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五十八章 視察前線 文 / 雨天下雨

    「盧永祥的第一師是硬骨頭,我們就先不管他,如今這個年頭,打仗不能總是想著強攻,要善於迂迴作戰,這華北平原地勢平坦,利於部隊的機動,他盧永祥不過四萬人,能防守多大的地方?他能守二十公里的寬度,我們就從三十公里外繞過去,他能守三十公里,我們就從五十公里外繞過去,他們要是離開工事來攔截我們,這就變成了野戰,到時候就好打多了。」

    聽罷剛才這些將軍們的討論,言辭內外都是強攻二字,趙東雲覺得有必要讓自己的這些將軍們知道『迂迴進攻』的重要性,別老是想要打仗就是強攻。

    奉軍的將領,尤其是高級將領的素質其實趙東雲是很不滿意的,相對來說奉軍的低級軍官的素質只能說一般,因為奉軍的大量低級軍官基本上來之於第三鎮隨營學堂、奉天武備學堂時代的速成班,至於奉天武備學堂\東三省陸軍軍官學校時代的正式班,尤其學制比較長,其實今年剛畢業了一期而已,而中級軍官這個群體因為存在大量的留學生、進修生素質還算不錯,乃是奉軍體系裡水平最為優良的一個群體,而高級軍官群體基本出身於天津老武備,極少數是留學生。

    這些人的素質雖然放眼國內已經算不錯了,但是眼界往往已經趨向於保守,而且日俄戰爭的爆發給予他們太大的震撼,所以指揮作戰的時候深受日俄戰爭的影響,具體體現下來就是戰術部署傾向於防守作戰,嗯,說實話奉軍的防守能力的確是相當不錯,要不然前幾天也不會只靠一個第七混成旅就擋住第一師和第一混成旅的進攻。

    但是進攻的話,首先是高級將領普遍缺乏積極進攻的想法,總是想著和日俄戰爭的時候一樣,讓敵人自己衝上來送死。而有限的進攻,往往也是和日`軍一樣,採用反覆的正面衝鋒擊潰敵人。

    至於迂迴作戰嘛,說實話擅長迂迴戰術的高級將領屈指可數,唯一有過大規模迂迴指揮經驗的只有一個第六旅旅長顧藍玉,其他的哪怕是玩迂迴進攻,也是抱著強行攻破敵人的某部陣線然後側擊敵人,比如剛才說進攻歡喜莊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什麼叫迂迴作戰?迂迴說的直白一些就是繞過敵人,偷偷摸摸跑到敵人的背後捅它一刀子,而不是集中兵力攻打敵人的側翼,取得突破後向敵軍主陣地發起進攻就叫迂迴作戰了。

    「這一次發動進攻,首重的還是盡量避免在前期就和敵人主力部隊發生交戰,我們兵力充足,哪怕是分兵迂迴進攻,在唐山正面也足以給予敵軍龐大的壓力!」趙東雲道:「作戰處這邊更要注意,制定相關作戰計劃的時候要多多利用我軍的優勢兵力!」

    這場軍事會議很快就是散場了,表面上看沒有取得什麼直接的效果,但實際上這場軍事會議的討論只是為了讓作戰處制定後續作戰計劃提供更多的意見而已。

    奉軍裡採用了大量的參謀制度,而參謀部下屬作戰處的存在強化了參謀的權力和作用,別看作戰處只是一個處級機構,主官楊德明不過是個少`將而已,但實際上該部門的權力極大,幾乎是掌控著整個奉軍的指揮權力,作戰處制定了作戰計劃後,那麼是孟恩遠這個軍中大佬都得乖乖聽從命令。

    當然了,各種的作戰計劃表面上依舊是趙東雲制定並批准的,作戰處只是一個提供作戰建議的機構而已。

    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作戰處的龐大權力,這種掌控全軍作戰的感覺可是連孟恩遠、林永權他們體會不到的。

    奉軍裡的幾個中`將們,比如孟恩遠指揮的是一個軍,陳光遠、林永權指揮的是一個師,然而楊德明這個區區少`將指揮的卻是整個奉軍。

    至於趙東雲自己,他把握的只是大方向,他的工作是處理整個東三省的軍政事務,把握戰略發展方向,簡單說就是趙東雲的工作就是決定什麼時候打什麼人,至於怎麼打就是楊德明和孟恩遠這些將軍們的事了。

    畢竟趙東雲不是拿破侖,他親自率領第二軍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親自指揮部隊作戰,而是為了掌控部隊的權力,同時也是為了提高部隊的士氣。

    最高統帥親臨戰線,帶領著士兵們一起作戰,這對於部隊的士氣提升而言是具有極大的積極作用的。

    這也是趙東雲抵達唐山的第二天,軍事會議剛開完後就是帶著一票將軍們巡視前線陣地的理由,趙東雲巡視前線可不是為了瞭解實際情況,而是為了鼓舞士氣。

    冒著炮火,趙東雲等一票高級將領們親臨前線,和前線基礎指揮官們親切的交談,和士兵代表們一一握手,隨行的軍方記者則是及時的拍攝了照片,不用多久,東三省和奉軍的官方喉舌『奉天日報』就會刊登趙東雲親臨前線,巡視戰線,慰問士兵的消息。

