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假洋鬼子 文 / 雨天下雨

    只是福元紗廠的業務問題他可是向來沒什麼心思去管的,他忙著爭權奪利呢,那裡有時間去打理紗廠的生意啊,他一直都是交給趙晨濱去管,去年開始趙晨濱把主要精力放在福元機器廠,並擔任了福元機器廠董事長後,趙東雲的三叔趙晨亮特地從徐州老家過來,擔任了福元紗廠總辦。

    這福元紗廠想要開辦織布廠的事他也是知道,不過和以往一樣並沒有給予太多關注而已。

    福元紗廠的主要業務是紡紗,簡單說就是把棉花紡成紗線,然後售賣給各織布廠,業務範圍可是遍佈全國,除了是北中國數省的主要紗線供應商外,也在南方省份和其他幾家大紗廠競爭,比如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大生紗廠就是福元紗廠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不過眼看著國內土布行情越來越好,福元紗廠自己也是開始小規模涉足織布行業,先後購置了織布機數百張,不過總體規模並不算大,銷售地區也一直局限在直隸省內。

    然而現在國內土布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東北局勢緊張後,俄國抗拒日貨進入東北,導致日`本洋布大規模退出東北,如此也就給了國內土布天大的商機,國內無數土布廠家把土布販賣到東北去。

    福元紗廠看見如此,自然不甘心一直做一個上游的紗線供應商,所以也是準備自己投資建一個織布廠,準備去搶佔東北市場。

    福元紗廠要籌辦織布廠自然引起了諸多人的注意,這一個織布廠也不是幾萬兩銀子就能夠搞定的,少說也的投入十幾二十萬兩銀子,這樣的話就得進行集資了。

    李氏家族好歹也是福元機器廠的股東之一呢,這聽到了風聲後大感興趣。他們感興趣不僅僅是因為有閒錢想要投資實業,更是看到了這個織布廠的豐厚利潤前景。

    這個織布廠一旦建立起來,那麼肯定是會得到福元紗廠的支持,別的不說單單是紗線供應就是不用擔心的,而且成本肯定比別的織布廠要便宜一些。

    同時李氏家族也是東北的老牌上商業家族了,之前就一直有經營洋布販賣的事,去年東北局勢開始緊張後,李家代銷的日`本洋布大量減少,導致李家在東三省內所佔的份額也是被大大減少,這種情況下李氏家族就必須尋找新的布匹供應渠道。

    這半年來李家也洽談了不少家,不過一直沒能找到理想的合作者,李家甚至都打算自己辦一個織布廠算了,不過做貿易和做實業到底是兩碼事,李家有錢但是也建不起來一個織布廠啊,讓他賣布可以,但是讓他織布就是強人所難了

    如今聽聞福元紗廠要辦一個織布廠,而且還是準備向商界同道集資辦廠,這對於李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如果能夠在這個新辦的織布廠裡頭參一股,屆時他們無疑也就獲得了穩定的布匹供應渠道,同時也能夠有效的降低他們的進貨成本。

    然而有福元紗廠成功在前,那些資本家們一聽說福元紗廠要湊集資金辦織布廠,一個個都是揮舞著支票找上趙晨亮了。

    李家雖然也算和福元有點關係可以參股,但是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投資收取分紅而已,他們更想要的是獲得穩定的,甚至是自家的布匹供應來源,可以說他們想要的是進入織布廠這個行業,不僅僅是投資下去然後坐等分紅而已。

    只是趙晨亮雖然以前沒怎麼玩過實業,但是手下有著一群職業經理人幫著呢,以洋人為主的經理團隊所制定的集資方案和當初辦福元機器廠一樣,都是分散湊集資金,通過自身投入,借貸解決至少半數後,再分散向數十名商家湊集資金,以確保自家的控股權。

    在這種情況下就和當初的洪旭維一樣,有錢也不能全部投進去!

    對此李氏家族自然是不甘心的,在聽聞福元紗廠背後的大老闆趙東雲來到了錦州後,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先是把自家院子劃出了一座出來給趙東雲作為司令部所用,這讓住了多天帳篷的趙東雲對李家好感大增。

    而今天的這場酒宴,名為給趙東雲接風,但實際上就是用來探趙東雲的口風,看看能不能從趙東雲身上取得突破,獲得大規模投資福元織布廠的機會。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趙東雲比他們想像的更加沉醉於官場,也許對於別人來說當官只是為了發財的,然而對於趙東雲來說錢財只是他在官場的助力而已,要不然他為什麼要投下好幾十萬兩銀子到福元機器廠去,難道只是為了賺錢?肯定不是啊,他為的是想讓北洋新軍獲得武器自造能力,同時讓提升自己在北洋內部的影響力。

    所以也導致了福元紗廠那些動輒數十兩銀子的決定,趙東雲竟然是不管不顧。

    好吧,說是不管其實也誇張了,趙東雲只是相信有那麼多專業人士在打理了,自己一個外行也就沒有必要天天盯著,那樣累著自己也沒有什麼效果。

    「這代銷布匹自然是不成問題的,你可以找我三叔直接商談此事,對這些事我一直都是不插手的!」趙東雲雖然能夠猜的一個大概出來,但他對此依舊是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只是含糊說了代銷一事,至於投資辦廠的事則是半點不提。

