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龍顏笑

第一卷 第一章:遷都之計 文 / 佳炎

    終於,那個帶著一身功過而飽受爭議的三王爺蒙定邦,在拒絕了眾人地挽留之後,離開了南詔皇宮,離開了太和【龍顏笑第一章:遷都之計章節】。沒有人知道他去向哪兒,只知如今的他已然是國師的高徒。而國師也已然讓他帶回話來,說今後的南詔是屬於南詔人自己的世界,他身為番外之人是不會再回來了。倘若國師之位還有必要設立,那就請南詔國主自行安排。

    之後的日子彷彿一切又歸於了平靜,然而真正平靜了嗎?只怕任何一個南詔人都知道如今的南詔已再不是從前的南詔了。新政依然還在不斷地被頒布出來,有人反對有人支持,然而尋卻並太過於不乎他們的意見,反而每日的食時都會在龍泉之外等待著憶昭療傷歸來。看著她與自己共進晚餐,這已然是他快樂的時刻了。

    當然,席間他會有意無意地問起一些有關於國家政務的事情,而她也再不像從前那樣,對於國事格外的反感。有時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而他卻總是細心地聆聽著,將她所提出的東西一一匯總,大到國務政事,小到生活細節,他幾乎是對她言聽計從。

    對此許多臣子都頗有言辭,後宮之中更是流言蜚語,可是尋卻並不在意,每日依然如故。而皇后似乎也並不在意他們之前的關係如何,不管他們是兄妹也好,是情侶也罷,身為後宮之首的她,對於這種事情她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誰讓他是皇上?試問自古以來哪個皇上不是三宮六院?遠的不說,就說先帝,先帝駕崩之時,當時那殉葬的嬪妃就有近百人之多。要知道依舊南詔的法度還不知要死多少,還好當今的皇上仁慈,對於那些進宮之後從未伺候過皇上的嬪妃們,他都一旨赦令將她們全部放歸故里,也正因為如此讓他得到了仁君的美名。

    然而那一場西川之戰,十萬大軍有去無回!這也不禁讓人懷疑,他是否是個仁愛但軟弱的君王呢?要知道這樣的帝王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他們大多宅心仁厚,但是卻偏偏太過善良而無所作為,就如當年的大唐高宗皇帝,倘若不是因為他太過軟弱,又怎會讓武曌(武則天)篡奪了王位,成立了後周?而那之後的大唐王朝,便是一蹶不振,從那之後許多年,都再也沒有回到當初開元盛世時的輝煌了。

    不過如今的皇上卻似乎又讓人看到了一絲希望,他的新政幾乎全部都是為了百姓,為了人民。可是最近人們卻又不得不在喜悅之中懷著擔心。他是如此地寵溺著自已的「妹妹」,寵溺著那個傳說中來自未來世界的小龍。這讓人們不禁又想起了當年的前太子妃,曾經前太子也是那麼的寵溺著她,可是最終他們卻換來了那麼淒美的結局。

    南詔是一個信仰開放的國度,人民勤勞卻並不拘泥於那些漢人的繁文縟節。誰都知道小龍公主殿下與皇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而且西川這一戰歸來之後,眾人對於這個外來的「傲嬌」公主著實另眼相看,要知道倘若這一場戰爭沒有她,或許那十萬大軍將不會有人從西川歸來吧?總之她那深深藏在囂張外表之下的善良是有目共睹的。

    「妹妹,今天這飯菜還可口吧!」尋像往常一樣地詢問著她,看著她為了吃一隻烤雞而弄得滿面油漬的臉,他悄悄竊笑著,心裡知足而又甜蜜。

    「唔!還好了,不過我覺得這魚的味道不怎的,應該是不夠新鮮吧?或者是因為魚在下鍋之前被嚇了,總之我感覺來到這兒之後吃過的所有魚都沒有以前我在家的時候吃得新鮮。」她一邊吃著,一邊嘀咕著回答。尋聽罷此言,幾乎將一口酒噴將出去。

    這妮子怎麼還是這樣的挑剔?想當初從西川一路回來,那是喝得米湯,吃得鹹菜啊!她也算是吃過苦頭了,可是為何如今還是這老樣子呢?要知道她口中所言是在龍宮之中吃到的魚啊!「什麼魚兒在下鍋之前被嚇到了」,這種話說來讓人真是大開眼界啊!

    「嘿嘿,大哥,你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說?我感覺你今天怪怪的,怎麼不問國事,倒是這拉起家常來了?這可不是你平時的作風呀!」一擦嘴角的油漬,她長長地打了個嗝,絲毫都不在意自已身份與外表。尋看在眼裡卻無奈於心,真不愧是娘親教出來的孩子,簡直一點「公主」模樣都沒有。

    「小昭,既然你也知道,那我也不必再對你隱瞞。其實自打西川之行回來之後,我一直都在擔心著吐蕃之事。當初咱們為了自保而沒有前去救援,倘若那尼牟世子沒有死,當他回到吐蕃之後,勢必會向他的父王將此事添墨渲染。而吐蕃又是咱們的盟邦,從前多次派遣而來的使者都是武將。倘若有一天他們帶兵前來對我南詔進犯,而我南詔太和雖說背靠蒼山面臨洱海,可是畢竟他們對於咱們的地形與兵力的部署都瞭如指掌……」

    「遷都嘛!」她忽然搶言打斷了他,卻又顯得滿不在乎,信口開河。一雙妙目依然還在桌上瀏覽著各種美食,彷彿剛剛那飽嗝像是沒打過一樣。

    他卻悄然一笑,果然自已這想法是順天應時呀!之前自已一直都在擔心著,這遷都並非小事兒,倘若滿朝文武有誰反對,那麼自已是否要擔當那大不敬之罪責呢?而且這政務之事,別看她外表莫不關心,而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又沒有比她更加的瞭解。對於自已來說,即將發生的事情依然還是未知的未來,而對於她來說那只是一段歷史,因而南詔的「歷史」上是否有過遷都一說,自己並不需要去與眾昹們爭議,只要與這活著的「歷史大典」校上一校就能明白自已的決定是否順天而行。

    「呃……」她卻又是一聲飽嗝,拍著吃得圓滾滾的肚皮,瞇著眼睛好一副遐意姿態,「哥,其實我覺得,你也不必完全不把自已當皇上自居啊!雖然說我之前老是感覺你那個『元』字難聽,而你又不願意自稱『孤家寡人』,那麼你何謂不仿照大唐皇帝那麼自稱為『朕』呢?而且吐蕃不過是番邦之國,依我看來他們國中如今的大將能夠有勇有謀並沒有多少。倘若真要打起來,咱們南詔也並不見得就一定會輸給他們,你說是不?」說著,狡黠地彎著嘴角,給了他一個邪惡的壞笑,陡然起身離開,彷彿真是把這兒當成了餐館似的。

    尋卻默默地注視著她離去的背景,嘴角不禁浮出一抹甜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