈最後被迫全旅投降。

    但是投降歸投降,畢竟這是戰敗了,鮑貴卿為了他和數千兄弟的性命進而投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王英楷沒有想到的是,鮑貴卿投降後竟然轉身就給趙東雲賣命了。

    不但大張旗鼓的重新打起了第一混成旅的招牌,而且公然發表通電責罵自己!

    這讓王英楷深受打擊,因為鮑貴卿不會普通人啊,可不是直軍裡無甚重要的尋常將領軍官,而是外人眼中直軍的中堅將領之一。

    當代直軍體系裡,王英楷毫無疑問是龍頭老大,那麼排位第二的並不是盧永祥,而是王占元,其次才是盧永祥再過來就是鮑貴卿了,然後才是朱泮藻等其他人。這一個權利排位裡排的進前四的人投降也就算了,但是轉身就徹底投靠了趙東雲,進而和王英楷勢不兩立,這讓王英楷可以說是深受打擊。r1058

    varwosoadconfig={cid:"23130",aid:"103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