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巧言令色

正文 103唐大人的煩惱 文 / 笑歎無憂

    最後一個晚上,唐惜春與明湛暢談自己的理想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有許多人不理解我,他們不懂星象,不明白這裡面的深奧,我也不高興同那些無知的傢伙們來往。還有許多人看我不會科舉,常暗地裡嘲笑我,覺著我給我爹丟臉了。那些人哪裡能明白我的事業呢。」唐惜春頗是自信的表白了一番,極具憤青氣質道,「就是那些笑話我的人,他們覺著考個功名,做了大官就比我強了嗎?他們豈能知我的見識呢!殿下,如果人人都要做官,那誰來做民呢?還有許多人,他們很會說大話,滿口的仁義道理,口口聲聲說做官是為國為民,噁心的要人命,我寧可聽他們說做官是為了陞官發財。」

    「我沒做過官,可是我覺著,好官太少了。」唐惜春道,「再說,有才能有本領的人也不只是官員才有啊。像我吧,我就念不進儒家經典,我們星象學屬於陰陽學一派。以前我書院裡有位吳夫子,他的算數也很精通,不過,他跟我不一樣,我是喜歡星象,他是做機關的。他做的機關就甭提了,殿下,你見過十連發的小弩弓嗎?如今軍中的弩弓最多三連發,吳夫人就能做到十連發,漂亮極了。如同吳夫子這樣的人,難道不是人才?我覺著,以儒學來介定人才,太片面了。還有我在山上住著時,我家惜時有一位師弟,特會做木匠活兒,先前鎮南王府發明了一種名叫鉛筆的筆,阿湄買了些現成的回去,大批製作時就是我家惜時的時弟研究出來的製法。我覺著,這也是一種才能。雖然大家覺著工匠很低微,可是,我就覺著他們也很了不起。殿下,如果我們去了一個孤島,我能預測天氣,木匠可以做木匠活,製出工具,搭建房屋。就是婦人也可以紡紗織線,燒一些飯食來吃,只會念知乎者也的官員能做什麼呢?我不是說官員無用,我只是覺著,咱們這個世間太輕視不是官員的人了。」這些認知,都是唐惜春出海後才明白過來的。在海外,在杜若島,是極珍視有一技之長的匠人的,這些人的價值遠勝於管理百姓的官同。

    唐惜春本不是多麼具有口才的人,這些話,都是他的心裡話,因為覺著明湛是個好人,唐惜春便跟明湛嘮叨了起來。

    明湛真正覺著唐惜春很有見識,不論別人怎麼看,明湛是知道商人與工匠的價值的。明湛想,唐惜春不只是星象上有所建樹啊,這是個真正有見識的人。

    明湛道,「仕農工商,無農不穩,不商不富,無工不強,各有各的長處,在我心裡,並沒有哪個高貴哪個低賤之說。」

    唐惜春歡喜道,「我就知道殿下是有大智慧的人。所以,這些話,我不與那些蠢人說,我只跟殿下說。」

    明湛道,「惜春,若你有各種所長的朋友們,不如介紹到鎮南王府來,我給他們差使,給他們銀子,支持他們的研究,如何?」

    唐惜春的笑容在燭光之下璀璨至極,晃得明湛腦袋發暈。唐惜春卻沒直接應下明湛,反是正色道,「我不是介紹給鎮南王府,我可以介紹給殿下認識。我跟鎮南王府的人不熟,也沒有見過王爺,我只跟殿下打過交道,只信服殿下的智慧與為人,不能介紹給別人。」

    明湛從**到靈魂那叫一個舒坦熨帖,心道,誰說人家唐惜春不會說話了,人家比這世上九成九的人都會說話。簡直是……太會說話了。

    總之,這是一場偉大的交談。甚至若干年後被演繹出若干版本,最為神奇的版本的描述如下:某年某日某天,唐神仙駕雲南下,偶遇偉大的尚未登基的鳳武皇帝陛下,於是兩人在雲彩之上論道,足有三天三夜。

    天可憐見,明明是在床上夜談的好不好。

    對於後人的想像力,若兩人有前後眼,想必都是佩服的。

    唐惜春自鎮南王府告辭時,明湛送了他兩車東西,整個雲貴引以為美談,都在私下說,「那個蜀中來的唐公子好本事,竟然能從世子殿下手裡得兩車東西。」要知道世子殿下向來是坑人的主啊,這次竟叫姓唐的給割了肉,怎能不令人心生嚮往?

