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末日生存手記

大道小說網 第088章 擴大營地規模 文 / 變速土著

    總之,這個篳路藍縷白手起家的營地正在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儘管有人在戰鬥中犧牲,可是正在有源源不斷的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比如說這一隊從內陸地區過來的倖存者。

    九個男人,他們自己介紹說是一個工地上的建築工人。三個孩子,兩個男孩,一個女孩,歲數都不大。最大的也不過仈jiu歲的樣子,最小的那個小男孩只有五歲,應該是剛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年紀。

    孩子是人類的希望。是人類種族的未來。雖然它們現在沒有什麼自保的能力,可是,世界終將會是他們的。馬建設說這三個孩子是他們在路上遇到的,父母都先後死去,他們現在是孤兒。

    對了,於玉不是教師嗎?孩子需要被教育。需要讓他們唸書、識字,將人類的文明火種延續下去。教育四個孩子的任務交給她好了。

    當李克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於玉。

    「剛才你說什麼?」一直似乎都在發呆的於玉等到李克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通的話之後無辜地回了他這一句。讓李克差點沒把一口老血全吐出來。

    「我是說,於姐你既然當過老師,就把這四個孩子的教育工作交給你管理。你看怎麼樣?」李克只要把話盡量說的簡明一些。不過這位「天然呆」小姐似乎也只能接受幾個簡單的詞彙和短語。當別人的話一多,她的思緒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李克疑惑四個孩子在她的教育下以後會不會跟她一樣「天然呆」起來。

    不過當李克見識到了於玉給四個孩子上課的情形,這種疑慮很快打消了。站在講堂——所謂的講堂其實就是稍微僻靜的倉庫一角,木頭牆壁上掛著一塊用黑墨水刷好曬乾的黑板,用熟石灰塊在上面寫字——上的於玉與平日的天然呆完全不同,聲情並茂、眉飛色舞地可以滔滔不絕地上很長時間的課。儘管她的課對於李克來說只要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世界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童話。

    這句話與現在的世界現實比較起來真是太具有諷刺xing了。

    孩子沒有見過熊貓,沒有見過真正的美麗的外面世界。只能靠著這位美女老師來給他們描述,講解。

    胡胖子有些時候空閒了就跑過來旁聽。不過李克知道,他對於講台上那位胸脯鼓鼓的老師的興趣似乎更大一點。坐在教室最後面的相對於他的身體有些異常狹小的課桌山,胡胖子一臉傻呵呵地笑容地雙手托起自己的兩腮,傻笑著看著正在講課的於玉老師。那樣子,和十九歲還在上幼兒園的智障青年沒什麼兩樣。

    馬建設的這個流浪隊伍的成員中還包括四名婦女。年齡從三十七八到四十五六的都有。馬建設說這些都是一路上收留的倖存者。婦女們看上去都有些沉默寡言。身上的衣服都很樸素。看上去不像是什麼貴婦。不過想來那些嬌生慣養的貴婦們估計在這樣殘酷的末世裡也沒有什麼生存能力吧,除非丟下身份和面子,屈辱地依附於更加強勢的男人。

    這些女人都很知趣,也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來讓收留她們的營地成員們保持一個好的印象。無論是洗衣服、拖地板、做飯、燒鍋、炒菜、種地、幹活兒等等,都搶著幹。手腳靈活麻利,讓人感覺很放心。依著她們的姓,成員們都尊敬地稱呼「陳嬸」、「魏嬸」等叫個不停。女人天生的愛打掃、收拾、美麗、乾淨,讓營地的生活舒適度提高了一個很大的檔次。

    馬建設帶給營地的最後一份財產就是那台「解放」大卡車。典型的五六十年的風格。圓圓的大頭車前臉。發動機的蓋子是圓形的。軍綠色的塗裝,典型的軍事色彩。只不過一些地方已經風吹日曬得不到保養而脫落了。斑斑駁駁,更增添了許多歲月的痕跡。不過發動機的工作狀況良好。後面有鐵的車框子。除了開車的司機之外,流浪倖存小隊的成員們就坐在這樣的車廂裡面一直顛簸了上千公里的路程才來到這個海邊,破滅了他們最後一個大大的希望。

    建築工人的手中有六支八一槓。這保證了他們在途中殺死了威脅最大的喪屍,來到了這邊,不過,子彈已經快要耗盡了。沒有了子彈的槍支甚至連燒火棍都不如。這種老式的七點六二毫米口徑的大威力突擊步槍子彈目前來說還不太好找。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就先留在營地的備用倉庫裡面吧,以後說不定能用得上。

    這樣,隨著這新的一批新鮮血液的加入,營地人數和規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共有五十八人,外加一條小狗。

    有了這麼多人,再加上各行各業的能手都在。而且喪屍們正在忙於爭地盤、內鬥,趁著這個時機,李克準備把營地的規模給擴大一下。原來的狹小的營房已經不堪重負了。而且地方狹小,很多生活方面都很不方便。

    李克和營地的骨幹成員們商議了一下,最後決定把營地防禦圈從僅僅保護生活區這一小塊地方,擴大到整個高地的邊緣。農場佔據了這塊高地的大部分地方並向下方延伸了一段距離。而經過勘察,最佳適合建造圍牆的地點所包攏起來的土地差不多有二十多畝,上千平方米的範圍。再往下,坡度就稍陡了些,效費比就高了些。

