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調教女王

正文 第七百七十六章 龐大到令人生畏的作戰計劃 文 / 晴了

    梁師都大恐,一面派人渡河向頡利可汗、李密、劉武周求援,一面收攏大軍向上縣集中,務必要在上縣抵達住華夏復興軍的進攻。

    這裡可是他的老巢,上縣經過了多年的建設,現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座要塞一般的巨城,梁師都收攏了近七萬兵馬進駐上縣。

    李密現如今已經被打殘了,剩下的兵馬不足五萬,而今,李孝恭又領著數萬大軍兵臨離石郡,李密自保尚且不足,哪裡還有餘力去幫助梁師都。

    而劉武周好一些,他也深知道,他與李密還有梁師都如今可以算得上是唇亡齒寒。所以,命手下率兩萬大軍死守系舟山後,自領五萬大軍還有七千突厥騎兵,經樓煩郡臨泉碼頭渡過了黃河,直撲雕陰郡往援梁師都。

    五日之後,尚在榆林郡北部糾結的頡利可汗收到了梁師都的求援信,不由得在大驚失色的時候又一臉的狂喜。驚的是華夏帝國這一次可真是大胃口,根本就是想要將整個河套地區完全納入到自己的口袋中。

    喜的自然是雖然河套北部的船隻皆無蹤影,但是在河套南部這裡,還有大量的船隻可以橫渡黃河。這如何讓頡利可汗如何不喜。

    頡利可汗當機立斷,留下了十萬突厥騎兵游弋在這一帶,以防華夏復興軍乘自己南下之時渡河直撲金帳王庭又或者是斷自己的後路,一面率剩餘的二十萬大軍轉道沿河朝南而去,直奔樓煩郡的臨泉碼頭。

    這個時候,令困守孤城的梁師都奇怪的是,華夏帝國復興軍並沒有在聚集兵馬之後就開始攻城,而是游弋在上縣附近,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的確,是在等待著李三娘子的第四軍和一個警備軍的到來,使得華夏帝國在延安郡北的兵力總數接近十七萬數。

    而李三娘子在抵達了這裡之後,讓原本還想著試探著出城襲擊華夏復興軍的梁師都直接就萎了,因為,李三娘子在山西北部的赫赫威名那可是一刀一槍的硬拚出來的。

    當初梁師都想要跑去山西占偏宜,就眼睜睜地看到李密和劉武周這兩個好基友的失敗,他們被李三娘子以弱勢兵力揍得這兩個看似強大的好基友揍得狗血淋頭。

    而李三娘子抵達了雕陰郡後,同樣沒有直接發起進攻,而是繼續直接一路向東,破延福城,渡過了黃河,然後直撲離石郡,而此刻正在拿出了吃奶的勁,抵抗著李孝恭大軍進擊的李密根本絲毫沒有防備。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李三娘子揮軍北上之後,不但沒有去摘取那近在眼前的勝利果實,反而出奇不意的渡過黃河直奔李密的背後而去。

    當在前線的李密得知李三娘子的消息時,已經晚了。孟門關的一萬守軍在華夏帝國復興軍的跟前連一點抵抗力都沒有,特別是在看清了跟前的旗號是李三娘子之後。士氣大洩,孟門關守將劉鎧直接開門歸降。

    之後,李三娘子馬不停蹄,一天的時間就殺到了離石郡治離石城下,離石城雖然也經過了李密的經營變得高大威武,但是,在華夏帝國復興軍的火炮跟前沒有絲毫的反抗力。

    守城的兩萬軍隊,在四門被超過兩百門迫擊炮狂轟了一個早上之後,都已經完全地躲到了距離城牆百步之外的城內。就在這個時候,華夏帝國復興軍的精銳們順著雲梯在炮火的掩護之下強行登城。

    李密的老巢,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落入到了李三娘子的手中。而此刻,正在離石郡東南部阻擊李孝恭所部的李密完全地絕望了。