    並且,唐惜春從鎮南王府搬出去,就被安排著住進了鎮南王府用來接待官員的別館裡,連帶著周湄幾個都跟著沾光一併住了進來。

    周湄、沈博、吳謂幾個要忙著生意上的事,唐惜春便帶著阿玄在城中遊覽起來,觀賞大理城的風景,品嚐大理城的美味,還買了些當地的小玩意兒,又足裝了滿滿一車。

    待諸自鎮南王府告辭,明湛的首席心腹小范大人還來送了明湛一程,讓明湛頗為感激,握著小范大人的手千叮嚀萬囑咐道,「我要回蜀中了,還請小范大人代天下百姓照顧好殿下的身體,下次再見面,我給你帶我們青城山最有名的果子酒,還有我們蜀中雲霧茶,可好喝了。」

    范維與唐惜春接觸的多一些,知他就是這樣的性子,並不以為意,笑道,「那我先謝過惜春了。路上保重。」

    「後會有期。」以後同朝為官的同僚,唐惜春知范維是明湛的心腹,他畢竟出身官宦之家,故此對范維很是客氣。

    周湄、沈博、吳謂三個對唐惜春真是服了,心說,這小子看著傻不拉唧的,真會搞外交啊!這是怎麼給世子殿下灌的**湯啊!

    沈博跟唐惜春打聽,「惜春,世子殿下何等風範哪?」

    唐惜春道,「殿下的智慧如同大海,見識如同高山,為人如沐春風,行事彷彿星辰。」

    前頭三句形容沈博還能聽得懂,這「行事彷彿星辰」是什麼狗屁意思啊!沈博繼續請教唐惜春,「什麼叫『行事彷彿星辰』啊?」

    唐惜春鄙視道,「這都不知道?還都說你很有學識呢。」埋汰沈博一句,見周湄、吳謂兩個都豎著耳朵在聽,唐惜春極是得瑟,張大嘴巴大聲道,「就是說世子殿下做事情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樣,充滿奧秘的美感。」

    我的天哪!

    三人心下一致決定,再不敢小瞧唐惜春了。唐惜春絕不是只懂星象的呆子,就憑這一手拍馬屁的本領,等閒人都不及他啊!

    這種話,要擱他們三人,都不一定能說得出來,人家唐惜春就能說得誠意十足,太tmd的會拍了有沒有!怪道這小子能從世子殿下那裡拍出兩車禮物來呢,人家不僅外秀,而且內秀,簡直內外兼修,這拍馬屁的本領半點不比觀星的本領差!

