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勢如破竹 文 / 雨天下雨

    1904年3月下旬,在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準備後,日軍終於是渡海了對馬海峽,從朝鮮鎮南浦登陸並迅速向北部推進,於此同時俄軍也是完成了初步的集結。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戰爭裡頭俄軍儘管充滿了信心和自大,對日軍保持了普遍的輕視態度,稱這場戰爭為一場『軍事散步』,並且認為一個俄國兵可以擊敗三個日`本兵。

    這種自誇以及輕視日軍的原因並不是俄國陸軍的高層將領都是蠢蛋,而是出於鼓勵士氣的需要,歷史上的日俄戰爭裡俄國雖然海軍敗得一塌糊塗,但是陸軍的表現還是可以的,並沒有後世人普遍認為的不堪一擊,這裡頭看俄軍和日軍的傷亡對比就知道了,死傷的日軍可比俄軍多多了。

    俄軍雖然普遍對日軍保持了輕視的態度,但是採取的軍事策略卻是非常保守和謹慎的,開戰月餘後俄軍並沒有擺出進攻的姿態進入朝鮮,反而是把兵力都集結到鴨綠江北岸、遼東半島、營口到海城這三個地區,再加上遼陽和奉天地區,擺出的是防禦姿態。

    因為俄軍的諸多高層將領們認為就算一個俄國士兵可以打敗三個日`本士兵,但是戰爭前期兵力過少的情況下依舊應該採取防守,等待本土的兵力增援,等形成了三倍兵力優勢後才發動反攻,直接南下朝鮮然後在海軍的配合下登陸日`本本土。

    俄軍的這個戰略雖然被很多後世人認為過於保守,迂腐,但這對於當時的俄軍而言是符合實際的戰略,不過制定這個戰略計劃的俄國陸軍大臣阿列克塞??庫羅伯特金雖然已經足夠謹慎和保守,但是他也沒有估計到俄軍的戰鬥力已經嚴重下降。

    尤其是中高層將領們的素質可以說是俄羅斯千年歷史來最差的一次,東滿支隊指揮官扎蘇裡奇中`將率部駐紮鴨綠江北岸後,沒有下令加固大量的防禦工事,而且占總兵力一半的預備隊被部署在戰線後方十公里處,而前線兵力被分散配屬在寬大的戰線上,不但步兵戰地沒有任何的掩飾,就連炮兵陣地也是沒有任何的掩飾。

    南滿支隊的福克將軍防守金州的時候,一萬八千人的第四師只派遣了一個步兵團參戰,並且在隨後日軍進攻金州的時候主力部隊一直按兵不動,坐視金州守城部隊被十倍日軍進攻而導致戰敗……

    這種近乎弱智化,甚至能夠被告上軍事法庭的軍事部署完全就不像是一個職業近代化將領做出來的佈置,隨便換一個北洋新軍的基層軍官去指揮,都能做的比他們好。

    這樣一來,日俄戰爭中日軍也就跟開了主角光環似的,嗯,重點不在於主角多牛逼,而在於對手多弱智……

    日俄戰爭裡,其實俄軍的士兵戰鬥力以及基礎軍官的素質還是挺不錯的,符合西方列強的水準,但是高級將領的素質就是令人髮指了。

    趙東雲的記憶裡知道俄軍會戰敗,但他前世裡也沒有詳細去研究日俄戰爭的經過,甚至他上輩子連庫羅伯特金這個名字都沒有聽過,不是研究近代史的人誰會沒事去研究雙方的主要將領是誰啊?

    所以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俄軍裡的幾個高層將領都是坑國貨色,反而是在得到了俄軍採取保守策略,陳兵鴨綠江北岸、營口到海城一線以及遼東半島的時候,他還是比較贊同這種戰略部署的,認為俄軍指揮官庫羅伯特金還是有戰略眼光的。

    他甚至想過,如果俄軍兩萬餘人守鴨綠江,就算打的保守一些但是擋住日軍第一軍應該不成問題。

    不過他對俄軍的估計還是過於樂觀了,俄軍的東滿支隊不用一個月,就被日軍第一軍徹底擊敗,該部被迫向遼陽撤退,而日軍第一軍則是在攻佔了九連城後前出鳳凰城地區,兵鋒直指遼陽。

    當日`本第一軍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後,日`本第二軍也在海軍的支持下登陸遼東半島,並由北向南對旅順發動進攻,隨即在五月底逼近金州。

    戰局發展到現在,已經可以宣告日軍的第一階段行動取得了徹底成功,朝鮮方向的第一軍取得了進軍東北腹地的大門,第二軍成功切斷了旅順和奉天之間的陸地聯繫。

    「接下來日軍的行動也就不難預料了,不外乎就是攻佔旅順以及北上奉天而已!」錦州第三鎮司令部內,趙東雲以及第三鎮內的一大群軍官們圍在一座簡易沙盤上各抒己見。

    儘管第三鎮沒有參與日俄之間的戰爭,但是對於這場發生在身邊的戰爭趙東雲等第三鎮的軍官們依舊保持了極大的關注度,除了隨時注意日俄兩軍動向,防止他們破壞中國的局外中立進入遼西地區外,同時也是密切關注兩軍的具體情況,掌握兩軍的諸多軍事情報以及日俄兩軍所應用的一些戰術等等。