    最終,當機立斷的李密乘夜向北逃去。短短不到十日光景,整個離石郡盡落入華夏帝國軍隊的手中。

    而瑤光在奪取了離石郡後,再一次揮師回頭渡過了黃河,全軍進入延福休整。這個時候,劉武周的大軍業已經渡過了黃河,朝著上縣直撲而豐,在收到了這個情報後,華夏帝國復興軍的水師再一次出動了。

    不到一天的功夫,離石郡旁邊的黃河上,所有的船隻,要麼被俘,要麼被毀。連一艘小舢板都不留給那些正在瘋狂打馬而來的頡利可汗。

    而劉武周這才剛剛渡過黃河,就看到了那些船隻的慘狀後,劉武周的心肝直接從胸口涼到了。這說明什麼?說明自己能夠渡河並不是本事,而是華夏帝國復興軍的計謀,讓自己渡過了黃河。再搗毀了一切可以過河的船隻後,自己想要回到樓煩,要麼就游回去,要麼就只能老老實實的伐木為舟。

    但問題是,伐木為舟這需要的時間太久,而就憑著自己地盤上的守軍,根本就不能擋住華夏帝國復興軍的腳步太

    不過,過都已經過來了,難道再在去唱不要哭?唱破喉嚨也沒用。

    劉武週一咬牙一狠心,不再理會已經斷掉的後路,直接率大軍直往上縣撲去,能夠與尚未被於掉的梁師都合兵一處,那麼至少還能夠守著地盤再作打算。

    兩天之後,興沖沖就像是要進洞房的新郎倌的頡利可汗趕到了臨泉,看著那已經完全被搗毀的臨泉碼頭,再看看那些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舟船,狂怒之下,頡利可汗把那梁師都派來的求援使節給宰了。

    可憐的頡利可汗連續的憤怒已經快要腦溢血了,卻只能望河興歎。二十萬突厥騎兵,就像是二十萬條餓得兩眼發花的野狗,看著河岸對面的肉骨頭,只能不停的嚥著口水,卻連肉香味都聞不到。

    這個時候,遇上了從南方離石郡北逃而來的李密,李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告訴頡利可汗,卑鄙的華夏帝國復興軍不但圍困了梁師都還有前往援求的劉武周,更是把自己的離石郡給奪走了。

    害得他只能率領著兩萬餘的殘兵敗將背井離鄉的往前來接應頡利可汗,希望可汗能夠發揚宗主精神,為了世界和平與愛,幫助自己,奪回離石郡。

    頡利可汗盤恆再三,終於下定了決心,不再理會被困於河套內的劉武周和梁師都

    都,以李密為先鋒,揮師直撲離石郡而去。

    此刻,離石郡已經被李孝恭所據,僅僅數日光景,不僅修復了被毀壞的城牆,更是在城頭上,佈置了超過兩百五十門迫擊炮。

    這些火炮正是瑤光妹子交給李孝恭的,還有每門炮有兩個基數的彈藥。兩個基數,也就是整整兩百枚炮彈。

    而韓世諤已然沒有理會已經快被其打殘的劉武周守軍,率軍退回了晉陽鎮守。

    此刻,從西海諸地、西秦地區、河西地區抽調來的五萬騎兵和二十五萬匹戰馬已經登上了前往河套五原郡的船隻

    每人五騎,這個數字,絕對是令這個時代的騎兵們震驚的數字。也可以說是接近病態的數字,這五萬騎兵他們身負著極為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他們會從河套北端出發,橫穿整個漠北地區,然後直撲向位於額根河、於都斤山之間的金帳王庭。

    突厥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也害怕自己跑去中原占偏宜的時候,自己的老巢被端,所以,為了安全,將金帳王庭從南方遷到了漠北。

    不過,頡利可汗沒有想到的是,我們早就已經獲得了突厥人金帳王庭的情報。所以,別說是藏在這裡,就算是這丫把金帳王庭藏在北極也會被我們找出來。

    打不打他的王庭是一回事,但是,但這五萬鐵騎,超過二十萬匹戰馬出現在了河套以北之後,我就不信頡利可汗還能慢條斯理的在中原攻城略地。

    就算是他真的可以,這可不代表他手底下那數十萬突厥騎兵也可以如他一般置自己的親人家眷於不顧。他真要這麼於,手底下那些小可汗小王不造他的反才怪。

    如果說,他們真的敢全都不要拿的一路向南,那本公子就讓這五萬鐵騎一路向北,看誰能搞死誰?

