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龍顏笑

第一卷 第六十四章:自我封印 文 / 佳炎

    夕陽隱去了最後一絲光,蒼老的尋終於帶著滿足的微笑,在憶昭的懷裡緩緩地睜上了眼睛。

    「妹妹,若有來世我再不入蒙氏,再不入皇家,只願能夠與你策馬天涯……」那是他走前最後的一句話,憶昭臉上的淚水已然乾涸,靜靜地扶著他坐在窗邊,嘴角依然保持著向上彎起的弧線。她知道他走了,在那夕陽照不到的地方,他的靈魂已然離開了身體。

    「哥,我會等你回來的!」輕輕一吻落在他的額頭上,咬破了指尖將混合著自己靈力的鮮血滴在了二十年前為他刻下烙印的胸口。那小龍在接受了鮮血的洗禮之後,彷彿有了生命一般,閃爍著耀眼的光華,竟然從他的胸口飛了起來,逕直一頭撞進了旁邊正被死神押解著準備離去的他的胸口。

    尋微微一怔,驀然回首,卻發現她也正抬頭望向自己所在的方向,晶瑩的淚水充盈著她的眼眶,讓那絕美的雙眸看上去更加漂亮。

    憶昭當然看得到他,身為半神的她從來就與凡人不一樣。努力地向著他彎起了嘴角,卻無法掩飾她眼中的哀傷。靜靜地向著他揮手,她知道這是他一世人生的終結也是另外一個人生的開始。下一世,他將再也不是自己的義兄,更不是坐擁眾后妃的帝王。或許真的能夠如他所願,一起策馬天涯,泛舟湖上……

    一點龍魂在他心中,或許他並不知道自己即將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龍一生只認一次主!記得多年以前自己便曾經與段老將軍說過,如今是履行自己諾言的時候了,自己又怎麼能對他食言呢?

    時間過了許久,殿外的眾昹卻左等右等也不見小龍公主殿下出來,而皇上的病其實大家的心裡都很清楚。這些年來他一直過度地操勞,為了能夠讓南詔的子民安居樂業,能夠讓南詔得以發展,他已然耗盡了心血,雖然還未到花甲,可是身體卻已然枯槁,「真龍之子」畢竟不是真龍。

    可是小龍公主呢?她為何進去了那麼久卻依然不見出來?天色已然全暗,四周的宮燈也已亮起,御醫依舊還守候在門前,等待著皇上的最後傳召。可是時間卻在一刻一刻地流逝著,沒有人知道那殿中會發生什麼,只是偶爾有人低頭竊竊私語交談著。話題無非有二:一是公主殿下乃是南詔神祇,或許她會有辦法為皇上續命;二則是她可能會如當年的悼惠王(追諡的前太子鳳迦異)妃那樣兒,為他而殉葬。畢竟她和皇上之間的情感其實眾所周知,那並非只是「兄妹」之情。

    「殿下,不如咱們進去看看吧!」一名清平低聲地詢問著太子,畢竟這種事情誰也無法預料得到結果。倘若皇上真的駕崩,而小龍公主又真的為其殉葬,那麼在這兒乾等下去只會是誤事兒而已。公主殿下進去已經一個多時辰了,為何一點兒消息都沒有呢?

    當然,像他這樣想法的人不只是他一個,太子聞言也覺有理,回頭看了一眼,同意了他的提議。而片刻之後當殿門打開也的確證實他們的想法並沒有錯。

    如水的月光下,小龍公主蒙憶昭靜靜地攬著皇上的軀體倚坐在窗邊,安靜得彷彿也隨著他離去了似的,殿門打開亦然沒有將她驚醒。皇上已然停止了呼吸,微微閉著眼睛,嘴角帶著一絲滿足的甜蜜。一對曾經的碧人,在經歷了數十載的滄桑與內心掙扎的煎熬之後,終於走到了一起。只可惜這數十載,他以癡心盼她回,而她卻無法解開內心的結而遠走天涯。或許這也並不是她的本意,然而此刻又有誰能夠知曉她的本意?但無論是為了什麼,她顯然對於他的那份癡心心知肚明,也為了他的那份癡心而自我封印。

    「唉!」當祭司一聲歎息,輕輕搖頭離去之後,太子著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當段將軍提出讓她回來的時候,他還曾經猶豫,雖然在自己的記憶裡,對於她的印象十分模糊,但卻從小就從母后那兒聽說過她的許多事情。顯然她才是父皇這一輩子最鍾愛的女人,可是她也是個「無情」的女人,一走二十載卻連一個音訊都不願意帶回來。如今倒好,父皇已然彌留,原本以為她不會回來了,可是沒想到她竟然回來了,而且選擇了這樣的方式為他殉葬。

    原來她也是那麼的愛他啊!直到此時此刻太子才忽然發現自己似乎明白了她當初離開的理由。因為一封信函就擺在她的手邊,侍者拾起將它呈上,太子急切地將其打開,卻見上邊言語不多,但字字真切。

    龍乃萬物之靈,半神之軀,生來便是高傲之物,有著萬載生命中!然而自漢唐後周之後,這也成為了皇家的禁忌之一。而她原本並不想參與朝政,更不想涉足歷史,為的便是不想若人非議。而後來無奈參與,並得到皇上的垂青,這也原本不是她的本意。至於後來立下戰功,她就更加為難,皇上之前就不只一次在她面前提起過要廢後之事,這讓她不禁想起了歷史上眾多招來罵名的女子,這讓她無法接受,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萬人所指的紅顏禍水。於是她離開了,離開了這個讓她留戀卻又無奈地方……

    信涵從太子手中飄然落下,彷彿一隻枯葉之蝶。驚愕的他怔怔地凝視著這個對於他來說即熟悉又陌生的女子,忽然緩緩跪倒在地,頂禮膜拜了一番之後才下令將她與尋一同厚葬。雖然他知道她不是真的死去,可是這自我封印能夠封印多久誰也不清,或許只是一兩月,又或許是百年千年,誰又能說得清呢?但無論怎樣,這都是她自己的意思,身為即將即位的新帝,這或許也是自己為父皇盡的最後一點孝心。

    而之後的幾十年間,憶昭也的確沉沉地安眠在自己的封印裡,直到有一天,終於還是被一個臭小子所驚醒,而他也的確不再是一國之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