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四十六章 戰爭前的黎明 文 / 雨天下雨

    第兩百四十六章戰爭前的黎明

    「京漢線那邊呢?」趙東雲聽著情報科的情報,眉宇是緊皺了起來:「武漢三鎮前線目前局勢穩定,南方聯邦和王士珍的部隊依舊在對持,不過王汝賢的一個旅已經是北上河南信陽武勝關。」

    「吳帥那邊呢?」趙東雲繼續問著。

    「根據吳帥的軍情通報,他們的主力第二師之第三旅以及山西陸軍的兩個團還部署在山西南部、西部,正在和南方聯邦趙爾巽部交戰。」

    趙東雲此時揚了揚手,然後環視了一圈在座的諸多將領們,然後道:「直隸和兩江那邊的反應比我們預計的要快的多,而我們自己呢?準備情況如何?」

    參謀部的方壁永道:「我軍主力之三師五旅目前已經齊裝滿員,隨時可調入關內作戰,新編之東三省陸軍一師兩混成旅由於時間緊迫,目前僅有省陸軍第一師兩個步兵團初步編成。其他部隊暫時還在緊急編練中。另外巡警部隊的換裝工作正在穩步進行,目前已有七個巡警團完成換裝工作,預計月內可以完成全部巡警部隊的槍支換裝!」

    剛從南京回到瀋陽的趙東平也道:「軍械部已經儲備了未來三月所需的薪餉!」

    而洪浦濤也道:「軍需部之彈藥、軍糧以及被服屆準備充分,足以確保未來三月作戰所需!」

    趙東雲此時看向楊德明道:「如果我軍入關作戰,可調多少部隊?關外防務如何保障?」

    這一次趙東雲之所以沒有問參謀部總長方壁永,而是直接問作戰處的處長楊德明,是因為方壁永雖然是參謀部總長,名義上已經可以管著奉軍的大部分事務了,但是部隊的部署以及作戰安排其實他管的並不多,主要是由參謀部下屬的作戰處負責。

    而作戰處的處長楊德明也就成為了今天這場軍事會議裡唯一的一個校級軍官,其他的可都是少`將和中`將。

    楊德明面對一大群的上官們,卻是沒有面露謹慎之色,而是迅速起身朗聲道:「根據多場的推演,作戰處的同僚們以及職部認為,一旦發起入關作戰,我軍必須最短時間裡一舉攻克京師,然後迅速分兵,一部增援石家莊,一部經德州攻入山東。

    如果京師戰事久拖不決,不但徒增部隊傷亡,更加會面臨王占元,張懷芝,段祺瑞他們的北上增援部隊。吳帥的部隊雖然短期內可以守住石家莊一帶阻擋王汝賢和王士珍的部隊北上,但是也不能久拖,一旦吳帥的部隊沒能擋住,那麼我們就要再面臨王士珍和王汝賢的威脅。

    所以一旦不能速決,那麼屆時我們就有可能陷入去年的那種被動局面。」

    「為此,作戰處建議抽調三師五旅全部入關作戰!」

    這話一出,一旁的林永權就是皺眉道:「把全部主力都調入關內,關外防務如何解決?」

    楊德明道:「關外三省防務大可交給巡警部隊處理,我東三省有巡警十二團,足以承擔三省之地方防務,另外省陸軍第一師雖然只編成兩個團,但是也能承擔必要之防務部署了。」

    此時,徐邦傑也是皺眉道:「巡警部隊雖然說有十二個團,也陸續換裝了新式步槍,但是這戰力大家都是知道的,要依靠他們維持東三省防務怕是難度很大,萬一日俄有變的話!」

    他這話的意思就是,一旦日俄有變的話單靠巡警部隊是絕對擋不下來的。

    不過楊德明卻是道:「一旦日俄有變,十二個巡警團固然不堪用,但是留下一兩個師旅難道就能擋住了?」

    他這話更現實,依照日俄部署的兵力,一點有變的話,這出兵東北的兵力至少都是超過十萬的,到時候別說巡警團擋不住了,就算趙東雲把全部部隊拉出來其實都是擋不住的,反正怎麼擋都是擋不住的,按照楊德明的的說法是乾脆就不設防了!

    「我軍如今能打的也就是三師五旅,這兵力要入關作戰都是嫌少了,如果還在關外留下一兩個師旅,那麼入關部隊的實力就更小,諸位長官們,我們入關後面對的不僅僅是王英楷部隊,還需要面對段祺瑞、王士珍、張懷芝、王汝賢他們的部隊,我們面對是的第二次聯軍!」

    趙東雲聽著底下人的辯論並沒有開口,他已經下了決心要打進關內去,至於怎麼打的話,還需要仔細斟酌一二,而這種時候就不是做一言堂的時候了,他需要聽從手下們各種不同的意見,然後才能夠做出獲勝幾率最大的選擇。

    趙東雲聽著爭論起來了,他揚了揚手道:「先聽作戰處的計劃!有疑問聽完再說!」

    楊德明聽到趙東雲這明顯維護自己的話,也是收回了爭論的心思,當即繼續朗聲道:「以抽調三師五旅入關作戰為基礎,作戰處認為入關之前,第九師、第十師兩部必須機動到山海關,最好是第三師能夠秘密進入唐山。如此我軍才能夠在開戰後迅速開往前線作戰!」