    日俄兩國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將會毫無疑問的影響到世界陸軍的發展,畢竟這可不是幾年前英國在南非和那些土著們的戰鬥,這可是兩國明近代化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戰爭,雙方陸海軍的表現可謂是吸引了全球相關軍事人員的關注。

    就待在邊上的北洋新軍自然不會放過這機會,從公開的派遣觀戰武官以及自行收集秘密或公開的信息,試圖從這場戰爭獲取更多的信息。

    孟恩遠繼續用指著沙盤道:「下一步日軍,最有可能的就是留下一部分牽制旅順,然後主力北上,和他們的第一軍匯合後進攻奉天,只要能夠拿下奉天來那麼這一場戰爭他們就勝利了一大半!」

    不過他的話剛落下,陳光遠卻是道:「旅順這個釘子沒有拿下,俄國海軍就隨時能夠利用這個前出海軍基地打擊日`本在朝鮮西海岸的補給線,日軍主力如何能夠放心大規模北上?」

    「旅順被俄國人經營的跟刺蝟一樣,如何能夠輕易攻克?」孟恩遠身為騎兵將領,擅長的就是長途

    奔襲作戰,對於攻打要塞自然沒有什麼好感,在他看來,日軍肯定不會去啃旅順這個硬骨頭,而是應該留下一部分兵力牽制住旅順即可,主力迅速北上奉天,拿下奉天甚至再拿下海參崴後,這場戰爭就算還剩下一個旅順沒有攻克下來那麼也是勝利了。

    一旁的王占元卻是道:「不是說俄國人的歐洲艦隊已經啟程來亞洲了嗎,如果他們抵達亞洲後能夠依托旅順這個前出基地,日`本人根本就沒有辦法維護朝鮮西海岸的補給線,甚至有可能海軍戰敗。一旦日`本海軍戰敗,那麼這場戰爭日`本就輸了!」

    趙東雲聽罷王占元的話後暗自點頭,這人的觀點倒不像是傳統陸軍軍官,在場的大部分陸軍軍官基本上都把目光盯在了陸軍戰場上,認為日軍攻佔了奉天後就能夠獲得勝利。

    但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和日`本這種島嶼國家作戰,尤其是還是隔著大海作戰的時候,陸上能夠取勝果然能夠好,但是勝不了的只要打敗日`本人的海軍,那麼同樣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

    日俄戰爭對於俄國來說,就算陸軍敗了,但是海軍能夠擊敗日`本海軍的話,那麼勝利依舊是屬於俄國的。

    而從這個角度去考慮的話,那麼就會發現旅順對於對於日軍而言,是具有決定戰爭勝負的戰略要地,俄國失去了旅順也許不會輸,但是日`本打不下來肯定會輸……

    不過王占元這麼說了,自然也有人不同意他的意見,陳光遠就是迅速開口道:「攻克旅順所需兵力眾多,而且要攻克旅順要塞費時日久,如果太多主力被拖在了旅順,那麼對於攻克奉天就會造成重大影響,日`本的諸多將領是絕對不會看不到這一點的……」

    趙東雲看著手下的軍官們噴著口水進行爭論,他自己倒是沒有說什麼,今天這種爭論並不是正式的軍事會議,只是從第三方的角度去看日俄雙方的戰略部署罷了,主要還是為了提高手下軍官們的戰術素養。

    一場爭論下來後,陳光遠突然道:「不過據我所知,俄軍方面的機槍也不少了,但是好像沒有怎麼用啊?」

    北洋新軍裝備了大量重機槍,所以對於日俄戰爭期間雙方的重機槍也是比較關注,但是他們發現俄軍有著大量重機槍,日軍方面似乎也有但是不多,然而裝備了大量重機槍的俄軍卻是沒有把重機槍的威力發揮出來。

    他們並不知道,俄軍除了原有的機槍外,一月份從趙東雲手中購買了大約百挺重機槍,但沒有額外配屬給東滿和南滿支隊,一部分是被配屬到了旅順那邊的關東支隊,而另外一部分則是配屬到了奉天的主力部隊。

    之前和日軍作戰的東滿支隊以及南滿支隊並沒有獲得額外的機槍配屬,所以陳光遠等人並沒有看見俄軍抬出來大量重機槍作戰也是正常的!

    只是聽陳光遠說起機槍,趙東雲就有些期待,機槍數量比歷史上幾乎多了一倍的俄軍能夠給日軍造成多大的殺傷呢?

    漫山遍野的日軍用密集隊形朝著俄軍的機槍陣地發起衝鋒,然而成片成片的倒下,這種景象真的很讓人期待呢!

    等到日軍傷亡太大喪失了歷史上原有的小小優勢後,他們還能否攻下旅順?還能夠攻下奉天,如果能夠的話,日`本會比歷史增加多少的傷亡呢?五萬還是十萬?

    如果日軍比歷史傷亡太大,從而改變了歷史的結果的話,比如說日軍沒能拿下旅順?比如說日軍沒能拿下奉天?到時候情況會怎麼發展呢?

    對於這些問題趙東雲自己也是說不准的,但是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歷史不改變,那麼他就得不到半點好處,所以不管以後的變化是什麼,趙東雲都得讓它發生變化,是好是壞先改變了歷史再說!

    還是那句話,把水攪渾了才好摸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