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三十三章 山西戰事 文 / 雨天下雨

    吳鳳嶺去年年底率領部隊途徑正太鐵路從石家莊殺進了山西,效忠於南方聯邦的山西巡撫恩壽率領麾下的第四十三混成協以及大量舊軍進行頑抗,但是恩壽集結起來的山西軍隊雖然不少,但是能打的新軍卻是不多,滿打滿算只有在袁世凱死之前編成的一個標而已。

    至於第四十三混成協的剩餘一個標都是從舊軍改編而來,甚至連槍支都是雜亂的舊槍,火炮也沒有幾門,這第四十三混成協都如此不堪了,你就更別指望恩壽手底下的其他數千名各式舊軍了。

    吳鳳嶺這人雖然在北洋體系裡不如北洋四巨頭那麼出名,但人家好歹也是袁世凱死之前的北洋七鎮統制之一啊,手底下的第二鎮可是正兒八經的北洋嫡系部隊,戰鬥力某種程度上而言甚至比段祺瑞的第四師和王士珍的第六師還要強,這收拾一個山西還不是手到擒來。

    於是乎小打了半個月後,吳鳳嶺硬生生的依靠優勢兵力衝破恩壽設置的重重兵力攔截,然後一路殺到太原,並只花了兩天時間就拿下了太原。

    但是拿下太原後吳鳳嶺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因為他也陷入了兵力不足的情況,而當時他雖然拿下了太原,但是山西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南部和西部地區的府縣依舊效忠於南方聯邦帝國。

    於是乎他又是被迫分兵一個接著一個府縣去打,而山西的地形也不是直隸那種大平原,這鐵路也只修到了太原,而山西其他地方可就沒有了,導致第二師進軍山西西部以及南部的速度極為緩慢。

    從石家莊出發到攻克太遠,吳鳳嶺只花了半個月時間,然而後續的幾個月時間裡他都沒能徹底的控制山西各地府縣,其中的緣由不僅僅是地形不利於大軍機動,更主要的還是他兵力不足,分兵之後導致各路的兵力都嚴重不足,尤其是南下部隊更為如此。

    畢竟他忙著收復山西各地府縣,想要把整個山西都納入掌控股份範圍的時候,人家陝甘總督趙爾巽也沒閒著啊,他彙集了陝西和山西其他地區的兵力,甚至還有從甘肅等第增援而來的兵力,準備反攻山西呢。

    面對趙爾巽四處搜羅兵力在山西進行抵抗甚至反攻,吳鳳嶺的部隊雖然勝仗不斷,把南方聯邦的那些什麼新軍啊,舊軍打的夠狗一樣,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積少成多之下吳鳳嶺的部隊竟然也在四個月裡死傷達兩千餘人,而彈藥更是消耗眾多。

    為了補充兵力的不足,吳鳳嶺也是和當代所有軍閥一樣大肆擴軍,搞出來了兩個所謂的山西民團。這新編部隊也是需要軍械和彈藥的,加上原本第二師的軍械彈藥消耗極大,也是需要補充諸多的彈藥。

    如此一來,吳鳳嶺也就面臨了和段祺瑞、王士珍、張懷芝、王汝賢等人同樣的問題,那就是需要購進槍械!

    這購進槍械最簡單方便的自然是進口,只要有錢人家洋人甚至能送貨上門!但問題是進口貨貴啊,這去年中國爆發內戰後,遠東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價格再創新高,以標準的75毫米炮彈為例子,德國原產的價格已經高達四十五兩銀子一枚,其餘英美等軍火商的價格也在四十兩左右,日`本貨倒是便宜一些但是也要三十八兩上下。

    就連質量最低,價格也最低的國內福元機器廠出產的75毫米炮彈受到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外公開售賣的價格也是超過了三十五兩銀子一發,趙東雲哪怕是用出廠價向福廠購買,但是價格也需要三十二兩銀子,至於趙東雲過了一手再賣給段祺瑞和王士珍他們,價格則是要三十五兩甚至三十六兩了。

    要知道日俄戰爭前,福廠生產的75毫米的炮彈價格只要二十五兩而已!