    要想完成將整個木頭圍牆擴大這樣大的面積,這樣的長度,難度不小。需要大量的材料、工具,更需要時間和人力。

    作為營地的最高領導者,年輕的李克把成員們分成了好幾組。女人們負責後勤,保障整個營地的衣食住,同時還得帶好孩子。而作為勞動主力的男性成員們則分成兩大組。其中一組專門負責到樹林裡面砍伐木材,到附近的鎮子裡面或者是更遠的地方搜尋並收集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等等。另外一組人馬就專門地修建營地的圍牆。而每個組的內部又根據分工的不同分成數個小組,根據每個成員所擅長的手藝和愛好,專門負責某一項的工作。

    李克把肖遠、胡偷懶和自己編入了專門外出尋找材料的那個小組。這個小組的成員也就是他們仨。馬建設他們是建築工人,挖地基、建設圍欄肯定他們在行。熊文虎的船廠工人也適合幹這個。何安帶領的石油工人一部分分工去在營地的四個角落裡分別建造瞭望塔,另外一大部分分出來專門負責到樹林裡面去採伐樹木,然後用平板車拉回來。

    眼瞅著被砍掉了一小半的荒林地帶就這麼荒廢著感覺有些挺可惜的。李克想起來前幾天自己打算搞個畜牧場來著,正好趁現在他們這哥仨還有些空閒的時間,李克準備和肖遠、胡胖子三人出去搞幾頭羊羔子或者是奶牛回來。能搞到荷蘭黑白花奶牛最好。這種奶牛的產nǎi量高,高的一天都能夠產數十公斤牛奶,足夠營地的成員們每天早晨醒來能夠喝到一杯新鮮的牛奶了。

    李克把那張好久沒有用到過的東明市城市旅遊地圖找到,拿出來翻看,看看距離這邊最近的養牛場或者是ru業公司在什麼地方。他看了看,發現在東明市南郊,鳳凰山西郊的山下面就有一家ru業公司的產nǎi基地。距離他們這兒大概有八十公里,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雖然有點遠,但過去看看也無妨。說不定能夠找到倖存的奶牛。

    李克把自己的想法和肖遠和胡胖子這麼一說,兩個人也都贊同。

    「只要是為了食物去戰鬥,我胡胖子舉雙手雙腳贊同。」胡偷懶興沖沖地說道。只要與吃搭邊,胖子比誰都積極。

    「那好,就這麼說了。今天是沒時間了,天快要黑了。明天早晨我們就出發。馬建設的那輛解放大卡正合適。晚上我和他說一下。」李克說道。

    何安是李克比較信任的非常穩重的長者。不僅是自己帶過來的石油工人,包括其他倖存者小隊的成員對於這位儒雅穩重的工程師也是非常欽佩和敬重,即便是李克不在營地裡面,他也能夠把各項工作給打理的井井有條。李克比較信任他,自己如果有事情出去的話,只要簡單地交待給何安就可以了。

    這個晚上喪屍大軍果然沒有來進犯,正好印證了李克的猜測。港口那邊的喪屍內鬥似乎已經處於僵持對壘的狀態,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看來得持續一段時間。而且從東明市向外延伸的勢力也不會讓港口區得到平靜,除非有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異軍突起,統治整個海岸地區的上百萬喪屍。就像是成吉思汗吞併統治蒙古草原上那大大小小的幾十個部落一樣。

    不過這樣的過程肯定是漫長而又殘酷的。

    ……

    這個夏天炎熱無比。

    如果沒有發生這場滅頂的災難的話,李克想現在正呆在東明一中的考場裡面參加高考呢。然後就是一個漫長的暑假。心情忐忑地等待著考試的結果。家長們也都焦慮不安,心急如焚。當成績最終出來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然後就是填報志願,一次、兩次、三次。接著又是漫長的等待,等待著錄取結果。這個期間,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然後就是人生的軌跡各奔東西。有的咬著牙準備復讀,有的高高興興地準備著行囊去全國各地的高校上學,還有一部分就此於學生的生涯作別,踏入了社會之中,開始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經濟重擔。

    李克想自己應該是屬於不上不下的那種吧,準備著行李,準備在秋季開學期的時候坐上汽車和火車,到一個無法預測的陌生地方繼續求學。或許會和別人一樣渾渾噩噩地度過三年打遊戲和泡妞的時光,或許是有自己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或許會遇上一個心儀的妹子,花前月下地度過自己的一段美好的戀情。

    總之,世界總是充滿著某種混沌的不確定性,但現在的現實是,他生活在可怕的末世裡……

    李克胡亂地度過了一個摻雜著各種想法和回憶的夜晚,第二天,天氣炎熱。這個夏天似乎尤其地熱。一般夏天很熱的年份,冬天也總是很冷。李克覺得這個年末的冬日恐怕不會好過。到時候會發生多少慘絕人寰的事情,還未可知。

    把大「解放」的油箱裡面加滿了油,李克、肖遠和胡偷懶三個人,一人背著一桿九五式,帶上足夠多的武器,又帶上了二十多瓶凝固汽油彈。三個人就擠在了兩個座位的老式大「解放」的駕駛室裡面,開出了營地的他們,順著這條黑漆漆的沿海公路向南出發了。

    來到了鳳凰山腳下,又見到了那個位於三條路交叉路口的那幾間破爛的小平房。不過沒有見到喪屍。過了這麼長時間,恐怕這幾頭喪屍早就餓死了吧。

    前面的交叉路口左邊是通往鳳凰山主峰和鳳凰窩海灣的盤山公路,另外一條就是沿著整片低矮的殘餘山地丘陵的平緩北緣,轉而向西進發,公路依著山勢而修建,可以一直彎彎曲曲地向西,直到東明市南郊的那個ru業公司的nǎi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