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插手唐山 文 / 雨天下雨

    聽到孟恩遠已經順利從第四鎮手中接過山海關,這讓還在西進火車上趙東雲放心不少,儘管知道山海關那邊不可能出現什麼問題,段祺瑞暫時和自己是同盟,而馮國璋和王士珍的部隊還遠在京師一帶呢,是不可能威脅到山海關的。

    但是山海關這等戰略要地一天沒有掌控在手中,他趙東雲一天就睡不好覺,這要是突然冒出一股軍隊來把山海關給搶佔了,到時候他趙東雲還入不入關了?

    如今孟恩遠順利從第四鎮手中接過山海關,就是代表著已經清理了自家大軍進軍京師的最後障礙了,剩下的自然就是盡快趕到境外外圍和段祺瑞、王英楷兩部匯合,進而把馮國璋和王士珍這兩個北洋叛徒給滅了,嗯,順手也把滿清王朝也送進歷史的垃圾堆了。

    「給孟將軍去電,讓他留下一部駐防山海關,隨後繼續南下唐山地區,以保福元機器不失為要!」趙東雲對於下一步的戰略行動是早就有了一個腹案。

    雖然他不可能預料到戰爭爆發後的可能的戰術細節,但是戰略上他卻還是略能把握的,對於己方的王段趙聯軍來說,由於兵力佔據一定的優勢,所以不用和京師的馮王兩人那樣慌張,完全可以從穩部署,彙集三方大軍後一鼓作氣攻克京師。

    這也是近幾天來王英楷的第一鎮和段祺瑞的第四鎮一直徘徊不進的緣故,這不是他們不敢進攻,而是要等待一個聯合進攻的時機,要不然的三軍分散進行就容易形成逐步添油戰術,進而導致被各個擊破。

    王段他們兩人雖然不如趙東雲那樣以『精通中外兵事』而聞名北洋內外,但到底是老資格的近代化軍事將領,必要的戰略眼光還是具備的。

    所以哪怕是嘴上喊的響亮,但在過去的五六天時間裡可是半步都沒挪過,就等著趙東雲的奉軍來了。

    由於王段趙三方聯軍商定的是比較保守的戰略,沒有說天馬行空、千里奔襲京師,活捉慈禧之類的計策,所以趙東雲也是以穩重為上,先是把山海關給守住了,然後派遣兵力進駐唐山,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保福元機器廠給保住。

    在戰爭期間,一家能夠大規模量產各種軍械的兵工廠對於己方而言有多麼重要是不用說的了,而現在趙東雲乃至段祺瑞以及王英楷,他們的意見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讓福元機器廠繼續生產大量的軍械。

    而自從袁世凱遇刺後,在各方的壓力逼迫下,福元機器廠已經被迫不計成本的實行日夜開工,晝夜單日步槍產量已經是突破到了三百支,比往常的正常產量多了一倍不止,而近幾日這些生產出來的槍支彈藥自然是被段祺瑞毫不客氣的以優先購買,連趙東雲都分不到一粒子彈。

    至於福元機器廠之前庫存的大量軍械,則是在六號和七號那幾天時間裡被清廷陸軍部緊急徵購,包括八門七十五毫米管退山炮以及兩千多支88式步槍,而且還有數十萬發的子彈和數千發炮彈,這些軍械原本都是北洋軍各鎮以及國內其他省份的訂購產品。

    不過戰爭在即,人家朝廷可顧不上這些槍械是誰了,如果不是福元機器廠牽扯太大,背後的股東幾乎代表了整個北方工商階層,恐怕清廷都想不給錢直接拉走了,最後還是在各方壓力干涉下,這才被迫答應以市場價購買。

    這個福元機器廠,實際上是不屬於任何一方的,儘管趙東雲名下的福元公司擁有福元機器廠百分之三十多的股份,但是依舊沒有實際上的控股權,這個福元機器廠其實是屬於整個北方利益階層。作為一個融資高達一千多萬兩銀子的超大企業,它已經把大量的北方資產都融入其中,甚至除了工商階層外,就連滿清貴族都有人在裡頭擁有股份,嗯,比如奕劻就在裡頭擁有了好幾個百分點的股份。

    而多方的利益交纏,也是讓它在最近的動盪局勢裡避免受到摧毀,強行徵用的命運!只不過失去了自主銷售權而已,清廷掌控唐山的時候強行購買了所有軍械,段祺瑞掌控唐山的時候也是強行購買了所有軍械,只不過都沒敢不給錢罷!