    「開戰前夕,我軍可派第三師乘坐火車直接前往唐山,屆時王英楷有可能提出抗議,政務院這邊要以拖延時間為上,不過王英楷有可能直接派兵攻擊唐山和承德地區,屆時唐山和承德地區之第四混成旅和第七混成旅以堅守為要,等待援軍,從第三師出發到抵達唐山的話,當天第三師的輕裝步兵就能夠抵達唐山,第二天一部分火炮和輜重就能夠抵達唐山。

    所以按照這個時間表,唐山所面臨的威脅不大。

    隨後唐山地區之第三師,第七混成旅出擊寧和、寶坻一線,攻克廊坊後北上京師南苑,配合主力部隊圍殲京師敵軍。

    後續第一騎兵旅北上遵化,配合第四混成旅殲滅承德地區的敵軍,並防止該部西逃回京師。

    &

    nbsp;第二騎兵旅南下經唐山、廊坊繼續南下滄州、霸州一線,以騷擾、遲緩王占元所部第七師北上步伐為要。

    第九師、第十師和第五混成旅會同第一重炮營等部隊第三批南下,是為進攻京師之主力部隊。」

    楊德明的這一番話說的都是最為理想的計劃,都是建立在入關部隊能夠連續獲得勝利的情況,而事實自然不可能是如此,前線部隊有可能遭遇挫敗,而這種情況作戰處那邊也是無法預料的,到時候該如何作戰,實際上和作戰處關係不大了,主要是依賴前線的部隊主官臨機應變。

    趙東雲此時也是開口了:「我想大家對入關作戰都是沒有意見的,這作戰計劃雖然還略有欠缺,不過作戰處這邊也應該能再修改修改!」

    說到這裡,趙東雲站了起來,然後看著他的將軍們:「我下令,即日起成立第一軍,轄第三師、第七混成旅、第一騎兵旅,孟恩遠任軍長,為全軍之先鋒部隊。成立第二軍,轄第九師、第十師、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二騎兵旅,我兼任軍長,攻克京師之主力。省陸軍第一師之兩團調往錦州駐防,即日起,各部應在最短時間內機動到預定地區!」

    說到這裡,他又道:「部隊之調動要注意保密性,我不希望我們的部隊還沒有到山海關,王英楷就已經知道我們要出兵了!」

    說著他再一次看向底下已經神色有些機動的將軍們一眼:「諸位皆為我軍之棟樑了,自然明白此舉對於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所以多餘的話我就不多說了,我只是希望諸君能夠和我一起努力,為國家和民族而奮鬥!」

    趙東雲說一起努力奮鬥,但是下面的幾個人卻是神情興奮,趙東雲的頭號狗腿子林永權更是臉色漲紅:「誓為大帥效死!」

    還有一直都是以趙東雲嫡系下屬自詡的顧藍玉、孔眺北幾個也是齊齊高喊:「誓為大帥效死!」

    其他幾個人,比如陳光遠、孟恩遠、曹錕他們說實話是有些反感這種**裸的宣誓效忠的,但是今天這個場合卻是非同小可,這沒人起頭還好說,但是林永權和顧藍玉他們開了這個頭,他們這些老北洋也只能是拉下臉面喊一句「誓為大帥效死!」了。

    六月四號,趙東雲正式批准了參謀部的入關作戰計劃,並秘密組建了第一軍和第二軍,於此同時關外的幾支部隊通過火車運輸、不行等方式迅速向山海關靠攏。

    吳鳳嶺那邊得得到了趙東雲的一百萬元現金以及後續還支付一百五十萬軍費的承諾後,也是給手下的部隊發放了許久都未曾發過的開撥費了,然後彙集第二師之第四旅、山西陸軍之第一混成旅以及第三團一共上萬兵力也是悄然離開太原,然後準備沿著正太鐵路前往石家莊,吳鳳嶺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一但趙東雲入關後,他就得死死的守住京漢鐵路,嗯,或者說守住石家莊,阻攔王汝賢和王士珍的部隊北上增援王英楷。

    趙東雲和吳鳳嶺大軍頻繁調動,自然不可能瞞住有心人的打探,相對的王英楷也是加強了唐山和承德一線的防備,尤其是唐山一線的寧和,寶坻,薊縣三地更是大軍雲集。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戰爭借口都不用了,雖然外界的民眾們興許還不知道,但是國內的那些軍閥們都知道,戰爭已經是到了爆發的邊緣。

    六月十二號,趙東雲的嫡系主力第三師在黎明前的黑夜中登上了火車,然後悄然朝著唐山駛去,儘管第三師的動作隱蔽,但是依舊沒有瞞過遍佈山海關的各家勢力的探子們。

    乘搭著第三師的火車剛離開山海關一個小時,京師的王英楷就是被人緊急叫了起來:「這是日`本使館傳來的緊急消息!」

    王英楷接過電一看,神情一開始雖然有些驚慌,但是他很快就是冷靜了下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趙子楊是不甘心的,現在他果然入關了!」

    他一邊披衣出門,一邊道:「傳令第一師立即進駐寶坻一線,再給濟南的王占元去電,讓他立即率領第七師北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