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六章 試辦機槍隊(一) 文 / 雨天下雨

    「看看還能不能用!」趙東雲揮揮手,就是讓林永權過去擺弄那些機槍了。

    他今天讓林永權跟過來,就是打算讓林永權接管這些機槍,然後短時間內練出一個機槍隊出來,除了林永權這個有過指揮機槍經驗的軍官外,趙東雲還從隔壁兄弟部隊裡找到了兩個有操作過馬克沁機槍的士兵。

    隨著跟來的軍械師上前敲敲打打好半天後,終於是把一門馬克沁機槍給弄好了!

    「這子彈也是多年前的存貨了,不過保存的還不錯,用起來應該不成問題!」林永權如此說著的同時,也是讓士兵們上好了子彈,然後一個當過機槍射手的借調士兵就端坐在機槍後端,把槍口對準了遠方的開闊地。

    槍口外是一片開闊的射擊場,百米外還有一排充當目標的木板。

    隨著趙東雲略微點頭,士兵就是扣下了扳機,而隨著扳機的扣下,這門沉寂了多年的馬克沁機槍再一次噴出了火舌,伴隨火舌的還有刺耳的嗒嗒聲和硝煙。

    趙東雲瞇著眼,看著遠方的那些木板在瞬間裡就被撕成粉碎後,心裡頭生出了很多人都會有的疑問:甲午和庚子年間,擁有如此利器的淮軍以及武衛軍為什麼還會敗的那麼慘?

    那是不應該失敗的戰爭!

    「哈哈,不錯,還能用!」林永權讓士兵停下射擊,露出了朗爽的笑聲,因為出發之前趙東雲就已經對他說過,這些武器是要歸他管的,所以這東西能用對於他來說自然是好事!

    隨後,趙東雲一行人又是檢查了另外三門,有一門還可以用,但是另外兩門已經是缺少了零件,但是隨行的技師卻是看了幾眼後,擺弄了小半個小時後,把一門馬克沁機槍徹底拆成了零件狀態,並取了零件裝到了另外一門上,於是乎又是弄出了一門可以開火的馬克沁機槍來。

    對於那些剩餘的零件也沒有直接扔掉,趙東雲大手一揮就是讓人把這些東西全部帶走,另外也把那些庫存的子彈全部給拿走了。

    把這三門馬克沁機槍拉回了第二營後,趙東雲對林永權道:「從現在開始,你的這個哨改習機槍,我要在演習之前看到成效!」

    趙東雲說罷後,彷彿是對他說,又彷彿是自語:「現在只有三門老舊的馬克沁機槍應該不夠,我再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弄幾挺新式機槍來!」

    之後的這一段時間裡,趙東雲幾乎就是圍繞著機槍在奔走,至於部隊的其他訓練,他倒是沒有太大的擔心,現在的武衛右軍還處於上升發展期,可沒有其他舊軍的諸多問題,而且步兵的日常訓練也就這麼回事,他除了下令加強訓練外也沒有辦法改良什麼!

    要想在演習中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個機槍才是不可或缺的!

    雖然說第二營已經有了三門馬克沁機槍,但是趙東雲對此並不滿足,他又是四處打聽問哪裡有舊的馬克沁機槍,要知道早年馬克沁機槍剛出來的時候,李鴻章可是很感興趣的,1888年的時候下令金陵製造局進行仿製,但是當時因為這些早期的馬克沁機槍故障太多,加上耗費子彈太多,所以製造了三十多門後在1893年就停止了。

    這一批機槍有一部分參與了甲午年的朝鮮戰事以及庚子年的戰事,有一部分還躺在各地的軍事倉庫裡發霉。

    除了尋找那些舊式的馬克沁機槍外,他同時也是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購買新的機槍。

    畢竟那些老式的馬克沁機槍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仿製品了,故障多不說而且性能已經嚴重落後,要建立機槍部隊的話肯定是不能用這些老式機槍的,得想辦法弄一些新式的馬克沁機槍或者是法國人的哈奇開斯機槍來。

    儘管不知道趙東雲為什麼這麼在乎機槍,但是作為趙東雲的支持者,段祺瑞並沒有太多的猶豫,除了幫趙東雲又找來了一門庫存的舊式馬克沁機槍外,甚至還幫趙東雲向袁世凱提出了試辦機槍隊的構想!