    至少,在中原地區,所有的城鎮都有著結實的城牆守衛,而突厥人的金帳王庭不過是一個個用皮和毛氈製作的帳篷,別說防禦了,連火都防不住。

    再者,頡利可汗此番南下,可以說是差不多傾巢而出,金帳王庭最多也不過剩下三五萬的守衛。就憑著那些突厥騎兵,絕對不是我華夏帝國鐵騎的對手。

    這隻鐵騎不但一人五騎,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攜帶著一柄強勁的鋼弩,都攜帶著超過二十枚手雷,其中還有四個團的胸甲火槍騎兵,另外,還攜帶著總計超過五百門的輕迫擊炮,單單憑著這些武器,足以與超過自身兩倍的敵人相抗衡。

    侯君集,這位另外一個歷史時空率大軍滅掉高昌國的名將,如今正是這只軍隊的統帥。這傢伙作戰風格極為狠辣狡詐,絕對是一個極為難纏的對手。

    就算是韋雲起和屈突通也都對侯君集的軍事才能大加讚賞,認為這傢伙是年輕一輩上最有天賦的統帥。

    而呆在長安的我雖然看起來似乎很是悠閒,但實際上心裡邊也十分地緊張,這一仗,可以說是華夏帝國一統華夏大地最重要的一次戰役。

    不僅僅是針對頡利可汗,更連山西、延安北部的梁師都、劉武周、李密都一同算計了進去,為了這個策略,超過一百名的參謀絞盡腦汁的弄了五個月的時間才拿出了一個具有可行性的作戰計劃。

    但仍舊顯得很冒險,不過韋雲起、我婆娘、韓世諤、李道宗等一於軍方將領卻對這個完全是由參謀部的精英們構思、草擬乃至完成的計劃非常推崇。

    至少,這個作戰計劃不僅僅解決了目前南下進攻所帶來的危機,同時更將華夏帝國北疆的幾個頑敵全都一掃而空。

    並且,對於每一個敵人的做法,都作出了幾種甚至是超過十種的應對策略。可以說,這些華夏帝國敵人的每一步動作,都已經在我們的作戰計劃之後,並且有相應的應對方式,如此,方才會有今日的戰績。

    但即便如此,一口氣就想要擺平這麼多的敵人,壓力之大,可想而之,特別是我這個最終拍板確定實施該計劃的華夏帝國皇帝。

    稍有不慎,那就是個滿盤皆輸的局面。若真是計劃破產,即便是能夠固守住延安郡一線,那華夏帝國想要平定天下的時間,至少也要向後拖上數年甚至是十數年的時間。

    「陛下還在擔心?」正拿件過來給我簽署的房玄齡看到我憔悴的表情與緊鎖的眉頭不由得關切地問道。

    「能不擔心嗎?」我擱下了簽字的筆,活動了下發麻的雙手苦笑著說道。

    「陛下,如今勝績連連,足見此作戰計劃的確上佳,再加上韋將軍以及皇后殿下等軍中宿將皆親自出馬,您也不必太過憂心了,臣倒覺得,該擔心的是頡利可汗他們才對。」

    「是啊,現如今,黃河河套一帶皆盡被我華夏帝國水師封鎖,頡利可汗想要率大軍渡河援救梁師都與劉武周那是沒有可能的。」聽到了房玄齡的這番話,我點了點頭,沉聲言道:「不過,劉武周與梁師都合軍一處,兵馬有十數萬眾,可是不能小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