    唐惜春並不知三人內心吐槽,他其實說的都是真心話,還問三人,「你們看到世子寫的書後頭的批注沒?那是我批注的。現在看懂了吧?」

    周湄笑,「世子請人講了一遍,好懂多了。看來惜春這次學到了不少東西。」

    「那是。」唐惜春騎在馬上得意洋洋,一個勁兒的往外顯擺道,「我跟殿下商量好了,明年到殿下那裡做官。」

    這些時間,大家也混熟了,沈博玩笑的問,「什麼官?若是正管著邊貿的官,我得先走一走惜春的門路。」

    唐惜春笑,「我哪裡懂邊貿那一套,是殿下要組建天文司,讓我去做天文司大人。只比帝都欽天監低一品,是正六品的官兒。」

    沈博笑,「惜春,你是真人不露相啊。」走一趟三萬里的遠親,還能弄個六品官兒做。

    唐惜春得意的揚起下巴,晃了幾下腦袋,望著遠處風景,感歎道,「我真是太喜歡殿下了,我從沒見過比殿下更有智慧更有胸襟的人了。」

    沈博笑,「殿下的風姿,只聽惜春這樣講,便十分令人嚮往。」

    「那是當然了。」唐惜春道,「我聽殿下說,過些日子他就要娶西藏公主做側妃了。可惜咱們回來的急,也沒能參加殿下的婚禮。」

    這些事,周湄沈博等人是不知道的。但,此三人能與唐惜春一併來鎮南王府,自然都聰明過人,立刻明白鎮南王府與西藏聯姻,必是為了穩定雲藏邊貿之事。

    唐惜春本來想把阿玄許配給世子殿下的,想到世子殿下早有一個側妃,又要娶西藏公主,便沒提此事。唐惜春想著,阿玄眼瞅著年紀大了,要給阿玄找一門上上等的好親事才好。

    將阿玄的事放在心頭,一行人快馬加鞭的回到了成都府。

    唐惜春覺著自己是榮歸故里,可惜沒什麼鞭炮齊鳴、舞龍舞獅的熱鬧,有點不夠排場。不過,巡撫大人還親自接待了他們一回。當然也是由於這四人各有身份,又與鎮南王府鹽課改制與雲藏邊貿之事相關,不然巡撫大人怎會親自出面。

    周湄等人先說了說大理城的情景,唐惜春補充了下大理城的風景,「那處的人不把湖叫湖,叫海子,可怪了。不過那裡人生活的地方比咱們蜀中高,月亮都格外大。東西也好吃,有一種銀色的小魚,炸了之後就甭提了。早上配了白粥吃,特下飯,我一連能喝三碗粥。或者曬成小魚乾,再炸酥,我每天下午吃一大盤子……」

    唐盛咳了一聲,薄斥道,「說點兒有用的,是叫你去吃飯了嗎?」八輩子沒吃過飯哪!盡說些沒用的!真是丟臉!

    唐惜春道,「我這不是說老爹和李伯伯沒去過大理城,給你們介紹一下嘛。我見到了世子殿下,殿下待我特和氣,教了我許多算術上頭的學識。對了,我也跟殿下說了咱們蜀中特別關注邊藏貿易的事。殿下給了我一份草擬的雲藏貿易的相干條例,說叫我帶回來,興許用得著。」

    李巡撫大喜,「殿下果然是心胸寬廣,賢侄既帶了回來,何不拿來,我等先給總督大人過目。」

    唐惜春道,「足有兩大箱子。李伯伯,等我去找一找吧。」

    李巡撫笑,「應該的。賢侄這次辛苦了,可是為咱們蜀中立下大功。」

    唐惜春笑,「李伯伯誇得我都找不著北了。主要還是為了去學習算術,殿下為人真沒的說,我走時,殿下還送了我許多土產。殿下的思想深邃極了,我們在星象、算學、感情、以為對人生的認知方面都有相同的見解,就是傳說中的知己啊!」

    唐惜春如同吃了亢奮劑的詩人一樣顯擺他與明湛的交情,李巡撫心說,你爹當年就會攀附,攀附上了李相,十幾年來做官做的風生水起。你更不得了啊,都攀到了鎮南王世子的頭上!哎,不會唸書有什麼要緊,會拍馬屁就行啊!他兒子當初還說人家唐惜春傻,如今看來,說人家唐惜春傻的才是傻蛋!自家那傻蛋兒子還在苦巴苦熬的考進士,人家唐惜春已經悠哉悠哉的走上上層路線了!

    這他娘的老唐家——

    巡撫大人頗是嫉妒的瞅了唐大人一眼。

    唐大人接收到巡撫大人幽怨的小眼神兒,不禁心下一哆嗦,暗道,沒聽說巡撫大人好男風啊!哎,人生得太好,仰慕者太多也頗是令人煩惱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