    如此趙東雲也算是在這個時代第一次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聲音,他把自己的一些關於機槍方面的運用戰術編寫成章,著重突出了機槍在固定防禦戰當中的效用,還說自己留德期間,就發現德國陸軍已經開始成規模的裝備機槍,而我國要練新軍就必須緊跟列強的步伐,不能事到臨頭發現自己沒有了再去發展。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裡的北洋體系裡,不管是袁世凱還是段祺瑞等人,對於新式技術還是非常看重的,不管是武衛右軍還是北洋常備軍的裝備都是緊跟各國步伐的,比如說現在袁世凱等人察覺到曼利夏步槍已經開始落後世界的時候,已經是籌備著進口更加新式的步槍了。

    不過現在西方各國對中國實施了嚴格的軍火禁運,導致袁世凱無法通過正常的官方渠道來大規模購入西方各國的軍火。

    這裡得說一說,辛丑條約中第五款以及附錄第十一款中禁止中國進口武器以及製造武器原料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條約執行的頭兩年裡也就是1901年到1903年期間,中國根本沒有辦法通過官方渠道獲得大量的武器,只能偷偷摸摸進行走私。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個軍火禁運的款是這樣說的:光緒帝下旨禁制中國進口武器以及武器原料!也就是說,條約讓中國自己禁自己,這大概是人類歷史上最扯淡的一次軍火禁運條約了!

    所以儘管有軍火禁運,不過並沒有影響到中國的軍火進口,別說步槍火炮這些了,戰艦都照樣買!

    這裡頭也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一次的軍火禁運主要是法國所倡導的,中法戰爭裡,法軍被裝備了德國和英國武器的清軍打的抱頭鼠竄,自然就更加不想要讓

    中國繼續裝備新式武器了。而在其他列強眼中,哪怕是清軍抱著核彈和他們打仗,照樣能夠把他們打趴下,事實也的確如此,近代史上和清軍打仗還打敗了的,也就只有法國這麼一朵奇葩了。

    辛丑條約的軍火禁運縱然存在諸多漏洞,實施的也不算太嚴格,甚至不用多久就名存實亡了,但是現在還是1901年,辛丑條約才剛簽訂而已,這個時候中國自然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大規模進口武器了,只能是偷偷摸摸的來,此外也努力想要實現武器自給,開始大規模生產漢陽造步槍等武器。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軍火禁運也迫使清廷開始大規模自產漢陽造步槍以及火炮,奠定了漢陽造在中**史上的特殊地位。

    現在各國對中國的軍火禁運自然也不可能讓中國獲得大量西方國家的新式機槍,但是通過走私手段的話,弄幾挺還是不成問題的!

    袁世凱對新式技術向來是重視的,幾乎段祺瑞剛把趙東雲的建議遞上去,他就是批准了試建機槍隊的建議。

    現在各國陸軍都已經開始成批量裝備機槍了,袁世凱也是有心跟進,退一萬步說,就算機槍沒什麼大用,頂多也就是損失些許金錢而已,這點錢連一門七生五的野炮都買不到,但是如果機槍真的有大用,那麼北洋軍也就能夠及時跟上世界潮流了,這點作用遠比一萬多兩銀子重要的多。

    不用幾天功夫趙東雲就拿到了正式籌建機槍隊的批!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領官了!」趙東雲拿到批後,對著他手下的第一個,同時也是唯一的一個機槍指揮官林永權如此說著。

    事情剛開始辦就升了官,任誰都會高興,林永權臉色有些激動:「大人厚愛,永權無以為報!」

    「你把機槍隊辦好了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趙東雲此刻站起來,走到林永權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個月後的演習,我可就要全靠你了!」

    縱然林永權的年紀要比趙東雲大了足足十歲,但是此時此刻兩個人看起來,彷彿趙東雲才是長輩,林永權只是一個毛頭小伙子而已。

    把依舊激動無比的林永權送了出去,趙東雲出了自己的辦公室,然後去了隔壁的營房,他剛進去裡頭的人就相繼站了起來,裡頭就有這幾天剛來的趙東平。

    原本趙東雲是打算把趙東平送到隨營教習那邊做個書辦,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他現在被調到了第二營當統帶,自然也就改變了計劃,最後把趙東平安排到了第二營當個書辦。

    這不僅僅是要給趙東平一個差事,實際上也是讓他跟在身邊辦事的用意,畢竟很多事自家人去辦要更放心一些,另外趙東雲看這趙東平雖然年紀小,但是人機靈的同時也懂得進退,如此也算是有心栽培他。

    如果他表現出來值得培養的話,那麼趙東雲打算明年舉薦他去籌辦中的保定軍校學幾年,等出來後興許就能成為自己極大的助力。

    趙東雲進去後,壓了壓手示意房內諸人不用客氣,而後招了招手把趙東平叫了出來:「我讓你去買機槍的事辦的怎麼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