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優越感 文 / 雨天下雨

    王立有擔著心,甚至想要看看有沒有可供逃走的窗口的時候,外頭很快走進來了一個士兵,讓王立有鬆了一口氣的是,這個士兵還給他端來了一盤水和一條毛巾,這代表著這官軍想要讓自己整理整理儀表,等會肯定是要去見什麼人的。

    見短時間內沒有性命之憂,王立有也是略微放下了心來,仔細的洗了洗手的同時也擦了擦臉,又是把身上的已經有些皺巴巴的軍服拉平了些,片刻後看起來已經是沒有先前那麼狼狽了,至少臉上不是髒兮兮的了。

    緊接著,王立有果然是被帶到了一間比較寬闊的營房裡頭,裡頭有一個人,這人王立有認識:他就是率領『遼西剿匪支隊』攻打張作霖所部的孔眺北,王立有年初跟隨張作霖去錦州的時候,也認識了第三鎮的幾個主要軍官,對這個孔眺北雖然不熟悉但是也見過兩次。

    當即就是主動開口道:「見過孔統帶!」

    王立有雖然暫時性聾了,但是依舊可以說話,只是說話的聲音有些大而已,孔眺北似乎知道王立有變成了聾子,所以沒有說什麼話,而是直接提筆寫了話然後遞給他看。

    於是乎這麼一場有些怪異的交談就是開始了,隨著孔眺北又寫了一句話給王立有看後,王立有臉色略變,然後抬頭看了孔眺北一眼,咬了咬牙道:「想要說服張作相和湯玉麟出降恐怕不太可能!」

    孔眺北聽罷一下子就是皺眉,雖然他有信心把張作霖給一鼓作氣滅了,但是兩軍打仗總歸是會有傷亡的,今天的戰鬥力雖然稱得上大獲全勝,但是他的手下依舊陣亡了好幾個,傷了二十幾人。所以如果張作霖或者他的部下能夠不戰而降,那麼孔眺北自然是樂意的,但是他沒有想到王立有立馬就說有困難了。

    眼見孔眺北臉色不好,王立有道:「我和張作相交情尚可,可寫信一試,然湯玉麟和我向來沒有交情,而且昨天議事時,湯玉麟也是支持堅決打的!」

    說完這話的時候,王立有再一次暗道:哼,湯玉麟你鼓惑我當前鋒出兵導致被俘,我就要讓你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和張作霖一起去死吧!

    至於張作相,別看名字和張作霖差不多,而且還是結拜兄弟,但是現在是事關各人性命,孔眺北已經放出話來,張作霖要投降只能無條件投降,但是為了拉攏分化張作霖的手下,孔眺北也放出話來只要張作霖手下的軍官率意率軍來投,那麼就會酌情安排,統帥原有軍隊是不可能的了,但也會繼續給你一個官當著。

    如果不投降的話,那麼等大軍正式攻打的時候,那是想要這種待遇就沒有了,到時候只能是死或者無條件投降了!

    趙東雲對待土匪向來是沒有太大好感的,來錦州多年他剿匪多了去,這些被剿滅的土匪很多也有過投誠的想法,但是趙東雲大多是不要的,一年了也才收了一個呂雙槍和一個石陽而已。

    至於現在的張作霖,趙東雲對他也沒有什麼招攬的心思,能殺就殺,殺不了也殺,反正趙東雲不願意防著他以後在東北搞出什麼事來,但是張作霖所部的其他人嘛就沒什麼所謂了,願意率軍主動投誠的話,有能力就涼幾年後再用,沒能力就隨便給個閒職就打發了,至於繼續領原有的部隊是不可能的了。

    這也不僅僅是趙東雲的處事方法,實際上清末的官軍對待叛軍、流匪大多是這樣的模式,並不像明王朝末年時期那樣喜歡招撫,就算是對待那些不斷投降不斷造反的人也是招撫為主。

    然而對於北洋新軍來說,接受招撫就是代表接納你進入北洋體系,所以輕易不會招撫,面對叛軍和土匪,那就是鎮壓再鎮壓!