    奉天日報,該報是1905年趙東雲擔任盛京將軍的時候創辦,從一開始該報就成為了東三省官方的喉舌,而隨著趙東雲掌控整個東三省後以及關內唐山地區後,該報的的發佈幾乎是遍佈關內外,和葫蘆島商報成為關外地區的兩大報紙之一,而葫蘆島商報也算是半官方,一開始只是葫蘆島工業區用來發佈商情的小規模手抄報,但是很快加入了各種商家廣告以及國際商情等內容,發展到現在上頭不禁可以看到國內諸多商業資訊,而且還能看到倫敦、紐約等國際市場的一些商業資訊,比如對東三省影響重大的大豆在倫敦市場的行情更是諸多人的關注重點,基本上北方的那些資本家們每天看一份葫蘆島商報已經是成為了這兩年來的習慣了。

    相對於葫蘆島商報滿篇幅都是廣告和金錢,這奉天日報就要顯得嚴肅很多,基本上有半數內容都是刊登官方消息以及對這些消息的解讀等內容,而剩下的一半則是刊登國內外的各種重大消息,除了極少數出得起大價錢的商品廣告外,諸多版面很少有廣告,而且奉天日報和當代國內其他大大小小的報紙不同,那就是奉天日報不搞那些所謂的辯論,這是一份相當嚴肅的純新聞類報紙。

    &

    nbsp;當代國內報紙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辯論,一群筆桿子你來我往說著什麼才能救中國之類的,歷史上出名的那些報紙,尤其是革命黨人所辦的報紙絕大部分都不算是報紙,因為他們都是在說朝廷或者北洋政府多麼多麼無能,這種載體的報紙和新聞兩個字無關,反正國人看這些報紙看來看去絕對不會從這上頭看到什麼新聞的,能看的基本都是你罵我,我罵你。

    所以清末民初時分的國人看報紙,看的不是新聞,而是吵架,就好像革命黨和立憲派在台上唱戲,國人坐著板凳,啃著瓜子看戲。

    而奉天日報卻是沒有這些爭論,主要是刊登消息為主,偶爾的解讀也僅僅是對東三省頒布的政策進行詳細解說,但是不會刊登評論性的章,這就讓該報成為了很多人瞭解國內形勢的重要來源,可以說東三省的民眾對於國內形勢的瞭解,對直奉戰爭的瞭解幾乎都是從奉天日報。

    而這個時候奉天日報三天兩頭弄個假消息人們偶爾也信了,比如趙大帥某某日大發神威,親率部隊對敵軍發起進攻,並親自用『鍍金鑲鑽版』的福造88式步槍一槍打中八千米外的直軍火炮,造成炮彈炸膛炸死敵人上千,嗯,更多詳情可以參考後世朝`鮮,大陸,台灣等地區的語教材。

    拋開那些明顯抬高趙東雲、奉軍的報道不談,奉天日報對時事的報道還是相當及時和準確的,這也是讀這一份報紙的不僅僅是東三省的各級官員,而且國內其他省份的人也是通過該報來瞭解奉軍的最新動態,瞭解趙東雲的政治主張的原因。

    而毫無疑問,數日後刊登趙東雲親臨前線慰問的消息又會讓人們認識到,趙東雲可不是只會在後頭坐看的政治家,他還是一個親臨前線的軍事統帥,這對於提升趙東雲的個人形象而言具有極大的積極作用。

    巡視完前線後,趙東雲傍晚時分又是馬不停蹄的視察了福元機器廠附屬醫院,該院從名字上就可以看的出來,乃是福元機器廠的附屬醫院,福元機器廠包括兵工廠和鋼鐵廠在內,工人數量超過一萬多人,連同工人的家屬就有四五萬人,那麼多人總是有人會生病的,而唐山隨著福元機器廠、唐山鋼鐵廠的建立以及諸多配套的中小工廠,煤礦,鐵礦等,已經是形成了一個初步的小規模工業城市。

    為了解決所屬職工和家屬的生活等問題,福元機器廠可是創辦了一系列的附屬機構,比如福元機器廠附屬小學、技術學校、附屬醫院,甚至還有附屬自來水公司、飯店等。

    戰爭爆發後,前線士兵和軍官們陸續傷亡,而奉軍所屬的醫療力量其實還是比較薄弱的。前面幾天裡,第七混成旅戰地醫院和第三師戰地醫院都人滿為患,並且藥物和醫務人員極度缺乏,所以就把眾多的傷亡轉到了附屬醫院以及唐山的其他幾家民間或者教會醫院,其中的附屬醫院由於技術能力好,環境也好,而且床位不多,所以就是專門作為軍官醫院所在,軍官們受傷後在前線的戰地醫院經過初步救治後,就會送到這裡來進行進一步的治療,等完成治療後再轉送到唐山、瀋陽、錦州的多家軍官療養院進行康復療養。

    相對於軍官所獲得的優良救治條件,普通士兵們就要差很多了,很多前線受傷的士兵只是匆匆包紮就重新戰鬥,而重傷後往往也只能是在戰地醫院裡進行簡單救治,能不能活下來就看自己了,傷好了也不可能和軍官那樣住進專門的療養院進行康復療養。

    不管什麼時代,雖然同樣是軍人,但是軍官和士兵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群體,在很多軍官的眼中,手底下的士兵只是一組數字。

    趙東雲走進這家附屬醫院的時候,也是有些感歎,這家附屬醫院雖然規模不算大,但這環境看起來比瀋陽的幾家醫院好多,而且設備也相當齊備,唉,這才是有錢好辦事啊,背後靠著一個福元機器廠這麼個怪物,這附屬醫院自然是不缺錢的。

    而自己去年在瀋陽依靠官方撥款以及社會籌款弄出來的奉天醫院如今只是個半吊子,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沒錢!

    帶著感歎,趙東雲走進了這家醫院,見過了該院的負責人後,就是前往病房看望受傷的軍官們。r1058

    varwosoadconfig={cid:"23130",aid:"103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