    李邇堅聽罷臉色有些暗淡,不過也沒有露出什麼失望神色,反而是道:「是我的不對,不該拿這些俗事來勞煩趙大人的,如今酒也吃的差不多了,剛好近日錦州來了個戲班子,演的還算入眼,趙大人不妨一同看一看!」

    趙東雲道:「客隨主便,就看一看!」

    接下來,四人出了花廳,轉入開闊院子後,只見那裡已經搭起了戲檯子,不光後戲班子的諸多人員,也有李家的其他人,有李邇堅的幾個兄弟以及侄子們,也有李家的後宅妻妾女兒。趙東

    雲看見這場合,不由暗歎,這李家風氣也夠開放的,竟然讓一大家子齊齊上陣陪自己這個外客,更甚者女性家眷都拉了出來。

    這要是放在其他官宦之家,這可是絕對不可能出現,至少趙東雲在保定多年,按照道理來說也算是北洋高層,和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算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了,但是愣是沒見過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的女兒長啥樣……

    為此趙東雲還一直感到可惜呢!

    心中胡思亂想的時候,他也是在李邇堅的引路下進入了院子,院子裡的諸多人見趙東雲出現,一個個都是起來行禮,男的上來見禮喊:見過趙大人之類的話,而那些女眷們則是待在兩旁,一個個盯著趙東雲在看。

    對於她們而言,今天的趙東雲可是稀罕的很,平常所見的父兄都是拖著一條辮子,穿著馬褂樣式,而且多多少少帶有彎腰低頭的傳統習性,然而這個趙東雲從進來的第一步開始,她們就發現趙東雲的腰挺得筆直,他的頭一直高昂著,從沒低過。

    身上穿著的是北洋常備軍的高級軍官禮服,穿著擦的發亮的黑色皮鞋,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是腦袋光光,別說腦後拖著辮子了,他頭上一根頭髮都沒有,再加上他那道略微上翹的八字鬍子,這看上去像及了八國聯軍裡的洋人軍官。

    說實話,這麼一身裝扮的趙東雲其實和當代人們對武將的形象有著極大差別。

    也不由得李家眾人對他睜大了眼睛,幾個年輕的少婦小姐丫鬟更是睜大了眼睛之餘,還不是和身旁的同伴低聲說什麼,然後傳來數聲輕笑。

    身為這個時代的北洋軍官,就得有被人罵『假洋鬼子』的覺悟,北洋新軍幾乎走到哪裡,都免不了會被民眾指指點點,這幾年來大小北洋軍官士兵們都習慣了,而趙東雲更是對此無動於衷。

    隨著李邇堅的引路,幾個李家有身份的男性成員上來,有李邇堅的兩個弟弟,以及李邇堅的次子以及幾個侄兒,不過大都只能說一句見過趙大人之類的話,趙東雲大多時候不回話,只是用一個『嗯』或者略微點頭回復。

    不過到了女眷那邊後,李邇堅卻是道:「這是家母!」

    在中國裡孝道為先,儘管在趙東雲眼裡李氏家族實在不算什麼,但是面對五六十歲的老太太他還是保持一定的恭敬,當即略微點了點頭,面帶和氣的打了聲招呼。

    然而這個動作在別人看來卻是有些放肆了,因為在常人觀念裡就算你趙東雲是個大官,但是面對老太太多少要保持和氣一些吧,也不說客氣話,甚至連頭都只低了那麼一丁點,這讓一旁的李邇堅等李氏族人看的相當不爽。

    挽著李老太太的一個少女更是哼了一聲!

    別人不知道的是,趙東雲哪怕是面對袁世凱的時候,語言就算恭敬無比但是他的腰桿都從沒有彎過,他的頭就沒有低下過。

    相對於無數穿越前輩而言,趙東雲覺得自己在這一點上還是可以誇耀的,來到這時代兩年多,他除了跪趙母外,就沒對別人下過跪,彎過腰,低過頭,哪怕是面對袁世凱時也如此。

    當然這一方面是他的自尊心作祟,另外一方面也和他所受的軍校教育有關,對他這種不管站坐都挺直腰桿的舉動,其實袁世凱是非常欣賞的,袁世凱不止一次的誇讚他年輕人長的很精神。

    這個精神並不是說他的容貌如何,而是他的精神氣質,往小了說是一種軍人的氣質。

    對於一切都倣傚德國陸軍的北洋新軍而言,這種氣質是極度稀缺並被崇拜的。

    只是他的這種舉動在現在這種場合略顯的不太適合,不過趙東雲位居上層久了,說實話一時間還真轉不過來擺出一副恭敬的姿態。

    正尷尬之際,就聽聞身前那挽著李老太太左手的少女一聲低語:「假洋鬼子!」

    此話聲音並不算大,但是此時眾人都沒人說話,不說落針可聞,但也算是安靜無聲了,這『假洋鬼子』四個字的雖輕,但依舊清晰的落入了眾人耳中。

    瞬間,眾人心中大駭,那李邇堅更是面色瞬間發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