    炮彈如此,步槍也不例外,以目前國內大批量使用的日`本三十年式步槍和德式88式步槍為例子,日`本的三十年式步槍在日俄戰爭前,北洋軍從日`本手裡購買全新的三十年式步槍價格也不會超過二十八兩銀子,然而現在呢,王英楷從日`本人手中購買二手的三十年式步槍都要二十兩銀子一支,要知道往年這些二手槍支連十五兩銀子都沒人要。

    88式步槍的話,福廠的出廠價倒是波動不大,近年來一直維持在三十兩左右,南方漢陽和江南兩家兵工廠雖然沒有出廠價這麼一說,但是他們的成本價素來比福廠的要高,估計要三十二三兩左右。至於德國人大批量推向的二手88式步槍,前幾年都是受限於清廷的命令,勒令地方督撫要優先採購國產88式步槍後,德國人的二手88式步槍總體上來說賣的不多,價格一度低到十五兩銀子都沒人要。

    但是去年十月份後,隨著中國內戰的爆發對軍械,尤其是對7.92毫米口徑的制式步槍的需求量大增,那時候無論是南方的兩家兵工廠還是北方的福廠,他們的產量都是遠遠無法滿足國內對槍械的龐大需求,於是乎很多人都把目光瞄到了二手貨上。

    一直使用日械的王英楷購買日`本的二手三十年式步槍,而其他軍閥卻是清一色的選擇了德國人的二手88式,這導致遠東地區的二手88式價格飆漲,一支八成新,膛線任在,保養得當的二手88式可以賣上二十兩,而德國人沒用過的封存88式步槍更是比福造步槍還貴,達到了三十五兩銀子一支。

    就這價格,你還不一定買得到,買到了你也不能短時間內拿到貨,所以現貨的價格往往還要在這個價格的基礎上繼續上浮。

    在遠東市場上軍械如此緊缺的大環境了,手握福元機器廠的趙東雲可謂是幸運的。

    他除了長身管的野戰炮、火炮瞄準鏡、望遠鏡、炮兵氣球這些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軍械需要進口外,其他的步槍、炮彈、甚至是山炮、輕重機槍基本都能從福元機器廠購買,這價格可是比進口便宜多了。

    而且由於福元機器廠的產量比較大,等趙東雲手底下的三師五旅齊裝滿員後,雖然還有巡警團換裝計劃和籌辦一個新步兵師的擴編計劃,但實際上依舊

    是無法消耗掉福元機器廠的龐大產量的,尤其是步槍。

    要知道福元機器廠隨著這幾年的逐步擴張,增加步槍的產量,加上戰爭時期加班加點,日產步槍一度高達三百多支,如今雖然暫緩了晝夜開工,但是隨著近半年的擴產以及依舊保持加班制度,如今的白晝產量已經達到了兩百多支,比國內的漢陽兵工廠和江南製造局加起來都要多。

    這一天就是兩百多支的產量,一個月就是六千多,這樣的產量趙東雲自然是無法單獨消耗掉的,畢竟福元機器廠當初設計規劃的時候,這廠子的任務就是承擔整個北中國的軍械供應,可不是為僅僅為了供應趙東雲手底下的這幾萬部隊的。

    這福廠的步槍除了用於對新擴編部隊以及對巡警部隊的換裝外,還儲備了一部分,至於多出來的那些則是有條件的供應其他幾家北洋軍閥了。

    北洋諸多軍閥裡頭,除了王英楷手底下清一色用日械外,其餘各家都是用7.92口徑的軍械,如果趙東雲肯賣的話,他們自然也是願意購買福廠的軍械,這和喜好無關,只是因為趙東雲給出的價格更便宜,而且運輸也及時,能夠早些時候拿到貨。

    「這個月又給了段祺瑞那邊一千條槍吧?」趙東雲並沒有去看手中的報表,而是直接開口問著。

    作為軍械部部長,管理者軍械採購,同時也管理著軍械出口這些私底下生意的趙東平道:「是的,除了一千條槍外,還有四挺重機槍,另外有三十萬發子彈!」

    「那邊昨天又有人找到我這邊,說是要下三千條槍和二十挺重機槍、兩百萬發的單子,除了這些,還問我們能不能買他們幾門火炮?過山炮要,迫擊炮也要!」

    趙東雲聽罷點頭:「看來段合肥在江北撈的不少嘛,前幾個月至少也購進了六千條槍,如今又要三千,怕是要再擴編一個旅了。」

    趙東雲並沒有立即作出買不買的決定,而是繼續問道:「王士珍還有吳鳳嶺,張懷芝他們呢?這個月的單子有多少?」

    趙東平道:「湖北的王士珍這個月採購了一千五百條槍,子彈八十萬發,另有機槍八挺!」

    「山西的吳鳳嶺也是派了人來,說要採購三千條步槍,子彈三百萬發,機槍十二挺!」

    「河南王汝賢這個月沒下新單子,他們前半年已經累計採購了四千條槍,如今怕已經是滿編了」

    「山東的張懷芝這個月也沒來新單子,上個月也只採購了五百條槍,職部聽聞他和青島的德國人勾搭上了,購買了德國人的一批二手88式步槍!」

    「另外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想要購買我們的火炮!」r1058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