    如今他派孟恩遠率部去唐山,主要還是為了提醒段祺瑞,這個福元機器廠可不是你段某人的私人兵工廠,而是整個北洋的兵工廠,這生產出來的軍械不可能你一家獨吞了,要不然就別怪我趙某人翻臉了。

    遠在山海關的孟恩遠接到了趙東雲的電報後,當即命令華振基率領所部駐防山海關,等候趙東雲的主力前來,而他則是繼續率領四個騎兵營南下,直奔唐山而去。

    於此同時,唐山裡,段祺瑞也是接到了趙東雲的電報,趙東雲這一次的電報除了說起軍事外,還說奉天缺彈少藥,急需向福元機器廠購置一批子彈和炮彈,往芝泉兄轉告福廠方面。

    站在段祺瑞身旁的雷震春也是看過了電報,然後一臉不滿:「他趙子楊倒是好胃口,一張口就是要五十萬發的子彈和五千發炮彈,我們都沒拿到這麼多呢!」

    一旁的張永成也是道:「我看這的確是過分了,就算他們要分潤福廠的彈藥,但也不能一張口把所有都拿走吧!」

    「哼,我就知道這趙子楊不是什麼善良之輩,這那裡是把我們當成盟友,分明是把我們當成他的下屬了!」一旁的盧永祥也是滿臉不滿道。

    段祺瑞則是沒有說話,而是看了一眼屋內的這幾個人,眼前的這些就是第四鎮的主要將領了,也就是他段祺瑞的班底了,第七協的統領雷震春,第八協統領張永成,第十五標統帶盧永祥等。

    看著他們段祺瑞就是不由自主的和王英楷以及趙東雲比起來,和他們兩個人比起來,段祺瑞在拉攏人才方面就要遜色的多了。

    王英楷不用說,以前就是北洋第一梯隊的第一人,袁世凱一死就以北洋繼承人自居,就連徐世昌、唐紹儀、趙秉鈞等袁世凱的幕僚們也是相繼選擇了效忠於他,而更多的北

    洋中高級將領們同樣也是聽從他的號令。

    可以說自從袁世凱死了以後,王英楷是接受了袁世凱的大部分政治遺產,如果清廷不搞分化拉攏打壓的把戲,他作為袁世凱的繼承人當上直隸總督成為北洋新一代的首領是極有可能的。

    就算是清廷把分化打壓了王英楷,但是他在北洋內部的威望依舊是最強勢的,如果不是張懷芝被清廷拉攏了過去,從而背叛了王英楷的話,那麼王英楷完全可以手握兩鎮和他的龐大威望繼而完成統一北洋大業。

    這樣的王英楷,對於很多北洋人來說,尤其是中立派的北洋人來說,是優先考慮的效忠對象。

    而趙東雲呢,別看他的威望資歷不顯,但是在北洋年輕一代裡很有威望,其主辦的奉天武備學堂進修班、其親自編寫以及指導第三鎮督練處編寫數十本現代軍事著作更是每一個北洋軍官必看的軍事理論書籍。

    趙東雲親自編寫的『戰壕理論』一書更是在日俄戰爭期間被日俄兩軍極為推崇,稱之為當代最具貢獻的軍事著作。

    甚至可以說日俄戰爭期間日俄兩國的軍官們就是手捧著趙東雲的『戰壕理論』打仗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呢,這本書就已經有了英日德俄法等諸多翻譯版本,甚至成為了各**校生的必讀書籍,而日`本陸士更是直接翻譯了當教材用!

    此書乃是中國自從『孫子兵法』後,第二本被各國廣泛翻譯並採納的軍事著作。

    在很多外**官眼中,當代中國如果還有一個軍事家的話,那肯定不是袁世凱甚至李鴻章,而是趙東雲!

    德國柏林軍事學院更是把趙東雲稱之為該校教學的傑出成果!

    甚至國內的留學生到了日`本和德國學習軍事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學的內容裡竟然就有趙東雲的戰壕理論。

    而他們回國後,往往第一選擇就是去投奔趙東雲,就算暫時無法去奉天任職,但是也往往以國內少壯派自居,而少壯派的領頭人是誰?那不就是趙東雲嘛!

    所以趙東雲儘管威望和資歷略淺,很難吸引北洋內部的那些中堅將領,比如大量的協統,標統們,但是對於年輕一代,尤其是近幾年才畢業的那些年輕軍官們卻是吸引力非常大。

    近段時間局勢緊張之後,甚至不少人從原來的軍中辭職,進而跑到錦州來投奔趙東雲軍中的。

    綜合王英楷和趙東雲,那麼就可以發現王英楷對北洋體系內的中高層人員有比較大的號召力,而趙東雲則是對中下層的年輕一代有比較大的號召力。

    而他段祺瑞自己呢?就是要尷尬的多了,屬於典型的上不成低不就,對中高層人才的吸引力不如王英楷,而對於中下層人才的吸引力又不如趙東雲。rg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