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青樓探花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三章 愛國帶來的意外 文 / 無宇天

    秋高氣爽,陽光明媚,在昨晚雨停之後,碧綠的青草開始ziyou的散發無比清新的氣味。田中塵斜著身子坐在馬車上,他緊閉雙目半仰著頭,一臉陶醉的表情盡顯他此時的悠閒。馬車前後是一隊盔甲鮮明的騎兵,足有五百人的隊伍在無盡的草原上,拉起長長的一列。

    朱三彪肥碩寬大的身子套有盔甲,盔甲隨著坐騎的跑動發出鏘鏘的響聲。「大人,你一舉扣下近半聘禮,是不是下手太狠了?」這是他第十幾次詢問了,具體次數他也不清楚。

    田中塵一眼斜著看過去,朱三彪和他的坐騎的樣子,依舊如同兩匹馬兒摞在一起一般可笑。見這匹偉大的坐騎依舊健步如飛,田中塵明白,朱三彪額頭上的汗水沒有白流。兩者雖然是騎乘關係,但最累的人恐怕是騎馬的朱三彪吧。如果他不是頂級高手,絕對堅持不了這麼久。

    把自身真氣用在馬身上,此人也算無聊透頂的人。

    如此想過之後,他隨意的回答道:「沒有關係,反正大營和親時,我大康又未曾承諾要下多少聘禮。」

    朱三彪是帶著長安的聘禮回來的,聘禮到達田中塵面前之後,當即被田中塵貪污一半。明白完顏無忌的陰毒用心,如果再把貴重的聘禮送上門,這行為實在傻的過分。田中塵不願為。

    朱三彪得到的答覆依舊不變,就是說話時的語氣和神情也沒有多大變化,他認為自己應該佩服一下田中塵。「大人,你的傷勢,幾日能康復?」說著,他看向田中塵一直以來不曾動彈過的雙腿,它們在前不久,因為田中塵的一次跌下馬背而摔傷了。

    田中塵指了指後面,朱三彪無奈的看過去,那是一輛輪椅。「大概在一兩個月之內都不會康復。你不用擔心,女真人和親,他們的公主嫁的是太子,又不是我。我是否有傷,與和親成敗與否無關。」

    朱三彪長歎一聲。「大人,你真的是摔傷的嗎?依照大人可以擊退頂級高手的武功,別說馬背了,即便大人從華山頂上摔下去也不會受傷。」

    「什麼是意外?因為不可能突然成了可能,這便是意外。」田中塵苦惱的說,「你以為我想整天這樣坐在馬車上,你以為我不想縱馬馳騁在這無盡的草原上,唉!天有不測風雲啊!」方感歎完,他神色猛然一變,「咦?」

    「怎麼了大人?」朱三彪急切的看過來,「大人你可不能再有不測啊!」

    「沒有事,又有意外了。」

    「哦?」

    「我的一條腿恢復了。」田中塵的笑容在陽光下燦爛的綻放,那條一直不見動彈的右腿,開始靈活的擺動起來,每天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修煉,是應該有結果的時候了。「什麼是意外,不可能突然成了可能,這便是意外。」他對自己的異常給了一個常識性的解釋。

    「不,大人,還有一種情況是意外。」朱三彪猛然收起諂媚的表情,轉身望向北方。在北面遠處,一片黑影正慢慢的湧過來。

    「眾將聽令,全軍集合,結陣。保護大人。」朱三彪猛然一聲高呼,馬車後列的騎兵快速趕上前來,會同前列的騎兵,把田中塵乘坐的馬車團團圍住。

    左手解禁後,田中塵有信心一人對抗千人,此時被當作弱者看待而保護起來,只是笑了笑,表達自己的無所謂。自從與那個囉嗦的岳父大人王傲一席談話之後,在認知道修之境,他便不再在意一些事情了。努力修煉已經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相比爭霸王朝,這天地間有更讓他感興趣的事。右腿的解禁,讓他的信心再次猛增,他不認為這個世間還有什麼可以威脅得了他的。於是,他便懶了。

    遠處那片黑影漸漸的接近,雖然心中早有準備,朱三彪還是被眼前一切景象弄的莫名其妙。這是一群人在追殺兩個人,從服飾上看,被追殺的人是漢人,那眾多追殺者是女真人。兩位漢人伸手矯捷,劍法高超,不斷的將追趕上來的女真人斬落馬下,但他們的騎術實在不敢讓人恭維。即便女真人中無人能擋下他們,但他們卻總是無法甩開這群追兵。

    「大人,要不要救下他們?」朱三彪輕聲詢問,他在民族的立場上,倒是十分的堅定。

    田中塵搖搖頭,笑道:「不要了,我們是來和親的,不是來殺敵的。」

    「可是大人,他們是漢人啊!」

    「大局為重,再者,人家也不需要我們救援。」田中塵的話語方落,那兩名被追殺的漢人開始調轉馬頭,向東側奔逃,似乎他們並不想給田中塵他們帶去麻煩。

    一群人在追逃中不斷前行,在行進大概一里左右,被追兩人同時仰天長嘯,在簫聲震盪於草原之際,一群人似蝗蟲一般從草叢中飛身撲了出來。朱三彪看的真切,這些人都是輕功好手,他們直撲那群追趕過去的女真人,快速的把女真追兵圍了起來。

    廝殺開始了。

    看著一個個勇猛的女真士卒倒在高強的武功之下,朱三彪長歎一聲,道:「大人,你真是神機妙算啊!」

    這『神機妙算』的奉承並沒有給田中塵帶來任何正面慶幸,他此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斷的有江湖人前來圍殺女真人,完顏無忌會不會惱羞成怒,繼而殺了我這個和親大使?唉,我真傻,做事太心急了。』