    同樣都是末世王朝,但是明末王朝和清末王朝是兩個概念,前者乃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亂世,和所謂的民族甚至政治都無關,人們連吃都沒得吃了,這天下不不亂才怪。

    然而清末呢,基本不上不存在全國範圍的大規模天災,**自從殲滅長毛、捻匪後也沒有什麼波及江南大北的禍事了。

    光緒年間沒有大規模的戰亂、沒有大規模的天災,加上庚子年後的諸多改革,尤其是經濟上的改革不大使得國家財政收入增加,也能夠然普通人們維持一個尚可的生活標準,至少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饑荒以及賣兒賣女的情況。

    嗯,雖然這種事實在後世看來已經是不堪入目,但是放在日俄戰爭的今天,其實中國的中低層民眾甚至都可以在已經邁入准列強的日`本身上找找優越感。

    日`本不管是之前幾十年還是現在甚至一直到二戰時期,日`本都拚命的壓搾農民從而建軍辦工業,尤其是日俄戰爭時期的日`本中下層人民的生活那叫一個悲劇,普通人家的女兒如果長的稍微過得去,十有**是會被買到妓院裡頭的……

    無數描寫舊日`本帝國時代的小說和影視劇裡都能夠看見去求學或者從軍的年輕人高高興興的回到家鄉準備迎娶初戀時,都會發現一個讓他們悲憤欲絕的事實:那就是女神已經變成妓女了……

    嗯,大多數還會描寫主角找到了初戀所在的妓院或自己嫖她或看別人嫖她……

    明治、大正、裕仁這三個時代的日`本社會,是發展的非常畸形的社會。

    不過既然說起了舊日`本有多麼變態,自然也得說說他們的優點,很多人也許會說什麼軍隊,武士道精神或者工業發展的比較好之類的,但是那都是次要,近代日`本最值得稱道的不是軍隊不是工廠,而是教育。

    在近代日`本的教育制度裡,只要你夠聰明,夠努力,不犯傻的話,不管你的出身如何但是大多能夠出人頭地,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近代日`本的權貴大部分都是寒士出身,兩所帝大的那些學子們十有**都是苦哈哈出身的!

    簡而言之,舊帝國時代的日`本

    本社會,就是一個國強民窮的典型社會,國家強到可以和西方列強硬抗,坐擁世界第三的強大海軍,但是國民勞作終年卻不能果腹,哪怕是沒病沒災也得把女兒買到妓院去。

    如此強國,不要也罷!

    這個時代的中國呢,雖然不少人還坐著天朝第一的美夢,但是距離強國這個詞彙早已經十萬八千里了,對外戰爭除了打贏法國外,其他的打一場輸一場,就別提有多悲劇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清末國弱的同時,民生卻是不算苦!

    清末普通民眾的生活雖然談不上小康之家,但也勉強能果腹,如果拋開所謂的民族、國家這些概念,只是單純的從當代的普通小民的角度去看代清末,覺得有多麼好自然是扯淡的,但是也不算壞,至少沒有大規模的戰亂,沒有大規模的天災**,勉勉強強還能活得下去,不至於有十室九空,餓殍三千里之類的事情。

    從普通小民的角度去看待清末,那麼就會發現其實清末也不賴,反正2014年的屁民們絕不會比清末的苦哈哈們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大家半斤八兩除了能活著就不能獲得更多的。

    哦,對了,如果站在鍵盤政治家的角度去看待,其實清末還有一樁好處,那就是還可以一邊摟著小鳳仙一邊辦個報紙批判下光緒慈禧什麼的,好歹能過一把匹夫有責的癮頭不是,要是覺得這還不夠爽而且覺得自己不會成為革命先烈的話,還可以能跑去跟孫混玩革命!

    但是你要是站在社會精英的角度去看待清末,那簡直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了,瞧瞧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看看賠的那些銀子,看看割讓的那些土地,足以讓任何受過國家和民族熏陶的炎黃子孫為之哀嚎,昔日漢唐風采的炎黃子孫竟然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無數祖宗先賢估計是恨不得從墳墓裡跳出來破口大罵了!

    庚子改革後的清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時代,三言兩句說不清,大體上可以認為這個時代在是士子心中已經有亡國滅族之危;對於不甘心泯滅於眾生之間的陰謀家來說,這是一個充滿了機會的時代;

    但是在尋常小民心中,這是一個勉強還能活得下去的年代,加上新政改革後小日子也能夠過的比以前更好了,所以1901年到1911年這短暫十年裡不說太平盛世但是也可以算得上是平穩,在亂世不如狗這五個字面前,穩定就是幸福!

    至於國家和民族,那是什麼東西?能吃嗎?能穿嗎?能住嗎?

    清末,它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愚昧和落後,但是同樣又充滿了希望的時代!

    所以這個時代和讓人幾乎要絕望,改無可改的直想推翻所有東西的明末相比,清末還保持著一定的希望。

    但是國家是國家,民族是民族,政府是政府,政黨是政黨,so,國家和民族有希望,不代表清廷這個政府還有希望!

    如果庚子年後的中國、華夏民族還有一絲希望的話,那麼滿清朝廷肯定是沒救了……rg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