    自責解決不了問題,為今之計,只有盡快趕過去,只要把女真那位公主拉在手裡,便會十足的安全了。「不是奉承的時候,我們還是快些上路吧,免得路上再有意外發生。」

    騎兵前後列分開,列成長長的一隊,大家都似乎沒有看見方纔的一幕,繼續向北前進。走了不到一里路,後面有一位江湖人騎馬追了上來。

    「大人請留步,大人請留步。」

    田中塵揮手讓騎兵們停下,待那位江湖人走進,笑問道:「壯士有何事指教?」

    「大人是前往女真和親的吧?小人想請大人為小人做一個見證。」

    「什麼見證?」

    「小人等殺了一百二十名女真精銳,想請大人他日在田中塵田公子面前說明一番,小人等並不是無安國之心的鼠輩。」

    「好的,本官會記下的。你在此處簽上名字,便可回去了。」田中塵從車廂中抽出一張潔白宣紙,然後把筆墨遞給這人。

    登記後,江湖人離開了。車隊繼續前進,朱三彪則開始低頭沉思。他是如此的肥碩,渾身上下的肥肉隨著馬兒的走動而上下擺動。由於暫時失神,他忘了控制真氣減輕坐騎的負擔,不過兩刻,那匹英雄馬徹底的被壓垮了。

    轟的一聲後,馬兒猛然跌倒在地,幸虧朱三彪武功高強,沒有像田中塵一般摔傷雙腿。

    從地上爬起來,他不顧前後士卒壓抑不住的無聲大笑,他湊近田中塵,問道:「大人,這個田中塵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何江湖人都對他如此敬畏?聽說三大殺手組織也都把他列為不接受目標的名單。」

    想一想,從華山上初次顯露田中塵三個字,在不長的日子裡,田中塵已經紅透大江南北,即便不是江湖中人,也幾乎都知道這位帶領百位高手抵抗女真大軍英雄的名字。其成名之速度快,根本無人能比。且目前看來,許多江湖人對田中塵都心服口服。功力的他想知道原因。

    「沒有接觸過,無法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繼續趕路吧。」田中塵無聊的說完,補充道:「咱們是太子手下的人,田中塵再厲害,也厲害不過太子殿下。」

    「疾風知勁草啊,大人不愧喂殿下的第一心腹。」朱三彪的蹩腳奉承又來了。

    之後的幾天裡,田中塵等人又見識兩起江湖高手刺殺女真人的事件。由於女真士卒並不多,引出他們也極其危險,於是,不斷的出現女真平民被殺的現象。

    或許,侵略者在進去侵略之前,從不會去想自己會不會遭到同樣的侵略。河北境內的慘狀開始在女真這邊重演了。

    這現象讓田中塵不得不加快他的行程,江湖高手們的效率之高雖不如王月痕,但也給了他一種措手不及的為難感。「希望完顏無忌還能保持理智。」

    田中塵的擔心毫無必要,此時的完顏無忌保持前所未有的冷靜理智。大帳內,幾位將軍相互高聲談論著,談論的話題是關於族人被殺的事。在談論中,他們的意見是如此的一致,以至於在他們情緒激動異常時,依舊沒有出現任何意見不和的爭吵。談論大意莫過於,不能繼續任由中原武林高手任意妄為下去,重新進攻大康,殺光所有漢人。其主題思想,報復,十倍的報復,百倍的報復。

    只能我欺人,不能人欺我。我殺你的族人可以,你殺我的族人萬萬不行。

    完顏無忌氣悶的長歎一聲,長歎之後,他心中似泰山般沉重的苦惱似乎減輕少許。勇猛,不屈,悍不畏死,在節節勝利中,這群將領也越來越自大起來。他們看不清的世事,他卻看的十分清楚。

    此次南下入侵大康,在初始之時五人能擋,佔據了幾乎整個河北道,掠取的物資更是無數。可是,這些物資除了大部分留在大康那一戰中,剩餘的也被張寒落的海盜劫走。入侵中,除了殺了無數的漢人百姓,燒燬無數房舍,與大康接下難解的仇怨,似乎他女真人沒有得到其他的一絲好處。疾風軍留在大康了,其他軍隊也損失了近兩萬人,如果不是在燒殺掠奪中獲取糧草,女真部落裡剩餘無幾的糧食可能已經被消耗一空了。

    經此事件後,大康邊關的防範必定極嚴,想要同上次一般輕易入侵,那是癡心妄想。

    他們自大,我必須保持清醒。部族裡的糧食用不了多久了,恐怕只能堅持到初春。必須快些施行那個計劃,不然……

    「王爺。」

    完顏無忌的思緒被一聲呼喊打斷,「什麼事?」他看向這位心腹。

    「公主和嫁妝都已經準備妥當了。」這人頓了頓,他問道:「王爺真的不讓大康迎親的人進城嗎?」

    完顏無忌手指在桌面上不斷的敲打,沉悶的咚咚聲被掩埋在眾將領的高談闊論中。「不接他們進城是有些失禮,但如果迎他們進城,情形會更糟糕。現在,哪一個女真人不想殺漢人?」

    中原江湖豪傑的猛然覺醒,讓事情突的糟糕起來,這實在出乎他早前的意料。現在女真部族中反對和親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不是他以王爺的身份一意堅持,且被嫁的這位公主身份特殊,恐怕他父皇也不會支持他。

    「一名聰慧美麗的漢人女子換來一次顛覆大康的機會,無論從任何方面來說,這和親都是值得的。」

    完顏無忌的目光再次落在高談闊論的眾將領身上,目注他們激動的神情,他嘴角逸出一絲微笑。「他們都是熱愛部族的勇士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